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鸡贫血病病毒VP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鸡贫血病病毒(chicken anaemia virus,CAV)VP2基因克隆入表达性载体PGEX-5X-3,在大肠杆菌以谷胱甘肽转移酶(GST)融合蛋白的形式获得了表达。以此表达产物免疫小鼠,制备抗CAV VP2的多克隆抗体。通过对CAV感染的MSB1细胞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结果为阳性,这表明表达产物保留了CAV相关的抗原特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CAV VP2的生物学特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组织病料中提取到的鸡贫血病毒核酸经PCR扩增得到vp2基因,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上,重组菌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结果VP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以表达产物免疫小鼠4次,制备了抗CAVVP2的多克隆抗体。通过对CAV感染的MSB1细胞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为阳性。这表明表达产物保留了CAV相关的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CIA临床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根据GenBank中CAV哈尔滨分离株基因序列,设计出针对CAV VP1大片段(608 bp)的引物,利用PCR方法从CAV基因组序列中扩增出VP1基因的大片段(608 bp),按照正确的读码框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 )上,得到含VP1大片段的pET32a( )重组子,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有分子质量约42 ku的融合蛋白表达,与预期分子质量大小一致,通过Ni亲和层析柱纯化出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融合蛋白与His单抗能够结合.CAV VP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融合蛋白的纯化为后续制备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提供了良好的抗原来源,也为研究VP1与其他CAV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子生物学软件DNASTAR对CAV VP1的基因分析发现,CAV VP1基因的5端非抗原区编码蛋白的密码子中存在连续的大肠杆菌稀有密码子。为了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CAV VP1,文章研究扩增了不含5’端稀有密码子的CAV VP1基因,并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GEX-VP1,成功进行了高效表达。电泳条带分析表明,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在44%左右,为研究CAV VP1的抗原性提供了丰富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鸡贫血病毒细胞凋亡素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学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鸡贫血病毒 (CAV)细胞凋亡素基因克隆入表达性载体 p GEX- 5 X- 3,在大肠杆菌中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获得表达。再以表达产物免疫小鼠 ,制备抗 CAV凋亡素的多克隆抗体。以其对 CAV感染的 MSB1细胞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呈阳性 ,表明表达产物保留了其相关的天然抗原特性。  相似文献   

6.
鸡贫血病毒VP1和VP2蛋白在家蚕中的联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鸡贫血病毒VP1和VP2基因分别克隆入转换载体pBacPAK8中,获得重组转移质粒pBac-vp1和pBac-vp2。以上两质粒分别与CvnⅠ酶切线性化的亲本病毒Bm-BacPAK6DNA共转染家蚕细胞,通过蓝白斑筛选,纯化得到重组病毒Bm-vp1和Bm-vp2。PCR分析表明Vp1和Vp2基因已整合进杆状病毒基因组中。将Bm-vp1和Bm-vp2共感染5龄家蚕,通过表达产物免疫SPF鸡产生的抗血清与CAV感染的MDCC-MSB1细胞的间接荧光抗体分析,证明表达产物能诱导鸡产生相应的抗体。该研究表明,表达VP1和VP2蛋白的重组家蚕杆状病毒(recombinant BmNPV)是很有前途的CAV亚单位疫苗的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7.
CAV基因T程亚单位苗与IBDV二联灭活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BDV为自行分离的VVIBDV COB-C1组织毒,毒价为CELD5010^5.0/0.2mL,CAV为VP1和VP2基因克隆进家蚕杆状病毒转基因载体质粒中,后经重组,筛选后获得的重组VP1和VP2基因产物,IBDV经甲醛灭活后与CAV按适当比例混合。1:4与白油佐剂研制成油包水型乳化剂二联疫苗,经安全试验、免疫保护试验证明该二联灭活疫苗安全有效,免疫种鸡群后可使其后代产生IBDV和CAV抗体,雏鸡得到较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为单股环状DNA,基因组长度为2.3 kb.CAV基因组单链有3个部分或完全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RF),分别编码核衣壳蛋白VPl、相关蛋白VP2、细胞凋亡因子VP3 3种蛋白.至今发现的所有CAV毒株的抗原性都相同,均属于同一个血清型,但世界各地的CAV分离株之间毒力不同,基因组序列也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广东分离株变异情况,通过PCR方法克隆了于2012年分离到的10株CAV的编码区序列,并对其进行了测序及分子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广东CAV分离株编码区全长1 823bp,含有3个互相重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分析表明,广东省CAV分离株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其他36株CAV比较,VP1核苷酸的同源性在94.1%99.2%之间,推导出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在95.3%99.2%之间,推导出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在95.3%99.3%之间;VP2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8.2%99.3%之间;VP2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8.2%100%之间,推导出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在95.9%100%之间,推导出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在95.9%99.5%之间;VP3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7.8%99.5%之间;VP3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7.8%100%之间,推导出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在95.1%100%之间,推导出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在95.1%99.2%之间;VP1蛋白共有17个位点发生了变异,VP2蛋白共有11个位点发生了变异,VP3蛋白共有6个位点发生了变异。