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452-1455
对来自江西3个地方鸡品种(崇仁麻鸡、余干乌骨鸡、东乡绿壳蛋鸡)进行禽白血病病毒(ALV)病原学调查。将所采集的血浆接种DF-1细胞,经ALV p27抗原ELISA检测,结果显示这3个江西地方鸡品种均有外源性ALV感染,经鉴定得到4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基于gp85序列分析表明这4个分离株与ALV-J英国原型株HPRS-103 gp85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平均为94.6%),而与A、B、C、E亚群ALVgp85基因的核苷酸相似性仅在50.6%~54.5%之间。这是江西地方鸡品种分离和鉴定ALV-J的初次报道,对于我国江西省地方鸡品种的禽白血病净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胡须鸡中是否存在禽白血病病毒(ALV)感染,从广东某胡须鸡养殖场中无菌采集胡须鸡血样,采用DF-1细胞培养、ELISA抗原检测、PCR扩增等方法,成功分离鉴定出一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命名为GDHX01株。测序结果显示GDHX01株病毒基因组DNA序列全长为7616 bp,gp85基因全长919 bp。通过与其他禽白血病病毒参考毒株的基因组D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GDHX01与国内外J亚群禽白血病参考毒株同源性85.3%~95.7%之间。进一步比对发现,GDHX01毒株的gp85基因序列与国内外ALV-J参考株CAUGX01的同源性最高为95.8%。结果表明,在胡须鸡群中存在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华东地区蛋鸡群中禽白血病的流行情况,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从江苏、山东、安徽、上海等省市的蛋鸡养殖场中采集疑似禽白血病病例样品105份,经DF-1细胞分离培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从中分离禽白血病病毒(ALV)15株,继而对分离毒株gp85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获得的ALV分离株中,有A亚群ALV(ALV-A)3株,B亚群ALV(ALV-B)4株,剩余8株则均为J亚群ALV(ALV-J)。ALV-A、ALVB分离株遗传进化较为稳定,与其原型株(RAV-1、RAV-2)gp85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8%以上,与我国近年来的地方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ALV-J分离株与其原型株(HPRS-103)gp85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2.8%~94.5%之间。8株ALV-J分离株中,只有1株与蛋鸡ALV-J分离株有较高的亲缘关系,其余均较远,反而与早期的肉鸡分离株有较高的亲缘关系,表明目前于华东地区蛋鸡群中流行的ALV-J可能来源于早期肉鸡分离株的感染。4株ALV-J分离株与我国地方品系HR土鸡的ALV-J分离株HR332J具有很高的亲缘关系,表明ALV-J的感染范围进一步扩大,对地方品系鸡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2018年以来,某进口品种肉种鸡发生疑似禽白血病病例,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为确定该次疫情的病原,本研究从辽宁、山东等地发病鸡场采集55份疑似禽白血病病料样品。病理组织切片观察显示,病料样品肝脏和脾脏均有髓细胞样肿瘤细胞增生。针对禽白血病病毒(ALV)、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的特异性PCR检测结果显示,55份病料样品中ALV阳性样品12份(21.8%),MDV阳性样品1份(1.82%),REV均为阴性。将12份ALV阳性病料样品经处理后接种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ELISA检测结果显示有8份ALV群特异性抗原阳性。ALV多重PCR检测结果表明,8个分离株均为J亚群ALV(ALV-J),测序结果显示,8个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5%~100%,与A、B、C、D、E亚群ALV的同源性仅为56.5%~58.8%,与ALV-J的同源性为90.7%~96.6%,进一步表明所有分离株均为ALV-J。上述结果表明,引起该次进口白羽父母代肉种鸡发生禽白血病的病原主要以ALV-J为主,该研究结果为疫情的溯源和有效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鸡群中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AL)发生的原因以及感染的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的亚群,研究对发病鸡进行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并采集肿瘤样病变组织处理后接种DF-1细胞,培养后分别进行禽白血病病毒p27群特异性抗原ELISA检测、亚群特异性PCR检测以及亚群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鉴定,确定了40周龄三黄种鸡群感染了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分离株命名为GX16YL02);进一步对分离株env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