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壳聚糖涂膜减轻黄瓜冷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蒙蒙  高丽朴  王清  杨娜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16-2020
试验研究了在3℃环境下、不同浓度的壳聚糖醋酸溶液涂膜处理对黄瓜果实采后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贮藏品质的变化及生理生化指标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采用壳聚糖涂膜处理可有效地延迟黄瓜冷害出现的时间,并能减轻冷害症状、降低果实采后的呼吸强度、延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抑制细胞膜透性的上升、减缓果实内丙二醛的积累、使果实内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中以1.00%浓度的壳聚糖醋酸溶液涂膜处理的改善黄瓜在低温下的贮藏品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蚕豆鲜荚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蚕豆鲜荚为试验材料,壳聚糖浓度分别为10、15、20 g/L的溶液对蚕豆鲜荚进行涂膜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涂膜对采后蚕豆鲜荚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褐变指数、质量损失率、硬度、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壳聚糖涂膜处理抑制蚕豆鲜荚的PPO活性;减少其褐变指数、质量损失率、硬度的上升幅度;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含量在整个贮藏阶段均高于对照。10 g/L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蚕豆鲜荚的褐变指数、PPO活性较低;而用20 g/L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的质量损失率最低,硬度变化及叶绿素含量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涂膜对甜瓜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壳聚糖涂膜处理对甜瓜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哈密瓜(Cucurnis melo L.ssp.melo Pang)西州蜜25号为试验材料,壳聚糖浓度分别为10、20和30g/L的溶液对甜瓜进行涂膜处理,研究壳聚糖涂膜对采后甜瓜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相对电导率、VC含量、失重率及腐烂率的影响.[结果]壳聚搪涂膜处理抑制甜瓜果实的呼吸速率,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降低果实乙烯释放量,推迟乙烯高峰的出现;20和30 g/L壳聚糖涂膜处理甜瓜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的在整个贮藏阶段均高于对照果实,降低了甜瓜果实相对电导率、失重率、腐烂率的上升幅度.[结论]用20g/L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甜瓜,能够保持甜瓜贮藏品质,降低腐烂,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徐香’猕猴桃0℃贮藏期间冷害和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的采后贮藏保鲜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徐香’猕猴桃果实为材料,用0.5μL/L的1-MCP在20℃下处理果实24h,以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然后将其置于0℃下贮藏90d,每隔10d取样测定冷害指数、冷害率、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分析1-MCP处理对猕猴桃冷藏冷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0.5μL/L的1-MCP处理显著延缓并减轻了猕猴桃冷害的发生,1-MCP处理的果实较对照晚20d发生冷害,0℃贮藏90d后的冷害率仅为对照的32.35%;贮藏10d后果实出现呼吸高峰,1-MCP处理和对照果实的呼吸速率分别为7.25和7.98mg/(kg·h),果实的乙烯释放高峰则在贮藏60d时出现,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乙烯的释放,1-MCP处理和对照乙烯释放速率分别为0.016和0.048μL/(kg·h);1-MCP处理可以延缓猕猴桃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明显;1-MCP处理显著抑制果实贮藏后期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的增加;贮藏90d后,对照和1-MCP处理果实的质量损失率分别为0.603%和0.278%,腐烂率分别为10.3%和2.7%。【结论】0.5μL/L 1-MCP处理可以减轻‘徐香’猕猴桃果实冷藏冷害的发生,并能较好地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采后水蜜桃冷藏品质及冷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琼花露水蜜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μmol/L、100μmol/L、150μmol/L、200μmol/L)褪黑素处理对桃果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00μmol/L褪黑素处理能有效抑制冷藏桃果硬度下降和失重率上升,从而保持冷藏桃果感官品质,减轻冷害症状。褪黑素处理能有效抑制冷藏桃果相对电导率上升,丙二醛(MDA)积累,蛋白质和抗坏血酸降解,从而降低桃果氧化伤害。褪黑素处理能有效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上升,维持多酚含量,从而抑制果实褐变。