分子进化分析显示,10株CAV广东分离株主要位于两个分支,其中9株CAV分离株与GenBank上已发表的35株CAV处于一个大分支,而GDN-12与分离株KC414026处于另外一个小分支,由此得出其中9株广东CAV分离株是目前主要的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犬细小病毒(CPV)核酸疫苗(pVCPV-VP2)、CPV重组活载体疫苗(CAV2/CPV)与CPV弱毒疫苗对犬进行了免疫试验,以检测不同CPV疫苗的免疫原性。采用CPVELISA、CPVHI与CPV微量中和试验检测免疫犬的体液免疫水平,采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犬的细胞免疫水平。结果,pVCPV—VP2和CAV2/CPV均能诱导机体产生抗CPVELISA抗体与抗CPV中和抗体,但是pVCPV-VP2不能诱导机体产生可检测的抗CPVHI抗体,而CAV2/CPV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抗CPVHI抗体。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pVCPV-VP2和CAV2/CPV免疫犬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对ConA与CPV的刺激均出现明显的增殖反应。结果表明,pVCPV—VP2和CAV2/CPV免疫犬均能诱导机体产生抗CPV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和细胞免疫反应,两者所表达的VP2蛋白均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CAV2/CPV以及pVCPV—VP2和CAV2/CPV联合免疫犬的抗CPV体液免疫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均比用pVCPV—VP2单独免疫犬的体液免疫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高。但CAV2/CPV诱导机体产生的抗CPV特异性免疫反应仍然比CPV弱毒疫苗诱导机体产生的抗CPV特异性免疫反应弱。另外,CAV2/CPV还能诱导机体产生抗CAV-2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根据昆虫细胞密码子的偏嗜性,对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VP2基因的密码子进行优化,利用Bac-to-Bac表达系统构建了表达优化VP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通过感染昆虫细胞(Sf9)获得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SDS-PAGE分析显示Sf9细胞中出现了65 kDa的蛋白条带,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IFA)和Western blot结果均证实表达产物能与鼠抗GPV VP2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同时,试验结果还证明,密码子优化后的GPV VP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表达量得到了提高,明显高于野生型VP2基因。透射电镜观察纯化后的昆虫细胞表达产物,可见直径约30 nm的VLPs,表明密码子的优化并不影响VP2蛋白的组装。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诊断抗原以及新型GPV疫苗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犬腺病毒(CAV)和犬细小病毒(CPV)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CAV Hexon基因序列和CPV VP2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和2条Taq Man探针。经过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CAV和CPV的双重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以含有CAV Hexon基因和CPV VP2基因的重组质粒标准品为模板绘制标准曲线,其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0,CAV和CPV荧光定量PCR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仅对CAV-I型、CAV-II型和CPV检测结果为阳性,而对犬瘟热病毒、犬副流感病毒和犬冠状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表明其特异性强。该方法的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其检测下限为10拷贝/μL。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表明该方法重复性好。利用普通PCR方法与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分别对感染CAV(10份)和CPV(27份)的犬模拟病料样品进行检测,两种方法对CAV和CPV检测的符合率分别可达100%和96.30%。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敏感、准确等优点,可以用于CAV和CPV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13.
通过PCR方法克隆了从我国哈尔滨分离的一株鸡贫血病毒(CAV)的VP2基因,并对之进行了测序,该基因的开放读码框由65bp组成,编码216个氨基酸。通过将本次克隆的基因与GenBank收录的CAV的VP2基因比较,同源性至少为99%,未发现与本次克隆的VP2蛋白完全一致的CAV分离株,与之同源性最好的是CIA-1的VP2蛋白,相差1个氨基酸,与Cux-1也仅相差2个氨基酸,因此从该蛋白看CAV哈尔滨分离株的变异程度不很高。比较这27株病毒的VP2及其基因序列,发现共有31处核苷酸发生变异,这些变异将导致VP2的12个氨基酸变化,尽管他们散布于整个VP2,但在186到191号氨基酸区域存在一个没有报道过的变异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CAV的VP2是相对较保守的蛋白。  相似文献   

14.
将猪细小病毒分离株LJL12 VP2基因和猪瘟病毒多肽基因E290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Mel Ba-cA,将该重组质粒与Bac-N-Blue DNA共转染昆虫细胞,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分析,构建了表达猪瘟病毒T细胞表位和猪细小病毒VP2融合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结果显示,获得了含VP2基因和E290基因的重组质粒pM-VP2-E290,昆虫细胞sf9的表达产物经SDS-PAGE、Western-blot检测后确定所表达的蛋白质分子质量大小约为67 ku,且具有天然蛋白的抗原特性。免疫电镜观察可见表达产物形成的病毒样颗粒。证实,成功构建了同时含有PPV VP2基因和CSFV特异性T细胞表位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并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5.