离株GX16YL02的env基因与ALV-J英国原型株HPRS-103的核苷酸及氨基酸的相似性分别为93.9%和91.9%,与其他8株国内外参考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的相似性分别为90.7%~95.5%和89.4%~95.2%,其中gp85基因与其他参考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相对较低,分别为86.9%~94.9%和85.1%~95.4%,整个env基因有义突变和沉默突变的比例分析显示,与gp37基因相比,gp85基因变异较大,尤其是免疫选择压在高变区hr1区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禽白血病引起以造血细胞恶性增生为主的肿瘤,引起养禽业较大的经济损失,其致病病毒—禽白血病病毒(ALV)的J亚群是目前危害鸡群的最主要亚群。gp85决定了ALV-J的亚群特异性,其基因具有极高变异,目前尚未有应用于临床的疫苗和防制药物。本文介绍了ALV的基因组结构、ALV-J亚群的致病特点和流行特点,以及ALV-J gp85的基因变异、单克隆抗体和疫苗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ALV-J gp85的致病机理、研究开发诊断试剂盒和有效的预防疫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ALV)感染情况,本试验用从广西某养殖公司地方品种鸡采集的血浆样品接种DF-1细胞进行ALV的培养分离,然后用ALV-p27抗原检测试剂盒对其细胞培养上清进行ELISA检测,并进一步对细胞培养物进行病毒亚群的PCR鉴定和病毒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从鸡血浆样品中获得一株ALV,分离毒株经分子鉴定及测序分析确定其为J亚群(ALV-J),命名为GX22YL01;通过对毒株GX22YL01的全病毒基因组与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其与课题组建立的ALV-J分类方法“Pilot tree”中的参考株GX14HG04相似性最高,且同处于Clade 1.3分支。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在广西鸡群中流行情况,采用DF-1细胞接种、细胞培养上清p27抗原检测、PCR扩增,对临床血管瘤型禽白血病的三黄鸡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病毒gp85基因进行测序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从1只病鸡同时分离到了一株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与一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分别命名为HG01-A株和HG01-J株。ALV-A gp85与7株A亚群氨基酸同源性为85.8%~87.5%,与A亚群美国株MQNCSU同源性最高为87.5%,与A亚群原型株RSA同源性为86.9%。而ALV-J gp85与7株毒株核酸序列同源性为84.0%~93.8%,与广东株XX2-08以及四川株SCSM01同源性最高为93.8%,与英国原型株HPRS103同源性为90.2%。进化分析进一步表明,HG01-A与各参考株亲缘关系较远,HG01-J与SCSM01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首次从同一只广西三黄鸡中同时分离到ALV-A及ALV-J,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方品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信息。  相似文献   

9.
2009年8月,山东省邹城市某海兰褐蛋鸡群,160日龄发病,死亡率为7%.患鸡经大体剖检、病理组织学、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测,确诊为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感染.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现,病鸡单独患血管瘤,或髓细胞瘤和纤维肉瘤多发性出现,由ALV-J自然感染引起同一鸡体出现髓细胞瘤和纤维肉瘤尚属国内外首次报道.肝脏研磨接种DF-1细胞培养7d后传3代,细胞无病变,ELISA检测感染细胞上清ALV p27抗原阳性,进一步确诊此鸡群为ALV感染.对病变严重的鸡进行病毒分离及ALV-J gp85基因同源性比较显示与原型株HPRS-103的同源性最高,达94.1%.本研究丰富了ALV-J感染的临床诊断依据,并为ALV-J在我国蛋鸡群中多潜能致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1日龄网鸡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以及共感染禽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后,肉鸡生长发育明显受阻,体重增重明显下降(P<0.05),法氏囊、胸腺明显萎缩(P<0.05),在用新城疫疫苗免疫后,感染组血清中新城疫抗体效价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ALV-J和REV共感染后,这种抑制作用更为明显(P<0.01).ALV J单独感染后,鸡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弱毒疫苗免疫后的抗体反应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别,但ALV-J与REV的共感染可明显延缓鸡对IBDV弱毒疫苗免疫的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11.
