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减少菜田化肥流失,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人员在大洪园艺场设置了露地菜田的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点,并通过径流池收集地表径流开展了相关试验,以探明露地菜田在不同施肥条件下地表径流氮、磷养分流失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并增施有机肥可提高蔬菜产量,且随种植茬数的增加对产量影响越大;施用有机肥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径流水中氮、磷肥流失量,但对氮、磷肥流失率影响较小;可溶性总氮是径流水中氮流失的主要形态,可溶性总磷不是径流水中磷流失的主要形态;径流水量越高,氮、磷流失越严重。建议蔬菜生产中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以减少径流水中氮、磷流失量,提高蔬菜产量。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由于土壤酸化、追求高产、化肥施用不合理,以及在酸性土壤上种植需钙较多的作物,碱性土中钠含量过高,中性土大量施用氮、磷、钾、镁肥及微量元素肥料后又未补钙,造成土壤钙的供应不足,导致化肥利用率低,土壤结构变差,植物抗逆性降低,生长受阻,产量品质下降。很多种植者未能认识到钙在土壤和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将缺钙症误诊为有机肥施用不足、化肥施用量过多造成的。在此,笔者谈  相似文献   

3.
保护地栽培蔬菜的温光环境、土壤环境等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尤其是施肥技术,将会使土壤条件恶化,对蔬菜生产造成不良影响。每到保护地蔬菜换茬之际,菜农朋友不知如何进行选择及施用肥料才能实现蔬菜高产和延长保护地持续高产时间,减缓保护地土壤疲劳现象的发生。为此笔者针对蔬菜保护地土壤及施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施肥建议。1保护地土壤存在的问题保护地土壤酸化、盐渍化及碳氮比失调同时发生,并随种植年限延长日趋严重;保护地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露地土壤,其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土壤供钙强度随种植年限的递增逐渐增加,但土壤钙容量却在逐渐减少;表层土壤紧实板结,土壤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低于露地土壤;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及根部病害(根疫霉病菌、枯黄萎病菌、立枯病菌、菌核病菌等)发生有加重的趋势。2保护地肥料施用存在的问题肥料施用不合理、不对路,或片面强调大量元素肥料(氮磷钾)施用,或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施用含盐量较高的肥料,或过量施肥等造成土壤板结引起肥害、盐害和造成生理性病害及根部病害加重等。如:片面使用氮肥造成蔬菜生长前期氮钾比例失衡,中后期脱肥,影响蔬菜健康生长和产量下降。老...  相似文献   

4.
张乐森 《长江蔬菜》2011,(22):64-66
对滨州市冬暖式蔬菜大棚土壤养分供需状况和施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全市大棚蔬菜土壤特别是新建大棚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且氮、磷、钾肥施用不协调,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大棚蔬菜应重施有机肥,少施化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少施铵态氮肥,有针对性地施钙、镁肥及其他液态肥.  相似文献   

5.
正吐鲁番地区种植葡萄历史悠久,葡萄品种多达40余种,种植面积70余万亩,是全国制干葡萄的主产区。这里多年的种植习惯是在葡萄上施用过量的尿素和盲目施用肥料,导致土壤盐渍化,肥料利用率低,氮、磷、钾失衡,有机质含量偏低等。为改变这种现状,近年来他们从土壤采样和养分分析入手,建立数据库,根据葡萄需肥规律,积极推广"配方施肥+化肥减量+有机肥"栽培模式,使葡萄的产量和鲜食、制干品质  相似文献   

6.
肥料是蔬菜的"粮食",土壤"肥瘦"关系到蔬菜是否高产。现如今蔬菜上应用的肥料种类大体分为有机肥(农家肥)、无机肥(化肥)和微生物肥(生物菌肥)3大类:根据土壤供肥性能,蔬菜需肥规律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满足蔬菜均衡吸收各种营养,维持土壤肥力水平,减少养分流失。  相似文献   

