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1α,25-(OH)2D3影响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增殖分化是否存在L-型钙离子通道机制。在体外培养SD大鼠0B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1α,,25-(OH)2D。(0、10^-9、10、10^-7mol/I。)或和10mol/OB硝苯地平(NIF)作用24、48、72h。采用MTT法测定0B增殖率,PNPP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I。P)活性。结果显示,1α,25-(OH)2D。卉13量依赖性地抑制oB增殖、促进ALP活性;10^-8mol/LNIF单独作用亦能抑制OB增殖、促进ALP活性;并且在培养早期(24、48h)能消除10mol/L 1α,25-(OH)2D3对OB增殖的抑制效应及对ALP活性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1α,,25-(0H)2D3能够抑制0B增殖、促进其分化;并且此过程涉及L-型钙离子通道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SD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OB)体外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1α,25-二羟维生素D3(0、10^-9、10^-8、10^-7mol/L),作用24、48、72h,测定OB增殖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作用48h流式细胞仪测定0B周期。结果显示,10^-9mol/L 1α,25-二羟维生素D3作用24、48、72h均促进oB增殖(P〈0.05或P〈0.01),抑制ALP活性(P〈0.01);10^-8、10^-7mol/L作用24、48h,OB增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24h时ALP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48h则抑制了ALP活性并使OB滞留在G2/M期(P〈0.05或P〈0.01);72h时10^-7mol/L组OB增殖率极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并使ALP活性升高(P〈0.01)。表明低浓度1α,25-二羟维生素D3能促进OB增殖,抑制其分化;高浓度1α,25-二羟维生素D3能抑制OB增殖,促进其分化,并使细胞滞留在G2/M期。  相似文献   

3.
在SD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OB)体外培养体系中添加不同浓度1α,25-二羟维生素D_3(0、10~(-9)、10~(-8)、10~(-7) mol/L),作用24、48、72 h,测定OB增殖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作用48 h流式细胞仪测定OB周期.结果显示,10~(-9)mol/L 1α,25-二羟维生素D_3作用24、48、72 h均促进OB增殖(P<0.05或P<0.01),抑制ALP活性(P<0.01);10~(-8)、10~(-7)mol/L作用24、48 h,OB增殖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24 h时ALP活性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48 h则抑制了ALP活性并使OB滞留在G_2/M期(P<0.05或P<0.01);72 h时10~(-7) mol/L组OB增殖率极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并使ALP活性升高(P<0.01).表明低浓度1α,25-二羟维生素D_3能促进OB增殖,抑制其分化;高浓度1α,25-二羟维生素D_3能抑制OB增殖,促进其分化,并使细胞滞留在G_2/M期.  相似文献   

4.
体外培养奶牛成骨细胞,用10^-12mol/L、10^-11mol/L、10^-10mol/L、10^-9mol/L和10^-8mol/L成骨生长肽(OGP)干预5d后.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以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骨钙素(OC)含量。结果显示:成骨生长肽对细胞上清液中ALP活性起抑制作用,其中在10^-10mol/L时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对细胞上清液中OC亦起抑制作用,且该抑制呈现剂量双向性.在10^-10mol/L时抑制作用显著。结论:成骨生长肽对体外培养奶牛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起轻微抑制作用而且呈双向性。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寻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1α,25-(OH)2D3)对体外培养的牛卵巢卵泡颗粒细胞的活力、增殖及雌激素分泌的影响。在体外培养的牛卵巢卵泡颗粒细胞中加入不同梯度的1α,25-(OH)2D3(0,1,10,100 n M),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细胞计数检测增殖,ELISA法检测雌二醇浓度。结果表明:1、10、100 n M的1α,25-(OH)2D3均能提高卵泡颗粒细胞的活性,1α,25-(OH)2D3为100 n M时其刺激作用最强;10、100 n M的1α,25-(OH)2D3能刺激卵泡颗粒细胞增殖与雌二醇分泌,100 n M的1α,25-(OH)2D3刺激增殖作用最强,10 n M的1α,25-(OH)2D3刺激雌二醇分泌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浓度1α,25-二羟维生素D3(0,10-9,10-8,10-7mol/L)对体外培养SD大鼠成骨细胞(Osteoblast,OB)超微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10-9mol/L组细胞铺展较好,表面突起、线粒体数量增多;10-8mol/L组细胞趋于扁平,表面突起减少且呈现细长状,内质网数量增多,线粒体减少;10-7mol/L组细胞外基质中大量丝状纤维连接成网状,胞内细胞器较少,出现大量分泌小泡,胞浆内含有大量钙颗粒沉积。说明,高浓度1α,25-二羟维生素D3能够抑制OB增殖,促进细胞的分化及功能表达。  相似文献   