总之,100μmol/L褪黑素处理通过抑制桃果褐变,降低氧化伤害,保持果实冷藏品质并抑制冷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甜菜碱(GB)处理对辣椒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冷害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5 mmol/L GB处理可以有效地缓解辣椒在3℃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改善辣椒贮藏品质,延缓辣椒果实中叶绿素的降解和Vc含量的下降,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以及脂氧合酶(LOX)的活性,并使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研究利用羧甲基纤维素(CMC)、薇菜多糖和茶多酚复合涂膜保鲜油豆角,(10±1)℃条件下贮藏,每隔4 d取样测定失重率、VC、叶绿素、粗纤维、细胞膜通透性和丙二醛等指标。结果表明,羧甲基纤维素、薇菜多糖和茶多酚复合涂膜保鲜剂可明显降低油豆角贮藏期间失重率,减少VC和叶绿素损失,控制油豆角纤维化、电导率和丙二醛增加,同时抑制腐烂发生。油豆角最佳复合涂膜剂组合为0.6%CMC+0.8 g·L~(-1)薇菜多糖+200 mg·kg~(-1)茶多酚。最佳涂膜组合处理油豆角贮藏20 d后,MDA、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08μmol·g~(-1)、17.2 mg·100 g~(-1)和0.12 mg·g~(-1),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涂膜对采后李果实贮藏品质及腐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浓度(0,5,10,20 g/L)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对采后低温贮藏(2 ℃)下"牛心"李果实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转色情况及腐烂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10,20 g/L壳聚糖涂膜均可以有效保持李果实贮藏品质,推迟果实转色,减少腐烂损失.在贮藏4周时,经10 g/L壳聚糖涂膜的李果实硬度比对照高61.43%;用20 g/L壳聚糖处理的李果实转红指数和腐烂率分别比对照低59.8%和52.9%.壳聚糖涂膜还可以延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对南果梨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南果梨为试材,研究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对不同预熟度的果实在冷藏条件下贮藏效果及其生理变化,以及冷藏后常温货架期间果实表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藏条件下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可以明显抑制南果梨果实的脂氧合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果实硬度的变化进程。用稀释一倍的壳聚糖复合涂膜保鲜剂处理可以有效的抑制冷藏后南果梨在常温货架期间果皮的褐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臭氧处理对绿芦笋贮藏品质的影响,在2℃低温下,采用0μg/L(CK)、10μg/L、30μg/L、50μg/L和70μg/L臭氧对绿芦笋进行处理,测定贮藏过程中绿芦笋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条件下,臭氧处理浓度为50μg/L时,可以保持鲜切绿芦笋较好的品质,其中可溶性蛋白、叶绿素的含量较高,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增强,同时丙二醛、多酚氧化酶含量降低。本研究对绿芦笋的贮藏保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不同温度对西葫芦果实冷害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清  杨娜  刘凤娟  高丽朴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27-4030
通过试验确定西葫芦果实在不同温度下贮藏的安全期,并分析不同冷藏温度下其营养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单纯5、8、10℃低温处理下冷害出现的时间分别为处理后的7、5、6d.但5、8、10℃处理分别冷藏3、4、5d后,再在20℃环境的货架上1d就会表现出冷害;冷害对西葫芦果实可溶性蛋白含量影响不大,但会降低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巴仁杏冷藏期间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设置0、0.1、1.0和5.0 μL/L1-MCP溶液对巴仁杏杏果进行处理,置于0℃条件下冷藏,测定巴仁杏果实冷害率、冷害指数、细胞膜渗透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结果]1μL/L处理能够较好地降低杏果的冷害率和冷害指数,抑制MDA含量的上升;0.1μL/L处理对于保持CAT活性效果较明显;1和5 μL/L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冷藏期间POD活性和PPO的活性,对减轻果实褐变效果较好.[结论]1-MCP处理巴仁杏可以有效降低杏果的冷害情况,而以1μL/L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裴倩如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36-7938,7974
