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探讨鸡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总结禽流感病毒抗体在藏鸡体内的消长规律,制定最佳的鸡场禽流感免疫程序。对林芝市西藏农牧学院临床兽医楼养殖的86只藏鸡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接种,并按程序完成三次免疫后每隔2周随机对接种过禽流感疫苗的20只藏鸡进行抗体检测,检测直至完成最后一次免疫后第28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体数值,用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抗体效价。血凝抑制实验表明,31日龄藏鸡完成三次禽流感疫苗免疫,经2周后,抗体水平迅速上升,第10周抗体水平达到高水平并维持至第20周,直到第24周,抗体水平降至临界值4log2附近;ELISA试验表明,31日龄藏鸡完成三次禽流感疫苗免疫,经2周后,抗体水平迅速上升,第10周至第20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持续保持在一定高水平。18周开始,抗体水平开始逐渐下降,直至第28周,抗体水平降至临界值50%附近。31日龄藏鸡完成三次禽流感疫苗免疫第4~24周,血凝抑制实验结果表明检测所有藏鸡血清中抗体效价平均值都在标准值4log2以上,抽检合格率均大于标准值70%;ELISA试验结果表明抗体数值(PI)均在标准值50%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按本防疫程序防疫禽流感后,有效抗体在藏鸡体内维持时间为5个半自然月,建议第24周进行下一次免疫。  相似文献   

2.
试验将筛选获得的免疫增强剂与现有商品化禽流感疫苗混合后免疫10~15日龄的白羽肉鸡、黄羽肉鸡或麻鸡,在免疫后的第2、3、4周采血用于检测血凝抑制抗体效价,统计饲料用量,并在各品种鸡达到出栏日龄时,检测出栏重、料肉比和死淘率.结果显示,3种肉鸡免疫含免疫增强剂伴侣的H5亚型禽流感疫苗,抗体产生比常规疫苗提前1周达到7 log2,平均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常规疫苗;不同疫苗免疫鸡与对照鸡在出栏重和料肉比方面无显著差异,在饲养期间无死淘情况.综合上述结果提示,免疫增强剂能显著提高禽流感疫苗在肉鸡的免疫效力,同时对生产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亚型,D7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对鸭的免疫效果,根据兽医流行病学中利用比较率判断疫苗应用效果的样本量计算方法,得出所需的最小样本量;以田间试验的方式,常规养殖白鸭300只、番鸭240只,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按程序免疫,从10日龄首免后2周开始,每周采集血清测定抗体效价,直至出栏(白鸭45日龄、番鸭66日龄)。结果显示,10日龄白鸭和番鸭的母源抗体分别为3.02 log2和0 log2,需进一步开展研究,以确定最佳首免时间。首免后2周,无论是白鸭还是番鸭,H5N2 D7株疫苗组抗体HI效价和抗体合格率均高于H5N1 Re-6株疫苗组;首免后3~5周,两种疫苗对白鸭和番鸭的HI效价均4 log2,抗体合格率均≥70%。二免后1周至出栏,两种疫苗对白鸭和番鸭均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HI效价均7 log2,抗体合格率均80%。是否采用对应亚型的血凝抑制抗原对抗体的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免疫两种疫苗后均能产生较好的免疫抗体,但相对而言,H5N2 D7株疫苗较H5N1Re-6株疫苗更适合于鸭的免疫;在鸭等水禽中推广使用该疫苗将能更有效地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  相似文献   

4.
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H5N1,Re-5株+Re-4株)3批,以推荐的免疫程序和剂量分组免疫母源抗体消失的雏鸭。免疫后定期采血测定抗体效价。结果为:鸭加强免疫(首次免疫后第3周)后,抗体效价迅速升高。在加强免疫后第3周(首次免疫后第6周)达到最高值9.9~11.1log2。HI抗体效价在8周以后开始下降,首免20周以后抗体水平衰减到4log2以下。  相似文献   