7.
补骨脂水提液及补骨脂素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补骨脂水提液及补骨脂素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采用MTT法、PNPP(对硝基苯磷酸二钠盐)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的补骨脂水提液(10-4~101 mol·L-1)及补骨脂素(10-8~10-4mol·L-1)对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0、10-8 mg·ml1补骨脂水提液对成骨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高浓度(10-4、10-5 mol·L-1)补骨脂素抑制细胞增殖,而低浓度(10-7、10-8mol·L-1)补骨脂素能够促进增殖;10-4、10-6 、10-8 mol·L-1补骨脂素均能使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明显上升;各浓度的补骨脂水提液及补骨脂素使细胞G1期百分比降低,而S期、G2期百分比显著增加.试验结果证实补骨脂水提液及补骨脂素具有植物雌激素样作用,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促使细胞由G1期向S期、G2期转化;补骨脂素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8.
利用鸡胚性腺生殖细胞-体细胞体外无血清共培养模型研究雄激素对生殖细胞增殖的影响。培养的鸡胚卵巢细胞用睾酮(T,10^-8、10^-7、10^-4 mol/L)和/或芳香化酶抑制剂letrozole(Let.10^-9、10^-8、10^-7mol/L)处理.48h后测定生殖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显示.睾酮能够促进卵巢生殖细胞的增殖。且这种促增殖作用可被Let部分阻断。由此推断.睾酮的这种促进鸡胚卵巢生殖细胞增殖的作用,部分是通过转变为雌激素才得以发挥的。  相似文献   

9.
骨是镉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之一,但其对鸡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毒性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差速贴壁纯化法获得鸡BMSCs,加入不同浓度镉处理不同时间,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茜素红染色鉴定成骨分化,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COL1、OSX、RUNX2、ALP、OCN、OPG、OPN、RANKL)表达变化。结果显示,1~10μmol/L的镉显著促进BMSCs增殖,20μmol/L的镉显著抑制其增殖(P<0.05);5μmol/L以上的镉可显著抑制ALP活性,并以浓度依赖方式极显著抑制成骨相关基因(COL1、OSX、RUNX2、ALP、OCN、OPG、OPN)mRNA表达,上调RANKL mRNA表达(P<0.01)。表明,一定浓度镉可抑制鸡BMSCs体外增殖及其向成骨细胞(OB)的分化。  相似文献   

