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介绍抗冻型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包括苗床地选择和整理、剪穗母树选择与处理、插穗剪取与处理、扦插时间与方法、茶园苗圃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抗冻型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茶树进行了不同时期深修剪试验,结果表明:与不修剪(对照)相比,春茶后深修剪茶树恢复较快,冬季抗冻性较强,翌年茶树发芽密度增0.83%,1芽2叶百芽重增11.98%,春茶鲜叶产量增产13.57%,鲜叶生化性状较优,春茶开园时间提早1d;夏茶后深修剪茶树复壮及冬季抗冻性稍弱,茶树经济性状弱于春茶后修剪但优于对照,鲜叶中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较高,春茶开园时间推迟3d;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春茶需停采留养,对于每年主抓春季名优茶生产的茶园不宜选择。  相似文献   

3.
茶树作为一种多年生常绿叶用木本植物,有着特殊的饮用及经济价值。对植物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和茶树蛋白质组学的构建及其在亚细胞水平、逆境胁迫和突变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简单高效的蛋白样品制备、质谱技术鉴定及完整基因组的构建等是今后茶树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向。而"紫鹃"和江华苦茶等是研究茶树生育、进化规律和代谢调控的理想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4.
茶树原产地为中国及印度。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叶互生,具短柄,叶形有披针状、椭圆形、卵形及倒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本论文对茶树的种植要求进行了简单陈述,希望对种植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茶树原产地为中国及印度。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叶互生,具短柄,叶形有披针状、椭圆形、卵形及倒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本论文对茶树的种植要求进行了简单陈述,希望对种植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10年广东茶区早春时节发生的茶树"倒春寒"霜冻的调查,分析了该次冻害形成的原因,建议结合茶园实际,采取相应的抗冻防御补救措施,以便减轻茶树冻害,减少茶叶生产损失。  相似文献   

7.
日本北关茶叶种植场通过多年的研究表明,由于茶树是属于喜铝性木本植物,故对茶树施用特制的碱性铝微量元素肥料,可使茶叶增产40%左右。这种特制的肥料除含有碱性铝盐外,还含有少量草酸、丙二酸、琥珀酸和马来酸等有机酸盐。添加这些有机酸盐  相似文献   

8.
茶树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树是一种常绿木本植物,我省大部分茶区气侯温暖,雨量充沛,植被丰富,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再加近年来大面积开荒,栽培管理等技术滞后盲目用药,更加剧了病虫害的发生及危害。 1 茶树害虫的种类及发生危害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茶树打顶技术推广应用和提高春季名优茶产量和效益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比较不修剪、春茶后轻修剪和深修剪茶树初冬与早春打顶的效果.[结果]与相同修剪深度的未打顶茶树相比,初冬打顶使茶树冬季抗冻性增强;初冬和早春打顶均使春茶鲜叶的芽叶长度和重量增加,不修剪和轻修剪茶树增产;鲜叶生化性状中酚氨比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早春打顶、初冬打顶、未打顶.[结论]绿茶生产茶园宜选择初冬打顶,红茶生产茶园可选择早春打顶.  相似文献   

10.
<正>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是茶树原始起源中心和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茶树资源异常丰富,素有"云南山茶甲天下"之称,中国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1998年调整后的山茶科山茶属茶组植物共有34个种(包括4个变种),除南川茶(C.nanchuanica)等8个种以外,其它26  相似文献   

11.
Studies on the cold-responsive genes and cold signaling of woody species drop far behind in comparison to herbaceous plants.Due to similar lignified structure,perennial characteristic,and enhanced tolerance,it seems much easier to find strongly antifreeze genes and obtain effective results in transgenic woody plants.In this study,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an evergreen,broadleaf and cold-resist leguminous shrub growing in the desert of Inner Mongolia,was used as a material for low-temperature induced gene is...  相似文献   

