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中期,20%井冈·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0~50g/667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79.64%~83.12%,显著好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40g/667m^2的防治效果,药液量为50kg粗喷雾;在水稻生长后期,20%井冈·咪鲜胺可湿性粉剂30~40g/667m^2对稻曲病的控制效果为77.23%~87.13%,优于或极显著好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50g/667m^2的防治效果,可同时控制纹枯病的危害,达到一喷二防、一药多效的目的,且对水稻生长发育没有不良影响,在无公害水稻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井冈霉素及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种供试农药,以24%噻呋酰胺悬浮剂300 mL/hm2、20%井冈·咪鲜胺可湿性粉剂750 g/hm2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药后7~14d,病指防效分别为72.16%~77.91%和66.52%~ 71.08%,明显好于其他供试药剂和对照药剂井冈霉素,对水稻生长发育没有不良影响.从防治效果和经济角度考虑,建议采用20%井冈·咪鲜胺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推荐用量为600~750 mL/hm2,药液量为750 kg/hm2粗喷雾.  相似文献   

3.
40%多·酮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示范药剂40%多·酮可湿性粉剂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进行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对比试验,评价药剂40%多·酮可湿性粉剂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0%多·酮可湿性粉剂对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效,平均防效达87.86%,比20%井冈霉素平均防效77.69%提高10.17个百分点。40%多·酮可湿性粉剂处理区公顷产量7776kg,比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增产7.31%。建议使用时,每公顷用40%多·酮可湿性粉剂1500g对水675kg,于纹枯病发生初期对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中期,20%井冈·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0~50 g/667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79.64%~83.12%,显著好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40 g/667m2的防治效果,药液量为50 kg粗喷雾;在水稻生长后期,20%井冈·咪鲜胺可湿性粉剂30~40 g/667m2对稻曲病的控制效果为77.23%~87.13%,优于或极显著好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50 g/667m2的防治效果,可同时控制纹枯病的危害,达到一喷二防、一药多效的目的,且对水稻生长发育没有不良影响,在无公害水稻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进行70%戊唑醇·丙森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70%戊唑醇·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对水稻安全,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均匀喷雾,约10 d后再用1次,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较高。用量以300~360 g/hm2,对水675 L/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在防治水稻恶苗病上的效果及安全性,用3个处理剂量(5.0 g/100 kg种子、7.5 g/100 kg种子、10.0 g/100 kg种子)的50%咯菌腈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播种后45 d其对水稻恶苗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64.42%、74.23%和80.98%,对照药剂450 g/L咪鲜胺水乳剂(有效成分用量13.5 g/100 kg种子)的平均防效为80.37%,且不同处理的秧苗素质差异不显著,说明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可用于浸种防治水稻恶苗病,建议使用剂量为7.5~10.0 g/100 kg种子。  相似文献   

7.
张磊  许杰辉  张凡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7033+7036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药后14 d,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1 125、1 500、1 875 g/hm23个剂量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92.0%、94.3%和95.3%,其中1 500、1 875 g/hm22个剂量处理的防治效果较稳定且明显优于对照药剂5%己唑醇悬浮剂1 200 g/hm2的防治效果,可在生产上替代对照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WP)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最佳使用剂量。[方法]以60%多茵灵可湿性粉剂(WP)为对照药剂,以清水为空白对照,采用叶面喷雾法施药,测定80%代森锌WP937.5、1069.5和1200.0g/hm。防治花生叶斑病的效果。[结果]不同处理80%代森锌WP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均高于71%,显著高于对照药剂60%多茵灵WP,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防治花生叶斑病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建议用量1069.5~l200.0g/hm^2。  相似文献   

9.
谭定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89-3890
[目的]明确2种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200 g/L NC-224悬乳剂和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进行田间防治黄瓜霜霉病药效试验.[结果]200 g/L NC-224悬乳剂有效成分用量100 g/hm2和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2 100 g/hm2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达到75%以上,且对黄瓜安全.[结论]200g/L NC-224悬乳剂和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可作为防治黄瓜霜霉病的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稻飞虱低龄若虫盛期,用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460~520g/hm2对水750kg/hm2均匀喷雾,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达91.1%,对叶蝉的防治效果达88.8%,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1.
水稻纹枯病是目前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提高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试验选取己唑醇与噻呋酰胺复配剂为防治药剂,通过设计不同的施药时期和剂量,研究了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及其对水稻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蘖末期和破口期,分别喷施50%己唑醇水分散粒剂6 g/667m2+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 mL/667m2,防效可达81.37%,产量比施用苯甲·丙环唑的增产6.09%,比不施药剂增产30.52%。  相似文献   

1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病毒钝化剂病毒康667 m2用量为75~100 g时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效达83.3%~89.0%;施用杀虫剂吡乙酰甲WP 100 g/667m2对灰飞虱的防效达93.36%,抑制条纹叶枯病的效果达72.3%。  相似文献   

