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微生物发酵烟梗水提物的制备及其在再造烟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烟梗水提物的抽吸品质与可用性,采用从红大烟叶表面分离的HD4、HD12菌株对烟梗水提物进行发酵处理.经GC - MS检测,与未经处理的烟梗水提物(CK)相比,经徽生物处理后的烟梗水提物中香味物质的含量增加,其中,经HD4、HD12菌株处理后的烟梗水提物样品中香味物质总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12.3个百分点和18.7个百分点;杂环类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明显增加,HD4菌株处理后的样品杂环类物质由6种增加到11种,相对含量由3.29%增加到40.63%;进行再造烟叶涂布后感官评价发现,使用微生物处理烟梗水提物的再造烟叶样品香气丰富性与香气量增加、木质杂气减少、细腻性与甜润感改善,抽吸品质有较大提升,且HD4样品的抽吸效果好于HD12样品.因此,使用微生物对烟梗水提物进行发酵处理是提高烟梗水提物抽吸品质与可用性的有效方法,且HD4菌株的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河南烤烟上部叶烘烤质量的工业可用性。[方法]以中烟100为供试品种,进行上部叶适宜成熟度密集烘烤试验。[结果]试验表明,上部叶提前采收烤后烟叶油分减少,身份较厚,组织紧密。适度推迟采收,烤后烟叶橘色烟比例增加,组织变疏松,油分增多,色度变强;促进叶内致香物质转化,提高烟叶香气,减少杂气、刺激性,使余味更加舒适。采收过晚,容易导致烟叶干物质过度消耗,烤后杂色烟增多,经济效益明显下降。[结论]上部烟叶推迟7 d左右采收,可有效改善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提高评吸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减轻,值得在烟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真空回潮对皖南烟叶质量的影响。[方法]试验对皖南地区生产的烟叶上部、中部、下部3个部位分别采取不同工艺条件真空回潮处理验证和对比分析,以考察其常规化学成分、香味成分、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试验表明,采用真空回潮处理,随着真空回潮强度的增强,烟叶中的总糖含量下降,而其他物质变化无明显规律;香味成分总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高等级烟叶具有焦甜香特征物质的化合物下降明显;感官质量高档烟叶总得分先升后降,而中档烟叶总得分呈上升趋势;焦甜香香韵指数高档烟叶略有下降,中档烟叶先升后降。[结论]研究可为皖南地区的烤烟生产中真空回潮工序选择及工艺参数设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影响潍坊烟区中部烟叶(C3F 等级)感官质量的关键物理与化学指标,为进一步提高潍坊烟区中部烟叶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物理测量、化学检测与感官评析等方法对临朐和诸城烟区 2019—2021 年中部烟叶的关键物理、化学和感官质量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潍坊中部烟叶感官评析结果总体较好,诸城烟区中部烟叶叶长、叶宽、单叶重、叶厚度、叶面密度分别较临朐烟区高 5.45%、7.31%、25.42%、15.36% 和 12.46%,而含梗率则低 11.32%。诸城烟叶还原糖、总糖、淀粉、氮和氯等含量分别高于临朐烟区 9.83%、 6.23%、 26.12%、7.9% 和 291%,而钾与钾氯比显著低于临朐烟区。感官质量与化学指标典型相关分析分别在临朐和诸城获得 1 对和 0 对典型变量,对临朐烟区典型变量影响较大的感官指标为杂气、余味、燃烧性,化学指标为两糖比、氯、钾氯比和总氮量。感官质量与物理指标进行典型相关分析分别在临朐和诸城获得 1 对和 2 对典型变量,对临朐典型变量影响较大的感官质量指标为香气量、灰色、余味量和杂气,物理指标为叶长,对诸城典型变量影响较大的感官质量指标为燃烧性、香气质和总得分,物理指标为单叶重、叶长和叶宽。对以上代表性指标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临朐烤烟余味受烟碱含量的促进、受糖碱比的抑制,杂气受到氯含量的抑制,香气量受到叶厚与叶面密度的抑制。诸城烤烟香气质受叶片密度的促进,燃烧性受叶长、叶宽及单叶重增加的抑制。【结论】潍坊烟区中部烟叶理化指标变化显著影响其感官质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物理指标为叶长、单叶重、叶宽,化学指标为两糖比、氯、钾氯比和氮总量,感官质量指标为杂气、余味、燃烧性、香气和灰色。