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化学致弱剂致弱柔嫩艾美耳球虫杂交F2株卵囊.将致弱的卵囊分别饲喂3组7日龄从肉仔鸡进行免疫,免疫剂量分别为4×103,8 × 103,16×103个/只.首免7日龄,二免14日龄,二免剂量与首免相同.二免后第7 d用吉林野毒株卵囊进行攻虫,剂量为5 × 104个/只.攻虫后第7 d以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病变值、抗球虫指数(ACI)、卵囊值、粪便计分等指标测定化学致弱剂致弱卵囊后免疫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化学致弱剂致弱杂交F2株卵囊后的免疫效果明显高于非致弱免疫组和对照组,尤其免疫剂量为8×103个/只时致弱杂交F2株卵囊免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1991~1995年利用钴60照射和亚硝酸处理进行了烟草蚀纹病毒(TEV)弱株系的选择及防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钴60照射病毒溶液能产生弱株突变体的适宜剂量是1.29,2.58C/kg,亚硝酸处理的适宜浓度和时间是1mol·L-1,30~50min.经选择效果明显的弱株有R4和H38,其室内交互保护试验的效果最高分别是85.8%和47.4%;田间防病效果分别为81.6%和40.3%.两个弱株免疫后接种强株,其烟株体内病毒含量均低于强株对照。试验还表明,亚硝酸处理较钴60能产生较多的弱株突变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弓形虫NT强毒虫株,经紫外线全暴露垂直连续照射,通过细胞致弱培养筛选出抗辐射变异虫株NTA-Ⅲ系。本虫对猪、兔和小鼠的毒力均明显减弱。猪安全试验116头,21头出现弱反应,占18.1%,无重病或死亡;非带虫免疫试验36头,连续测35128天,均末查到虫体和包囊。用含虫数10~5/毫升弱毒虫苗每头猪接种1毫升,6个月免疫保护力为100%。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水貂株犬瘟热病毒F基因工程疫苗的免疫特性,实验将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CDVF肌注免疫日本大耳白兔进行免疫,同时设置pcDNA3.1(+)空载体、生理盐水和犬瘟热弱毒疫苗阳性对照组.间接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表达质粒免疫在家兔体内产生了针对CDV的特异性抗体,且抗体水平随着免疫次数和免疫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体液免疫水平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和空载体组,但不及弱毒疫苗对照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表达质粒免疫组产生了细胞免疫,但低于弱毒疫苗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鸭坦布苏病毒病弱毒疫苗(ZJ407-168株、WF100株)、灭活疫苗(ZJ407株、HB株)共4种疫苗,在实验室和鸭场对不同日龄的鸭进行免疫试验,并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后不同时期的抗体。抗体检测结果发现:弱毒疫苗免疫组在免疫后2周抗体阳性率就可达到100%,而灭活疫苗免疫组在免疫后4周抗体阳性率才达90%以上。但灭活疫苗免疫组抗体持续时间长,免疫后6个月抗体阳性率还能维持在90%以上,弱毒疫苗免疫组免疫后3个月抗体阳性率已下降至60%~70%。此外,灭活疫苗免疫组检测到的抗体D值离散差异小,而弱毒疫苗免疫组检测到的抗体D值参差不齐。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弱毒疫苗免疫组产生抗体比灭活疫苗免疫组要早14 d,但灭活疫苗免疫组检测到的抗体D值整齐,持续时间较长。上述结果可为临床防疫根据不同疫苗产生抗体的特点,合理使用疫苗,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1免疫接种1.1疫苗类型活疫苗:活疫苗由人工致弱毒(菌)株或天然弱毒(菌)株制成,可在机体内增殖。活疫苗不仅能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且能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局部黏膜免疫。活疫苗产生免疫应答快,但持续时间较短,而且容易被体内已有抗体所中和。此外,几种活疫苗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干扰,联合使用应该受到限制。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由灭活的毒菌肤和免疫佐剂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们在研究猪弓形体病工作中,发现注射弓形体强毒虫株(简称NT)耐过的猪和兔血清中含有抗体,能够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而以弓形体弱毒虫株(简称NTA)注射猪与兔免疫后的血清中不含抗体,也有坚强的免疫力.关于弓形体病的免疫机理的解释很多,惯用抗体来解释,认为是体液免疫;有认为主要是细胞介导免疫;还有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也有认为是细胞和体液二者兼有的免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用弓形体强毒(NT)和弱毒(NTA)虫株免疫猪与兔的血清,进行了一系列比较试验,探索其免疫的机理,所获的结果将陆续予以发表.现先将间接血球凝集法检测猪、兔体感染弓形体强弱毒虫株免疫血清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猪乳中抗轮状病毒IgA水平与免疫评价何家惠,丁再棣,侯吉波(江苏省农科院牧医所南京210014)轮状病毒弱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作者已在1989年作了报告,并做了多种免疫途径的探讨。证明用猪轮状病毒弱毒苗经非肠道途径免疫母猪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但以...  相似文献   

9.
