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旋毛虫病对畜牧业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对动物及人类旋毛虫病的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如病原学诊断方法(包括压片镜检法和集样消化法)、免疫学诊断方法(包括抗体检测、循环抗原检测和蛋白芯片技术)、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包括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分析了现有研究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寻找更快速、高效、便捷、准确的诊断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旋毛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疾病,是英国人Peacock于1828年首次在人体中发现并由Owen(1835)命名为旋毛线形虫。我国于1965年在西藏地区发现首例人体旋毛虫病。旋毛虫病研究的重点在于诊断方法。旋毛虫病的诊断主要分为病原学诊断方法和免疫学诊断方法。病原学诊断主要都是采用活检方式,漏检率较高,并且会造成创伤,效果不好。而免疫学诊断灵敏度高,已经广泛被利用于人体旋毛虫病血清流行病学的调查。本文主要介绍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免疫学诊断方法。1诊断方法1.1间接荧光抗体…  相似文献   

3.
三抗体间接Dot-ELISA检测犬旋毛虫病IgG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成功地建立了检测旋毛虫病犬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的一种新的免疫学诊断法 -三抗体间接 Dot-EL ISA法 ,并与压片镜检法 (TSM)和琼脂扩散试验 (AGID)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Dot- EL ISA和 AGID对2 4 5份被检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为 2 2 .86 % (5 6 / 2 4 5 )和 6 .94 % (17/ 2 4 5 ) ,两者符合为 30 .36 %。该法的检出率比AGID高 15 .92 % ,比 TSM高 18.37%。Dot- EL ISA的相对灵敏度为 AGID的 6 7.4 7倍  相似文献   

4.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囊虫病免疫诊断检测方法有了很大的进展,主要有1.免疫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法(Dot-ELISA)、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法(BAS-ELISA)、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ELISA)、酶联免疫印渍技术(ELIB);2.基因检测技术,包括DIG标记DNA探针、细胞因子基因检测方法、基因重组技术;3.免疫试剂盒的应用,包括循环抗原酶联免疫试剂盒、猪囊虫短程抗体IgG4快速ELISA检测试剂盒等。  相似文献   

