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质量浓度的低聚木糖调控鲤鱼免疫力及生长性能的机理,以450尾平均体质量(4.93±0.03)g的健康鲤鱼为对象,研究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对鲤鱼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以不加低聚木糖的基础饲料为对照组,试验组为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低聚木糖组、0.2%低聚木糖组、0.4%低聚木糖组和0.6%低聚木糖组。试验结果表明,低聚木糖可提高鲤鱼血清溶菌酶活性,但对补体旁路途径溶血活性无影响,0.6%低聚木糖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头肾的5种免疫相关基因,低聚木糖可上调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10的基因表达,下调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基因表达,而对转化生长因子-β的基因表达无影响。与对照组相比,0.2%低聚木糖组、0.6%低聚木糖组的白细胞介素-1β与0.2%低聚木糖组的白细胞介素-10表达量均显著升高,所有试验组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生长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鲤鱼的生长性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0.6%低聚木糖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选用540只300日龄健康的京红1号蛋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分4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蛋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在基础日粮添加0.01%低聚木糖(XOS)为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添加0.015%低聚木糖(XOS)为试验2组,研究低聚木糖对商品蛋鸡生产性能、生化指标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试验1组的平均产蛋率和料蛋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试验1、2组总胆固醇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30.8%,28.8%;在蛋的品质方面,试验1、2组蛋中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29.7%和34.9%,鸡蛋中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0.1%、10.8%。综合各项指标以添加0.01%低聚木糖的试验1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27.0±1)℃条件下,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低聚木糖(0.015%、0.030%、0.045%、0.060%)对初始体重为(6.29±0.94)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幼鱼生长、饲料转化率、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共设5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水族箱内随机放幼鱼12尾,投喂率为6%,自然光周期,循环过滤水系统饲养8周。结果显示:添加0.030%低聚木糖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30%和0.045%低聚木糖组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奥尼罗非鱼幼鱼全鱼的水分、灰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在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样本中的肝胰脏蛋白酶和肠蛋白酶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0.030%组的最高,添加低聚木糖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肠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在分别在0.030%与0.045%组最高,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肝胰脏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低聚木糖添加量(x)与特定生长率(y)之间存在关系:y=-256.34x2+16.716x+3.6479(R2=0.9266),低聚木糖添加量在0.033%左右时,可以提高幼鱼的消化酶活力和饲料转化率,从而较好促进奥尼罗非鱼幼鱼的生长,对鱼体的营养成分则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初始体重为(15.46±0.06) 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为实验对象,采用2×3双因素实验设计,研究饲料中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XOS)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养殖实验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养殖周期为60 d。9组实验饲料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53%和11%;每组饲料随机投喂3桶,每桶30尾鱼。结果显示,饲料中同时添加0.5%的壳寡糖、1.0%的低聚木糖对大菱鲆幼鱼的促生长作用最明显,相对增重率显著提高。饲料中壳寡糖和低聚木糖对大菱鲆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大菱鲆体成分影响不显著(P>0.05);低聚木糖和壳寡糖对大菱鲆幼鱼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全鱼粗脂肪和灰分、血清甘油三酯、溶菌酶以及碱性磷酸酶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研究表明,低聚木糖和壳寡糖配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效果,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血脂含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初始体重为(15.46±0.06)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幼鱼为实验对象,采用2×3双因素实验设计,研究饲料中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和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XOS)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组成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养殖实验在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养殖周期为60 d。9组实验饲料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53%和11%;每组饲料随机投喂3桶,每桶30尾鱼。结果显示,饲料中同时添加0.5%的壳寡糖、1.0%的低聚木糖对大菱鲆幼鱼的促生长作用最明显,相对增重率显著提高。饲料中壳寡糖和低聚木糖对大菱鲆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大菱鲆体成分影响不显著(P0.05);低聚木糖和壳寡糖对大菱鲆幼鱼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全鱼粗脂肪和灰分、血清甘油三酯、溶菌酶以及碱性磷酸酶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研究表明,低聚木糖和壳寡糖配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效果,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血脂含量。  相似文献   

6.
在平均体质量10.50 g的斑点叉尾(鲴)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1%、0.05%、0.10%的低聚木糖,26℃饲喂50 d后,检测鱼体生长性能、肌肉营养成分及血液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低聚木糖对血清中血肌酐含量和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可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脂、总胆固醇、血糖、尿...  相似文献   

