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水稻品种陆两优996三叶一心时,分别喷施15μg/m L农抗702、15μg/m L井冈霉素、蒸馏水,在喷雾48 h后接种稻瘟病菌,以只喷蒸馏水、不接种稻瘟病菌为空白对照,研究了农抗702诱导抗瘟性对水稻丙二醛(MDA)含量及5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农抗702处理、井冈霉素处理和只接种稻瘟病菌处理的水稻叶片中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脂氧合酶(LO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均有所提高,其中农抗702处理的水稻MDA含量以及SOD、CAT和POD活性在早期显著高于只接种稻瘟病菌处理的,且APX和LOX活性上升速度及峰值高度也均高于后者的;农抗702处理的诱导抗瘟性效果能够达到或超过井冈霉素处理的。  相似文献   

2.
在水稻品种陆两优996三叶一心时,分别喷施15μg/m L农抗702、15μg/m L井冈霉素、蒸馏水,在喷雾48 h后接种稻瘟病菌,以只喷蒸馏水、不接种稻瘟病菌为空白对照,研究了农抗702诱导抗瘟性对水稻丙二醛(MDA)含量及5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农抗702处理、井冈霉素处理和只接种稻瘟病菌处理的水稻叶片中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脂氧合酶(LO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均有所提高,其中农抗702处理的水稻MDA含量以及SOD、CAT和POD活性在早期显著高于只接种稻瘟病菌处理的,且APX和LOX活性上升速度及峰值高度也均高于后者的;农抗702处理的诱导抗瘟性效果能够达到或超过井冈霉素处理的。  相似文献   

3.
农抗702诱导水稻抗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农抗702诱导水稻抗瘟性,分别采用稻瘟病易感水稻品种陆两优996和农抗702为试验材料,首先在水稻3叶1心时,将不同浓度的供试农抗702分别进行喷施,进行诱导水稻抗瘟性作用最佳浓度的筛选;然后在水稻7个不同生长发育期进行喷施药液,进行诱导抗瘟性的水稻最佳生长期和抗瘟性持续时间的测定。各试验处理喷施药液后4 d后分别接种稻瘟病菌孢子液,7 d后分别调查不同试验处理的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及诱抗效果。结果表明:供试6种不同浓度的农抗702均能诱导水稻产生抗瘟性,且抗瘟性作用的较佳浓度为15μg/m L;在水稻7个不同生长发育期分别喷施浓度为15μg/m L的农抗702,均能诱导水稻抗瘟性,诱导抗瘟性较佳生长期为水稻3叶1心期,其诱抗效果达到56.56%;且水稻抗瘟性作用最佳时期为喷施后48~96 h,其诱导水稻抗瘟性的持续时间超过144 h。研究为农抗702进一步研发和防治水稻稻瘟病方法的应用提供有益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4.
探索新型多烯大环内酯抗生素农抗702对水稻病原真菌的防病作用机理。在水稻4~5叶期分别喷施5种不同浓度的农抗702,以喷施浓度为125μg/mL的井冈霉素药液为阳性对照,以蒸馏水为阴性对照。喷施后分别取0、1、3、5、7、9 d水稻叶片进行5种防御酶的提取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分别喷施浓度为75、100、125、150、175μg/mL的农抗702和浓度为125μg/mL的井冈霉素药液,其水稻叶片内SOD、POD、PPO、CAT和PAL等5种防御酶活显著高于阴性对照;在0~9 d,喷施浓度为125μg/mL的农抗702水稻叶片的5种酶活性达到或超过浓度为125μg/mL井冈霉素喷施效果。可见,农抗702能诱导水稻植株的抗病性。本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农抗702对水稻病原真菌的防病抗病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牡丹试管苗与大田苗生理指标的差异,揭示影响牡丹试管苗移栽成活的可能因素,以牡丹品种岛锦试管苗和大田苗的叶片及根系作为研究材料,分析了两者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牡丹试管苗与大田苗的生理指标存在很大差异,试管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PO、SOD活性等指标均比大田苗低,大田苗根系活力为689μg/(g·h),而试管苗仅为141μg/(g·h),但试管苗的POD活性明显比大田苗高,试管苗叶片和根系的POD活性分别为432.37 U/(g·min)、43.89 U/(g·min),而大田苗叶片和根系的POD活性仅为1.76 U/(g·min)和1.61 U/(g·min)。可溶性糖含量和CAT活性未表现出类似的规律。牡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低可能与其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PPO、SOD活性较低,POD活性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药前胡提取物对水稻幼苗抗稻瘟病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水稻幼苗,喷施诱抗剂后接种水稻稻瘟病菌的方法,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前胡提取物A,B,C对水稻抗稻瘟病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稻瘟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无抑制作用,但叶面喷施处理水稻幼苗可以提高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病性.在质量浓度为1~10mg/L时,随着质量浓度增高诱导效果增强,10mg/L时诱导防病效果达43%以上;在质量浓度10~100mg/L时,随着浓度增高诱导效果降低.3种提取物处理可使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裂解酶等防卫酶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潞党参的抗突变作用,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01、0.05、0.10、0.15、0.20 g/mL)潞党参水提液对30 mg/L环磷酰胺诱导的蚕豆根尖进行恢复培养,统计其微核数,并测定还原糖含量、根系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30 mg/L环磷酰胺处理后蒸馏水恢复培养)相比,不同质量浓度潞党参均可降低30 mg/L环磷酰胺处理下蚕豆根尖的微核率,增加根尖还原糖含量,增强根系活力,提高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当潞党参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蚕豆根尖的微核抑制率为35.41%,还原糖含量最高,为2.81%,根系活力最高,为120.73μg/(g·h),SOD活性最高,为88.44 U/g,MDA含量最低,为13.75 nmol/g。因此,潞党参对30 mg/L环磷酰胺诱导蚕豆根尖细胞损伤有一定的抗突变作用,且以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甜高粱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以国外5个甜高粱品种为试材,在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取甜高粱叶片,测定不同甜高粱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M-81E、Rio、COLLIER、Honey、Umbrella 5种甜高粱品种的SOD活性都是在成熟期达最高值,分别为139.599 U/g、106.323 U/g、110.004 U/g、79.255 U/g和156.417U/g。