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我国蛋鸡生产经历了城市郊区机械化养鸡、农村散户养鸡、专业户养鸡和规模户养鸡的发展历程,目前开始呈现大型集约化和规模化养鸡共同竞争发展的局面。90年代中期以前在国内蛋鸡饲养总量相对不足时,只要在蛋鸡饲养过程中不发生重大疫情,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然而.90年代后期以来,虽然在养鸡生产过程中推广了家禽育种、全价配合饲料和科学的禽病防治技术.蛋鸡生产效益并没能取得应有的生产效益。通过调查后,我们认为在目前情况下.蛋鸡饲养管理水平的落后是导致蛋鸡生产效益提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黄炎坤 《北方牧业》2004,(21):15-15
在过去的25年中,我国蛋鸡生产发展经历了城市郊区机械化养鸡,农村重点户和专业户养鸡,中小规模养鸡的发展历程,目前处于大型集约化与中小规模养鸡共同竞争的局面。在1994年以前,国内蛋鸡总的饲养量不足,只要在蛋鸡饲养过程中不发生大的疫情,生产效益都是比较理想的。也正是这种稳定的生产效益促使了许多地方政府和农民把蛋鸡饲养作为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3.
1国外蛋鸡福利的发展及现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笼养的饲养方式被广泛推广,直至现在,笼养一直是蛋鸡生产的主要饲养模式,我国蛋鸡90%以上笼养,美国笼养率95%。笼养提高效率、节约饲养成本的优点,在收蛋、粪便处理、减少饲料浪费、维持适当的环境温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我国蛋鸡规模化生产从无到有,一跃发展为世界养鸡大国。据统计全国人均占有鸡蛋约15kg左右。但因受“小规模大群体”饲养形式的制约,特别是农村蛋鸡饲养,普遍存在陈腐落后的观念,饲养管理粗放,导致疾病不断,生产性能下降,经济效益不佳。现就农村蛋鸡养殖中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5.
韩伟 《北方牧业》2006,(22):7-7
<正> 一、我国蛋鸡业的发展回顾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蛋鸡业基本是广大农村家家户户,传统的零星散养,家庭副业式半自给性小生产状态,生产方式落后,鸡蛋的生产量和商品量都很低,以致城市对鸡蛋的供应长期处于严重短缺局面。自70年代中后期,政府为解决城市副食品供应紧张问题,一些大城市开始在郊区发展规模化养鸡。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在政府"菜篮子工程"政策、资金等因素的支持下,全国各大中城市相继兴建国有及集体所有制的规模化养鸡场,其蛋鸡饲养规模一般都在几万只、几十万只,个别达到50~70万只。这些国营、集体养鸡场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我国养鸡业现代化生产水平,缩小了和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是中国养鸡业规模化生产的转折点,有力地推动  相似文献   

6.
当前蛋鸡饲养营养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的蛋鸡饲养规模化生产场越来越少,主要是千家万户的农户养鸡,应该说,十几年来我国的养鸡技术仅是徘徊在鸡的品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方面的引进、应用研究,但在畜牧工程工艺、疾病预防、饲养技术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仅对饲养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蛋鸡饲养、营养  相似文献   

7.
一 蛋鸡饲养方式与蛋鸡福利 1 传统笼养 传统蛋鸡笼始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成为鸡蛋生产的主要形式,逐步机械化,并从最早的一鸡一笼到后来的多鸡一笼。至1990年,世界上75%的蛋鸡都是笼养的,目前全世界约90%的鸡蛋来源于笼养蛋鸡。  相似文献   