7.
低聚木糖对蛋鸡产蛋性能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 《畜禽业》2005,(7):23-24
低聚木糖的主要成份为木二糖至木五糖混和物,是一类新型绿色、保健饲料添加剂。它可通过对动物肠道内的双岐杆菌的高选择性增殖作用,从而减少肠道内有害菌的数量,明显提高动物免疫力及饲料转化率。对蛋鸡使用该添加剂后,能显著提高蛋鸡的产蛋性能,降低料蛋比,增加养鸡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05%低聚木糖,能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4%~5%,每羽蛋鸡一个产蛋期内可增加效益3~4元。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08,(2):9-9
以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深度加工,制造出高附加值的低聚木糖无公害饲料添加剂——由南京林业大学研制开发的这一首创成果在南京通过国家林业总局组织的重大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低聚木糖,分别为0(对照组)、0.01%、0.03%、0.05%,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饲养56 d,研究了低聚木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体组成和非特异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低聚木糖对对虾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试验组对虾末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饵料系数均较对照组下降,其中0.03%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饲料效率较对照组均有提高,其中0.03%组获得显著提高(P<0.05);血清免疫指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和酚氧化酶(PO)活力试验组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分别提高了1.27%~5.16%(P>0.05)、0.17%~8.93%(P>0.05)、9.24%~12.61%(P>0.05)和4.17%~66.67%(P<0.05),血清蛋白含量增加了9.72%~39.64%(P<0.05);试验组体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其中0.01%组虾体蛋白质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在凡纳滨对虾料中添加低聚木糖有促进生长、降低饵料系数和提高饲料效率的趋势,并提高对虾非特异免疫力的趋势,对对虾体组成除蛋白质外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低聚糖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聚糖或称寡糖,是由2~2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有功能性低聚糖和普通性低聚糖两大类。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都属于普通低聚糖,它们可以被机体消化吸收。功能低聚糖包括低聚果糖、甘露低聚糖、低聚木糖、果寡糖和大豆低聚糖等,它们不能被人或其他单胃动物直接利用,但可以促进动物后段肠道内有益菌的增殖,特别是双歧杆菌的增殖,从而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动物健康。  相似文献   

11.
低聚木糖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对功能性寡糖研究、生产、应用的热潮,根据目前国内外对功能性寡糖-低聚木聚最新研究与应用成果,对其在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功能性等方面的特点和作用原理进行了综合阐述,借以进一步推进低聚木聚无公害饲料添加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选用初始质量为(10.29±0.70) g的中华鳖稚鳖30只,随机分成5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g/kg)和低聚木糖分别为:对照组(0,0)、I组(1,100)、Ⅱ组(1,200)、Ⅲ组(2,100)和Ⅳ组(2,200).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投喂30 d.结果显示,各试验组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高于对照组,饲料系数均低于对照组,其中Ⅱ组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各试验组肠道消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Ⅱ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胆固醇含量均低于对照组,Ⅱ组和Ⅲ组的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除饲料Ⅳ组外,其余试验组血清葡萄糖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的甘油三酯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饲料I组、Ⅱ组和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枯草芽孢杆菌在中华鳖稚鳖饲料中推荐添加量为 1 g/kg,低聚木糖为200 mg/kg.  相似文献   

