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项试验结果表明:1.民猪与哈白猪存在明显差异:标准组民猪头、蹄、骨骼、皮肤、肠系和肾周脂肪比例大于哈白猪;肌肉和皮下脂肪少于哈白猪。2.营养水平对试验猪增重、胴体组织及器官生长有明显影响:营养水平越低,则头、蹄、骨、肌肉、心和肝较早期发育部分、组织和器官所占比例越大。对胴长、胴宽、膘厚和脂肪后期发育部分、组织,则营养水平越低,各项指标和比例越小。3.民猪对低营养(贫乏饲养)比哈白猪似有较大耐受力:民猪低维组减重少于同水平的哈白猪;在饥饿情况下,民猪的蹄、骨、皮、肠系脂肪、肾周脂肪、胴长、胴宽、皮厚、眼肌面积、肺和脾比例大于同水平哈白猪。4.民猪低维组经饥饿与恢复营养处理,比维持和标准组多需14和20天左右弥补饥饿对发育造成的挫折。补偿期间,遭受饥饿影响的维持组和低维组试验猪,增长速度和利用饲料效率,均高于标准饲养的对照组。从饥饿到补偿全期的平均日增重,随营养水平下降而减少,利用饲料效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
测量了东北民猪和哈尔滨白猪在正常饲养、维持饲养和低维持饲养条件下的肌肉密度,比较了品种、营养水平和生长阶段间的肌肉密度差异,结果是:①品种间:实验前期在正常饲养和维持饲养下两品种各肌群密度差异很小,低维持饲养下民猪大多肌群密度大于哈白猪;实验后期三种营养条件下,民猪的个别肌群密度小于哈白猪。②营养水平间:限制饲养对两品种的肌群密度无明显影响,补偿后,个别肌群的密度略小于正常组,③生长阶段间:民猪低维持饲养的大多数肌群密度前期大于后期,而哈白猪,正常饲养和低维持饲养大多肌群密度前期小于后期。  相似文献   

3.
一、品种间差异 (一)正常饲养组在正常饲养情况下,哈白猪于50公斤体重以后,产肉量占绝对优势,而民猪在四肢骨长度上占优势,其中后肢骨表现最突出.在骨骼重量上两品种间无显著差异. (二)限制饲养组在维持和低维持饲养情况下,民猪不论在肌肉重量上,还是在骨骼重量和长度上都占优势,而且,随营养水平的降低优势程度越明显.由此充分说明,在营养缺乏的情况下,民猪在肌肉重量和骨骼重量与长度方面的抗逆性强于哈白猪. (三)限制饲养组恢复正常饲养总的结果表明:哈白猪和民猪尽管前期遇到营养严重缺乏(维持营养以下),如后期给予正常饲养补偿,两品种的产肉量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即缩小了两品种生产瘦肉能力的差异;但同时加大了骨骼长度的品种间差异;对骨骼重量的品种间差异无显著影响. 二、营养水平间的差异在70公斤体重阶段,哈白猪和民猪原限制饲养组的肌肉重量、骨骼重量和长度均与其正常饲养组拉平,即两品种限制饲养组都得到补偿.但很难下结论哪个品种的补偿力强. 三、肌肉和骨骼关系民猪股坐夹角比哈白猪小,而坐骨和股骨又比哈白猪长.因此,延长了股后肌群相对髋关节的力臂,相应增大力矩,提高肌肉功率,结果减少了股后肌群的重量.民猪这种肌肉骨骼结构特点有利于生存而不利于肌肉发育.  相似文献   

4.
民猪与哈白猪半胴脂构成比在正常饲养情况下品种间差异很大;但在限制饲养情况下,这种差异相对缩小。生长阶段的不同只是对哈白猪低维持饲养组的板油比例有一定影响,而对民猪的半胴脂构成比无显著影响。营养水平的差异不能改变半胴脂构成比。  相似文献   

