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产养殖》2014,(8):17-17
<正>2014年,山东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在国内首次突破斑石鲷生殖调控及苗种生产技术研究,成功培育出批量斑石鲷苗种,填补了我国斑石鲷苗种繁育的空白。斑石鲷属鲈形目,石鲷科,石鲷属,俗称斑鲷、花金鼓、黑金鼓。在自然海域中该鱼的自然资源稀少,常以垂钓获得,极少形成自然群体,没有明显的盛鱼期,且产量很小。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山东省烟台莱州明波水产首次在国内引进斑石鲷亲鱼452尾,与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黄海所联合攻关,一举攻克育苗关键技术难题,培育6cm以上斑石鲷苗种50余万尾。在2014年7月4日明波水产斑石鲷全国验收推介会上,与会中山大学林浩然院士等专家普遍认为,斑石鲷作为我国新的养殖品种,明波水产能够率先引进并完成它的驯养、自然催产、催熟和苗种孵化培育,成果可观,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南方地区斑石鲷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俗称斑鲷、花金鼓、黑金鼓,属鲈形目、石鲷科、石鲷属鱼类(图1),自然资源稀少,无明显的盛渔期。分布于朝鲜、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南海、东海、黄海等海域,属温、热带近海沿岸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或珊瑚礁海域。斑石鲷不仅体态优美,而且肉质鲜美,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是一种具有养殖前景的优良经济鱼类。2014年山东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成功培育出斑石鲷人工鱼苗,为国  相似文献   

4.
南方地区斑石鲷工厂化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斑石鲷(Oolegnathus punctatus),俗称斑鲷、花金鼓、黑金鼓,属石鲷科(Oplegnathidae),石鲷属(Oplegnathus)鱼类,分布于朝鲜、日本、台湾岛以及中国南海、东海、黄海等海域,属温、热带近海沿岸中下层鱼类,喜栖息于岩礁或珊瑚礁海域。在自然海域中,斑石鲷无明显的盛渔期,自然资源稀少。斑石鲷不仅体态优美、体色靓丽,而且食用和药用价值极高,素有"梦幻之鱼"、"矶钓之王"以  相似文献   

5.
6月11日-12日,第三届中国北方石斑鱼产业技术研讨会暨莱州明波斑石鲷专业合作社启动会在莱州举行,石斑鱼养殖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共160余人莅临现场. 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简称"莱州明波")于2014年5月在国内首次完成人工规模化繁育斑石鲷,如何健康持续的让斑石鲷产业起步、发展并延伸下去?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今年,山东省以合作社和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广实施"大渔带小渔"计划,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渔业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实行"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模式,提升合作社质量内涵。斑石鲷是集"刺身绝品"、"梦幻之鱼"美誉于一身的优良品种,2014年5月在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首次完成人工规模化人工繁育。为做强斑石鲷产业,规范苗种繁育、成鱼  相似文献   

7.
正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隶属于鲈形目、石鲷科、石鲷属,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是广大消费者餐桌上不可多得的佳肴。然而该鱼在自然海域中资源十分稀少,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再加上海洋环境污染、野生种未加改良等多种因素影响,江苏斑石鲷市场价格一路飙升,最高时达200元/千克。因此,在江苏地区开展斑石鲷池塘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物以稀贵,野生斑石鲷稀缺,价格高昂,不无道理,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下称"明波水产")成功繁育斑石鲷苗这一消息确实让人振奋,但兴奋之后,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养殖斑石鲷是否有难度?市场接受度是否有困难?人工养殖后的斑石鲷还能是"贵族"吗?"养殖不难,用配合饲料、海水鱼或是鲆鲽类的饲料喂养即可,如果有人担忧会因养殖量过大而导致市价下滑,我可以说,这完全不用担心。”明波水产总经理李波给了本刊记者一颗安心丸。