通过紫外线致弱筛选和再克隆培育,现已选出一株弓形虫弱毒品系NTA-ⅢR。用本虫株按每只兔接种量5×10~3免疫23只兔全部安全,21天后用2个弓形虫强毒致死量作攻毒试验,结果对照组9只免全死,免疫组23只兔全部保护。免疫持续期测至9个月,保护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从病/死鸽中分离到1株病毒,血清学鉴定该分离病毒为禽Ⅰ型副粘病毒(PPMV);该病毒经毒力测定结果显示,PPMV的毒力与鸡新城疫病毒(NDV)La Sota株的毒力相似,为自然弱毒株;对该分离株F基因裂解位点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PMV F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为112G-R-Q-G-R-L117,属于弱毒株的特征性序列.将该株病毒制备成灭活疫苗,分别免疫鸽、鸡,结果都能诱导鸽、鸡体产生较高水平的HI抗体;分别以鸡新城疫标准强毒株F48E9、本组分离于鸡的野毒株CPMV( MDT 45.4 h,ICPI 1.85,IVPI 2.42)和分离于鹅的野毒株GPMV( MDT 59 h,ICPI 1.88,IVPI 2.39)攻击免疫鸡群,免疫鸡群可得到保护,而非免疫鸡群被攻击后全部致死.结果表明,用该分离毒制成的油乳剂灭活苗对鸡安全,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可抵抗鸡新城疫、鹅副粘病毒的攻击.用HI方法检测该株病毒与La Sota株之间的交叉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La Sota株与PPMV两毒株间的抗原性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猪链球菌弱毒菌株106的培育研究。从败血型猪链球菌病死亡的猪只病料中分离出猪链球菌强毒菌种。通过高温诱变的方法,培育成本弱毒菌株。这株活的弱毒菌株,可以直接制成弱毒菌苗。经室内试验和生产应用,证明此菌苗安全、有效、经济、制备简便和稳定性良好,免疫持续期约7个月。菌苗可供肌肉注射或口服免疫。在安全区使用,能有效地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流行;对正在发病的疫区和受威胁区,用作紧急预防接种,能迅速获得控制疫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用于预防鸡新城疫的疫苗有两种:鸡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及鸡新城疫Ⅱ系弱毒疫苗。Ⅰ系疫苗是属于中等毒力的疫苗株,经接种后,能产生坚强而持久的免疫力。但于接种一段时间内影响产蛋量,同时本毒株不能使用于雏鸡和患寄生虫病及慢性传染病的鸡群。Ⅱ系疫苗对各种年龄的鸡安全,但产生的免疫力不够坚强。生产上普遍反应接种Ⅱ系疫苗的鸡群在有效免疫期内发生鸡新城疫,因此探寻较Ⅱ系更理想的弱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发1种黄颡鱼鲇鱼爱德华氏菌弱毒活疫苗,以开展候选弱毒株的筛选,从湖州地区患"裂头病"的黄颡鱼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暂命名为AW30726K。应用理化特性及16S rRNA对其进行鉴定,并展开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研究。结果显示,AW30726K为鲇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该菌对黄颡鱼(100±2) g的LD50为9. 33×109CFU/mL,不同免疫途径下的活菌免疫保护率为74%~100%,血清抗体效价均在21 d达到峰值,且免疫效果以注射免疫为最佳,而浸泡与口服免疫效果相近。上述研究表明,新分离的AW30726K为鲇鱼爱德华氏菌弱毒株,能有效防御鲇鱼爱德华氏菌的感染,可作为弱毒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14.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延边地区地方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弄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发病机理及研制PRRSV本地弱毒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预防和控制PRRS的发生,进行了PRRSV病毒本地株分离试验.采用细胞分离培养、理化特性与血液凝集试验等方法,成功分离了1株PRRSV,命名为YB-0605株.PRRSV的结构蛋白GP4、GP5和M都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在机体的抗病毒免疫中发挥不同的作用.研究结果为PRRS流行病学丰富了数据库,同时为研究PRRSV变异规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5.
