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为临床利用带血供肌蒂锁骨瓣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在5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锁骨的形态、血供来源、分支、分布特点及其间的吻合。结果锁骨长13.9±0.7cm,最窄处矢状径为1.2±0.4cm;血供主要来源于胸肩峰动脉的分支。其次还通过附着于其上的肌肉获得营养;颈横动脉、肩胛上动脉也有分支到达锁骨。结论应用锁骨的血供特点和肌肉的附着特点,可设计带血管或肌蒂的半片锁骨骨(膜)瓣,转位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肱骨骨不连及行颈椎前路植骨。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下颌区多种组织缺损的修复术,对吻合血管腓骨肌皮瓣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进行研究。方法:在36侧灌注红色乳胶或墨汁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骨肌皮瓣血供、神经分布等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腓动脉在下行过程中,沿途发出分支分布于腓骨、拇长屈肌、腓骨长肌中部和小腿后外侧皮肤。该动脉的起点在腓骨头下方为(5.4±1.2)cm,外径(3.2±0.8)mm;腓静脉有2条,外径分别为4.4±1.0和(3.2±0.7)mm,均汇入胫后静脉。腓骨主要由腓动脉发出的滋养动脉和弓状动脉骨膜支供血,滋养动脉在腓骨头下方(13.6±1.2)cm起于腓动脉,起点外径(0.7±0.2)mm;第2~9支弓状动脉均发支至骨膜,并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小腿外侧皮肤由弓状动脉发出的肌间隔皮支和肌皮动脉穿支供应。据小腿后外侧皮肤墨汁灌注透明标本观察,这两种皮支均发出纵行分支于皮下沿腓肠神经和腓肠外侧皮神经呈纵行吻合,也向前后分支至邻近皮肤。拇长屈肌在距腓骨头(7.6±2.1)cm处起于腓骨后面,肌腹长(23.3±3.2)cm,宽(2.8±0.4)cm,厚(7.3±2.0)mm。由腓动脉发出4.8±1.0支供血。神经支配为胫神经拇长屈肌  相似文献   

3.
双峰驼桡神经起于第8颈神经、第1、2胸神经腹侧支。桡神经的肌支主要分布于臂三头肌内侧头、外侧头、长头,时肌,腕桡侧伸肌,指内侧伸肌,指外侧伸肌,指总伸肌,腕斜伸肌及尺骨外侧肌。桡神经分出的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面的筋膜和皮肤,分出的其余皮支分布于前臂前外侧面、腕内侧面前部、掌内侧面和第3指系关节远轴侧面的筋膜和皮肤,还分布于腕关节囊的背侧面。前臂内侧皮神经也山桡神经分出,分支分布于前臂前内侧面,掌近端半部内侧面的筋膜和皮肤。  相似文献   

4.
本文解剖了北京鸭头15例,两侧共30面。观察了舌骨的构造,舌骨的肌肉分布和分布至舌的舌咽神经和舌下神经的分支。北京鸭的舌骨中,舌内骨分为二部;后部为骨质。前部为软骨。二部间可活动,使前部向背侧运动则舌成杓状。舌部的肌肉有角舌骨肌,领舌骨肌,舌骨领肌均为长肌,舌骨横肌,舌骨舌肌,喉基鳃骨肌和基鳃骨舌骨肌为短肌以适应舌各段的运动。舌咽神经以2—3个根发自延髓侧面。根集中至舌咽神经管出颅腔。该管长0.45厘米,比迷走神经管稍长,也稍粗。神经出颅腔后位于交感神经颈前神经节的前方。在神经干上有大的岩神经节。并自干向后有与迷走神经的交通支。神经干在下颌骨腹侧缘附近分为前后二支。前支即舌支,穿经舌骨领肌与领舌骨肌间向前沿舌骨的外侧缘,到达舌背的粘膜。后支较细分为食管支和咽支。舌下神经以一系列的根丝出于延髓后部的腹侧面。根丝集成二组,合成二干,分别穿出舌下神经孔。出颅腔后二干平行,在头大腹侧直肌的背侧与头最长肌之问。二干合并后绕至头大腹侧直肌止端腱的外侧。有分支与迷走神经和第一颈神经交通。神经干经角舌骨肌和舌骨领肌的内侧分为前后二支。前支沿角舌骨肌的内侧向前伸延,分出角舌骨肌支再向前到达舌骨的腹外侧分支入舌骨舌肌等小肌。后支...  相似文献   