其中Umbrella在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与其他4个品种相比,其POD的活性一直都是最高,分别为24.231U/(g·min)、41.034U/(g·min)、25.234U/(g·min)、37.431U/(g·min)。而5种甜高粱品种在成熟期CAT活性相近。M-81E、Rio、COLLIER、Honey、Umbrella 5种甜高粱的MDA的含量在苗期最低,分别为0.240 2mol/g、0.249 1mol/g、0.246 3mol/g、0.128 1mol/g、0.252 9mol/g。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一种低毒高效的新型抗桔梗根腐病的抑制剂,将桔梗苗浸泡于腐皮镰刀菌的孢子悬浮液(10~9CFU/mL)3 d后,水培养桔梗苗10 d,再用腐皮镰刀菌酸降解的寡糖溶液(0、5、10、15、20μg/mL)诱导桔梗叶片3 d,以蒸馏水为对照(CK),研究抗桔梗根腐病的药效。结果表明,在同一时间,随着寡糖质量浓度的增大,桔梗根腐病的病情指数不断减小,当寡糖质量浓度增加到10μg/mL时,桔梗根腐病的病情指数最小,防治效果达36.36%。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寡糖诱导桔梗叶片,与CK相比,均提高了桔梗叶片抗氧化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CAT(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了桔梗叶片细胞内MDA(丙二醛)的含量,并且10μg/mL寡糖诱导抗病性的效果最佳。桔梗叶片的POD、CAT、SOD活性均两两呈显著正相关性,MDA含量分别与POD、CAT、S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阐明铅胁迫对植物的毒害机制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水体的植物修复模式,采用水培的方法,模拟三峡库区长江水体Pb2+污染环境,研究不同浓度Pb2+胁迫对三峡库区库岸适生植物狗牙根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叶绿素含量和铅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铅胁迫初期(Pb2+20mg/L),植株SOD、CAT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明显升高,最高点分别是361.78 U/g FW、215.16U/(g·min)和2.99mg/L;随着Pb2+浓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SOD、CAT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最低点分别是152.87U/g FW、162.12U/(g·min)和1.44mg/L;而狗牙根叶片中POD整体呈上升趋势,最高点是291.12U/g FW;同时,狗牙根对Pb2+的积累主要分布于根,其次为茎。结论:狗牙根能明显降低江水中的Pb2+含量,可作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水体的优良物种。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干旱程度及复水对水稻B优827开花期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开花期对籼型杂交水稻B优827和中度抗旱品种冈优725(对照)进行3个水平的水分胁迫处理,之后复水。研究光合速率、活性氧(ROS)、渗透调节物质、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及其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B优827在轻度水分胁迫、重度水分胁迫下都表现为抗干旱能力比冈优725高;轻度水分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光合速率、GSH和AsA含量下降,活性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上升。而重度水分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光合速率、GSH和AsA含量下降迅速,活性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比轻度胁迫下增加的快,机体受到严重的损伤。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处理收获后其产量大小分别为正常水分>轻度胁迫>重度胁迫。复水后测定结果显示,机体代谢会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Zea may L.)品种"郑单958"为材料,采用0.15 g.mL-1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研究外源原儿茶醛根施预处理对玉米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活性氧代谢系统、抗氧化酶类以及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5 g.mL-1PEG-6000胁迫16 h,玉米叶片的活性氧代谢系统(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主要渗透调节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均极显著升高,而RWC、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极显著降低;原儿茶醛(0.5~25 mg.L-1)预处理可极显著抑制水分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活性氧代谢系统以及渗透调节物含量的上升,并诱导SOD、POD和APX等抗氧化酶类活性提高,提高叶片RWC。说明原儿茶醛能够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水分胁迫诱导的活性氧自由基积累,缓解膜脂过氧化,有效增强植株抗水分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米糠为原料,按照0sborne法分级提取米糠清蛋白,选取碱性蛋白酶对米糠清蛋白进行酶解作用。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5 500 U·g-1蛋白,酶解pH9.54,酶解温度56.5℃和酶解时间2.13 h,此时米糠清蛋白溶出率高达85.34%。同时对酶解前后米糠清蛋白的功能性质进行比较,酶解后米糠清蛋白的溶解性高达91.89%、乳化性高达84.23%、起泡性高达79.51%、持水性2.71 g·g-1及吸油性7.14 g·g-1,相对于未酶解前各功能性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茶树对茶尺蠖幼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应用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茶树后,对茶树叶片中脂氧合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抑制素活性,以及对茶尺蠖幼虫中肠蛋白酶活性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外源茉莉酸甲酯喷雾法或暴露法处理茶树,都能够诱导茶树叶片脂氧合酶、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抑制素活性增加,茶尺蠖幼虫中肠强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和类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受抑制,但弱碱性类胰蛋白酶活性未受抑制,从而导致茶尺蠖幼虫中肠内各种蛋白酶间的协调性遭到破坏,生长受阻,这可能是茉莉酸甲酯诱导茶树对茶尺蠖幼虫产生直接抗性作用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5.
