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鸭也叫瘤头鸭、红鼻番,在我国有着十分广泛的分布.近年来,我国番鸭养殖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频发的疫病尤其是病毒病成为限制番鸭养殖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推动番鸭养殖水平的提升,养殖户有必要加强对番鸭品种及其各类疫病的研究,不断优化和细化番鸭养殖技术,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番鸭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方法,旨在促进番鸭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雏番鸭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除常规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外,雏番鸭细少病毒病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和鉴定、血清学试验、免疫学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作者从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两个方面综合阐述了雏番鸭细小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为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临床快速诊断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雏番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张济培(广东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南海大沥528231近年来我省番鸭养殖发展迅速,已成为家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之一,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新的疾病不断出现,严重影响其发展,继前几年对雏番鸭危害极大的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之后,近两年来,...  相似文献   

5.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评价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对番鸭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的免疫机理;1日龄番鸭免疫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分别于免疫后7~35 d观察番鸭生长发育,检测免疫番鸭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外周血淋巴细胞、胸腺细胞和法氏囊细胞对ConA、LPS的反应,细胞毒T细胞(CTL)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免疫番鸭生长发育正常,免疫器官中胸腺明显增大;免疫后35 d血清中和抗体才开始上升;外周血和胸腺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显著提高(P<0.05);而外周血和法氏囊淋巴细胞对LPS增殖反应无显著变化(P<0.05);外周血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功能增强(P<0.05).结果提示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免疫后主要刺激提高番鸭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雏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侵害雏番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喘气和腹泻为主要症状.1985年以来,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省先后发生该病,对1-3周龄雏番鸭危害极大.1989年法国西部也发生了致死率为80%的番鸭细小病毒病,并分离到了病毒.广西从1996年开始在番鸭中也出现了类似疾病,为了明确病因,我们从广西各地采集疑似番鸭细小病毒病料,进行了病原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7.
番鸭细小病毒病和鹅细小病毒病已成为水禽养殖中危害比较严重的传染病,其病原分别是番鸭细小病毒(MDPV)和鹅细小病毒(GPV),二者临床上常在同一地区流行,有时还会发生混合感染。鹅细小病毒病和番鸭细小病毒病临床症状类似,均表现废食和下痢等消化道症状以及呼吸困难症状,鉴别诊断有一定的难度。虽然MDPV和GPV生物学特性相似,但二者致病力却有显著差异,MDPV只感染番鸭,GPV则既可感染鹅,又可感染番鸭,采用雏禽攻毒试验,可初步区分2种病毒。2种疫病均重在预防,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外,在该病流行地区,对雏禽免疫,或者在种禽产蛋前免疫,使禽苗获得被动免疫,均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吉安市有水禽养殖的传统,分布面广,且鹅、鸭、番鸭及杂交品系均有养殖,常发的疫病有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禽流感、沙门氏菌病、禽霍乱、鸭瘟、副粘病毒病、霉菌病等,但2018年来吉安市范围内相继出现了一些新发水禽疫病,如鸭坦布苏病毒病、短喙及侏儒综合症、雏鹅痛风等,对水禽养  相似文献   

9.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番鸭的一种发病率和致死率高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对番鸭养殖业危害较大。该文报道一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的诊治与体会。  相似文献   

10.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2~5周龄的雏番鸭。该病传播迅速,致死率可达80%以上。是危害番鸭养殖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笔者自1995年至今,诊治过多例患此病的雏番鸭群,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中1个病例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番鸭细小病毒病的鉴别诊断及防制措施王政富(广东省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528231)番鸭细小病毒病(MPVD)是番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我国番鸭饲养较多的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南方省份广泛流行,具有较高致死率,成为番鸭养殖业发展的巨大障碍。根据笔者近...  相似文献   

12.
番鸭"三周病"、细小病毒型"白点病"和小鹅瘟是雏番鸭常见的三种细小病毒病,对番鸭养殖业危害较为严重。本文对从广东惠州及周边地区病死番鸭中分离鉴定的1株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病毒、1株小鹅瘟病毒和1株番鸭"三周病"病毒分别感染健康雏番鸭,将发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进行对比,从而为基层兽医工作者提供三种番鸭细小病毒病临床鉴别、初步诊断更加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雏番鸭群免疫 1.小鹅瘟、番鸭细小病毒病二联活苗免疫:雏番鸭在出壳后48小时内应用该二联活苗免疫.  相似文献   

14.
方博 《广东饲料》2019,(3):49-50
番鸭细小病毒病(Muscovy duck parvovirosis),是由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ling Parvovirus Disease, MDPV)引起的番鸭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番鸭,俗称"三周病",该病的临床症状为喘气、腹泻、脚发软和进行性消瘦。番鸭细小病毒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危害番鸭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病原之一。本文就番鸭细小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及综合防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养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是1997年以来在我国福建、广东、浙江等省番鸭群流行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文报道了某番鸭养殖场的一起番鸭呼肠孤病毒病。通过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确诊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明确病原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使该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浙江省余姚、金华等地,随着番鸭饲养的不断发展,发生了一种以腹泻、喘气为特征、死亡率很高的雏番鸭急性传染病。据现场调查与免疫防治初探,认为我省的雏番鸭可能存在两种不同免疫原性的细小病毒病,即小鹅瘟细小病毒病(GPV)与雏番鸭专一性细小病毒病(MDPV)。  相似文献   

17.
2005年福建莆田地区多个番鸭饲养场雏番鸭大批死亡,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确定为番鸭呼肠病毒病.利用番鸭呼肠病毒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攻毒保护率为90%,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病毒病,以1~3周龄的雏番鸭最为易感,给我国番鸭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该病的主要病原为番鸭细小病毒。文章从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病学以及实验室诊断方法等多个方面对番鸭细小病毒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MDPV)引起的,以腹泻、气喘以及胰脏出血、坏死等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养鸭业高质量发展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为深入了解MDPV,做好疫病防控,重点对番鸭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方法、疫苗研究进展及防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从业者正确认知MDPV提供较为系统的内容,也为番鸭细小病毒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应用具有免疫荧光特性的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病单克隆抗体(MDRV 237-11)建立了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Mab-IFA)方法。结果显示人工感染MDRVMW9710株病毒后发病和死亡番鸭组织切片均可检出阳性病灶;且组织匀浆经尿囊腔途径接种12日龄番鸭胚,取死亡胚心制作冰冻切片进行IFA鉴定呈阳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好、可用于快速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