8.
福清市从1985年开始饲养蛋鸡,至今已有20 多年,蛋鸡生产方式最初为零星地面平养及部分竹架笼养。自1986年福清太城种鸡场建成投产后,蛋鸡饲养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饲养量最高年份存栏 400多万羽,2005年仍存栏350万羽。20多年来,福清蛋鸡专业户为市民提供大量的蛋、肉产品,为繁荣市场、解决菜篮子问题作出了贡献。但在蛋鸡生产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市蛋鸡业, 现提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集约化蛋鸡饲养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1985年起.我国禽蛋生产总量已18年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禽蛋产量已经突破2535万吨(2003年),年人均占有量达19千克(世界人均占有量为8千克)。我国蛋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5%.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蛋鸡养殖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禽蛋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我国的蛋鸡生产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很多都来自于我们从事养殖生产中的一些认识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10.
改善蛋鸡福利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我国蛋鸡福利的现状 1.1 蛋鸡笼养问题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笼养的饲养方式被广泛推行,直至现在,笼养一直是蛋鸡生产的主要饲养模式,笼养有提高效率、降低饲养成本的优点,在收蛋、粪便处理、减少饲料浪费、维持适当的环境温度、检查每只鸡的状况等方面都有着散养鸡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蛋鸡养殖业是个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随着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蛋鸡养殖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集约化程度最高、与国际先进水平最接近的产业。我国蛋鸡业发展经历了传统散养、适度规模化饲养、规模化饲养及重大疫情冲击后的冷静发展阶段.至此人们的饲养观念逐步趋向成熟.蛋鸡生产也逐步从“小规模大群体”到“大规模大群体”的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家禽养殖业快速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我国禽蛋总产量从1986年起连续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量为22kg,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古崇 《江西饲料》2009,(4):33-35
养鸡尤其是蛋鸡规模化生产能否充分发挥其生产力,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除了选择优质种鸡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饲养水平的高低和相关管理措施是否到位。综合各地成功经验,要实现蛋鸡高效饲养,在生产中必须切实抓好以下“七关”。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蛋鸡规模化饲养的发展,蛋鸡养殖者对现代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充分发挥现代鸡种的生产性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但是,许多养殖者虽然饲养了优秀的品种,但由于没有树立科学的饲养管理观念,导致蛋鸡生产中饲养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蛋鸡业的快速发展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小规模、大群体的饲养方式仍然是蛋鸡生产的主体模式,95%以上鲜蛋由他们生产。二是设施设备简陋,投资不足。三是疾病防控能力差、疾病困扰是  相似文献   

15.
李剑虹  李林  姚昆  李惠堂  包军 《家畜生态》2011,(1):58-61,72
试验通过对比舍外散放蛋鸡与舍内笼养蛋鸡在体重、胫长和胫围等方面的差异来研究饲养方式对鸡产蛋前期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散放鸡体重在8、10、12周龄显著低于同周龄笼养鸡;散放鸡胫长在10、12周龄显著低于同周龄笼养鸡;散放鸡胫围在10周龄显著低于同周龄笼养鸡。笼养鸡和散放鸡各周龄的胫长和胫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均匀度均高于或等于80%。两组蛋鸡各周龄体重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体重均匀度呈逐级递增状态,6周龄蛋鸡体重均匀度较低,到12周龄时均匀度已达到80%。两组蛋鸡的生产性能各指标均达到海兰褐蛋鸡饲养标准。  相似文献   

16.
自1984年以来,建德市开始发展蛋鸡规模饲养,目前存栏量已超过300万羽,为该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蛋鸡饲养过程中,应激反应会给养鸡生产带来较大影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省蛋鸡生产发展迅速,禽蛋产量持续增长,1990年达89.7万吨,五年增长45%。与此同时,良种蛋鸡比例及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涌现出了一批蛋鸡饲养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养鸡已成为部分地区致富农民的重要行业。铜山、盐城郊区、海安等县为我省蛋鸡生产发展闯出了一条路子。1990-1991年本人对铜山县蛋鸡生产进行了两次实地调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一、铜山县养鸡业发概况铜山县饲养商品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 ,地处鲁东南的日照、临沂等地市 ,凭借沿海有利的气候条件 ,丰富的饲料资源和接近南方市场的优势 ,使养鸡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在某些地方已成为农村致富的支柱产业 ,而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促使农户养鸡逐步由过去的庭院经济、家庭副业向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养鸡小区在过去养鸡专业村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过去养鸡多的村大都划出了养鸡小区 ,一般规模存养蛋鸡 2 0~ 30万只。象日照市东港区大坡乡 ,存养蛋鸡40 0余万只 ,赵家一个村饲养蛋鸡就达 40万只。临沂市汤头镇尹家寨实行区域化饲养后 ,两年时间 ,蛋鸡存养量由…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25年中,我国蛋鸡生产发展经历了城市郊区机械化养鸡、农村重点户和专业户养鸡、中小规模养鸡的发展历程,目前处于大型集约化与中小规模养鸡共同竞争的局面。在1994年以前,国内蛋鸡总的饲养量不足,生产的鸡蛋在国内市场没有销路方面问题,只要在蛋鸡饲养过程中不发生大的疫情,生产效益都是比较理想的。也正是这种稳定的生产效益促使了许多地方政府和农民把蛋鸡饲养作为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饲养蛋鸡的企业和农户的大量增加使得蛋鸡的存栏数量猛增,鸡蛋产量大幅度增高。据FAO的统计,1987年中国的鸡蛋产量为580万吨,1993年达…  相似文献   

20.
建德市是浙江省最大的蛋鸡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畜牧产业的提升,蛋鸡生产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在饲养规模、经济效益和科学养鸡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