NO作为氧化还原信号分子在植物抵抗干旱、寒冷胁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探究外源NO对核桃叶多酚积累及其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影响,揭示外源NO的施用对核桃潜在抗逆功能的影响,以1年生‘香玲’核桃幼树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硝普钠(SNP)对其进行处理,测定核桃叶总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以及核桃抗氧化酶(SOD、POD等)活性。结果表明,通过外源NO供体SNP处理后,核桃叶总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均有一定提升,在SNP浓度为150 μmol/L时,核桃叶总多酚含量达最高值,DPPH·和ABTS·的清除率达最高值,核桃抗氧化酶(SOD、POD等)的活性同时增强,变化趋势与多酚积累一致。可见适宜浓度SNP能正向调节核桃叶片多酚积累,提高植株抗氧化能力,为今后施用外源NO在核桃抗逆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新冠龙辣椒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种类对拱棚辣椒生长发育、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4辣椒植株的株高、开展度最大,分别为104.3、90.6 cm,T1辣椒单果重、果长、果粗均最大,分别为101.6 g、25.49、4.86 cm。T1辣椒叶片总叶绿素含量最高为66.7 mg/g,根系活力最强为100.6μg/(g·FW·h)。 T5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6.6μmol/(m2·s),T1、T2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1.3~2.5μmol/(m2·s)。 T3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高为2658.1 mol/(m2·s), T2、T5辣椒叶片气孔导度下降幅度最低,波动于386.7~428.7 mol/(m2·s)。 T1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高为4.7 mmol/(m2·s),T5辣椒叶片蒸腾速率下降幅度最低为1.1 mmol/(m2·s),辣椒叶片胞间 CO2浓度下降幅度最高为436.8μmol/mol。 T1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均最高,分别为340.1 kg、96448.5 kg/hm2、162865.6 Yuan/hm2,T3辣椒的小区产量、产量、效益最低,分别在260.8 kg、74338.5 kg/hm2、124888.5 Yuan/hm2。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 of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induced by exogenous methyl jasmonate (MJA) on lipoxygenase (LOX), polyphenol oxidase (PPO) and proteinase inhibitor (PI) activity in the leaves of tea plants, as well as the growth and midgut proteinase activity of the geometrid Ectropis obliqua larvae were studied. MJA significantly induced LOX, PPO and PI activity in leaves of tea plants. When geometrid larvae have fed on leaves of tea plants treated with MJA, the activities of the high alkaline trypsin-like enzyme and chymotrypsin-like enzyme in their midgut we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ut the activities of the low alkaline trypsin-like enzyme in their midgut were unaffected, leading to imbalance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proteinase activity in the midgut of the larvae and in turn, the growth were inhibited. These chains of response may be an important mechanism of the direct resistance induced by MJA-treatment of tea plant on geometrid larva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初烤烟存储过程中烟叶相关酶活性变化。[方法]以烤烟品种NC89为材料,研究皖南地区烟叶存储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脂氧合酶(LOX)、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随存储时间延长的变化趋势。[结果]随着存储时间变长,几种酶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多酚氧化酶、脂氧合酶和苯丙氨酸裂解酶活性在存储180 d时分别达到最大值[50.50 U/g,34.20、0.54△OD/(g·min)],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在存储270 d时达到最大值(118.90 U/g)。[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丰富烟叶陈化理论,探究烤烟存储质量提升形成机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PEG模拟干旱胁迫环境下聚合草叶片的生理变化,设置不同浓度的PEG溶液(0%、5%、10%、15%、20%、25%)进行处理,对其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0%~25%)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PEG浓度上升到10%时,POD和SOD活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70.3 U/(g·min)、1167.7 U/g;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9 μg/g、236.2 μg/g。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PEG浓度的升高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浓度为10%时,脯氨酸含量到达最低值20.3 μg/g。研究结果表明聚合草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在轻度干旱环境下通过调节能力可以缓解自身受到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