显然、明波水产在繁育成功后已考虑到这一问题,并做好了相关的试验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阐明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低氧耐受能力及低氧胁迫过程中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通过生理学和生态学方法,查明2种规格斑石鲷在临界氧分压(critical oxygen tension, Pcrit)和失去平衡点(loss equilibrium, LOE)时的溶解氧浓度,观察自然耗氧条件下其呼吸行为变化,分析低氧胁迫和恢复溶解氧过程中血液皮质醇和葡萄糖含量、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浓度、红细胞(red blood cell, RBC)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 WBC)数目、红细胞积压(hematocrit, HCT)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23.0±0.5)℃、氨氮浓度<0.5 mg/L、亚硝酸盐浓度0~0.05 mg/L、盐度为30、pH为7.80的条件下,200和50 g斑石鲷的Pcrit值分别为(4.05±0.09)和(3.15±0.12) mg/L,LOE值分别为(1.16±0.08)和(0.93±0.11) mg/L,且50 g斑石鲷到达LOE值的时间(t=480 min)比200 g斑石鲷(t=110 min)更长;自然耗氧过程中,2种规格斑石鲷呼吸频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Pcrit值处显著升高,达到最大值(P<0.05)。低氧胁迫导致血浆葡萄糖和皮质醇含量显著升高,在LOE值处达到最大值(P<0.05),但50 g斑石鲷的葡萄糖和皮质醇含量上升幅度显著低于200 g斑石鲷(P<0.05)。同时,低氧引起斑石鲷的WBC和RBC数目、Hb浓度和HCT显著升高,50和200 g斑石鲷分别在Pcrit和LOE值处达到最大值(P<0.05)。恢复正常溶解氧24 h后,2种规格斑石鲷均恢复正常呼吸运动,上述生理生化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2种规格的斑石鲷相比较,50 g斑石鲷的低氧耐受能力更强,200 g斑石鲷对低氧胁迫的应激反应更敏感,2种规格斑石鲷均可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提高血液WBC和RBC数、皮质醇、葡萄糖和Hb浓度,增强对溶解氧的吸收利用,应对低氧胁迫导致的生理状态改变,相关结果为斑石鲷高效养殖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 本研究以斑石鲷肾脏组织为材料, 建立了斑石鲷肾脏组织细胞系(O. punctatus kidney cell line, OPK)。斑石鲷肾脏细胞系生长旺盛, 目前已成功传至 34 代。本研究检测了不同 FBS 浓度对斑石鲷肾脏细胞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最适生长 FBS 浓度为 20%。将 OPK 细胞液氮冷冻复苏后, 细胞具有活性, 可正常生长和传代。核型分析结果显示, 第 24 代斑石鲷肾脏细胞系核型为正常二倍体核型(2n=2sm+46t)。将 Cy3-siRNA 转染到 OPK 细胞后, 可以成功表达荧光。对斑石鲷 OPK 细胞提取 DNA, 用斑石鲷线粒体色素细胞 C 氧化酶 I (CO I)基因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该细胞系来源于斑石鲷。斑石鲷肾脏细胞系细胞在受到脂多糖(LPS)和聚肌胞苷酸(poly I∶C)刺激后能产生免疫反应, 免疫相关基因 IκB、IL-1β、IL-8IRF3 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斑石鲷肾脏细胞系, 可运用于斑石鲷基因功能分析、细胞遗传学、致病性细菌和病毒感染机制等研究, 可为斑石鲷的基础研究和细胞工程育种等提供重要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健康程度和抗生素氟苯尼考干预下斑石鲷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及其与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的相关性,采用Illumina Hi Seq PE250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健康、亚健康、典型黑身病和口服氟苯尼考条件下的斑石鲷肠道、养殖水体和颗粒饵料中的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养殖水体中细菌多样性高于肠道和颗粒饵料。不同健康程度及氟苯尼考干预下斑石鲷肠道中细菌均以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软壁菌门为主,且对应的操作分类单元(OTU)占样品全部OTU的比例均达到85%以上。黑身病的发生可影响斑石鲷肠道中丰度最高的前20种优势细菌种类的排名次序,其中变形菌门中的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且随着弧菌属丰度的增加,斑石鲷的黑身病症状也逐渐加重。饵料中添加氟苯尼考投喂斑石鲷能使患病鱼肠道弧菌属的丰度从60.33%下降到1.29%,较大程度改变了肠道的菌群结构,并证实氟苯尼考有效防治黑身病。其次,养殖水体和颗粒饵料对斑石鲷肠道菌群也有一定影响,且养殖水体的影响高于颗粒饵料。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斑石鲷肠道菌群结构,其研究结果为今后斑石鲷的健康养殖、疾病防控及其微生态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李国江 《齐鲁渔业》2009,26(2):58-59
近年来,工厂化养鱼成为莱州现代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一是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为适应市场需求,莱州市水产苗种生产企业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协作,为工厂化养殖提供优质高效的新品种,先后繁育和推广了大菱鲆、半滑舌鳎、漠斑牙鲆、星突江鲽、条斑星鲽、圆斑星鲽、条石鲷等渔业养殖新品种。