5.
纯种东北民猪、哈白猪由活重30公斤始施以一个饲粮三个水平的处理:自由采食,作为对照;维持组,能量按165—0.8(体重—20)体重~(0.75)供给;低维组,能量供给为前者的60%。当自由组达到50公斤时,其余两组同时转入自由采食,直至活重70公斤结束全部试验。处于饥饿状态时,民猪全期减重少于哈白猪1.1公斤;析因分析能量、蛋白、脂肪也是民猪减得少。民猪维持需要比哈白猪低,前者为76.8千卡/公斤。~(0.75),后者为91.2千卡/公斤~(0.75)。消化能沉积脂肪,蛋白的部分效率也以民猪高,在维持需要之上,民猪每食入l兆卡消化能沉积脂肪39.96克,蛋白21.70克;哈白则为33.98克与18.88克。饲料可消化粗蛋白的沉积效率,民猪为52%,哈白猪为45%。消化能日增重效率哈白为143.78克/兆卡消化能,民猪为159.78克/兆卡消化能。限食后民猪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含量以及α—球蛋白百分比例均比哈白高。限食并不显著改变两个品种的体灰分百分比及其日沉积量。饲料能量及其它养分的消化率也不因限食而有所改变。限食转入自由采食后,两品种都表现出明显的补偿作用,表现出日增重快以及限食时血糖α、γ、球蛋白,血清总蛋白低的差异消失。补偿期间哈白水分沉积多,故两个品种的饲粮利用总效率相仿。能量及其它养分的消化率也无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母子联系对仔猪哺乳期和断奶后行为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胎次、体况相近民猪与大白猪母猪为研究对象,根据哺乳期第1~5周内母子联系发生频次,通过快速聚类方法分别将民猪和大白猪分成高母子联系组(HI)和低母子联系组(LI),比较不同组别民猪、大白猪仔猪行为表现及生长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民猪母子联系频次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两品种HI组仔猪社会游戏行为表现极显著优于LI组(P<0.01);在哺乳期不同阶段,与LI组仔猪相比,两品种HI组仔猪游戏行为丰富度表现极显著优势(民猪,哺乳期D5、W2;大白猪,哺乳期D2、W3、W5,P<0.01);仔猪断奶混群后,两品种HI组仔猪顺从行为发生频次显著或极显著高于LI组(民猪,P<0.05;大白猪,P<0.01).HI组仔猪群体性游戏仅在大白猪群体中有高于LI组表现(群体性运动游戏,P<0.05;群体性社会游戏,P<0.01).与LI组仔猪相比,两品种HI组仔猪相对生长速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优势(大白猪,1~35 d,P<0.05;民猪,1~21 d,P<0.01).此外,民猪HI组仔猪3 d内被压死亡率显著低于LI组(P<0.05),大白猪HI组仔猪断奶死亡率显著低于LI组(P<0.05).综上,母猪与仔猪间母子联系强,哺乳期仔猪社会游戏行为表现较活跃,并倾向与同窝仔猪社会互动,群体内游戏行为丰富度较高,断奶后争斗行为较弱,有利于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了3个体重年龄,3种不同饲养水平,2个品种猪肌组织的发育及其形态学特征。1.正常组织达到50公斤时,低维组哈白猪的肌纤维直径落后于同组民猪,差异显著。说明哈白猪对劣环境反应比民猪敏感,抗逆性比民猪差。2.猪出生后暂时营养失调,对肌组织不能造成退化性和坏死性变化而使肌纤维数减少,主要是影响肌间组织,经补偿后肌组织与正常组无差异。3.1级肌束纤维数为30~60条,而数束或十数束构成2级束。4.民猪和哈白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均为中间型纤维(氧化糖酵解型)组成。5.70公斤时,哈白猪和民猪的肌纤维生长还未得到成熟水平,不宜屠宰。  相似文献   