对临床上发生肿瘤病例的地方品系蛋鸡进行剖检,采集病料与血液样品接种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禽白血病病毒(ALV)p27抗原检测、间接免疫荧光试验、PCR鉴定及测序分析。结果显示,该鸡群存在ALV-J的感染,分离到的2株ALV-J,分别命名为JS16LK01和JS16LK02。这两个分离株与ALV-J参考株gp85氨基酸同源性为87.0%~93.6%,与其他亚群ALV同源性在42%以下,两分离株同源性为91.4%,等于或低于与ALV-J原型毒HPRS-103株的同源性,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广西地区某乌鸡养殖场中是否存在禽白血病病毒(ALV)感染,将从该养殖场中无菌采集的抗凝血分离的血浆接种DF-1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采用ELISA和PCR扩增的方法对细胞培养物分别进行检测,成功分离鉴定出一株A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A),命名为GX18LZA01株。测序结果显示GX18LZA01株前病毒基因组DNA序列全长7 561bp。遗传演化分析显示,GX18LZA01与10株国内外A亚群参考毒株同处一个大的分支,核苷酸(nt)相似性为91. 8%~96. 6%,其中与SDAU09C1参考株相似性最高(96. 6%);进一步对其gp85基因的分析发现,它与A亚群参考毒株也同处一个大的分支(nt:87. 9%~97. 8%),与全基因组分析的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乌鸡存在A亚群ALV感染,gp85基因可以替代全基因组作为其分子流行病学和系统发育研究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贵州省9个地方品种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ALV)流行株亚型与分子特征,本研究2016年从该省8个地区9个地方品种鸡群共采集380份鸡蛋样品。采集卵白用ELISA试剂盒检测ALV-P27抗原,阳性卵白接种CEF和DF1细胞分离病毒,培养7 d后检测细胞培养液中ALV-P27抗原,对感染细胞cDNA以4对ALV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与分型。并选取9个鸡群的部分ALV分离株进行gp85基因的克隆测序与序列分析。结果表明,9个鸡群的卵白样品ALV-P27抗原阳性率为0~36%;阳性卵白的CEF和DF1细胞培养上清P27抗原检测结果相同,阳性率为26.8%(15/56),并鉴定出其亚型全部为J亚型(ALV-J)。已测序的21株ALV-J gp85基因序列与国内外ALV-J参考株同源性为86.6%~100%;进化树分析显示,21株ALV-J分离株在不同的分支,其进化关系和来源之间未发现明显规律。本研究表明,贵州省9个地方品种鸡群有6个存在ALV-J感染。其中,3个当地培育的品种鸡ALV感染率为0;而来自3个地区的绿壳蛋鸡ALV-P27抗原阳性率普遍较高(26.7%~36.0%)。本研究补充了我国禽白血病流行病学的数据并为该病的防制提供了调查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东地方品种鸡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净化情况,利用ALV-p27特异性抗原检测、病毒分离、PCR扩增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等方法,从广东某地方品种鸡群中分离鉴定出1株ALV-J,命名为GDYH-Y1。全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GDYH-Y1分离株的LTR、gag和pol基因相对保守,而3′UTR和gp85基因变异较大,其中gp85基因与ALV-J参考毒株序列同源性仅为87.5%~92.8%,3′UTR区的rTM出现大量碱基缺失,遗传进化分析表明GDYH-Y1分离株与美国白羽肉鸡源分离株ADOL-7501亲缘关系最近。研究为广东地方品种鸡ALV-J净化效果提供数据参考,为分析广东地方品种鸡ALV-J毒株的分子特征和变异趋势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研究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与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的流行趋势和致病机理,试验对三黄鸡疑似肿瘤样品中ALV-J的gp85基因和MDV的meq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GX15PP03-ALV的gp85基因与ALV-J英国原型株HPRS-103的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7.9%和96.8%,与其他8株国内外参考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7.9%~99.7%和83.7%~99.0%;GX15PP03-MDV的meq基因与8个MDV强毒参考株的核苷酸及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0%~99.8%和97.4%~99.4%,而且具有强毒株的序列特征。说明ALV-J和MDV混合感染是导致该鸡群临床爆发肿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J亚群与E亚群禽白血病自然重组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养鸡场禽白血病病毒(ALV)的基因组序列特征及其变异情况,本研究从具有典型血管瘤病变的禽白血病发病鸡中分离到一株J亚群ALV(ALV-J)命名为JL0901,并进行了全基因测序.将该序列与已发表的ALV-J毒株序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JL0901基因组的gag和pol基因相对保守,而env基因和3'端非编码区(3'UTR)的变异较大.对JL0901的env基因核苷酸序列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其gp85基因和gp37基因交界位置发生J亚群和E亚群ALV重组现象.本研究证实国内鸡群中存在J亚群和其他亚群ALV的自然重组现象,并表明国内ALV已出现新的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17.