7.
正1选择生物肥料:生物肥料能把土壤中固定的氮、磷、钾释放出来,促进土壤肥力提高。在老龄大棚中施用生物肥料效果更为显著。为保证充足的营养,建议生物肥料与复合肥轮换施用。2选择腐殖酸类肥料:因为老龄大棚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较高,腐殖酸肥料能够提高土壤中磷、钾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利用率,在增施腐殖酸肥料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减少化学肥料的用量,一般可减少1/3左右。蔬菜生产中常用的腐殖酸肥料有硝基腐殖酸、腐殖酸铵、腐殖酸钠、腐殖酸钾、硝基腐殖酸钾、腐酸二铵、腐酸磷肥等,菜农可选择施用。3选择全水溶性肥料:全水溶性肥料用量少,667m2的大棚一次冲施5~7.5kg即可,而利用率则在85%以上,能及时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源自:中国化肥网)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消费者对蔬菜的要求愈来愈高,在有充足数量的同时,希望购得质量好、花色品种多、优质鲜嫩的无害化蔬菜,因而就需采取措施防止蔬菜污染。过量施用化肥,采用污水灌溉和滥用农药等,是蔬菜污染的重要原因。过量施用氮化肥是造成氮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肥料施入土壤之后,一部分被蔬菜吸收利用,其余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设置单施石灰氮、单施有机肥、有机肥+石灰氮和碳铵+生石灰4个处理,与对照CK1(不闷棚,不施任何肥料)和对照CK2(闷棚,不施任何肥料)进行比较,研究在不同肥料处理下几种高温闷棚方法对改变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效果,从而选出最优的高温闷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石灰氮进行高温闷棚能显著提高土壤的pH值;施用有机肥、有机肥+石灰氮、碳铵+生石灰对于提高土壤中NH_4-N的含量有显著的效果;在NO_3-N和速效P的含量上,单施石灰氮、有机肥、有机肥+石灰氮、碳铵+生石灰均显著优于对照;在速效K含量上,施用有机肥、有机肥+石灰氮对于提高速效K含量效果显著;施用有机肥和有机肥+石灰氮能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同时有机肥+石灰氮能有效减少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2008-2010年连续3年对沂蒙山区苹果产业重点县沂源、沂水、蒙阴的盛果期果园进行肥料管理情况调研。结果发现有机肥肥源严重不足;化肥施用过量,果园土壤已经出现酸化;氮、磷、钾素肥料施用量均偏高;砂性土壤氮、钾素流失严重;各种土质果园磷素出现过量累积等问题。建议在有机肥源不足情况下,倡导实行秸秆覆盖,以尽大限度地培肥地力;根据土壤质地、地力及产量确定施肥量及施肥次数。  相似文献   