5.
作者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双峰驼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峰驼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均起于三叉神经节,其中眼神经的分支有颧颞支、泪腺神经、额神经、额窦神经、肌支、鼻睫神经以及连于睫状神经节的交通支。鼻睫神经分为滑车下神经和筛神经。筛神经分为鼻内支和鼻外支。鼻睫神经有交通支连于睫状神经节。上颌神经分出颧面支、副颧面支、颧骨神经,鼻后神经、腭大神经、腭小神经和上齿槽后支,其主干延续为眶下神经。颧骨神经在眼眶后部分出。鼻后神经在翼腭窝内分为数支参与构成翼腭神经丛。腭大神经分出腭副神经以及进入鼻腔底壁的侧支。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带血管神经蒂游离移植股薄肌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64侧成人下肢股薄肌的主要血管支配、神经来源、血管蒂长度和入肌部位等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股薄肌的主要血管起于股深动脉占90.63%,神经支配为闭孔神经前支.入肌部位在股薄肌中上1/3交界处前缘深面.结论:股薄肌动脉、静脉、神经的行程较为衡定和集中,肌肉位置表浅,便于切取,是临床上理想的供肌.  相似文献   

7.
双峰驼股神经的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体解剖学的方法对一个成年母驼后躯及3个股中部以下的标本(左二右一)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股神经由第五至第七腰神经的腹侧支构成。股神经由腰荐神经干的前部发出后,在髂腰肌里延伸,有髂腰肌神经发出,并有肌支分布于髋关节肌、股四头肌,主干延续为隐神经。隐神经主要分支分布于股膝内侧、小腿和跗关节内侧面的皮肤和筋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肌间隔皮支为蒂外踝上皮瓣的解剖学基础,为临床提供新的皮瓣供区。方法:在36侧灌注红色乳胶或墨汁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小腿下部后外侧皮肤的血供及皮神经分布等进行了较系统的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腓动脉在拇长屈肌覆盖下沿腓骨的内后方下行,于内、外踝之间穿出骨间膜之前远端分别发出跟外侧动脉和胫后动脉吻合支;其在下1/3开始处的外径为(2.3±0.5)mm,伴行静脉有两条。该动脉在小腿下部下行过程中,除分支至邻近肌肉和腓骨外,其皮支按其长度>6.5cm和外径>0.7mm而分为两种类型:①肌间隔皮支主干型,占69.4%。由腓动脉在距外踝向外最突点上方(12.4±1.8)cm处发出,起点外径为1.2±0.2mm,长度8.8±1.6cm。由于它由腓动脉发出后即沿肌间隔向下斜行,行程较长,沿途还发出2.2±0.7个分支,故本文将其命名为肌间隔降支。②肌间隔皮支分散型,占30.6%,分别出现2~4支不等。腓肠神经多数由腓肠内侧和外侧皮神经的交通支吻合而成,该型在本文测得占82.9%,吻合处距外踝(15.4±4.5)cm,横径(2.9±1.0)mm。二者不吻合的为17.1%。根据小腿下部后外侧皮肤墨汁灌注透明观察,可清  相似文献   

9.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临床应用基础。方法 :用乳胶灌注成人尸体 34侧下肢并解剖 ,对股后皮神经及血管进行详细的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 :股后皮神经在距离坐骨结节 (7.4± 1 .0 ) cm处的臀大肌下缘离开臀部进入股后区 ,沿深筋膜深面下行至月国窝上角附近分为若干终支 ,干长为 (2 2 .5± 2 .8) cm,沿途分支至股后区皮肤 ,下达月国窝横纹附近。其横径在臀大肌下缘、神经干的上中 1 / 3交点及中下 1 / 3交点分别为 (4.4± 0 .8) mm、(3.4± 0 .7) mm、(2 .2± 0 .8) mm。股后皮神经的血供为多源性 ,臀下动脉、月国动脉及股深动脉第四穿动脉组成轴型血管 ,股深动脉穿支作为节段性动脉。两组动脉沿神经干互相吻合成网 ,并与皮下及深筋膜下的血管网相交通。结论 :带股后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顺行或逆行筋膜皮瓣可用于转位或移值修复四肢等处创伤与皮肤肿瘤切除后所致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临床应用带血管的隐神经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乳胶灌注成人尸体32侧下肢并解剖,对隐神经及血管进行观测。结果:隐神经自穿出深筋膜处至内踝最突的全长为(34.2±3.2)cm,宽度为(3.2±0.8)cm,隐神经的上部由隐动脉营养,其穿出深筋膜处外径是(1.3±0.3)mm中,下1/3部由4~8条胫后动脉的肌间隔穿支跗内侧动脉营养,它们的外径均超过1.0mm,营养隐神经的血管轴与胫后动脉及足  相似文献   