5.
本次检测费县某蛋鸡场血样30份,分离血清,通过微量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新城疫、禽流感H5亚型(Re-5株)抗体监测。结果表明,该鸡场新城疫HI抗体效价≥5log2的占87%,新城疫免疫合格;而禽流感抗体效价≥5log2的占67%,禽流感H5亚型免疫失败,鸡场必须补免或重免禽流感H5亚型二联油乳剂灭活苗。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潍坊市某些种鸡禽流感免疫抗体的水平,本试验利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对9个鸡场188羽种鸡的血清进行禽流感抗体检测。结果表明H5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在8log_2至12log_2的血清有178头份,免疫合格率94.68%,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在8log_2至12log_2的血清有159头份,免疫合格率84.57%。  相似文献   

7.
选昌伟农贸公司健康鸡400只(试验前抗体监测新城疫抗体效价小于或等于1∶32,禽流感抗体效价小于1∶16的鸡为试验鸡)分4组,分别用滴鼻1羽份、肌肉注射1羽份、饮水2羽份、肌注1羽份3周后饮水2羽份加强免疫4种方式免疫,结果显示: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疫苗滴鼻、肌肉注射免疫的抗体效价合格率显著高于饮水免疫的抗体效价合格率(P<0.05),肌肉注射3周后饮水加强免疫一次能显著延长有效抗体持续期,能够产生更好的免疫效果。一次滴鼻、肌肉注射和饮水免疫仅能维持1个月左右的高抗体水平,加强免疫方式能维持2个月以上的高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新城疫、禽流感作为危害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通过其抗体水平监测,分析免疫状态,对鸡群合理饲养,确保养鸡业健康发展。本次检测沂南县某蛋鸡场血样50份,分离血清,通过微量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HI)进行新城疫、禽流感H5亚型(Re-5株)抗体水平监测。试验结果表明,新城疫平均HI抗体效价为9.4 log 2,禽流感H5亚型(Re-5株)平均HI效价为7.64 log 2,说明整场免疫合格,但鸡群需要补种禽流感H5亚型二联油乳剂灭活苗。  相似文献   

9.
为监测已免疫家禽H5亚型禽流感免疫抗体水平,对安徽省某地45个规模化养禽场进行了随机抽样,抽检合格家禽血清样品1 262份(其中鸡384份,鸭766份,鹅112份)。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对H5亚型禽流感免疫血清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免疫2次及以上的抗体效价水平明显高于免疫1次的抗体效价水平,鸡的免疫效果明显好于鸭与鹅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临床上使用加强免疫可以有效地提高家禽对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同时提示鸡源的禽流感病毒疫苗对鸭与鹅免疫效果可能不佳。  相似文献   

10.
不同首免时间对禽流感疫苗HI抗体消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HI试验,对雏鸭不同首免时间的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进行监测,为更科学制定鸭免疫程序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对照组鸭(E组)AI-H5母源抗体1d最高,达5.1log2,次日逐渐下降,于10d降至较低水平。AI-H5母源抗体于19d降至为2log2以下。(2)试验各组于免疫后10~12d抗体水平开始上升,于免疫后15~20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并维持18~24d,之后呈缓慢下降趋势,于49d仍能检测到较高的抗体,由此说明,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3)从不同首免时间进行禽流感疫苗免疫接种后的HI抗体效价比较来看,C组(15d首免组)HI抗体效价最佳,D组(20d首免组)HI抗体效价其次,B组(10d首免组)HI抗体效价第三,A组(5d首免组)HI抗体效价较差,因此,应根据雏鸭母源抗体水平选择适宜时间进行禽流感疫苗的首次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掌握禽流感疫苗(H_5N_1)的抗体消长规律,以不同剂量、不同途径免疫母源抗体消失的黄羽肉雏鸡,定期测定抗体效价。第4周各组HI抗体效价达到最高,均值分别为第一组9.7log2、第二组9.8log2、第三组9.5log2、第四组4.6log2,各组抗体效价从第6周开始下降,第8周以后下降相对较缓慢。18周内能够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20周以后抗体效价均值降低到4log2以下。各注射免疫组抗体合格率在4~10周内维持较高水平,第10周以后缓慢下降,18周内维持在70%以上,之后下降到70%以下。饮水免疫组自始至终不合格。  相似文献   

