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要素生产率与广东农业经济增长波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晨 《广东农业科学》2009,(12):223-227
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广东1985-2006年农业经济增长的伞要素生产率(TFP)进行了定量测度,研究发现,在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广东农业经济增长中资本对产出的弹性高达0.65,而劳动对产出的弹性仪为0.35;资本、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分刖为80.609%、-1.012%和20.403%,即资本对产出的贡献率最大,而劳动对产出的贡献率却为负值.广东农业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着6个明显的波动区间.最后就如何提高广东未来农业经济增长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赵强军  赵凯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270-1273
在对我国1992~2008年农业生产效率测算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资本及劳动力对于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分析得出:在研究期间土地对于农业的产出弹性为1.444;土地投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保持在10.16%;研究后期各要素投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较前期趋于无序.针对以上结果提出:在以后农业生产中应重视农业要素投入的稳定性,达到要素投入的长期最优.  相似文献   

3.
我国棉花产出增长的要素投入贡献率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棉花产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分析各生产因素对棉花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可以找出促进棉花产量增长的根本因素,为保障棉花市场供给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基于影响棉花产出增长的四个主要因素:土地投入、物质费用投入、劳动力投入、灾害,通过生产函数分别测算了各因素对棉花产量增长的生产弹性和贡献率。分析发现,科技进步对棉花生产中的贡献巨大,土地投入是影响棉花产出增长的首要制约因素,其次资本投入,劳动力和灾害对棉花产出的影响为负,最后提出找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豆产出增长的要素贡献率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基于影响大豆产出增长的三大因素—种植面积、资本投入、劳动用工,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别测算了三大要素在中国大豆生产中的生产弹性及对大豆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8年,种植面积对中国大豆产出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资本投入,而劳动用工的贡献率为负。  相似文献   

5.
基于农业生产函数模型,采用岭回归方法,以黑龙江省垦区和普通农区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对不同类型农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黑龙江垦区投入要素弹性系数均高于普通农区,科技进步速度快于普通农区,规模化、机械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优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2)劳动、资本、土地等投入要素对垦区及普通农区农业产出影响均有显著作用,垦区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普通农区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3)科技进步对垦区与普通农区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5.3%、42.5%,是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垦区应发挥其科技、管理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周边普通农区的合作,因地制宜培育和形成合理的场县(市)合作模式;普通农区应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业要素投入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技术进步贡献率是衡量技术进步对产业增长贡献份额的综合指标.选取1991-2009年苹果产量、物质、劳动、土地等投入产出数据,运用C-D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方程,对我国苹果种植环节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995-2009年间,我国苹果种植环节技术进步率对苹果产出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97.75%,土地投入增长率的平均贡献率为17.18%,而物质和劳动投入增长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负值.技术进步已成为促进苹果种植产出增长的首要因素,我国苹果种植正在由以传统要素密集投入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向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为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政策参考,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测算并比较1991—2013年山东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该时期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4.77%,资本投入的贡献率为53.70%,劳动力和土地投入的贡献率分别为-1.56%和-0.02%。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其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资本投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仍具有重要作用,而劳动力和土地投入的下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为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政策参考,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索洛余值法,测算并比较1991-2013年山东省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该时期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4.77%,资本投入的贡献率为53.70%,劳动力和土地投入的贡献率分别为-1.56%和-0.02%.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其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资本投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仍具有重要作用,而劳动力和土地投入的下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8):121-123
以滁州市为例,介绍了有关土地流转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通过收集滁州市2000~2011年农民的收入数据对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进行分析,并利用C-D生产函数模型及Solow余值法测算土地流转对滁州市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结论表明各要素对经济的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土地流转进步贡献率、资本贡献率、劳动贡献率。其中,资本贡献率和劳动贡献率总体较为稳定,土地流转进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Tornqvist-Theil指数方法,测算了1978—2015年中国稻谷、小麦、玉米3种主要粮食作物的各投入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及其对粮食产出的贡献率,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要素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978—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全要素生产率以及除劳动力投入外的投入要素,虽然存在明显的阶段性波动,但总体上呈增长趋势;机械、化肥、土地及其他中间投入要素增长也促进了粮食的增产,但粮食作物产量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制度、政策、价格对粮食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起到关键促进作用。未来中国粮食安全供给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带动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确保耕地面积、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依靠科技进步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供给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氢气是一种清洁的、可更新的能源.与其他制氢方法相比,生物制氢具有无污染、成本低、可再生等优点,因而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制氢技术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详细描述了光合产氢细菌及发酵产氢细菌等主要产氢生物的产氢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区域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提出了一些新的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总结出大豆光合、光温、及气候生产潜力的计算方法,并给出按大豆含量订正光合潜力和以单位大豆生产所需水分为主要依据计算大豆气候生产潜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李伟  王文庆  朱显灵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669-5670,5688
分析了精益生产在烟叶生产与管理中的应用,即实施烟叶精益生产不仅会受到自然和生产条件的影响,而且会受到社会基础和管理制度的制约。指出推行烟叶精益生产必须根据现有自然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现状,紧密结合现行技术工程,着力改变烟草从业人员和广大烟农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5.
利用江苏省1980~2007年农作物生产时间序列数据,基于农作物生产反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江苏省小麦、稻谷、棉花、油菜子4种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对价格、物质投入费用、自然灾害与政策等因素的反应程度。结果表明,价格对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物质投入费用、劳动力价格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负面作用比较明显,此外,4种农作物之间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紧凑型玉米高产制种具体技术以及实施方法做了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对于林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这就需要提升 营林生产管理水平,从而保证营林生产的经济效益。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营林生产管理的现状, 然后分析了在营林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旨在提高营林 生产管理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分析推进标准化生产的深远意义.阐述实施热作标准化生产的基本内涵和要求,提出推进热作标准化生产的有关建议:完善标准,为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和指导;创新机制,提升标准化生产组织化水平;加强指导和服务,推进标准化生产水平;重视培训,建设标准化生产队伍;标准化生产与热作产品的品牌化经营相结合;建立农业标准化信息网络;深入推进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章综述了物质燃烧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沼气工程发电等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生物质能发电技术的加速发展,实现了大量废弃生物质能的利用。在我国电力短缺的条件下,生物质能发电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用户画像是对用户细分的一种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基于数据密集型场景的用户细分的重要手段,是商品推荐,服务推荐,用户管理的基础。笔者以web of sciences 2012年—2017年共5年间的用户画像研究历史文献,以文献计量学和大数据的研究方法,研究了用户画像研究的特点,通过分析,提出了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相关学者了解研究动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