13.
低聚木糖在饲料生产中的应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对功能性寡糖研究、生产、应用的热潮,根据目前国内外对功能性寡糖-低聚木聚最新研究与应用成果,对其在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功能性等方面的特点和作用原理进行了综合阐述,借以进一步推进低聚木聚无公害饲料添加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L9(3^4)正交表,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初步研究了免疫多糖、低聚异麦芽糖和茶花粉等3种免疫增强剂对中华鳖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存活率为考察指标,影响程度排序为低聚异麦芽糖〉免疫多糖〉茶花粉,低聚异麦芽糖最适水平为0.3%;免疫多糖最适添加水平为0.1%或0.3%,两水平间无显著差异;不同水平的茶花粉对中华鳖存活率影响均不显著。以脾脏指数为考察指标,影响程度排序为低聚异麦芽糖〉茶花粉〉免疫多糖,但3种免疫增强剂的影响程度不显著;同样,以溶菌酶为考察指标,影响程度排序为茶花粉〉免疫多糖〉低聚异麦芽糖,但3种免疫增强剂的影响程度不显著。因此低聚异麦芽糖和免疫多糖比较适合用作中华鳖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寡糖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们通常把寡糖(Oligosaccharide)看成是抗营养因子.20世纪60年代,日本首先将其应用于食品,作为免疫增强剂,20世纪80年代又开发成饲料添加剂.寡糖作为一种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扩展了传统上糖类物质仅作为能源物质的功能,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新动向.迄今为止,已确认的寡糖大约超过1000种,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是功能性寡糖.功能性寡糖在饲料工业上又称为化学益生素(即益生元,Prebiotics)、微生态促进剂.近年来,欧洲又将功能性寡糖与活菌制剂两者合用,称合生素(Synbiotics).目前,功能性寡糖在亚洲、欧洲等国家的生产和使用均呈上升趋势,我国农业部批准在饲料中作为添加剂使用的寡糖有甘露寡糖(MOS)、果寡糖(FOS)、低聚木糖(XOS)与糖萜素(SHP).功能性寡糖结构稳定,贮藏加工中不易失活,无毒、无害、元残留,能提高动物的抗病力和生产性能,是一种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0.20%、0.40%、0.60%、0.80%、1.00%的低聚果糖,制作6组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约20 g的仿刺参14周,研究低聚果糖对仿刺参生长、体成分、机体生长免疫因子及肠道糖代谢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聚果糖添加量对仿刺参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仿刺参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仿刺参体壁基本成分不受低聚果糖添加量的影响(P>0.05),总糖含量随低聚果糖的升高而升高(P<0.05);体壁中甘氨酸、半胱氨酸及精氨酸含量随低聚果糖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分别在0.40%、0.50%、0.80%组达到最高,显著高于0%组(P<0.05);体腔液中生长激素、补体C3、补体C4及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均随低聚果糖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但肠道丙酮酸激酶和己糖激酶活力均随低聚果糖的升高而升高(P<0.05)。以质量增加率为评价指标,经二次曲线回归分析,仿刺参饲料中低聚果糖的适宜添加量为0.55%。  相似文献   

17.
自患病血鹦鹉鱼肾脏分离获得优势菌CVSX1,做分离纯化培养、生化与分子鉴定、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以期对该病有效预防和治疗。分离菌株血液培养菌落呈圆形,表面光滑,边缘整齐,颜色灰白色至略黄,周围有弱溶血环。经过涂片染色镜检,该菌株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圆形球菌,直径约为0.8~1.0μm,多数成堆,少数散在、成对或四联状排列。该菌株无荚膜或鞭毛,亦无芽孢,根据形态和生理、生化性状可初步鉴定为木糖葡萄球菌。菌株的16SrDNA序列比对表明,菌株CVSX1与已登录GenBank数据库的木糖葡萄球菌16SrDNA序列的相似性9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菌株CVSX1与葡萄球菌属的木糖葡萄球菌遗传距离最小。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明木糖葡萄球菌CVSX1对血鹦鹉幼鱼有较强的致病性。应用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对木糖葡萄球菌CVSX1进行药敏检测,菌体CVSX1对磺胺嘧啶、青霉素G、诺氟沙星、四环素高度耐药,对红霉素、丁胺卡那敏感,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表现为中介。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低聚壳聚糖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体成分、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选用个体均匀、初始均重为(16.20±1.30) g的中华绒螯蟹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 (对照组)、25、50和100 mg/kg低聚壳聚糖的实验日粮,正式实验为期56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50和100 mg/kg低聚壳聚糖组中华绒螯蟹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可食内脏指数显著提高;50 mg/kg低聚壳聚糖组降低了中华绒螯蟹肌肉和可食内脏中粗脂肪含量,提高了蟹肌肉和可食内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50 mg/kg低聚壳聚糖组中华绒螯蟹碱性磷酸酶和酚氧化酶的活性显著提高。研究表明,添加低聚壳聚糖能够提高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能力,降低机体脂肪沉积,且添加量为50 mg/kg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与渔业》2009,(12):45-45
病名: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 又叫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白体病、白尾病。钱冬等(2003)报道,罗氏沼虾苗种肌肉白浊病的病原是诺达病毒;姜兰等(2002)报道,病原是木糖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20.
为开发适合水产品快速冻结的安全食品级速冻液配方,该研究以乙醇、低聚果糖、柠檬酸、氯化钙、丙二醇等组成低温速冻液。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乙醇、低聚果糖、柠檬酸和氯化钙在不同质量分数下的冻结点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以冻结点和黏度为响应值,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速冻液中载冷剂的添加量进行优化,得到速冻液的最佳配方为19.9%乙醇、9.5%低聚果糖、3%柠檬酸、5%氯化钙、10%丙二醇。该配方制备的速冻液的冻结点可达-63.50℃、黏度4.64 mPa·s,具有冻结温度低、黏度小的特点,而且配方成本较低,操作方便,可应用于水产品及方便食品的快速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