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正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近年来,除油用外,油菜的菜用、饲用、肥用、花用和蜜用等功能被不断开发和整合,大大提升了油菜的种植效益[1~3]。通过研究、示范和实践,形成了多种利用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技术体系。1油菜多功能利用模式我国油菜种植优势区域主要  相似文献   

2.
荆门雨量丰富、光照充足,是全国油料产业带的核心区、湖北最大的优质油菜生产区,利于菜用油菜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开发。总结了菜用油菜的栽培技术要点,并引进种植了几个菜用油菜品种,与红菜薹进行产量及效益比较,虽油菜薹产量及效益略低于红菜薹,但油菜薹既可采摘菜薹,又可采收油菜籽榨油,还可作绿肥培肥土壤,兼具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作为淡季蔬菜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油菜每年食用植物油的产量位居第一,饲用蛋白的产量位于第二;此外,油菜还有花用、蜜用、菜用、肥用等功能。我国对油菜籽的需求量很高,但目前菜籽油市场不断萎缩,传统的油菜产业面临巨大挑战。为此,我们持续研发出了油菜的衍生产品,包括油菜花茶、油菜芽苗菜、油菜花护肤品、油菜饼干、油菜花酒、油菜相关文创产品、油菜盆栽花卉等。这些衍生品的商品化,一方面将带动某些油菜种植地区,特别是偏僻、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相关产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景区或美丽乡村建设点的旅游产品,促进区域旅游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4.
油菜既可以作菜用,也可以榨油,大面积油菜花还颇具观赏性.广东大埔县千亩观花油菜景点是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文章从播前准备、精细播种、施肥措施、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该基地观花油菜的种植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南方园艺》2021,32(3)
油菜是东兰县冬季农田重要的油、菜、饲、肥、蜜与观光等多功能作物,其不与农争时,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产品用途广泛,在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开发价值。随着农村传统油菜产业的持续扩展,由于品种更新换代滞后,加上栽培管理粗放,菜田病害发生流行,油菜产量效益较低,对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影响极大。笔者通过近年来对东兰县越冬油菜白粉病的发生症状进行调查,结合多年的大田防治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为油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田霞  田红  孙世清 《长江蔬菜》2021,(24):34-35
为发挥油菜的菜用功效[1],丰富广大市民菜篮子,开辟新的产业链[2],助力乡村振兴, 2020-2021 年开展了菜用油菜大地95生长和产量影响的对比试验,对适宜江汉平原的最佳播种密度、播期、产量、效益、口感及栽培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菜用油菜大地95 的生长、油菜薹产量及效益有极显著影响.江汉平原菜用油菜大地95 于9 月下旬(9 月20~25 日)播种,播量0.35 kg/667 m2可获得最大油菜薹产量及经济效益.从周边各地广大食客反馈信息来看, 大地95 油菜薹口碑良好,既可清炒,也可凉拌,还可制咸菜,口感脆甜、爽滑、适口.表明其品质优良, 经济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广阔.为此,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探索总结了菜用油菜大地95 相应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3,4],供广大菜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国内和重庆油菜种植及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制约重庆市油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提出筛选培育适合油菜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坚持油菜农艺与农机研究相结合、加强油菜生产机械化装备的研发、建立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和体系等六条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一菜两用”油菜新品种菜臺、油菜籽产量以及经济效益,于2020-2021年开展10个菜用油菜品种在采主薹和不采薹条件下的产量与效益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栽培技术,摘取主薹后19崇11-2每667 m2菜薹和油菜籽产量最高,分别为769.94、163.16 kg,其采薹后再生能力较强,可以确保既采收菜薹又收获籽粒,且油菜籽产量不减,每667 m2净收入增加1 125.33元,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较适合“一菜两用”;狮山2017熟期较早,苗期短,为提早菜薹上市时间,可作为早熟品种推广。苗期天数与菜薹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如选择苗期天数短的油菜品种,虽菜薹产量较低,但上市初期单价较高,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枝江市移栽种植模式下油菜的菜薹产量、鲜饲料产量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4个菜用油菜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狮山2017和大地95的抽薹期分别比华油杂62早25、12 d,而富硒品种中油高硒1号抽薹期比华油杂62晚22 d;专用菜用品种狮山2017和大地95产量较高,分别为1371.3、1284.1 kg/667 m2,菜薹产量随抽薹期的延迟而降低;中油高硒1号的效益最高,为7447.0元/667 m2,大地95和狮山2017的效益分别为4407.5、4604.6元/667 m2.  相似文献   

10.