建议进一步提高潍坊中部烟叶中还原糖、钾含量和糖碱比,降低诸城烟叶中的氯含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叶面喷施钼肥次数对晒红烟产量、主要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钼肥能够显著提高烟叶产值、产量和1~3级烟比例;提高烟叶中总糖、还原糖、钾和钼的含量,降低烟碱、总氮和氯的含量,以叶面喷施两次钼肥表现较明显;提高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总量和感官质量,且叶面喷施一次钼肥对上部叶更好,叶面喷施两次钼肥对中部叶更好。因此,喷施钼肥能够明显提高晒红烟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恩施烟区烟叶的香型特点及品质差异,为恩施特色优质烟叶的定向生产及卷烟工业企业的品牌原料需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恩施烟区代表性烟叶样品,进行外观质量评价、化学成分检测及感官质量评吸,用SAS9.1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恩施烟区烟叶主要有浓透清、浓偏中和中偏浓3种香气类型,以浓透清香型和浓偏中香型为主。3种香气类型烟Ⅱl-品质之间具有一定差异:外观质量综合评价浓偏中香型和浓透清香型烟叶明显优于中偏浓香型烟叶;总糖、总植物碱、总氮等化学成分含量对烟叶香型影响较大,以浓透清香型烟叶总糖含量最高,中偏浓香型烟叶总氮、总植物碱和蛋白质含量最高;3种香型烟叶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综合得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以浓透清香型烟叶香气质和香气量最佳,感官评吸综合得分最高,中偏浓香型烟叶综合得分最低。【结论】恩施烟区的烟叶香型以浓透清和浓偏中为主,且随着海拔升高浓透清香型烟叶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因此可将恩施烟区尤其是高海拔地区打造成浓透清香型烟叶的生态种植区域,进一步彰显恩施烟叶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吉林农安烟区晒红烟适宜的采收成熟度,以当地品种大叶黄为试验材料,研究上部叶和中部叶4种不同成熟度对晒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中性香味物质、物理特性、感官质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烟叶成熟度的增加,中上部叶总糖、还原糖、糖碱比逐渐增大,淀粉含量降低,氯含量先升后降,总氮、烟碱含量适宜,且处理间差异不大,钾含量偏低,主要化学成分在M3时更趋协调;中上部叶所测中性香味物质中众多成分及总量均在M3烟叶中处于较高水平;M3烟叶单叶重、含梗率、填充值、叶质重等物理特性均优于其它处理;M3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刺激性、杂气小,劲头适中,余味、燃烧性好,感官质量最佳,M1最差;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均以M3烟叶最佳,M4次之,M1最差。  相似文献   

8.
不同钾肥施用方式和施用量对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省宣威市初烤烟叶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处理:烟株移栽第20天,分别浇施红牛硫酸钾肥120 kg/hm~2(T_1)、180 kg/hm~2(T_2)、240 kg/hm~2(T_3);烟株打顶后第3天,叶面喷施普通硫酸钾45 kg/hm~2(T_4),叶面喷施红牛硫酸钾45 kg/hm~2(T_5),叶面喷施螯合生物钾肥7.5 kg/hm~2(T_6),并以常规方法种植烟叶为对照(CK),研究不同钾肥施用方式和施用量与烟叶品质和可应用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和施用量对烤烟钾含量、品质和经济性状有较大影响。T_2~T_6处理烟叶的钾离子含量大部分明显高于对照烟叶,其中T_2、T_4、T_6处理的提钾效果较为明显,提高率为30.5%~56.3%。T_2、T_5处理能明显提高中上部烟叶化学协调性,化学成分综合得分高于0.75,并能使烟叶吃味醇和,杂气和刺激较小,余味较好,中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等经济性状指标均高于其他处理。结合烟叶品质和经济性状,并从烟叶生产成本角度综合分析,宣威烟区最佳钾肥施用方式如下:烟株打顶后第3天,叶面喷施红牛硫酸钾45 kg/hm~2,稀释比例为1∶15。  相似文献   

9.