用构建的E2-pcDNA4.0 DNA疫苗对Balb/c小鼠、家兔和仔猪进行免疫,经3次肌肉接种,间隔15 d免疫后,测定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构建的DNA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中和性抗体,免疫家兔最少可抵抗10个最小感染剂量(M ID)的猪瘟兔化弱毒苗的攻击.攻毒试验结果表明,E2-pcDNA4.0 DNA疫苗可抵抗致死剂量的CSFV石门株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松材线虫虫株在致病性方面的差异,选用分离自日本和中国浙江的松材线虫虫株,分别接种雪松、黑松和马尾松,比较其感病情况,并在不同时期分离树体内的线虫,比较不同虫株在不同寄主体内的移动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2个日本虫株和1个中国虫株都能使黑松和马尾松感病和枯死,3虫株对黑松和马尾松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差异;日本松材线虫虫株能使雪松枯死,枯死率在50%左右;中国松材线虫虫株不能使雪松致病,但在其体内可以分离到松材线虫.不同时期分离各寄主体内线虫发现.接种72 h前线虫数量处于调整期,接种144 h后线虫数量开始上升或下降.日本虫株接种雪松后,线虫数量呈递增趋势:中国虫株接种雪松.线虫数量在接种144h后开始下降.我国雪松不感染松材线虫病是由于线虫虫株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5%氟虫腈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及对水稻一些生长与生理指标的影响.小区试验显示:四(2)代、五(3)代稻纵卷叶螟药后14 d,氯虫苯甲酰胺防效和保叶效果都高于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连续施用2次>第1次施用氟虫腈+第2次施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腈连续施用2次的防效和保叶效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好于氟虫腈.施药14 d后对水稻植株株高、分蘖数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POD)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极显著低于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18.
选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JD1、NB、HZ1弱毒株配制成JN(JD1+NB毒株组成)和JH(JD1+HZ1毒株组成)两种二价弱毒疫苗。分别在14日龄首免和28日龄二免SPF鸡,并于一免后14 d、21 d,二免后12 d分别用强毒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BC6/85株攻击;同时观察疫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JN和JH疫苗均能诱导SPF免疫鸡产生优良的免疫应答反应,并能使免疫鸡对IBDV-BC6/85株的攻击产生100%的保护。JN和JH疫苗的最佳免疫剂量分别为6 000 TCID50和10 000 TCID50。  相似文献   

19.
用平均增重和病变记分或卵囊减少率等为试验指标,对11株巨型艾美耳球虫的免疫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虫株每鸡免疫感染100个卵囊后,不仅对攻击1×105个同源株卵囊均产生大于70%的病变记分降低率,而且使每鸡攻击1×104个同源株卵囊时的卵囊产量均减少97.42%以上,在各虫株间无显著差异.各虫株对异源株的交叉免疫力程度不一致,美国株对国内10个虫株的卵囊减少率为20.09%~82.44%,仅3株大于75%,而国内10个虫株对美国株的卵囊减少率为27.43%~95.26%,有5株大于75%;扬州株、南通株、凤阳株、龙岩株、广州株和上海株间的相互卵囊减少率为-1.72%~96.67%,其中南通株对扬州株、凤阳株、龙岩株、广州株和上海株的卵囊减少率均大于75%,上海株对扬州株、南通株、凤阳株与广州株的卵囊减少率为-1.72%~57.69%.  相似文献   

20.
瓜类植物诱导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西瓜、黄瓜对枯萎病和炭疽病的诱导抗病性 ,结果表明 :用从西瓜维管束中分离到的尖孢镰刀菌非致病菌株F0 -3 和茄病镰刀菌非致病菌株Fs -1诱导处理西瓜幼苗 ,能使西瓜产生对枯萎病的抗性 ,非致病菌与致病菌接种间隔天数越多 ,诱导抗病效果越好 ,诱导处理后一个半月 ,防病效果高达 90 %以上 ;用从黄瓜枯萎病株分离到的尖孢镰刀菌弱致病菌株F0 -1和F0 -2 诱导处理黄瓜苗 ,能使黄瓜产生对枯萎病的抗性 ,弱致病菌与致病菌接种间隔天数越多 ,诱导抗病效果越好 ,诱导处理后 40天防病效果达 6 9%~ 73 % ;用柑桔炭疽菌诱导处理黄瓜幼苗 ,能使黄瓜产生对炭疽病的抗性 ,诱导接种后 14天诱导防病效果达 6 0 .8% ,用激发子诱导处理黄瓜苗与用柑桔炭疽菌诱导处理的防病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