11.
眼炎是宠物龟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具有闭眼、眼睑红肿、瞬膜异位等症状。从患有眼炎的宠物龟眼部分离出菌株A5,经人工回归感染试验确定其为眼炎的病原菌。综合该菌在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测序分析等检验结果,确定A5菌株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bv.C)。药敏试验证实,该菌对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对40个眼炎病例进行分组药物治疗,比较治疗方案,结果显示:氧氟沙星药效优于氯霉素与磺胺醋酰钠,养殖水温25℃治疗效果优于5℃,眼科手术剔除分泌物可缩短治疗时间。增加给药次数至6次/d、增加肌肉注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此研究结果将为宠物龟眼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猪的荐骨棘突很不发达,两侧的腰荐尾部背侧区的肌肉有如下特点:臀中肌、腰后多裂肌和荐尾背内侧肌的后端肌腹都与对侧同肌紧密为邻;腰多裂肌的后部肌腹发达,命名为腰后多裂肌;荐尾副背外侧肌是猪特有的肌肉,在解剖文献中没有任何记载,故而命此名称,呈窄长条状小肌,位于荐尾背外侧肌的外侧.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大体解剖的方法对驯鹿头骨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将其与双峰驼牛、马的头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驯鹿的梨骨特别发达。泪骨,额骨和鼻骨之间围成一个狭长的筛鼻甲窦(部)。下凳骨比牛、马、驼窄而长,下颌角钝圆。泪骨的形态较特殊,颜而形成纵形深窝,泪孔有两个,位于眶缘上,并有尖状的泪突分开,眶缘与颧骨交界处有一个深切迹,无泪囊窝。  相似文献   

