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阿勃小麦缺体植株未抽出的幼穗为外植体,通过离体培养获得了幼穗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从而建立了这些缺体的体细胞无性系。不同缺体间在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上表明明显差异,阿勃2D缺体的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最高,缺体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与缺失的染色体有关。  相似文献   

2.
甜玉米成熟胚和幼胚再生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1种不同基因型的甜玉米,以成熟胚和幼胚两种不同外植体,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和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成熟胚和幼胚与愈伤组织诱导率相关,但两种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明显不同,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普遍比成熟胚的好.对愈伤组织状态进行了分类,研究了出愈率、克隆力、芽点数与植株再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出愈率、克隆力与再生能力有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玉米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以玉米幼胚作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了幼胚长度、培养基、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限制幼胚培养的主导因素;幼胚长度以1.0~2.5mm为宜;试验采用的6种培养基对出愈率影响不大,但它们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类型不同,在继代过程中,脯氨酸和水解酪蛋白有利于Ⅱ型愈伤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小麦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3个小麦品种的成熟胚及幼胚进行培养,研究不同基因型、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小麦愈伤组织诱导有一定影响;不同基因型的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生根的能力有一定差别。陕280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最高。同一品种不同外植体经诱导后愈伤组织产生的能力有所不同,同一品种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幼胚比成熟胚愈伤组织的高。  相似文献   

5.
以重庆地区常用的8个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因型和培养基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自交系082在N6B5培养基的愈伤诱导率最高,达到98%,Hy04未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同基因型愈伤诱导率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海09042在G1继代培养基的胚性愈伤组织呈颗粒状分散、结构松软、淡黄色,愈伤接种在加KT或加NAA的分化培养基中,以加NAA的绿苗数多.  相似文献   

6.
以雅安扁穗牛鞭草的幼穗为外植体,研究了2,4-D浓度和不同取材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继代培养时不同浓度的2,4-D对愈伤组织增殖、分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幼穗下部为外植体接种在MS+2,4-D 7.0 mg/L培养基中,颗粒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达100.00%;MS+2,4-D 1.0 mg/L是幼穗愈伤组织较为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上颗粒状胚性愈伤组织的出愈率为89.44%,愈伤组织的绿苗分化率和生根率都可达100%,平均绿芽点数和生根数等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7.
以21种基因型甜玉米为试材,以幼胚为外植体,研究甜玉米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技术.21种基因型的幼胚均可诱导愈伤组织发生,但不同基因型材料之间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较大,变异范围为0~100%.不同基因型材料的愈伤组织增殖能力也有显著差异,转入分化培养后,仅选系A23-2-3[3]再生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育种上常用自交系的幼胚和源于幼苗的幼嫩叶段为外植体,研究它们在愈伤诱导及植株再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建立以叶段为外植体的另一高效稳定的玉米组培体系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选用6个育种上常用自交系,以幼胚和幼嫩叶段为外植体分别进行愈伤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2,4-D对不同外植体初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对不同来源的6个自交系分别统计诱导率及分化率,并观察愈伤组织的形态。【结果】不同外植体对2,4-D浓度的要求不同,且幼嫩叶段相对幼胚较难诱导愈伤且需要的2,4-D浓度更高。同一基因型的幼胚和幼嫩叶段形成的愈伤形态基本无区别,不同基因型之间愈伤形态有差异。不同来源的6个基因型的愈伤诱导率、分化率也存在差异。【结论】通过再生过程中幼胚和叶段多方面的比较,筛选到3个诱导率较高且愈伤形态优良的基因型齐319、Mo17和鲁原92。  相似文献   

9.
以中籼3037及其12种初级三体的幼穗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初级三体之间幼穗培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以愈伤组织途径培养成苗,不同三体之间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率及幼穗培养力均存在差异,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与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率无显著相关;(2)以幼穗直接出芽,一次成苗途径培养,不同三体的培养力亦存在差异;(3)同一三体2种成苗途径的培养力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以中籼3037及其12种初级三体的幼穗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初级三体之间幼穗培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以愈伤组织途径培养成苗,不同三体之间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率及幼穗培养力均存在差异,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与愈伤组织分化成苗率无显著相关;(2)以幼穗直接出芽,一次成苗途径培养,不同三体的培养力亦存在差异;(3)同一三体2种成苗途径的培养力之间并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小麦与堰麦草属间杂种的幼嫩叶片、茎节、叶鞘和幼穗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和不同外植体之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都存在明显差异,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分化率均以幼穗外植体为最高,余者较低。最终,建立了各种供试基因型的体细胞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杂交籼稻亲本愈伤组织培养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多个重要杂交籼稻亲本愈伤组织培养力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水稻材料的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分化能力不同 ;不同外植体的愈伤诱导、继代、分化能力不同。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 ,从幼胚、幼穗获得的愈伤组织的继代和分化能力较强 ,质量也好 ;随着继代时间的延长 ,愈伤组织的质量下降 ;干燥处理有助于愈伤组织分化率的提高。本文还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在转基因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盾叶薯蓣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以试管培养的盾叶薯蓣为材料,研究了基因型、外植体种类、光暗培养条件、激素配比等因子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盾叶薯蓣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有较大差异;同一基因型,4种外植体(微块茎、幼芽、叶片、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有所不同,胚和微块茎易诱导出愈伤,幼芽居中,而叶片较难,光暗培养条件下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有差异,暗培养对叶片愈伤诱导有利,而光培养有利于微块茎愈伤组织的形成;2,4-D可以诱导微块茎、幼芽、胚形成愈伤,但6-BA和2,4-D的组合可以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需要添加NAA和6-BA。  相似文献   