某寿光鸡群发生肿瘤病例,从瘦小的鸡中随机抽取10只鸡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进行针对禽白血病毒(AL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REV)和鸡马立克氏病毒(MDV)等三种肿瘤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ALV和REV均为阴性,但分离到3株REV(SD1301、SD1302和SD1303)。对3株REV的env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株REV之间的env基因核酸同源性为100%,与国内参考毒株比较显示,3株REV分离自中国黑龙江的HLJR0901缘关系最近。本研究显示了地方品系鸡中REV感染的存在,表明要加强对我国地方品系中REV的检测和净化。  相似文献   

18.
广西玉林某养殖公司送检的一批疑似感染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的90日龄三黄鸡表现为精神沉郁、虚弱、消瘦,至送检时发病率为0.2%,无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剖检变化以及病毒分离后细胞培养上清ALV群特异性抗原p27 ELISA检测和细胞培养物亚群特异性PCR的鉴定,从病鸡组织材料中分离到一株ALV-J并命名为GX16ZS01;进一步对其gp85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其他ALV-J参考株进行基因序列的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分离株与ALV-J原型株HPRS-103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2.7%,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8.6%,与其他ALV-J参考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1.1%~95.5%和87.9%~93.2%,其中与SD07LK1的氨基酸相似性最高,为95.5%;遗传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分离株与GX10YL22株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原型株HPRS-103亲缘关系较远,但同属ALV-J的大分支;与原型株HPRS-103的糖基化位点比较,发现分离株多出一个糖基化位点。  相似文献   

19.
血管瘤相关禽白血病病毒CD08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病理剖检、接种DF-1细胞、ELISA抗原检测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从湖南常德某集约化养殖场的疑似禽白血病感染的蛋鸡中分离到1株血管瘤相关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B),命名为CD08.利用特异引物对分离株进行PCR检测和gp85扩增,将测序得到的gp85序列与国内外各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相同区域序列进行相似性分析,发现其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44.3%~92.9%之间,其中与属于ALV-B的MAV-2株相似性最高,而与美国ALV-J ADOL-7501株相似性最低.基于gp85核苷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D08株的gp85序列与MAV-2株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现阶段我国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流行特征和演化趋势,本试验于2021—2022年从国内某鸡场采集蛋清ALV衣壳蛋白(p27)抗原阳性的鸡血浆,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DF-1)分离病毒并进行亚群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分离株的囊膜蛋白(gp85)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测序,将基因序列与ALV不同亚群毒株进行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选取氨基酸变化差异较大的分离毒株进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共分离到7株ALV毒株(3株J亚群,4株K亚群),ALV-J分离毒株CAU4932、CAU4860和CAU2259的gp85基因片段长度为918 bp,编码306个氨基酸,分离毒株之间gp85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0.5%~95.2%,gp85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95.1%~99.3%;ALV-K分离毒株CAU7049、CAU5006、CAU7176和CAU7168的gp85基因片段长度为1 008 bp,编码336个氨基酸,分离毒株之间gp85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89.4%~92.3%,gp85蛋白氨基酸同源性为94.0%~99.7%。gp85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发现,分离株gp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