12.
1日龄番鸭感染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后,应用MTT法测定番鸭血液、脾脏和胸腺的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应用血凝抑制方法检测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变化规律,探讨MDRV对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免疫组番鸭禽流感疫苗二免后H5和H9 AIV-HI抗体效价上升,二免后14 d HI效价最高,随后抗体效价维持在7.5 log2以上。MDRV组番鸭二免后抗体缓慢上升,二免后21 d HI效价最高,随后抗体效价维持在6.0 log2以下,HI效价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5)。1日龄番鸭人工感染MDRV后,免疫后7 d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免疫后14~28 d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MDRV感染抑制了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以上结果表明MDRV感染能抑制抗体应答和番鸭外周血和免疫器官中B细胞的增殖功能作用,造成B细胞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农村部分散养免疫土鸡采血进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抗体以评估禽流感抗体水平的高低,探讨农村散养土鸡禽流感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总体免疫合格率效价达4log2以上,占抽样样本的59.65%。  相似文献   

14.
试验通过对北疆地区4个规模化商品代白羽肉鸡饲养场的H9亚型禽流感抗体进行监测,以期为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提供试验依据。随机收集4个规模化白羽肉鸡养殖场7、14、21、28及42日龄的鸡群血样,每个养殖场每个日龄鸡群采样30份,共600份血样,共分离获得453份血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对其H9亚型禽流感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发现: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在白羽肉鸡7日龄时离散度较低、趋于集中;11日龄免疫H9亚型禽流感疫苗后,14日龄时H9亚型禽流感抗体效价低且离散度较高,21日龄时抗体效价更低且离散度更高,但28日龄时抗体效价较高,42日龄时抗体水平很高且离散度很低。表明现有的免疫程序完全可以保护鸡群免受H9亚型禽流感侵袭。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西安市养鸡场禽流感疫苗免疫后抗体产生情况,从西安市长安区、周至县、高陵县等区县父母代和商品代养鸡场采集血清2 626份,采用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抗体滴度,经过检测,抗体合格率达84.3%;并对采集样品鸡群的免疫状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免疫后3周~9周为抗体持续稳定期,10周后抗体水平开始下降;禽流感疫苗免疫2次~3次的鸡体内可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  相似文献   

16.
为了评估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Re-2株)对白羽肉鸡免疫效果以及对白羽肉鸡最佳免疫时间,试验选取3个厂家(a、b、c厂)重组禽流感病毒H5+H7亚型三价灭活疫苗(H5N1 Re-11株、Re-12株+H7N9 Re-2株)分别在1日龄和7日龄进行接种,于接种前(1,7日龄)、14,21,28,35,42日龄采血进行抗体检测,以了解不同厂家高致病禽流感疫苗对白羽肉鸡免疫效果以及最佳免疫时间。结果表明:3个厂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对白羽肉鸡免疫效果没有明显差异,在21日龄后H5N1 Re-11、H5N1 Re-12、H7N9 Re-2抗体效价均在4 lb以上,各毒株抗体效价在28,35,42日龄时,1日龄抗体效价要高于7日龄,且a厂家疫苗产生的抗体效价要略高于b、c厂。说明1日龄免疫效果要好于7日龄,最佳免疫时间为1日龄。  相似文献   