14.
新麦草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岚  云锦凤  李俊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14-517,542
[目的]探讨愈伤组织诱导取材时间、培养基筛选、激素调节及幼穗成熟度对新麦草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以新麦草2个品种幼穗为外植体接种于附加不同激素的MS和N6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结果]2种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质地无明显差异。山丹新麦草幼穗最佳诱导培养基为N6添加2,4-D2mg/L,P8401为MS添加2,4-D6mg/L。ABA添加于MS培养基可显著促进愈伤组织生长。山丹新麦草幼穗愈伤组织培养添加ABA适宜浓度为1.5mg/L,P8401为0.3mg/L。CH仅具有加速愈伤生长的效果,但对新麦草愈伤组织诱导促进作用不大。P8401新麦草1~2cm新生幼穗材料作为愈伤诱导外植体最为理想,山丹新麦草5~6cm较成熟幼穗在MS上愈伤诱导率高于幼嫩小穗。[结论]2种培养基均可用于新麦草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外植体的取材时间在组织培养中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小麦胚性愈伤组织发生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生长率及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的基因型效应有显著差别。供试的 5个基因型中 ,愈伤组织诱导率基因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诱导率大小顺序为 :辽 10>774 2 >Roblin>7757>新克旱 9。以成熟胚为外植体的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 ,辽 10为 78% ,774 2为 10 % ,新克旱 9为 0 %。外植体与基因型共同作用影响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 ,774 2两种外植体(成熟胚与幼穗 ) ,都有胚性愈伤组织发生。但不同外植体发生率不同 ,成熟胚为 10 % ,幼穗为 1%。而新克旱 9两种外植体均无胚性愈伤组织发生 ,并有褐化愈伤组织 (褐化率分别为 6 9.50 %和53.70 % )。培养基不同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黄有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67-8467,8486
以秋茄顶芽和幼叶为外植体研究了光照和黑暗条件下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生长素对秋茄幼叶愈伤组织形成是必需的,1 mg/L 2,4-D或4 mg/L以上的NAA对愈伤组织形成有较好作用,添加一定量的外源BA有助于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2,4-D较NAA有较强的愈伤组织诱导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玉米幼胚转基因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个玉米自交系幼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基因型、预处理时间、继代时间、培养温度以及器皿等因素对受体系统建立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基因型的外植体在相同条件下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但是不同基因型间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存在显著差异。继代时间对于愈伤组织生长亦有显著影响。此外,不同培养温度以及不同培养器皿等亦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重要影响因素。实验得出最佳玉米幼胚转基因受体系统为:基因型78599在4℃冷藏预处理1 d,用试管25℃环境下诱导培养2次,继代培养3~4次。  相似文献   

18.
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个小麦品种的幼胚为外植体,通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研究了影响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再分化的因素。结果表明: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分化主要受基因型的限制,同时也受培养基组成的影响;培养基中添加0.5mg/L的ABA不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幼苗分化率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形成量是建立小麦植株再生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吴丽芳  丁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20-621,628
[目的]为紫花苜蓿外植体培养筛选最佳激素配比培养基。[方法]分别以盛世无菌苗的下胚轴、子叶、叶片、叶柄、根为外植体。在MS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研究不同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5种外植体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其中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87.5%),且愈伤组织长势良好,其次为子叶〉叶柄〉叶片〉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形成时间为下胚轴〉子叶〉叶柄和根〉叶片;2,4-D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优于NAA.[结论]2,4-D、NAA、6-BA和KT配合使用的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浅黄带绿,表面突起,松软,带簇状芽或单芽或形成胚状体.  相似文献   

20.
选取4种玉米自交系H99、A188、7922和1322的幼胚作为外植体,接种于10种不同诱导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建立遗传再生体系,同时探讨了不同基因型、培养基种类、幼胚大小、蔗糖浓度、激素浓度和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低影响显著,4种基因型玉米幼胚在诱导培养基中均产生了愈伤组织,但继代培养后只有H99能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46.2%;对于不同基因型培养基诱导效果依次为N6MBMS;选择幼胚长度为1.5~2.0 mm、添加蔗糖浓度为30 g/L、2,4-D浓度为2.0 mg/L及Ag NO3浓度为10 mg/L时玉米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且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