10.
在体外培养4日龄SD大鼠成骨细胞(OB)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钙(0、1、2、4mmol/L),钙作用2d后,观察细胞活性、间隙连接通讯(GJIC),测定钙离子([Ca2+]i)浓度;钙作用2、5、8d测定OB内总蛋白及Ⅰ型胶原(Col-Ⅰ)含量。与对照组比较,钙作用2d后,OB内线粒体增多,内质网扩张,细胞内[Ca2+]i浓度增加,GJIC的荧光扩散距离缩小。总蛋白含量,在2d,钙1、4mmol/L组高于(P〈0.05或P〈0.01)对照组,在5、8d低于对照组,但仅在8d差异显著(P〈0.05或P〈0.01)。第2天后,钙抑制Col-Ⅰ分泌(P〈0.01),在5、8d均促进(P〈0.05或P〈0.01)其分泌。结果表明,添加钙作用2d后,促进OB代谢及[Ca2+]i沉积,抑制细胞间通讯,促进总蛋白分泌,抑制Col-Ⅰ分泌,促进了细胞增殖。增殖期过后,则抑制总蛋白分泌,促进Col-Ⅰ分泌,使OB较早的进入基质成熟期,利于骨骼的重建。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stimulatinghormone,α-MSH)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在羊驼皮肤黑素细胞中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正常羊驼皮肤黑素细胞,检测不同浓度α-MSH(0、10-9、10^-8、10^-7moL/L)对羊驼皮肤黑素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基因...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1α, 25-(OH)_2D_3对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骨髓单核巨噬细胞(BMMs)体外共培养体系中破骨细胞(OC)形成的影响,笔者对1α, 25-(OH)_2D_3处理后的细胞进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骨吸收功能鉴定、OC标志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表明:1α, 25-(OH)_2D_3能够上调BMSCs中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表达,下调骨保护素(OPG)的表达。1α, 25-(OH)_2D_3处理共培养细胞5 d,OC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多,骨吸收活性较对照组极显著增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Ⅱ型碳酸酐酶(CAⅡ)、组织蛋白酶K(CtsK)及TRAP等标志性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10~(-8) mol·L~(-1) 1α, 25-(OH)_2D_3效果最明显。结果表明,10~(-8) mol·L~(-1) 1α, 25-(OH)_2D_3能够介导鸡BMSCs和BMMs共培养体系中OC的形成,该OC具有骨吸收活性,为进一步研究OC在家禽骨骼及钙磷代谢紊乱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1,25(OH)2D3是维生素D的主要活性形式,影响人和动物脂肪形成,为探究其在猪脂肪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试验从3~5日龄仔猪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前体脂肪细胞,并以浓度为0、0.1、1、10、100和1 000 nmol/L的1,25(OH)2D3分别处理,在培养的0、1、2、4、6、8和10 d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在诱导分化后0、1、2、4、6、8和10 d,以油红O染色提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成脂分化及分化标志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肪酸合成酶(FAS)表达。结果显示,0.1和1 nmol/L 1,25(OH)2D3显著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P<0.05),而浓度为10~100 nmol/L时则抑制细胞增殖(P<0.05);0.1和1 nmol/L 1,25(OH)2D3显著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P<0.05),降低PPARγ和FAS mRNA表达水平(P<0.05),但在浓度为10和100 nmol/L时,显著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P<0.05),上调PPARγ和FAS mRNA表达(P<0.05);浓度达1 000 nmol/L时,可能对细胞有毒性作用。综合以上结果,低浓度1,25(OH)2D3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而通过下调PPARγ表达抑制分化;高浓度1,25(OH)2D3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通过上调PPARγ表达促进分化。1,25(OH)2D3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核心结合因子α1(Cbfal),是成骨细胞发生和分化的特异性转录因子。Cbfal/p56能激活T细胞特异性基因表达,Cbfal/1357的超表达能诱导多潜能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表型分化,并激活骨钙蛋白、Ⅰ型胶原蛋白、骨桥蛋白、骨唾液蛋白等成骨基因转录。Cbfal基因反义寡核苷酸则阻止OB分化和骨化形成,如果Cbfal基因缺失,将导致形成以破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软骨组织为主而缺乏成骨细胞的骨骼系统。骨形态发生蛋白、转移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甲状旁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和1,25(OH)2D3等因子可上调或抑制Cbfal的表达,在骨的发育和组织钙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旨在探究β-catenin在lα,25-(OH)_2D_3调控小鼠体外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形成中的作用。体外诱导小鼠OC形成,添加1α,25-(OH)_2D_3观察其对OC形成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敲低β-catenin进一步观察1α,25-(OH)_2D_3对OC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1α,25-(OH)_2D_3极显著(P0.01)抑制体外培养小鼠OC形成和骨吸收活性。敲低β-catenin,OC数量及OC形成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和激活T-细胞核因子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cytoplasmic 1,Nfatc1)mRNA表达显著(P0.05)升高。1α,25-(OH)_2D_3可促进OC形成过程中β-catenin基因Ctnnb1 mRNA的表达,但敲低β-catenin基因,1α,25-(OH)_2D_3仍可抑制OC形成。试验表明,β-catenin可抑制体外培养OC形成,但对1α,25-(OH)_2D_3抑制OC形成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常山提取物和常山乙素的免疫学活性,应用MTT法测定2种药物体外对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常山碱提取物质量浓度达到200mg/L时显著抑制了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质量浓度在10mg/L时对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质量浓度在10~200mg/L对LPS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5)。常山乙素质量浓度达到0.1mg/L时显著抑制了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质量浓度在0.001~0.01mg/L时对ConA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5),质量浓度在0.0001mg/L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质量浓度在0.0001~0.005mg/L对LPS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P〉0.05)。结果表明,常山提取物和常山乙素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活性,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免疫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丁酸钠(SB)刺激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增殖的分子机制。采用单因素设计,以含不同浓度(0、15、30、45、60和75μmol/L) SB的DMEM/F12培养基(含10%新生胎牛血清)培养BMECs,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确定适宜SB浓度。然后以对照(0μmol/L)和适宜SB浓度培养BMECs,并采用蛋白激酶B (Akt)阻断剂(AKT-IN-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阻断剂雷帕霉素(Rap)或小干扰RNA(siRNA)沉默G蛋白偶联受体41(GPR41)对信号通路及受体进行处理,检测BMECs细胞增殖、凋亡以及GPR41和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60μmol/L的SB显著提高了BMECs细胞活力(P <0.05),75μmol/L的SB显著抑制了BMECs细胞活力(P<0.05);60μmol/L的SB极显著增加了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A2(CCNA2)和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1),显著增加了P...  相似文献   

18.
25-OH-D3及1,25-(OH)2-D3是维生素D的真正活性形式,本文对25-OH-D3及1,25-(OH)2-D3的生物学功能、吸收代谢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为为其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切割取样后小鼠胚胎和牛胚胎冷冻-解冻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1)分别以10%甘油、10%乙二醇作为冷冻液以及在以上两种冷冻液中分别添加10%葡聚糖+0.1mol/L蔗糖作为冷冻液常规方法冷冻切割后的小鼠胚胎,冷冻-解冻后体外培养72h总发育率分别为56.9%(259/455)、81.8%(604/738)、84.8%(540/637)和59.5%(308/518)。(2)取样后胚胎体外短暂培养(0-4h)并不能提高切割取样后小鼠胚胎冷冻-解冻体外培养发育率。(3)切割取样小鼠胚胎在25%甘油+0.25mol/L蔗糖+20%的血清为冷冻液,在-100~-110℃左右熏蒸2min快速冷冻后体外培养发育率为73.3%(33/45),切割取样牛胚胎快速冷冻-解冻移植妊娠率为57.1%(4/7)。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