17.
禽流感灭活疫苗(H5N2,N28株)和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Re-1株)各3批,以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Re.1株)推荐的免疫程序和剂量分组免疫5周龄SPF鸡和5周龄非免疫鸭。免疫后定期采集血样,测定血清HI抗体效价,分别计算各免疫组鸡和鸭HI抗体效价的几何平均数,绘制各批疫苗免疫鸡和鸭后HI效价消长曲线,并分别对两种疫苗免疫鸡和鸭后各时期的HI抗体效价进行t检验。结果为:①免疫后1周,各免疫组均未测到HI抗体;②鸡免疫后4~5周,HI抗体效价达到峰值1:2^6.0~1:2^7.0,随后2周下降相对较快,平均每周下降0.3—0.7个滴度,之后HI抗体效价缓慢下降,直到试验结束,平均每周下降0.04~0.17个滴度;③鸭首次免疫后第3周各免疫组HI抗体效价达到1:2^4.0~1:2^5.3,加强免疫(首次免疫后第3周)后,HI抗体效价迅速升高。加强免疫后第3周(首次免疫后第6周)HI抗体效价达到最高值1:2^10.6-1:2^11.7,且在峰值水平维持3周,之后1周下降相对较快,平均下降1.2~2.7个滴度,然后缓慢下降,到首免后24周平均每周下降0.28~0.39个滴度,24周除049H5N2批疫苗免疫组外,其他各批免疫鸡HI抗体效价均小于1:2^4.0;④免疫后3周内,两种疫苗刺激鸡产生的HI抗体效价均高于相应批次疫苗免疫鸭产生的HI抗体效价,免疫后第2周相差1.9—2.3个滴度,免疫后第3周相差1.6~2.0个滴度;⑤两种疫苗免疫鸡和鸭后,各时期HI抗体效价t检验差异均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两种疫苗免疫SPF鸡和非免疫鸭后,HI抗体效价消长规律一致,两种疫苗免疫后各个时期的HI抗体效价在统计学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新型重组禽流感(H_5+H_7)三价灭活苗对父母代种鸡场的免疫效果,选择了五家公司的禽流感三价灭活苗产品,分别免疫9日龄的SPF鸡,并以厂家进行分组(分别是A、B、C、D、E组),对照组为F组;采集免疫前后血清,检测H_5N_1(Re-11、Re-12、Re-8)和H_7N_9(H_7-Re2、H_7-Re1)抗体效价,分析不同公司疫苗产品在鸡上抗体的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对照组鸡血清H_5N_1(Re-11和Re-12)和H_7N_9(H7-Re2)的HI抗体均为0;免疫1周后所有免疫组鸡的禽流感抗体开始上升,4周左右抗体效价达到高峰;产生抗H_5N_1(Re-11)的HI抗体最好的是A组;产生抗H_5N_1(Re-12)的HI抗体最好的是D组;产生抗H_7N_9(H_7-Re2)的HI抗体最好的是E组;不同厂家禽流感三价苗产生禽流感抗体效价差异不显著。三价灭活苗同时可以产生抗H_5N_1(Re-8)和H_7N_9(H_7-Re1)的有效抗体。本研究对鸡场免疫禽流感三价灭活疫苗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重组禽流感灭活苗和禽流感灭活苗对鸡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接种10日龄、14日龄和21日龄的SPF鸡,接种后HI抗体效价无显著差异。将H5N1和H5N2疫苗分别接种21日龄SPF鸡,结果表明,H5N1和H5N2均能刺激SPF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分别接种三黄鸡,接种后21 d,H5N1能刺激三黄鸡产生较高的HI抗体;而H5N2不能刺激三黄鸡产生合格的HI抗体,与SPF鸡免疫组相比差异显著。经过二次接种,HI抗体平均为8.9 log2,与SPF鸡组接种后42 d的各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而与一免后21 d的各组HI抗体效价相比差异显著。表明应用禽流感灭活苗对三黄鸡免疫接种,必须进行二免方可达到理想免疫效果,而应用重组禽流感灭活苗对三黄鸡进行免疫接种,一次免疫即可获得较高的HI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养禽业禽病流行病毒株的基本情况,本研究对2014年从山东某鸡场采集的疑似流感的病料样品采用鸡胚尿囊腔接种进行病毒的分离,并经血凝试验(HA试验)、血凝抑制试验(HI试验)及分子生物学试验对其病原学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到一株病毒分离株。HA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经病毒亚型鉴定为一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该病毒株为欧亚分支的BJ亚分支,将该病毒株筛选纯化后作为毒种,制备了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将该疫苗免疫SPF鸡,21 d后对其HI抗体效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平均效价达到9.1 log2,免疫后第35 d HI抗体平均效价达到峰值10.3 log2,至免疫后第10周,HI抗体平均效价仍达8.5 log2。本研究分离的病毒制备成疫苗后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可以作为疫苗候选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