紫云英作为豆科植物,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区。最初紫云英仅作为一种重要的稻田绿肥使用,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等。当前,紫云英是一种集绿肥、景观、药用、菜用、饲用、蜜源等为一体的植物。为充分发掘紫云英应用价值,从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综述了紫云英的绿肥效应,挖掘开发紫云英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探讨了其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安全、高效、绿色的蔬菜根结线虫防治技术,研究了"臭氧水+生物菌肥+噻唑膦""臭氧水+生物菌肥+阿维菌素""臭氧水+生物菌肥""生物菌肥+噻唑膦"及生物菌肥5种土壤处理对设施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臭氧水为基础组配的土壤处理防治根结线虫,对秋冬茬、冬春茬2茬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效均在90.0%及以上,对番茄产量的恢复或增加效果明显,其中"臭氧水+噻唑膦+生物菌肥"土壤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防治效果最好,"臭氧水+生物菌肥"土壤处理最为安全、经济,且防治效果较好,建议广大菜农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了加快广东省蔬菜种业发展步伐,综述广东省蔬菜种业近10年发展态势,表现为:商业化 育种意识增强、育种进程加快,品种选育从高产型向特色型品种方向发展,育苗技术更新,用种成本减 少,种子经营模式逐步走向直营终端等,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加强繁制种基地建设、完善商业化育种 体系、共建“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加强品种审定与评定、加大品种与技术的推广力度等建议。未 来,广东省蔬菜种业将走向科企深度融合、企业强强联合、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蔬菜产业是临淄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临淄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蔬菜增效、菜农增收为目标,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农业项目的带动,奖励政策的制定,品牌销售的战略布局,以及“互联网+农业服务”新型技术服务模式的实施,使临淄区蔬菜产业顺利完成了产业升级换代。全区绿色蔬菜品牌产品达到44个,“临淄西红柿”“临淄西葫芦”“柳店韭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商标。温室蔬菜平均收入达到30000元/667 m2,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本文对临淄区蔬菜产业上的做法加以总结并对发展中遇到的土地流转、产业链延伸、品牌运作、营销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借鉴其他类似区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蔬菜园区基地建设、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规范完善营销模式等发展对策,以期推动临淄区及周边蔬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周金梅  建德锋 《北方园艺》2011,(22):134-135
针对化肥的施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蔬菜品质降低等问题,以不同浓度“普利”牌叶菜专用肥(150、220、290、360 kg/667m2)为试材,并以4 000 kg/667m2农家肥为对照,探讨“普利”牌叶菜专用肥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普利”牌叶菜专用肥在油菜生长过程中可以代替化肥,以每667m2用290~360 kg的“普利”牌叶菜专用肥做基肥,每667 m2用15 kg速效复合肥做追肥,油菜苗长势旺盛,可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王尚萍  张亮 《蔬菜》2023,(2):54-57
西吉县蔬菜产业已初具规模和专业化水平,表现在蔬菜种植面积趋于稳定、标准化生产基地逐渐规模化、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产业链延长、经济效益明显,但西吉县蔬菜产业仍然存在重茬问题严重、冷链体系不健全、市场带动作用小等问题。为促进西吉县蔬菜产业发展,立足于西吉县当地情况,提出优化蔬菜产业布局、推进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加强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加强宣传推介和品牌建设、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陈强  王学海  赵增建  张燕  王教义 《蔬菜》2020,(11):71-75
为筛选适宜鲁中地区早春日光温室栽培的水果黄瓜品种,从国外引进14个水果黄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从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产量、食用口感、抗病性等综合因素考虑,黄瓜品种美笛和维纳斯表现最好,二者长势强,早熟,第1雌花出现在首节,单节结瓜性好,且采收期长,均为69 d,667 m2产量分别高达12 538.0 kg和12 296.0 kg,是鲁中地区早春日光温室栽培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7.
夏正凤  顾乔红  马秀玲 《蔬菜》2023,(12):44-47
摘要:为了推动东海县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从发展规模、区域分布、主导产品、市场销售、产业效益5个方面阐述了东海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东海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种苗供应能力不足、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品牌建设不强、市场营销不到位、产后环节瓶颈凸显等方面的困难与问题,并根据当地实际,提出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品牌战略建设,提升设施蔬菜产业市场竞争力;加强生产要素集聚,提升蔬菜产业设施;建立产销服务网络,优化设施蔬菜销售渠道;加大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力度,优化设施蔬菜产业结构;发展蔬菜精深加工,延伸蔬菜产业链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蔬菜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露地蔬菜种植和设施蔬菜种植养分用量均超过蔬菜生长所需,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肥料利用率低,增加了面源污染风险,在分析这些现状的基础上,对造成蔬菜种植中氮、磷、钾肥料利用率低下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如有机肥与化肥施用配比随意性强,搭配不合理;氮、磷、钾肥配施比例不合理;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不合理;肥料总施用量过大;土壤自身的原因等。并提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测土与科学配方施肥、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配合施用、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土壤调理剂等措施,有望提高我国蔬菜肥料利用率,节约资源,防止面源污染,实现蔬菜生产的可持续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刚  程玉静  袁春新 《蔬菜》2021,(8):30-37
江苏省南通市在速冻甜糯型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中,针对栽培管理标准化程度低、精深加工技术有待改进、冷链物流发展滞后、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等卡脖子关键问题,确立了以全产业链为链条的产业发展思路,明确了技术路径与产业路径,明晰了全程标准化、服务社会化、销售品牌化3个关键环节以及新品种、适期采收、加工工艺3项关键技术,明确了新型职业农民、加工龙头企业等产业参与主体以及终端消费群体的利益所在,凝练出拓宽产业思路、关注人才培养、重视科技创新、培育知识产权、确定合理指标等产业发展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延长蔬菜产业链,提升“云菜”市场竞争力,找出当前“云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云南蔬菜加工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笔者对云南省蔬菜加工业进行调查研究,2018年以来云南省蔬菜加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加工量不到蔬菜总产量的10%;蔬菜加工低档产品和原料型产品多;加工技术落后、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低;加工原料质量参差不齐,品牌影响力不够等。因此建议通过优化结构布局、开发营养健康的加工产品、健全标准化绿色生产体系、提升加工技术装备水平等促进全省蔬菜加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