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鳜骨骼肌快肌和慢肌的组成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骼肌组成特征是鱼类肉质性状评价的重要基础。为全面了解鳜(Siniperca chuatsi)肉质性状的组成特征,通过制作骨骼肌石蜡切片,比较了鳜快肌和慢肌两种类型骨骼肌的组织学特征,快肌和慢肌在肌纤维细胞直径、形态上存在差异。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了鳜快肌和慢肌的蛋白质组成特征,它们在50~60 ku和10~15 ku大小的条带中存在差异。克隆了鳜快肌和慢肌肌球蛋白重链(MHC)S1结构域的序列,快肌和慢肌S1结构域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2 523 bp、2 520 bp,编码841、84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为87.6%,以两个loop区的差异最大。研究结果表明,鳜快肌、慢肌在肌纤维细胞形态、蛋白质组成以及肌球蛋白重链分子结构上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与其担负不同的运动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2.
经硫酸铵盐析沉淀并经 DEAE_(32)—纤维素枉色谱分离粗制 IgM,再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进一步分离纯化鸡血清 IgM。然后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M,经 DEAE_(32)—纤维素柱色谱纯化 IgMFc 重链,再用 IgMFc 重链免疫家兔制取兔抗鸡 IgMFc 重链抗血清。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魟鱼软骨多糖(RCG)进行定性鉴别。[方法]利用纯化RCG,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RCG经纯化,基本实现了多糖的分离;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迁移率,可明显鉴别出魟鱼RCG。[结论]该法重现性较好,简单易行,可用于魟鱼RCG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仁用杏微卫星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体系。[方法]以25份仁用杏和3份食用杏为材料,利用微卫星标记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筛选出多态性高、可重复的SSR位点。并比较不同因子对电泳体系的影响,探索仁用杏微卫星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优化体系。[结果]仁用杏微卫星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优化体系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浓度为6%,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为29∶1,1000V下电泳2~3h,0.1%AgNO3染色15min后显影。[结论]该优化体系为仁用杏资源微卫星标记遗传分析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仁用杏微卫星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体系。[方法]以25份仁用杏和3份食用杏为材料,利用微卫星标记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筛选出多态性高、可重复的SSR位点。并比较不同因子对电泳体系的影响,探索仁用杏微卫星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优化体系。[结果]仁用杏微卫星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优化体系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浓度为6%,丙烯酰胺与甲叉双丙烯酰胺的比例为29∶1,1000V下电泳2~3h,0.1%AgNO3染色15min后显影。[结论]该优化体系为仁用杏资源微卫星标记遗传分析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取分离纯化部分可溶解的肌酸激酶,应用于检测各种病变包括肌肉萎缩和心肌梗塞发生时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改变。[方法]先用液氮处理家兔内侧腓肠肌和心肌,经过初步分离纯化得到肌酸激酶的粗提液,然后利用DEAE-52阴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纯化酶液,收集其中的活性峰,并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结果]证明肌酸激酶是一个二聚体酶,带有两个相同的近似43kDa的亚基,同时显示家兔心肌和骨骼肌的肌酸激酶与其他物种的肌酸激酶有很大的同族性。[结论]新鲜心肌肌酸激酶的活性与贮存时间较长的心肌肌酸激酶的活性有很大差异。肌酸激酶同工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医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快肌内侧腓肠肌与慢肌比目鱼肌内各型肌纤维的分布及构成差异。[方法]应用RT-PCR方法分析4型肌纤维的肌球蛋白重链异构体基因表达差异,并以肌动球蛋白腺苷三磷酸酶组织化学染色分析4型肌纤维构成比例。[结果]通过RT-PCR扩增所得的条带,在内侧腓肠肌内MHCⅠ、MHCⅡx、MHCⅡa、MHCⅡb基因表达均有分布,而在比目鱼肌中未发现有Ⅱb型基因表达。4型或3型肌纤维均呈交错式镶嵌型分布。[结论]大鼠内侧腓肠肌中ⅡA型肌纤维占很大比例,而在比目鱼肌中I型肌纤维最多,其中缺少ⅡB型肌纤维。  相似文献   

8.