14.
不同牧草覆盖枇杷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套种印度豇豆[Vignasinensis(L.)Sari.ex Hassk]、羽叶决明(Chamaecristanictitanscv.Minyin)、圆叶决明(Chamaecristarotundifoliacv.Wynn)、平托花生(Arachispintoicv.Amarillo)4种牧草的枇杷园节肢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羽叶决明、圆叶决明、平托花生覆盖有利于天敌和中性昆虫的栖息和繁殖,能显著提高果园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对优化枇杷园群落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印度豇豆覆盖虽能提高果园丰富度和促进天敌增殖,但群落的优势集中度高,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低,植食性害虫类群数量大,生态系统不稳定,潜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羽叶决明(Chamaecrasta nictitans)替代麸皮栽培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对其产量、绝对生物学效率、基物失重、呼吸消耗及木质纤维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羽叶决明牧草替代20%麸皮(B2)栽培鸡腿菇的产量和绝对生物学效率最高,分别为235.2g/袋和8.86%。覆土前和采收后的基物失重、呼吸消耗都以B6为最高,分别为13.50%、13.50%和35.03%、30.71%,其纤维素转化率也最高,为33.61%;木质素转化率以B1为最高,达78.25%;半纤维素转化率以B2为最高,为44.10%。回归分析表明,羽叶决明替代麸皮栽培鸡腿菇的产量、绝对生物学效率和半纤维素转化率与替代比例呈抛物线相关,而基物失重、呼吸消耗及木质素、纤维素转化率与替代比例呈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猪、牛和羊的躯干肌肉腰大肌及背最长肌和面部肌肉咬肌为样品,进行肌浆蛋白的电泳分析,测定了系水力、羟脯氨酸、肌红蛋白、脂肪、水分和氮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部位肌肉组分和系水力差异明显,咬肌肌浆蛋白电泳带与腰大肌和背最长肌差异显著,前者的系水力亦远高于后两者(P<0.01)。咬肌还具有肌红蛋白含量高(猪和牛P<0.01;羊P<0.05),羟脯氨酸、水分含量多(P<0.01)的特征,作者认为肌肉肌浆蛋白与其系水力关系密切,咬肌主要是由红肌纤维组成,此类肌肉具有较好的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17.
The Kepler spacecraft has been monitoring the light from 150,000 stars in its primary quest to detect transiting exoplanets. Here, we report on the detection of an eclipsing stellar hierarchical triple, identified in the Kepler photometry. KOI-126 [A, (B, C)], is composed of a low-mass binary [masses M(B) = 0.2413 ± 0.0030 solar mass (M(⊙)), M(C) = 0.2127 ± 0.0026 M(⊙); radii R(B) = 0.2543 ± 0.0014 solar radius (R(⊙)), R(C) = 0.2318 ± 0.0013 R(⊙); orbital period P(1) = 1.76713 ± 0.00019 days] on an eccentric orbit about a third star (mass M(A) = 1.347 ± 0.032 M(⊙); radius R(A) = 2.0254 ± 0.0098 R(⊙); period of orbit around the low-mass binary P(2) = 33.9214 ± 0.0013 days; eccentricity of that orbit e(2) = 0.3043 ± 0.0024). The low-mass pair probe the poorly sampled fully convective stellar domain offering a crucial benchmark for theoretical stellar models.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在生产上具有推广意义的油茶幼林经营模式,通过对油茶幼林套种豇豆、黄豆、绿豆、花生、圆叶决明和羽叶决明6种豆科作物,探讨种植豆科作物对油茶幼林不同深度土壤肥力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不同栽培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油茶幼林套种豆科作物可有效降低不同深度土层的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排水能力和最大持水量,同时不同深度土层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速效氮含量提高12.18%~32.96%,速效钾含量提高6.58%~56.58%,速效磷含量提高1.95%~78.12%。综合考虑,油茶+圆叶决明模式对改善土壤物理特性和土壤养分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油茶+豇豆模式和油茶+羽叶决明模式。  相似文献   

19.
选取冬眠前、冬眠中、冬眠后3个时期平均体质量为(1000±50) g的中华鳖各6只(雌雄各半)为材料,研究冬眠对中华鳖肌肉和裙边氨基酸组分的影响,并综合评价其氨基酸营养价值。结果表明:3个时期,中华鳖肌肉和裙边均含有17种常见氨基酸,其中肌肉中谷氨酸质量分数最高,裙边中则是甘氨酸质量分数最高;冬眠前肌肉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冬眠中和冬眠后的(P<0.05),冬眠前和冬眠中裙边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冬眠后的(P<0.05);肌肉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质量分数最高,中华鳖肌肉的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AA/TAA)和必需氨基酸总量与非必需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AA/NEAA)均显著高于裙边的(P<0.05),肌肉中EAA/TAA与EAA/NEAA均高于FAO/WHO理想蛋白质推荐标准(40%和60%);肌肉的鲜味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总量与17种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显著低于裙边的(P<0.05);在评价的9种必需氨基酸中,除冬眠中肌肉缬氨酸的氨基酸评分(AAS)和氨基酸比值系数(RC)最低外,其余处理均是蛋氨酸+胱氨酸(Met+Cys)总和的AAS、RC最低,且肌肉与裙边的AAS、RC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处理的Met+Cys总和的氨基酸化学评分均最低,说明中华鳖冬眠中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组分为缬氨酸,其余时期肌肉和裙边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组分均为Met+Cys,且肌肉中氨基酸平衡性要优于裙边;肌肉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均大于70,为优质蛋白源;肌肉EAAI、生物价和营养指数均显著高于裙边的(P<0.05);中华鳖肌肉氨基酸灰色关联度(GC)是冬眠中的最低,而裙边GC则是冬眠中的最高,且肌肉的GC显著高于裙边的(P<0.05),说明冬眠中中华鳖肌肉氨基酸的平衡性不如冬眠前和冬眠后的,且裙边氨基酸的平衡性不如肌肉的;氨基酸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中华鳖肌肉氨基酸配比比裙边氨基酸更为合理,其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