8.
以玫瑰花环试验和酸性酯酶(ANAE)染色两种方法检测不同性别、年龄和品种猪只89头的T细胞百分率。结果证明,性别间无明显差异(P>0.05)。玫瑰花环试验法测定,T细胞百分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但酯酶染色的结果无明显的年龄差异。不同品种间,民猪和哈白猪(反交一代)略高于其他组,但差异不显著,而E花环中的致密花环(Compact rosctte, CR)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乳头秩序为影响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其稳定程度为评价哺乳期仔猪乳头秩序的重要指标。试验选取胎次、体况相近待产民猪母猪、大白猪母猪各30头,将每品种母猪随机分成人工固定乳头组(15头)和自由选择乳头组(15头),人工固定乳头组将体重较小仔猪固定至母猪前部乳头吮乳、体重较大仔猪固定至母猪后部乳头吮乳,探究各组仔猪乳头秩序建立过程及其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人工固定组仔猪哺乳初期乳头竞争水平低于自由选择组,建立稳定乳头秩序所需时间和哺乳次数均极显著低于自由选择组(P<0.01);民猪建立稳定乳头秩序所需时间少于大白猪(P>0.05)。人工固定组民猪仔猪21日龄窝重、体重、增重、断奶仔猪均匀度及成活率均显著高于自由选择组(P<0.05);人工固定组大白猪仔猪21日龄、断奶体重、增重及窝重均显著高于自由选择组(P<0.05);民猪、大白猪人工固定组仔猪腹泻频率显著低于自由选择组(P<0.05)。可见,人工固定乳头可降低仔猪乳头竞争水平,缩短乳头秩序建立时间,提高母猪泌乳力、仔猪成活率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测定猪血清脂酶活性的橄榄油法;测定了民猪(M)、哈白猪(H)及其正反一代杂种猪血清脂酶活性的生理指标,其值分别为:M—0.29±0.044;H—0.20±0.035;M×H—0.27±0.058;H×M—0.31±0.053(单位/毫升);统计学表明,民猪、哈白猪及其正反一代杂种猪的血清脂酶活性,在品种间、性别间和体重间的差异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不同垫料发酵床养猪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探明不同垫料发酵床对猪的免疫功能及生长性能的影响.将40头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第1组是以粉碎玉米秸秆为主的发酵床饲喂组(玉米秸组);第2组是以花生壳为主的发酵床饲喂组(花生壳组);第3组是以锯末为主的发酵床饲喂组(锯末组);第4组为常规水泥地面饲喂组(对照组).各组均注射猪瘟、猪蓝耳、猪伪狂犬疫苗防疫,并按常规方法饲养,试验期为60d.实验期末测定每头猪增重率、血清抗体阳性率、血液中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数量和红细胞总数、γ-IFN和IL-4含量.结果表明,饲喂至60d时,第1、2、3组猪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高4.66%、7.16%、3.56%,均差异显著(P<0.05);第1、2、3组猪的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第2和3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淋巴细胞数量和红细胞总数第1组均低于对照组,第2、3组均高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第1、2、3组猪血清中γ-IFN和IL-4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垫料的发酵床饲养组较常规水泥地面饲养组均能够提高猪的生长性能及免疫效果,且利用玉米秸秆和花生壳作为发酵床垫料能够明显提高猪的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该研究结果为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推广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民猪的屠宰率60公斤以后低于哈白猪。民猪屠宰率低不是由于其胴长和胴宽不如哈白,而是由于臀部发育落后和肌肉生长缓慢。15—120公斤阶段肉脂骨皮的异速生长式(y=ax~b),脂肪生长系数的b值最大;肌肉次之,略小于1,但民猪的肌肉b值小于哈白;骨的b值最小;皮的b值大于骨,但民猪皮的生长系数b突出的大(超过1)。  相似文献   

13.
此项实验结果表明,正常饲养情况下,哈白猪的半胴肌从30公斤体重开始,逐渐大于民猪,到50公斤体重以后则绝对优于民猪。在骨长度方面,民猪的后肢骨和荐尻尾椎在30、50和70公斤体重阶段都优于哈白猪。在骨重量方面,两品种三阶段均无显著差异。从30公斤饥饿到50公斤体重阶段,民猪在肌肉重、骨重和骨长度方面,对饥饿的抵抗力非常明显地强于哈白猪。当饥饿组从50公斤恢复正常饲养到70公斤体重时,民猪骨重的补偿力低于哈白猪;脊柱长的补偿力也低于哈白猪;肌肉重的补偿力有低于哈白猪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用长×(杜×哈)杂种猪12头,随机分为3组。在总采食量相等的前提下,每组接受一种处理:日采食量均等分配直线增加(一组);前50天1组的70%给食,后50天均等增加至总量(2组);3组与2组正相反。试验由活重40kg开始至处理100天结束,并全部屠宰测定。a.生长期轻度限食,日增重降低,但后期表现出明显的补偿作用。最终体重大,全期日增重高。b.育肥期限食可得到较瘦的胴体,背膘较薄。c.后期限食使肝、肾和消化道总鲜重降低。  相似文献   

15.
为检测不同饲养方式对藏猪肉营养成分的影响,选择舍饲和放牧饲养的300日龄藏猪18头,取背最长肌测定其氨基酸、脂肪酸及微量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舍饲组藏猪谷氨酸含量显著低于放牧组(P0.05),甘氨酸、丙氨酸及鲜味氨基酸总量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1),且两组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M_(EAA)/M_(TAA))都在40%左右,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M_(EAA)/M_(NEAA))都高于60%,都达理想蛋白要求;舍饲组多不饱和脂肪酸与必需脂肪酸总量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1),膳食推荐M_(PUFA)/M_(SFA)最好高于0.4,放牧组藏猪高于0.45,达理想值。通过微量矿物元素含量检测发现舍饲组锌和铬含量极显著低于放牧组(P0.01),硒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综上,放牧饲养藏猪脂肪酸组成好,肉质风味优于舍饲饲养藏猪。  相似文献   

16.
东北民猪与哈白猪生长发育中的血液生理生化常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探讨了成年东北民猪的主要生理生化常值,并指出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白细胞数、总蛋白量、非蛋白氮及血清总脂等,以初生为低,随体重(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网织红细胞数与血糖量以初生为高,随体重的增长而逐渐降低。血糖含量民猪与哈白猪初生时差异显著。性别与不同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