不同热处理温度下转谷氨酰胺酶对混合蛋白凝胶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条件下转谷氨酰胺酶(TG)催化大豆分离蛋白(SPI)和肌原纤维蛋白(MPI)的凝胶特性。在超纯水环境中用TG处理SPI,在大于50℃的加热条件下所有SPI组分(除了球蛋白B亚基)都共价结合成大的杂聚物而无法进入分离胶。TG处理MPI后,所有MPI成分[除肌动蛋白(Actin)外],在60~90℃均能交联,并形成有序的高弹性凝胶结构。经TG处理的MPI/SPI混合蛋白,大量SPI使肌球蛋白重链和肌动蛋白变为低分子多肽,同时,TG催化MPI与SPI交联在进样端产生1条深色电泳条带(大豆蛋白中除基本亚基外的7S和11S两个亚基)。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兔腰大肌肌球蛋白质凝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球蛋白质热诱导凝胶对肉糜类制品的黏结性、保水性等功能性质有很重要的影响.该研究主要通过差式扫描昔热(DSC)技术、流变学、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以及浊度探讨不同温度(30℃、40℃、50℃、60℃)处理下兔腰大肌肌球蛋白质溶液凝胶的过程.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肌球蛋白质分子没有发生变性聚集,不能形成蛋白凝胶;40℃时,肌球蛋白质变性时间较长,随时间延长蛋白质分子之间相互聚合,形成较弱的凝胶;当温度大于50℃时,肌球蛋白质迅速变性,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分子间紧密交联,形成致密的凝胶网络.因此,温度对肌球蛋白质凝胶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肌球蛋白质凝胶的形成过程中,重链起了连接分子的作用,轻链(LC2、LC3)只是起填充分子间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貂组织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高pH连续系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分析了成年黑色水貂体19种组织的LDH同工酶的谱带分布和相对活性。水貂体19种组织LDH同工酶电泳图象有明显差异,显示出它们的分布具有组织特异性。水貂大脑,肾脏、脊髓、肾上腺等组织的LDH_1和LDH_2同工酶相对活性较高,如肾脏B亚基相对含量为75.56%;而肝脏、眼晶状体、骨骼肌等组织LDH_5相对活性较高,如肝脏组织A亚基为93.83%。高pH连续系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水貂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观察到水貂横膈肌LDH_5同工酶由5条亚带组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Myh6基因在新西兰白兔Oryctolagus cuniculus肌肉中的表达规律及与肌纤维特性的相关性,探究Myh6基因在肌纤维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冰冻切片技术测量了2、4、6、8、10、12周龄新西兰白兔背腿肌中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密度、面积、长径和短径等性状,采用qRT-PCR测量了Myh6基因在不同周龄新西兰白兔背腿肌中的表达量,分析了上述性状与Myh6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2~8周龄新西兰白兔各类型肌纤维的密度逐渐变小,面积、长径和短径则逐渐变大(白肌纤维短径除外,仅在2~6周龄有变大趋势)。Myh6基因在4周龄表达量最高。Myh6基因表达量与公兔背部红肌纤维的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公兔腿部红肌纤维的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Myh6基因表达与肌纤维类型和肌纤维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美系獭兔肉质特性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150日龄美系獭兔为试验材料,同等条件饲养的比利时肉兔为对照,对美系獭兔的肉质特性及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肉质特性方面,美系獭兔肉的系水力、剪切力、肌纤维直径分别为79.36%、2.54 kg/f和5.09 μm,与肉用比利时兔肉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肌纤维粗,系水力和剪切力高的特点.在营养成...  相似文献   

13.
肌纤维是肌肉组织的基本结构单位,通过改变肌纤维类型组成提高肌肉品质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成年哺乳动物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按肌球蛋白重链基因(MyHC)的多态性表达可分为Ⅰ、2a、2x、2b型4种类型,Ⅰ、2a型属偏氧化型肌纤维,2x、2b型属偏酵解型肌纤维.动物出生前,肌纤维MyHC异构体一般表达为胚胎型、胎儿型、Ⅰ和2a...  相似文献   

14.