13.
强化栽培稻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强化栽培单季稻稻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主要病虫的发生规律及使用农药防治靶标病虫时对非靶标病虫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栽培方式下褐飞虱种群数量较常规栽培方式增加了21.47%,白背飞虱增加了27.19%,稻纵卷叶螟增加了57.95%,二化螟增加了200.0%,纹枯病病情指数增加了29.10%。防治病虫靶标对非靶标病虫种群发展的影响以稻飞虱最为突出,用杀虫双、茚虫威、井冈霉素和苯甲·丙环唑等药剂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等靶标病虫时,均会刺激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增殖,其增殖幅度较常规栽培方式提高了26%~60%。  相似文献   

14.
洪泽县直播水稻纹枯病连年重发原因在于品种感病、高温高湿天气、栽培措施利于发病及防治技术不到位等。防治水稻纹枯病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采取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等农业措施,改善直播水稻的生长环境条件,并及早用药进行保护,如24%噻呋酰胺SC 300 ml/hm^2、6%井冈·蛇床素WP 900 g/hm^2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对芒果红点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杀菌剂,为芒果红点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12种国内常见杀菌剂对芒果红点病菌的抑菌效果,以灭菌水为对照。【结果】45%咪鲜胺水乳剂(450μg/mL)、25%丙环唑乳油(250μg/mL)、12.5%腈菌唑乳油(250μg/mL)、25%苯醚甲环唑乳油(100μg/mL)处理的菌落生长抑制率均达100.00%;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600μg/mL)、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73.5μg/mL)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μg/mL)处理的菌落抑制率分别为89.83%、76.34%和75.79%。【结论】45%咪鲜胺水乳剂、25%丙环唑乳油、12.5%腈菌唑乳油、25%苯醚甲环唑乳油、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等7种杀菌剂均可在芒果红点病防治中交替或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求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药剂。[方法]在水稻破口期分别施用250 g/L嘧菌酯SC 240 ml/hm2、30%己唑醇SC 225 g/hm2、30%己唑醇SC 225 g/hm2+250 g/L嘧菌酯SC 225 ml/hm2、75%肟菌酯·戊唑醇WG 150 g/hm2、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 300 ml/hm2、10%井冈霉素A SPX 3600 g/hm2,隔7 d再施药1次,调查几种杀菌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30%己唑醇SC 225 g/hm2+250 g/L嘧菌酯SC 225 ml/h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第2次药后14 d的防效为87.53%;其次是30%己唑醇SC 225 g/hm2、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 300 ml/hm2,防治效果分别为79.03%、78.92%;而75%肟菌酯·戊唑醇WG 150 g/hm2、10%井冈霉素A SPX 3600 g/hm2、250 g/L嘧菌酯SC 240 ml/hm2防治效果较差。几种药剂在水稻破口抽穗期用药安全性均较好。[结论]30%己唑醇SC 225 g/hm2+250 g/L嘧菌酯SC 225 ml/hm2可以作为今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替代农药,在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药剂处理对黑芝麻茎点枯病的防控效果。[方法]在芝麻始花期后,连续2次喷施以72%农用链霉素SP+70%甲基托布津WP不同比列不同用量复配混用的药剂防治黑芝麻茎点枯病,以72%农用链霉素SP、70%甲基托布津WP为对照药剂,以清水为空白对照。[结果]喷施300 g/hm2+450 g/hm2(农用链霉素+甲基托布津)、300 g/hm2+300 g/hm2(农用链霉素+甲基托布津)2个处理区的防治效果最好,均达70%以上,增产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区,增产20%以上。[结论]在芝麻始花期喷施甲基托布津和农用链霉素单剂及其复配混用的药剂对芝麻茎点枯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方法]采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0%安泰生WP,银法利687.5g/L悬浮剂3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防效试验。[结果]银法利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优于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0%安泰生WP。挽回产量损失效果十分明显,均在69%以上,其中用70%安泰生WP防治2次、银法利687.5g/L悬浮剂防治3次效果最好。[结论]结果为探索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新办法,开发新的有效药剂,切实提高防病保产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药剂.[方法]研究了不同厂家生产的噻呋酰胺单剂与复配制剂,以及23%醚菌·氟环唑、30%苯甲,丙环唑等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结果]药后10 d,23%醚菌·氟环唑SC600ml/hm2、24%噻呋酰胺SC 300 ml/hm2(进口)、30%苯甲·丙环唑EC 450 ml/hm2 、40%噻呋酰胺WDG 270 g/hm2、24%噻呋酰胺EC 300 ml/hm2(国产)、40%戊唑·噻唑锌EC 1 050ml/hm2、27.8%噻呋·己唑醇EC 300 ml/hm2 7个处理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5.47%、85.69%、85.39%、90.74%、85.44%、85.29%和87.78%,10%丙硫·多菌灵SC 750 ml/hm2和6%丙硫·多菌灵SC 1 350 ml/hm2的校正防效分别为57.91%和70.61%;药后20d,各处理防效进一步提高.[结论]噻呋酰胺制剂与23%醚菌·氟环唑、30%苯甲·丙环唑、40%戊唑·噻唑锌都可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2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分别测定了啶酰菌胺(Boscalid)、井冈霉素(Jinggangmycin)和己唑醇(Hexacon-azole)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井冈霉素和己唑醇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1.0692、96.2859和0.0240μg/mL;50%啶酰菌胺WDG 600倍液在第2次药后14 d对田间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63.53%,极显著低于对照药剂20%井冈霉素A WP 1500倍液和5%己唑醇SC 600倍液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