大力改善提高工厂化养殖模式,其中,工厂化养殖和配套池塘的搭配生产对地下海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工厂化养殖和海上网箱养殖的结合使条石鲷等新品种在莱州的养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美国漠斑牙鲆引进及规模化育种获成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前,由山东莱州大华水产有限公司完成的“漠斑牙鲆引进与苗种规模化生产”项目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漠斑牙鲆引进与苗种规模化生产”项目从引进苗种生产的总体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其中在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生产技术方面属国际先进水平。漠斑牙鲆原产于北美洲,具有生长快、品质好、适应性广、抗逆能力强等特点,是世界上公认的优质养殖鱼类,已成为美国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养殖产业。漠斑牙鲆的自然捕捞量很小,苗种繁育难度较大,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大华水产有限公司于2002年1…  相似文献   

14.
鱼类作为水生变温动物,围栏圈养环境海水温度的突变会对其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以2种规格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为实验对象,分析了急性高温(32℃)胁迫后1、3、6 h,恢复正常温度(25℃)后6 h和12 h时,其呼吸频率、血清中葡萄糖(GLU)和皮质醇(COR)含量、血液中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数目、血红蛋白(HGB)含量、红细胞积压(HCT)以及肝脏热休克蛋白(hsp70、90)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32℃高温条件下,2种规格斑石鲷呼吸频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50 g和200 g斑石鲷分别在0.3 h (20 min)和1 h时呼吸频率达最高值(P<0.05)。2种规格斑石鲷COR和GLU浓度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50 g斑石鲷COR浓度在1 h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GLU浓度在6 h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200 g斑石鲷COR浓度在1 h时显著低于50 g斑石鲷血清COR浓度(P<0.05),恢复6 h后,COR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GLU浓度在高温胁迫期间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恢复12 h时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高温胁迫过程中,50 g斑石鲷WBC、RBC、HGB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 g斑石鲷WBC、RBC、HCT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HGB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 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温诱导2种规格斑石鲷肝脏组织中hsp70和hsp90 mRNA表达量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hsp70和hsp90 mRNA表达量分别在3 h和1 h达到最高(P<0.05)。上述指标在恢复正常温度(25℃) 12 h后,恢复至正常水平,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急性高温刺激显著增加了2种不同规格斑石鲷的呼吸频率、COR和GLU含量,上调了肝脏hsp70和hsp90 mRNA表达,小规格的斑石鲷应对高温胁迫具有更强适应调节能力。相关结果为斑石鲷大型围栏养殖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同时也为进一步阐明斑石鲷高温耐受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鱼类在船载振动条件下的应激响应和适应性,为深远海大型养殖平台养殖工艺设计与模式构建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利用机械振动台模拟船载工况,研究不同振动频率和时间条件下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的血液和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振动时间5 min,10 Hz组和50 Hz组的斑石鲷各方面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30 Hz组的血清葡萄糖显著降低,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指标显著升高,肌糖原和肝糖原无显著差异;振动时间60 min,各实验组斑石鲷的血清葡萄糖指标均显著降低,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指标显著升高,但对肌糖原和肝糖原指标无显著影响;水质变化情况显示,振动60 min后水体内溶氧浓度和氨氮浓度指标有所上升,水温、盐度、p H等无明显变化。研究表明,低频振动对鱼类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产生水流变化进而被侧线器官感受到,引起斑石鲷脑神经兴奋,产生应激。短时振动对斑石鲷不会造成较大影响,而长时间振动会引起斑石鲷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2017年8月,山东省烟台市某养殖场网箱养殖的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幼鱼突然发病并大量急性死亡。