通过DNA重组技术,将克隆到的MDPV-Q和MDPV-26的VP2基因片段,经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aclI和Kp-nl的酶切,将酶切产物再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ZαA中,得到表达重组质粒pPICZαA-M-Q VP2和pPICZαA-M-26 VP2.将这两种表达重组质粒分别转化到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X-33)中进行表达,经甲醇诱导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MDPV-QVP2和MDPV-26 VP2基因片段的表达产物大小约为73kD,与理论预计相符.此外,本研究还意外地发现,重组质粒转化到酵母菌进行表达,在表达VP2结构蛋白的同时,还表达了一条大小约为60kD的蛋白条带.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AGV2血清学检测方法,利用p GEX-6P-1载体,对AGV2的衣壳蛋白VP1基因进行分段GST融合表达,成功构建了4个VP1分段GST融合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VP1_1-462、VP1_463-924、VP1_925-1383以及VP1_735-1089。经IPTG诱导、SDS-PAGE以及Western blot分析发现,VP1_1-462以及VP1_925-1383的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而VP1_463-924以及VP1_735-1089的表达产物具有可溶性,且VP1_925-1383的表达量最高。这些AGV2 VP1分段GST融合表达产物的获得为建立用于AGV2流行病学调查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兽医学报》2019,(5):813-820
旨在利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表达融合VP22短肽的重组猪细小病毒(PPV)衣壳蛋白VP2,分析其免疫原性。以PPV N株为模板,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分别将VP22融合到VP2基因的N端或C端,构建重组杆状病毒rBV-VP2、rBV-VP22-VP2和rBV-VP2-VP22,通过感染昆虫细胞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并在小鼠上初步验证其免疫原性。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均能与鼠抗PPV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透射电镜观察到rBV-VP2、rBV-VP22-VP2的表达产物可装配形成直径约22~24 nm的病毒样粒子,VP2-VP22没有观察到病毒样粒子。PPV ELIS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3种表达产物均能有效诱导小鼠产生PPV特异性抗体,其中VP2、VP22-VP2组产生抗体水平与PPV灭活苗相当;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3种表达产物均能有效刺激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分泌,其中VP22-VP2组IL-2和IFN-γ的含量要显著高于VP2和PPV灭活苗组及重组蛋白VP2-VP22组,表明VP2 N端融合VP22蛋白的免疫效果要优于其C端,VP22-VP2虽不能提高VP22蛋白的体液免疫效果,但具有增强小鼠机体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利用PCR技术从虎源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FPV)HLJ株细胞培养物中扩增VP2基因,测序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构建pGEX-6p-VP2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切胶法纯化,所得产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其抗原活性。以纯化的重组VP2蛋白作为抗原,通过建立检测家猫FPV自然感染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来研究该蛋白作为猫科动物猫泛白细胞减少症通用诊断抗原的特性。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1755bp,编码584个氨基酸。SDS-PAGE和Western blot显示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大小约为84000(其中目的蛋白58000,GST标签26000),并具有抗原性。间接ELISA抗体检测法的应用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VP2蛋白可以作为诊断抗原用于家猫FPV自然感染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并初步证明该蛋白具有作为猫科动物猫泛白细胞减少症通用诊断抗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大鼠细小病毒(Rat parvovirus,RPV)VP2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为抗原建立检测RP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比对分析大鼠细小病毒不同毒株的VP2蛋白序列,我们筛选出了RPV株VP2蛋白上长度为378 bp的特异性成熟肽序列,随后构建了pET30a原核表达体系,借助His标签对重组表达产物进行纯化,以纯化鉴定后的表达产物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抗血清并建立检测大鼠细小病毒血清抗体的间接VP2-ELISA方法。结果显示,抗原包被质量浓度为0.28μg/mL,阳性判定标准初步定为OD450≥0.5,与H-1株和KRV株的阳性血清存在一定的交叉反应,批内试验变异系数小于10%。本研究建立的RPV VP2-iELISA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大鼠细小病毒感染的血清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5,(8):85-89
江苏泰州某鸡场发生疑似鸡传染性贫血疫情。本试验从发病鸡采集病料,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病毒特异性PCR确定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将病料组织用抗生素处理之后接种MDCC-MSB1细胞系,最终分离1株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命名CAV MY1305-30株。电镜负染结果表明,该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为典型的CAV粒子。动物回归试验表明,该病毒能够引起雏鸡发病,剖检能够看到鸡传染性贫血典型的骨髓黄化、凝血不良、胸腺萎缩等病理变化。根据Gen Bank中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泰州株进行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泰州株MY1305-30株基因组编码区VP1基因和VP2基因全长分别为1 350和651 bp,编码区内不存在碱基插入或缺失,同源性分析表明泰州株与GenBank中收录的CAV流行株编码区同源性在96.5%~99.8%之间,VP1和VP2基因的遗传进化树表明CAV泰州株属于亚洲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