12.
抗冻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抗冻蛋白是一种能抑制冰晶生长的蛋白质或糖蛋白质.自二十世纪60年代发现以来,研究对象先后从极区鱼类、昆虫、转移到植物材料上.抗冻蛋白包括抗冻糖蛋白、抗冻蛋白Ⅰ、抗冻蛋白Ⅱ、抗冻蛋白Ⅲ、抗冻蛋白Ⅳ.简要介绍了各种抗冻蛋白的生化特征、抗冻机制及其应用研究,并对抗冻蛋白的基因工程作了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3.
王露露  闵稀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62-15865
为全面了解北京高校校园木本植物种类应用情况,通过对北京市10所高校校园木本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对校园木本植物种类、区系特征、应用频率、植物受保护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0所高校共栽植有木本植物59科、136属、252种(含变种、变型及栽培变种),其中有国家及北京市重点保护植物13种。252种木本植物有128种集中分布于6个科中,而单种科有28科,木本植物的区系组成极不平衡。有60种木本植物在10所高校中出现频率较高,在70%以上(常见种);约162种出现频率很低,在30%以下。并且有7所高校的木本植物常见种占木本植物总种数比例超过了60%。最后对北京市高校校园木本植物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包括增加灌木、藤本、常绿植物的种类;避免集中过多应用某几科植物,扩大一些目前在校园绿化中为单种科的植物类群;挖掘具有园林应用潜力的树种,在绿化树种选择上体现高校的特色;引种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植物,增强校园绿化在植物保护和教学、科研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植物抗冻蛋白及其基因工程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AFPs)自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以来,研究对象先后从极区鱼类、昆虫转移到植物材料上.目前已有6种植物的AFPs被提纯,即为欧白英中的67 kD(Sd67)的糖蛋白;冬黑麦中的5条具有高抗冻活性的多肽,分别为16, 25, 32, 34, 36 kD;沙冬青中40 kD的afp;桃树中50 kD的PCA60;胡萝卜中的36 kD 抗冻多肽及冬麦草中11.77 kD的热稳定抗冻蛋白.这些AFPs在分子量、氨基酸组成及同源性上都不尽相同.由于AFPs可以通过降低冰点、抑制重结晶等方式来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所以植物AFPs基因克隆及转化的成功,为提高冷敏感经济作物及农作物的抗寒性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木本果树开花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花是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过程。拟南芥中存在多条调控开花时间的信号途径如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赤霉素途径和自动途径等。与草本植物相比,木本植物成花调控研究进展较缓慢。本文综述了木本果树中开花综合基因,即综合不同成花调控途径信号的关键基因,如CO、FLC、SVP、FT、LFY、TFL、AP1、SOC1等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探索木本植物成花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木本植物的天然杂交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主要从以下方面阐述了木本植物天然杂交各个时期的研究进展:1)木本植物天然杂交的特点;2)木本植物天然杂交种的积累;3)木本植物天然杂交的类型.而木本植物天然杂交种的研究方法及杂交种在演化上的意义将后续发表.从木本植物天然杂交的研究历史可以看出,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于木本植物的天然杂交种的研究,已由宏观转向微观,由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对木本植物的天然杂交的了解,也已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这对于森林树种的系统演化、遗传学、育种学及人工杂交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萌蘖是森林木本植物重要的更新方式之一,是植物重要的繁殖方式。近年来,对森林木本植物萌蘖的研究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植物的种子生殖方式研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以国内外有关萌蘖理论的研究成果为背景,从萌蘖个体的生活史策略、萌蘖对种群及群落的影响、影响萌蘖的因素和萌蘖的机理四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萌蘖更新理论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萌蘖更新理论的研究和指导次生林的恢复、扩张及营林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木本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木本观赏植物离体培养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目前为止,木本观赏植物的组织培养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能通过组培快繁的树木种类还只有很少一部分,约占木本观赏植物总数的10%。从外植体选择、适宜木本植物的培养基种类、激素与其他添加物的作用以及植株再生的步骤和方法等方面,论述了木本观赏植物再生体系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昆明市区主要街道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昆明市区25条具有代表性的街道的木本植物群落结构,分析其乔灌木的树种组成、观赏习性、应用频率及其重要值等特征.结果表明,昆明市区城市街道木本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包含51科77属约89种(包括种以下单位)植物,其中乔木类约60种,灌木类约29种;主要景观树种较单调,乡土树种应用较少,观赏植物配置效果不佳.建议在树种选择、配置结构方面多采用乡土观花观果植物及芳香植物,特别是增加昆明市市花在城市街道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林木化感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感作用普遍存在于森林群落中,不同树种间的化感作用是决定营建混交林成败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从化感物质的来源、种类分离鉴定、释放途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近10a来林木化感作用进行阐述,为林木群落的健康和生态功能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今后加强和扩展对林木化感物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对化感物质作用机制的研究层次可深入至分子和基因维度,将研究对象从单一植株化感潜力的测定拓展至探究特定植物种群化感物质对森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