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增加了林草植被,加快了国土绿化进程,减轻了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而且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一、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 1.加快了生态建设步伐 退耕还林工程从2002年实施以来,为我市生态建设增添了强有力的动力。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林草植被,有效地控制了工程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退化,保护了农田牧场的安全,增加了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一向默默无闻的山西蒲县黑龙关镇寨子村,今年以来成为当地人们经常提起的话题。过去的寨子村脏、乱、差,不用外村人说,本村人都羞于向人提起。短短一年多,旧貌换新颜。村中硬化了街巷,建起了小广场,亮起了电灯,栽植了绿树红花,粉刷了墙壁。村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改造了厕圈,安装了沼气。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剖析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原理,重点阐述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法,充实了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理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富了,农村变了,农业经济发展了,根据围场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对该县农村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院县合作共建促进了科技行为与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与生产发展,促进了科技行为、政府行为与农民行为的统一;搭建了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科技服务、科技推广和科技帮扶开辟了新的思路、新的途径;加速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步伐,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是科技成果交流的媒介,具有极强的时效性,网络化是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对学术期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缩短了期刊的处理和出版流程,增强了期刊的竞争力,加速了期刊的国际化进程。介绍了期刊的网络化含义,分析了对期刊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期刊网络化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促进网络化期刊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烤烟是我国重要工业原料作物之一,解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烤烟生产取得了大幅度的发展,大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收入,促进了捲烟工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了重大的作用。近两年来广东省有十一个县,大搞冬烤烟试种的科学实验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成绩,打破了广东冬季不能种烤烟的陈腐论调,冬烤烟的发展出现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陈芳 《农业网络信息》2007,(8):134-136,138
电子监控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高层次衍生物,它为许多社会团体带来了便利和商业价值,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也对人们的日常活动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电子监控的现状,就电子监控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指出了电子监控给隐私保护以及社会伦理带来了变革.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提出了重庆市单站冻害和全市性冻害的分级指标,揭示了冻害的发生分布规律,划分了冻害的分布类型,探讨了冻害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农业灾害学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现代方法论,提出了建立农业灾害学新学科的建议。阐述了该学科的研究范围、对象和内容,论述了与其相关学科之间的的区别与联系,对农业灾害的类型及特征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农业灾害学的基本理论,为农业灾害学的创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1.
小麦品种抗麦红吸浆虫鉴定及抗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4—2006年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425份生产推广品种(审定品种)、优质麦、区试品种及品种资源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差异显著,抗性较好的品种(系)有56份,其中高抗占13.18%、中抗占12.71%、低抗占23.29%、感虫占20.47%、高感占30.35%。在近年已审定品种中,石7221、良星99、1457、衡71-3、中麦9、石新822、石家庄11号7个品种对麦红吸浆虫均表现出较稳定的抗性。鉴定出对麦红吸浆虫抗性较好的新品系18份,没有鉴定出对麦红吸浆虫抗性较好的优质麦品种,其鉴定结果为生产和育种部门利用抗虫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麦对麦红吸浆虫生化抗性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37个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系)的受害与未受害籽粒中生化物质含量的测定及其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分析,明确了小麦品种对吸浆虫的生化抗性是以诱导抗性为主的多因子综合抗性。总酚、单宁和还原糖是影响其生化抗虫性的关键因子,总酚尤为重要;类黄酮为次要因子;可溶性糖与品种抗虫性关系不明显。总酚和还原糖与小麦的诱导抗虫性有关,而单宁与之无明显相关性。抗虫品种籽粒受害后,可溶性蛋白谱带上出现了1条分子量为39.2kD的蛋白带,可能与品种抗虫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小麦吸浆虫发生与小麦产量损失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小麦吸浆虫春季越冬幼虫基数、成虫发生量、穗部幼虫数量与小麦产量损失间的关系,旨在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小麦吸浆虫危害对小麦产量影响的评估方法。结果发现,小麦吸浆虫成虫发生总量与小麦产量损失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在小麦吸浆虫成虫发生期设置黄板监测成虫发生量的方法估计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并在必要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以免因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4.
临汾市小麦吸浆虫严重回升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临汾市历年小麦吸浆虫发生资料,对临汾市小麦吸浆虫严重回升原因,进行了多因素综合分析。进而提出了对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应贯彻"以蛹期防治为主,蛹期和成虫期防治并重"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药时期药剂对麦红吸浆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2.5%高渗吡虫啉EC、81%辛硫磷EC等5种药剂在小麦抽穗期喷雾,以筛选防治麦红吸浆虫的适宜药剂;选用辛硫磷和吡虫啉在小麦挑旗期、抽穗期、扬花期、抽穗期+扬花期施药,以明确麦红吸浆虫的防治适期.结果表明:小麦抽穗期喷雾以2.5%高渗吡虫啉EC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达到89.45%,其次是81%辛硫磷EC和40%...  相似文献   

16.
简要阐述了2003~2012年河北省灵寿县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情况,并结合小麦吸浆虫的生活习性和2012年的气候特点,分析了连续几年小麦吸浆虫轻发生后2012年突然重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今后的防治对策。并总结了2013年小麦吸浆虫的发生情况与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44条随机引物,对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Gehin)10个不同滞育阶段的个体进行RAPD检测,筛选出6条随机引物S1,S50,S81,S83,S1031,S1248,可以扩增出清晰稳定的多态性片断81条,相对分子质量在200bp~2000bp之间。应用UPGMA(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对多态性片断进行聚类分析,构建树状图,推测不同滞育阶段之间的聚类关系。结果表明:在各个滞育阶段中,裸露幼虫相互之间的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比较近,具有比较同质的遗传背景,而不同阶段的结茧幼虫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麦红吸浆虫的最佳滞育温度和时间,模拟田间温度在室内进行麦红吸浆虫滞育羽化研究。结果表明:麦红吸浆虫在一次滞育时,分别于4、6、8、9、10、11℃下滞育60、75、90、105、120d均能出土羽化,其中在4℃下滞育75d一次羽化率最高,为31.67%;二次滞育时,有些温度下不能出土羽化,其中在8℃下滞育120d羽化率最高,为8.00%;对于2次累积滞育,在4℃下滞育75d的出土羽化率最高,为33.50%;2次滞育羽化后剩余活茧率均较低,最高也仅为4.00%;土中滞育的麦红吸浆虫死亡率均在60%以上,最高可达96.17%。  相似文献   

19.
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在麦田中的间分布属聚集分布。在虫口密度小的情况下聚焦原因环境因素所致,虫口密度大时因其本身原因所致。笔者研究中发现淘土普查费工费时,且盲目性很大,因而提出麦红吸浆虫应以成虫期普查为主。从而对本地现阶段化学防治策略提出质凝。  相似文献   

20.
运用灌浆期麦穗幼虫调查方法、地学统计学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河南省北部新乡市辉县高庄乡小麦灌浆期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老熟幼虫种群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法模拟了吸浆虫老熟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辉县高庄乡小麦灌浆期麦红吸浆虫幼虫种群存在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