5.
旋毛形线虫是英国人Peacock 1828年首次于人体中发现,由Owen(1835)定名的,简称为旋毛虫.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严重寄生虫病.该病不仅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和公共卫生事业,而且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诊断旋毛虫病的方法很多,现将压片镜检法(TSM)、肌肉消化法(BDM)、间接血凝试验(IH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免疫学检测技术,分子杂交和PCR技术在旋毛虫病诊断上的应用研究,详尽阐述了国外用DNA重组技术研制诱毛虫基因重组抗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猪旋毛虫病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研制及特性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旋毛虫重组分泌(excreting secretion.ES)抗原为基础,采用免疫金技术成功研制出旋毛虫病快速检测试纸条,试验结果显示试纸条与猪肺线虫、猪囊尾蚴、猪细颈囊尾蚴、猪米氏住肉孢子虫、猪蛔虫无交叉反应。证明旋毛虫病试纸条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敏感性与ELISA相当,与ELISA及消化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5min内肉眼观察获得结果,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简单等特点,不需要任何专业技能和其他试剂。本方法的建立对猪旋毛虫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概述了布鲁氏菌病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原分离、免疫学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荧光偏振试验(FPA)、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GIGA)、补体结合试验(CFT)、新型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技术)和PCR技术等,希望可为布鲁氏菌病基层实验室检测的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繁殖免疫学     
繁殖免疫学(immunology of reproduction)是近二十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与动物(包括人类)生殖过程有关的免疫学问题,其宗旨是了解生殖过程的免疫现象和规律,为提高动物繁殖力,控制人类生育服务。繁殖免疫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造成雌性或雄性不育的免疫学因素;妊娠期间母体与胎儿的免疫关系;早期妊娠诊断免疫学方法以及如何用免疫技术控制生育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旋毛虫排泄/分泌抗原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旋毛虫病由于其对人、畜危害严重历来被人们所重视 ,其免疫防制是当今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对旋毛虫几种抗原的对比研究 ,排泄 /分泌抗原效果最好 ,它具有双重的免疫学功能 ,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人们对排泄 /分泌抗原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作为蛋白质其主要成分是三种糖蛋白 (分子量分别为4.5万 ,4.9万 ,5.3万 ) ,他们可以发生免疫学交差反应。目前人们已经获得了编码这三种蛋白的基因序列 ,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 ,将表达蛋白用于旋毛虫病的防制。本文介绍了旋毛虫排泄 /分泌抗原的组成成分与功能 ,以及检测抗原和免疫原方面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1.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现状和防制措施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猪肉及其制品目前仍是世界上人体旋毛虫病的主要传染源。在美国和加拿大现已无猪旋毛虫病的流行。在欧共体猪旋毛虫病仅见于芬兰和西班牙的一些地区。在前苏联及东欧国家 ,以前猪旋毛虫的感染率很低 ,但在 2 0世纪 90年代由于国营养猪场的解散等因素 ,猪旋毛虫的感染率已明显升高。在墨西哥、智利、阿根廷、波利维亚、泰国和中国 ,猪旋毛虫病仍然严重流行。猪旋毛虫病的防制措施包括改善养猪方法 ,猪不要任意放养 ,应当圈养 ;饲料应加热处理 ,以防猪吃到含有旋毛虫的肉屑 ;加强肉类检疫和港口检疫 ,国际旋毛虫病委员会推荐使用混合肌肉样本消化法 ;在猪旋毛虫病严重流行区 ,可将阿苯哒唑作为猪饲料添加剂或是在出栏前对所有生猪进行预防性治疗 ;基因重组抗原和DNA疫苗将是今后猪旋毛虫病免疫预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旋毛虫ES抗原特异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旋毛虫病的免疫学诊断中,目前常用的抗原是虫体粗制抗原(CWE)、排泄—分泌抗原(ES)及其纯化物。研究表明,CWE易出现假阳性反应,其诊断准确率不高;而ES易出现假阳性反应较少,特异性较强,因此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但在ES中究竟存在几种特异性蛋白成分?它们的分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筛选出"消化法"检测旋毛虫病的最适检测条件,即消化后收集虫体所需要的沉降温度和沉降时间,为改善现有屠宰动物旋毛虫病"消化法"检验技术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方法 ]将12个旋毛虫国际标准虫株(8个种和4个基因型)感染Balb/c小鼠,感染40天后剖杀,分别在4℃和25℃条件下计算不同时间点的回收肌幼虫百分比,计算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点收集到的肌幼虫数目与消化液原液总的肌幼虫数目的比值及沉降速率。[结果 ]比较发现旋毛虫不同种及基因型在不同温度和沉降时间上回收的肌幼虫百分比存在明显差异,确定出适合已知旋毛虫每个种和基因型的消化法检验最适条件,筛选出最适条件为4℃沉淀、至少沉降45分钟。[结论 ]现有消化法检验旋毛虫病的国际"金标准"确实存在一定的偏差和不足,在实际应用中有可能造成旋毛虫病的漏检。本研究结果筛选出适合消化法检验旋毛虫病的最适条件,为进一步完善消化法检测旋毛虫病的国际"金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旋毛虫病几乎是全球性分布的人兽共患病,是肉品检验的必检项目之一。大多数国家采用镜检法与胃酶消化法作常规检验,但由于该虫寄生密度差异很大,抽样的置信限幅度也很大,可造成相当部分的漏检。而应用血清学检验方法具有均一性和专一性,但不足处是产生非特异性反应。本试验应用自己研制的碱性磷酸酶(AKP)及其结合物和肌旋毛虫抗原,对猪旋毛虫病进行ELISA检测,并与镜检法、胃酶消化法诊断进行比试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碱性磷酸酶(AKP)起初用于抗原定位,七十年代广泛用于免疫诊断技术。1976年,Rnitenberg 等用免疫酶标记间接法(ELISA)检测猪旋毛虫病,获得了满意的结果,随后设计了自动化测试装置,检出效率很高。国内外普遍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 AKP 进行抗抗体标记,但由于辣根过氧化物酶其试剂有致癌因素,而  相似文献   

16.
<正> 自从发现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 Owen1885(Rai-liet 1895)]到现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对旋毛虫和旋毛虫病的诸方面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作为旋毛虫病免疫学和诊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抗原也是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本文拟就这方面的研究概况做一简述。一、旋毛虫抗原的提纯和分析由于不同作者采用的提纯旋毛虫抗原的方法不同,因而得到的结果也各异。Strobel首先发现旋毛虫的提取物具有抗原性以免疫凝胶  相似文献   

17.
用于人及动物系统性真菌病早期诊断的免疫学技术,包括皮肤试验,补体结合反应(CF),乳胶凝集反应(LA)、凝胶扩散沉淀试验(GDP)、试管凝集反应(TA)及荧光抗体试验(FA)等。除免疫缺陷、免疫抑制或抗原过量的病例外,对连续采集的标本中的抗体定量则具有预后价值。对患球抱子菌病的犬,血清学和病理组织学的俭  相似文献   

18.
为摸清西昌市生猪旋毛虫感染的强度和分布情况,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常规压片镜检法对从我市4个定点屠宰场采集的生猪血清和膈肌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屠宰后生猪旋毛虫平均检出率为0.029%,血清旋毛虫抗体阳性率为6.22%,西昌市有旋毛虫病流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寄生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技术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已取得很大进展,寄生虫病的免疫学诊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变态反应、循环抗体(CAb)检测,循环抗原(CAg)检测、抗原抗体复合物(CIC)的检测。变态反应现应用较少。以抗原来检测抗体系经典的检测途径。  相似文献   

20.
旋毛虫病是由毛首目、毛形科的毛形线虫侵染所引起。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人、猪、猫、狗、鼠等都可感染。人旋毛虫病可致人死亡,感染源为摄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肉品。对旋毛虫检验的方法主要有目检和镜检法、集样消化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我们在实践中要不断地改进,以寻求一种简便、快速而又准确性高的旋毛虫临床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