疾病调查显示,养殖海域水温为26℃~28℃;病鱼为4~5月龄,全长为(16.3± 1.6) cm,体重为(156.9±37.0) g;80万尾斑石鲷幼鱼2周内累积死亡率达90%以上,经济损失惨重。临诊检查发现,病鱼体表无明显损伤,但活力差、呼吸急促。剖检可见病鱼脾肿大、质地脆、易碎,肾糜烂,肝有出血点。组织切片观察发现,病鱼脾、肾造血组织中可见许多直径约为20 μm的肿大细胞,肿大细胞内含有大量直径约为145 nm、呈六边形的病毒颗粒。用过滤除菌的病鱼脾组织匀浆液,腹腔注射感染健康斑石鲷,感染组14 d内累积死亡率达95%。人工感染病鱼表现出与自然发病鱼类似的外观症状,且在脾、肾组织切片中也可观察到大量的肿大细胞及相似的病毒粒子。使用特异性PCR引物,从自然发病鱼和人工感染病鱼的肝、脾和肾组织中均检测到鱼类虹彩病毒的高强度感染。克隆、测序得到了1362 bp的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序列比对显示,该病毒的MCP序列与真鲷虹彩病毒(RSIV) RIE12-1的相应序列完全相同。构建的虹彩病毒系统发育树也显示,该病毒属于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RSIV类群,是RSIV的一个分离株。本研究首次证实RSIV可以导致斑石鲷大规模死亡,研究结果为诊断和防治斑石鲷病毒病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养殖技术,引进斑石鲷(体长6 cm、体质量约6 g)进行室内水泥池的幼鱼培育和海区网箱养殖,经过六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125 d的室内水泥池幼鱼培育,斑石鲷幼鱼平均体质量达120.3 g/尾,日增重0.91 g;移至海区网箱养殖61 d后平均规格达243...  相似文献   

18.
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是干扰素调节因子(IRF)家族的一员,是I型干扰素依赖性免疫反应的主要转录调节因子,在针对DNA和RNA病毒的先天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中,斑石鲷irf3基因(Oplegnathus punctatus 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s 3,Opirf3)来自实验室斑石鲷基因组数据库,经分析鉴定Opirf3的CDS序列全长1362 bp,可编码453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分子量为50.0 kDa,理论等电点为4.97,有一个IRF结构域和一个IRF-3结构域。荧光定量分析显示,Opirf3在斑石鲷肝脏、鳃、心脏、皮肤、脾脏、肠、脑、肾、胃和头肾组织均有表达;虹彩病毒感染7 d时,免疫组织肝、脾和肾脏中Opirf3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斑石鲷肾细胞系体外刺激实验显示,不同浓度poly I:C刺激后,Opirf3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oly I:C浓度为100 μg/mL时,肾细胞中Opirf3的相对表达水平升高,为对照组的86.8倍。siRNA干扰后,斑石鲷肾细胞系中Opirf3表达水平显著下调30%,下游基因IFN-α、CD40、CD80和IL-1β显著下调,IL-6显著上调。以上结果可能表明Opirf3基因参与了I型IFN在斑石鲷抗虹彩病毒过程中的先天免疫反应。本研究可为斑石鲷抗病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4年生产斑石鲷鱼苗超过200万尾,养殖成活率达97.65%,孵化率达70%以上,培育3cm以上鱼苗的育苗成活率为14.29%。这是2014年7月4日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下称“明渡水产”)斑石鲷验收会上所收集的数据,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董双林、海南大学海洋学院院长陈国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副院长王勇强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波5位专家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饲料中添加生物素对斑石鲷生长和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设计了6个不同生物素水平(0、0.01、0.05、0.25、1.25和6.25 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150.16±0.07)g的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10周。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生物素含量的增加,斑石鲷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0.25mg/kg添加组生长性能最佳;0.01、0.05mg/kg添加组,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最高,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0.25mg/kg添加组甘油三酯含量最高;1.25mg/kg添加组总胆固醇含量最高;0.05mg/kg添加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强。生长性能与血清各生化指标值均在0.00mg/kg添加组最小。可见,饲料中添加生物素可以显著提高斑石鲷的生长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缺乏生物素,可导致斑石鲷体色变淡,摄食积极性下降;添加量不得当可威胁鱼体健康生长与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