[目的]探求在冷害温度下PVDC包膜处理对黄瓜冷害的影响。[方法]以"青绿一号"品种黄瓜为试材,以黄瓜发生的冷害温度4和7℃作为试验的贮藏温度,每种温度下采用PVDC包膜处理,着重考察了贮藏过程中与冷害相关的各指标(冷害指数、冷害发生率、丙二醛含量、膜渗透率、CAT活性、POD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表明,包膜处理对黄瓜冷害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黄瓜冷害温度下,PVDC包膜处理黄瓜的冷害指数与冷害发病率保持较低;延缓黄瓜细胞膜渗透率及丙二醛含量随时间的升高;延缓黄瓜CAT、POD活性随时间的降低。[结论]黄瓜在处于冷害温度范围内运输时,可通过PVDC包膜处理的方法减轻冷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水杨酸对水分胁迫下甜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研究了水杨酸(SA)浸种处理对水分胁迫下甜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Chl)、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SA 0~500μmol/L浓度范围内,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甜瓜幼苗叶片Chl含量显著增加,对摸拟中度干旱处理(PEG150)效果作用最佳;MDA的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明显降低,细胞膜的稳定性显著提高,其中以500 μmol/L SA处理效果最为显著.随着SA浓度的增加Chl含量呈下降趋势,MDA的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呈上升趋势.脯氨酸含量随SA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SA超过500μmol/L浓度,并在模拟高度干旱(PEG300)的胁迫条件下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Harvested tomato( Lycopersicum esculentum Mill)and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L. )were immersed in 0, 0.01 g/L, 0.05 g/L, 0.1 g/L or 0 g/L, 0.001 g/L, 0.01 g/L, 0.05 g/L, 0.1 g/L salicylic acid solutions for 15 min, respectively. Some of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fruits related to chilling injury were measured during cold storage (2℃±1℃). It showed that the cell membrane electrolyte leakage, MDA content and free proline content in tomato with 0.01 g/L and 0.1 g/L SA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to a various extent. The immersion in 0. 001 g/L SA coul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cell membrane electrolyte leakage and MDA content of cucumber stored at chilling injury temperature as well as decrease free proline content to some extent.  相似文献   

16.
史君彦  王清  王倩  高丽朴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643-10645,10793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采后迷你黄瓜贮藏期间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迷你黄瓜为试材,分析了采后迷你黄瓜在不同温度下贮藏期间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3、5、7、9℃下贮藏的黄瓜均有冷害发生,贮藏期间冷害指数、失重、细胞膜透性及MDA含量逐渐升高,外观指数、叶绿素、Vc、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11和20℃下未有冷害发生,贮藏期间外观指数、叶绿素、Vc、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失重、细胞膜透性及MDA含量逐渐升高,20℃高温增强了迷你黄瓜的生理活动,促进其衰老黄化,而11℃下贮藏能有效抑制迷你黄瓜生理代谢,贮藏效果最好.[结论]研究可为降低迷你黄瓜在大型超市和配送中心等大型蔬菜贮藏中心混搭贮藏过程中冷害产生的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热处理和间歇升温低温贮藏对辣椒冷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热处理和间接升温低温贮藏对辣椒冷害的影响。[方法]以辣椒为材料,研究5℃、5℃+热处理[在(45.0±0.5)℃下处理30 min]、5℃+间接升温[每隔48h放至(20.0±0.5)℃冷库中24h]3种处理对辣椒冷害指数、呼吸强度、叶绿素含量、CAT酶活性、VC含量、细胞膜透性、MDA含量、腐烂指数和失重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热处理和间歇升温可延迟冷害出现的时间,减轻冷害和腐烂程度,减少MDA的产生和电导率的增加,抑制叶绿素、VC含量和CAT酶活性的降低。[结论]间歇升温比热处理延迟辣椒5 d出现冷害,热处理比间歇升温更好地抑制了辣椒VC和叶绿素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青椒属冷敏性果实,贮运中不适宜的低温易引起果实冷害发生。以克新6号青椒为试材,测定了1、5、10℃贮藏温度下青椒果实品质及几种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5℃下贮藏果实,20d后果面开始出现冷害症状,冷害果细胞膜透性增大,丙二醛积累峰提早出现,果实维生素C和叶绿素损失加快,但低温明显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与1℃处理相比,5℃处理下青椒果实冷害发生更早,程度更严重。10℃下贮藏果实未出现冷害,是克新6号青椒冷藏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