湖北环神农架烟区烤烟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北省环神农架烟区烤烟样品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与津巴布韦优质烤烟样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环神农架烟区烤烟的颜色柠檬黄-橘黄,结构尚疏松-疏松,身份适中,外观质量与津巴布韦烟叶接近;环神农架烟区烤烟的常规化学成分较协调,总糖、还原糖含量明显高于津巴布韦烟叶,而总氮、钾、氯含量显著低于津巴布韦烟叶,且两者均达到0.05显著水平;环神农架烟区香气质好量足,杂气刺激性较轻,余味较舒适,但与津巴布韦烟叶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0.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提高烤烟质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烤烟上分离到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将其喷施于烟叶,并在45℃,6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发酵,结果表明,施加该菌朱的烟叶青杂气基本消除,刺激性有所降低,香味略有增加,余味舒适,烟叶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方法提取烟叶中的茄尼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毅  倪晋仁  黄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56-6359
[目的]筛选烟叶中茄尼醇合适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法和琼脂平板扩散法,考察3种方法提取的烟叶中茄尼醇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结果]索氏提取、超声提取和超临界提取的皂化后烟叶粉末中的茄尼醇对DPPH的半清除率IC50分别为56.435、4.774、9.48 mg/L,索氏提取、超声提取的未皂化烟叶中的茄尼醇对DPPH的IC50分别为47.224、4.45 mg/L,对照Vc的IC50为13.89 mg/L,茄尼醇和Vc等体积混合清除DPPH的曲线介于两者之间。不同方法提取的茄尼醇的抑菌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超临界提取>索氏提取>超声提取。皂化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都有负面影响。[结论]不同方法提取的烟叶中茄尼醇生物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超临界提取>索氏提取>超声提取。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采用乙醇提取及喷香方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品质的影响,先将再造烟叶原料进行乙醇提取,浓缩乙醇提取物并制得乙醇膏,提取后的残渣按照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制得再造烟叶样品,然后将乙醇膏采用喷香的方式喷涂于制得的再造烟叶表面,得到最终再造烟叶成品.结果表明,与目前普通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工艺生产的再造烟叶相比,该再造烟叶成品致香成分含量高,抽吸品质接近于天然烟草,香气浓度高,木质杂气小,外观颜色较普通造纸法再造烟叶更加油润,接近于天然烟叶;经涂布醇提加香处理后再造烟叶的显微结构纤维细化,表面疏松.  相似文献   

13.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河南平顶山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与卷烟香气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总糖、还原糖含量与香气质、香气量的灰色关联度均较大,它们对香气质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总氮含量与香气质、香气量的灰色关联度均最小,它对香气质量会产生很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初花打顶后下部叶采收时间对烤烟生育期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下部烟叶采收时间对烤烟生育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外观及感官质量的影响,在烤烟初花打顶后,进行底部烟叶的不同时间采收试验。结果表明:初花打顶后,随采收时间推迟,上部叶成熟期相应推迟,烤后烟叶外观较好,产量、产值等经济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推迟采收的烟叶总氮、总糖、还原糖、两糖比和糖碱比下降,烟碱增加,内在质量和感官质量下降,对上部叶影响显著。综合经济效益及品质因素,南平烟区以初花打顶后0~5d采收下部叶为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颜色变化与主要含氮化合物(总氮、烟碱、蛋白质、氨基酸、硝酸盐、亚硝酸盐、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及评吸质量的关系,为提升雪茄烟叶发酵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德雪1号上部叶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堆积法进行发酵,测定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主要含氮化合物及评吸质量的变化,探究烟叶颜色变化与主要含氮化合物、评吸质量的关系并建立动态变化预测方程。【结果】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总氮、烟碱、蛋白质、氨基酸、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颜色参数L*、a*、b*、C值均呈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发酵0~10 d雪茄烟叶含氮化合物降解速率较快,发酵25~30 d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30 d时,总氮、蛋白质、烟碱、氨基酸、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降解18.8%、23.5%、42.5%、31.8%、42.2%和41.4%,L*、a*、b*和C值分别为30.245、8.305、14.350和16.580。