11.
氮肥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氮肥是引起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针对氮肥利用率低、土壤流失、淋湿严重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针对土壤培肥过程中氮肥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针对氮素面源污染问题的重点研究内容及治理控制措施进行了总结,同时对今后氮肥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孔令波 《蔬菜》2022,(2):32-34
花椰菜是辽西地区主要蔬菜之一,露地栽培面积较大,但农民在栽培管理上尤其在施肥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针对施肥问题,从育苗、整地、栽植、生长期等不同方面阐述了合理的施肥方法.即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花椰菜需肥规律,提出不同生长时期的施肥方法,包括培育壮苗肥、施足基肥、少施栽苗肥、不同生长期追肥及叶面喷肥等.通过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3.
以3个不同种植年限(0、13年和21年)的设施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36 d培养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外源氮条件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及矿质氮的含量,明确设施蔬菜种植年限和添加外源氮对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菜田减肥、高效施肥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随设施菜田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均表现为增加趋势,但施氮对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增加效果则随之减弱,种植年限为0、13年和21年的设施菜田土壤矿质氮含量在培养期间的最大增量分别为90.77、83.66 mg·kg-1和74.03 mg·kg-1,硝化速率常数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减小。而同一种植年限下,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总体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同一施氮量下,全部施用无机肥处理大于有机无机配施处理,硝化速率常数表现出相同的趋势。该研究可通过施氮量和肥料种类的变化来直接调控土壤矿质氮含量,以减少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14.
炭基肥连续两年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为试材,基于等养分供给,设置化肥(T1)、炭基肥(T2)、炭基肥化肥配施(T3)、缓释肥(T4)、有机肥化肥配施(T5)5个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土壤化学性状及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土壤结构性状改良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相比化肥,炭基肥化肥配施可显著增加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层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WSA>0.25 mm)75.7%和64.4%;显著提高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0~20 cm土层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活性18.6%、过氧化氢酶活性5.3%、脲酶活性59.4%,土壤酶活性显著增强,具有和有机肥化肥配施相同的效果。综上所述,炭基肥化肥配合施用具有显著改善灰钙土物理、生物学性状,提高土壤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肥料作为果树生产的基础,决定着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合理使用氮肥、磷肥、钾肥、有机肥,结合果园的生产管理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对于提高肥效的利用率是非常重要的;在果树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施用不同种类的肥料至关重要,同时适当进行叶面喷肥将减少环境污染。综合以上措施可以大大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果树的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白洋淀内源污染与点源污染逐渐得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制约白洋淀水质改善的重要因素。改善白洋淀生态环境状况,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对雄安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认识尚待提高,尤其需要加强对种植业化肥使用及其氮磷盈余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因此,本研究以雄安新区主要种植模式小麦—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农田养分平衡方法,分析2016年雄安新区小麦—玉米氮、磷养分输入、输出与盈余情况,为雄安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雄安新区农田氮磷养分的输入以化肥为主,输出以籽粒为主,总体化肥氮、磷投入水平为446.82 kg/hm2、84.23 kg/hm2,籽粒输出氮、磷养分水平为312.71 kg/hm2、42.79 kg/hm2;(2)雄安新区小麦—玉米农田氮磷养分均表现为盈余状况,且氮磷养分盈余与氮肥、磷肥投入极显著正相关;(3)雄安新区氮素、磷素盈余强度分别为273.74 kg/hm2、44.99 kg/hm2,不同县市氮磷养分盈余量从高到低为安新县>雄县>容城县。建议进行合理的农田养分管理,开展养分平衡长期观测,实现化肥减量增效。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藜蒿的需肥特性、土壤的养分状况、农民的施肥习惯和肥料效应,研制了藜蒿专用肥配方。藜蒿施有机肥专用基肥配方N-P2O5-K2O=23-6-16,专用追肥配方N-P2O5-K2O-B-Zn=20-9-31-0.5-1.2;藜蒿不施有机肥专用基肥配方N-P2O5-K2O=21-6-18,专用追肥配方N-P2O5-K2O-B-Zn=19-10-31-0.5-1.2,施用专用肥理论上可以提高黎蒿产量,改善品质,减轻面源污染,节本增效,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黄瓜生产上盲目施肥现象,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以津春1号黄瓜为试材,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中的有机肥当量试验(X3)实施方案,研究了合肥市庐江县具有代表性的砂质壤土黄瓜种植的施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黄瓜栽培中菜园地习惯性氮素养分的施入量不是最佳的施肥量;黄瓜生产中氮素养分施入的多少与产量不成正比;抗逆性好和产量最高的施肥处理是 N2P3K3+M 组合,即每667 m2大田基施有机肥250 kg、尿素20 kg、普钙55 kg、硫酸钾21 kg,追施尿素8.5 kg、硫酸钾4.8 kg,产量为2871.67 kg。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当前设施蔬菜生产呈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壤连作障碍、土传病害(根结线虫病、瓜类枯萎病、茄子黄萎病、番茄青枯病等)发生普遍,造成了严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本文介绍了换茬轮作、选种、土壤消毒处理、增施有机肥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设置防虫网和黄蓝板等措施,推出了一整套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旨在指导农业绿色生产,提升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甘肃沿黄灌区设施蔬菜施肥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章圣强  曹靖 《北方园艺》2012,(14):45-48
通过问卷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了沿黄灌区设施蔬菜施肥现状。结果表明:种植户在施用有机肥、化肥及灌水方面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有机肥和化肥的投入量同时增加,缺乏平衡施肥的理念。种植区有机肥投入量在52~337t/hm2,化肥折算纯氮肥年平均投入量为1 165~4 865kg/hm2,磷肥(P2O5)年平均投入量为1 079~2 960kg/hm2,钾肥年平均投入量为631~3 321kg/hm2。设施不同土层土壤pH均显著低于农田土壤,土壤电导率则明显高于农田土壤,其中靖远、皋兰、红古设施土壤电导率超过了蔬菜的生育障碍临界值(EC0.4mS/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