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和H0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E值呈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发酵30 d时,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含量、H0和△E值分别为5.78 mg/g、21.11 μg/g、30.060和62.303。发酵25 d时烟叶评吸质量较好,雪茄烟风格彰显,烟叶香气透发,烟气醇和感、饱满度和干净度明显提升,杂气和刺激性明显降低,余味舒适,烟气平衡感较好,各评吸指标均优于未发酵烟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参数与主要含氮化合物、评吸质量的相关性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总氮、蛋白质、氨基酸、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变化有直接影响,评吸质量与颜色参数关系密切。【结论】发酵过程中颜色参数与主要含氮化合物及评吸质量关系密切,通过建立发酵过程中评吸质量变化模型来提高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可控性,获得评吸质量较好的雪茄烟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明确磷肥用量与烤烟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烤烟经济性状、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低磷肥处理的经济性状在0.05水平显著高于高磷肥处理。施磷肥的处理下部烟叶X2F、上部烟叶B2F的总糖、还原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总氮、烟碱含量明显低于对照。中部烟叶C2F烟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钾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磷肥用量对C2F烟叶有较大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施磷处理余味增加,杂气、刺激性减弱,评吸总分提高0.14%~2.26%。磷肥用量与评吸质量指标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性、评吸总分呈弱相关,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烤烟施肥与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蒸馏萃取、顶空分离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探索中微肥对白肋烟挥发性致香物及吸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施用中微肥与对照(未施用)的致香物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检测出的56种致香物成分中,共有成分39种,异有成分17种。镁(Mg)、硼(B)处理比对照多11种成分,总成分56种,钼(Mo)处理比对照多10种,总成分55种,锌(Zn)处理比对照多5种,总成分50种;各处理检出挥发性致香物的总量比对照多13.36%~29.73%,大小顺序Mg(29.73%)>Mo(28.69%)>B(26.37%)>Zn(13.36%)。综合各处烟叶的致香物成分含量、常规化学成分及评吸结果,在当地土壤养分及施肥状态下,施用Mg肥效果最好,其次是施用Mo,B肥,施用Zn肥与对照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2种提取方法测定大野荞植物叶中的黄酮含量(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水浴提取和超声提取2种方法测定大野荞植物叶中的黄酮含量。[方法]采用水浴提取和超声提取2种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野荞叶中总黄酮含量。[结果]测定大野荞物叶中黄酮含量的最适波长为420nm,超声提取法和水浴提取法所得大野荞叶中平均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26%和5.40%,且水浴提取法所得平均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超声提取法。[结论]该研究结果对改进荞麦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云烟97为材料,研究了采收成熟度对湘南稻田浓香型烤烟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烟叶采收成熟度的增加,还原糖含量和鲜干比呈上升趋势,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上、中部烟叶的烟碱和总氮含量略呈下降趋势,烟叶的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均价都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②上部叶以叶面基本全黄(9~10成黄)、主脉全白、叶面有黄色斑为适宜采收,中部叶以叶面浅黄色(8~9成黄)、主脉变白1/2以上为适宜采收,下部叶以叶面黄绿色(6~7成黄)、主脉变白1/3以上为适宜采收,烟叶化学成分协调,上等烟比例、均价、外观质量和感官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利用60Co-γ辐照提高烤烟醇化效果的可行性,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0,3,6,9,12kGy)的60Co-γ射线对烤烟菌落数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辐照处理,烤烟菌落数量普遍大幅度降低,基本消除菌落对烤烟储藏的不良影响,辐照处理对烤烟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有一定影响。6kGy处理能极显著的降低烤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P<0.01),提高烟碱和总氮含量,改善韵调、香气、余味及口感,其总体评吸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