Like the chelipeds, the claw closer muscles of the adult lobster are asymmetric (dipmorphic). In the crusher claw the closer muscle is composed entirely of slow fibers, and in the cutter claw it has 65 to 75 percent fast fibers and 25 to 35 percent slow fibers. While claw placement in the adult is essentially random, it can be demonstrated in two ways that the muscle fiber properties are not genetically fixed: (i) if one claw is removed in the fourth and early fifth stages, the remaining closer muscle develops all slow muscle fibers, and (ii) if the animals are raised in smooth-bottomed containers, both claws can become cutter types, having closer muscles with more than 50 percent fast fibers. Thus, as in vertebrate skeletal muscle, the properties of lobster closer muscle fibers can be transformed by various experimental manipulations.  相似文献   

15.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注射于兔侧眼上斜肌,结果显示:双侧滑车神经核和双侧三叉神经节均出现标记细胞,注射侧滑车神经核占5.68%,对侧占94.32%;注射侧三叉神经节占98.31%,对侧占1.69%;前髓帆有明显标记的交叉纤维。表明眼上斜肌的运动和感觉均受双侧支配,其感觉神经以同侧为主,运动神经以对侧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家兔Myh7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表达规律研究。[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了Myh7在肌肉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家兔Myh7的序列进行深入分析。[结果]Myh7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有Myosin_N和MYSc_class_II这2个结构区域,其中MYSc_class_II是肌球蛋白重链家族特有结构域。MEGA软件分析家兔Myh7分子进化,发现其与人、猩猩等物种间同源性较高,与其亲缘关系的远近一致。定量分析显示:在整个肌肉发育过程中,Mhy7表达量在腿肌中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在背肌中的表达量相对波动较大,而在11周龄时出现表达量上升的趋势。[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Myh7基因在肌肉生长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分子基础,为研究家兔的肌肉发育分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兔宰后肌糖原变化及其与兔肉品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伊拉兔宰后36 h内肌糖原变化规律及与肉品品质变化的相关性。【方法】伊拉兔经屠宰之后,肌肉内的糖原会在一定时间内酵解转化为乳酸,从而改变胴体的pH值,并进一步影响肉品的持水力、剪切力、肉色等品质指标。以伊拉兔背最长肌(LD)和左后腿肌(LL)为原料,用试剂盒法分别测定了伊拉兔宰后45 min、4 h、8 h、12 h、24 h、36 h肌糖原含量的变化,并对兔宰后相应时间点的肉品品质指标如pH值、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剪切力、色泽变化进行了检测与分析。此外,将主要设计因子(pH、蒸煮损失、滴水损失、总损失、剪切力、L*、a*、b*、C*)作为X变量,以肌糖原的含量作为Y变量,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2)对伊拉兔宰后LD和LL肉品品质与肌糖原变化规律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伊拉兔宰后36 h内部位LD和LL的肌糖原含量均下降显著(P<0.05),二者分别从屠宰初期的(2.61±0.50)mg•g-1和(2.77±0.55)mg•g-1减少为宰后36 h的(0.94±0.05)mg•g-1和(0.99±0.07)mg•g-1。与此同时,伊拉兔LD和LL的pH分别从宰后初期的(6.91±0.02)和(6.85±0.04)下降至(5.62±0.09)和(5.61±0.09)。在此期间,随着pH的下降,伊拉兔肉品品质指标也发生了相应地改变,如剪切力、亮度L*值、红度a*值降低;蒸煮损失、滴水损失、总损失、b*值和C*值升高。PLS2分析显示,以上各肉品品质指标与兔宰后肌糖原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均较大,部位LD和LL的回归系数R值分别达0.796-0.972和0.890-0.996。其中,2个部位的总损失指标(蒸煮损失与滴水损失之和)较其他肉品品质的差异来源更为显著。此外,可以用以上兔肉宰后品质指标为自变量,运用Unscrambler建立回归方程对肌糖原变化评分较好地进行预测。【结论】伊拉兔宰后36 h内肌糖原下降显著,与其间肉品品质的变化密切相关,可利用其酵解规律与各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建立回归方程,从而对肌糖原含量变化进行较好地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在优质鸡群体中的遗传变异及其对肌肉生长特性的影响,以优质鸡S3系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及测序技术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MSTN基因G195C和A234G 2个突变位点。公鸡群体在G195C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各群体在G195C和A234G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显示,在G195C位点处,S3系优质母鸡的CC基因型个体胸肌重、腿肌重、肌纤维密度与GG基因型个体差异显著(P0.05),肌纤维面积CC基因型个体极显著高GG基因型个体(P0.01)。在A234G位点处,肌纤维密度GG型个体显著小于AA基因型个体(P0.05),肌纤维面积极显著高AA基因型个体(P0.01)。基因组合CCGG型个体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显著高于GGAA型个体(P0.05),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G195C和A234G位点处,S3系优质公鸡突变型CC和GG基因型个体在屠体重、胸肌重和腿肌重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A234G位点处肌纤维密度GG型个体显著小于AA基因型个体(P0.05),肌纤维面积极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1)。基因组合CCGG型个体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显著高于GCAA型个体(P0.05),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密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MSTN是影响鸡肌肉生长的一个主效基因,基因突变显著影响优质鸡肌肉的生长,为优质鸡肌肉生长性状的选育提供遗传学依据,其肌肉生长性状的分子遗传学基础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骨骼肌肌纤维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骨骼肌是动物躯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到产肉动物躯体的40%,肌纤维作为骨骼肌组织的主要成分,其类型的差异是影响产肉动物肌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骨骼肌的生长发育与产肉动物肉的产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也将会直接影响到产肉动物屠宰之后肉品的质量。一般而言,动物骨骼肌肌纤维数目在胚胎发育期间基本上就已固定,出生之后,由于肌纤维的肥大,动物躯体肌肉块才表现出增大增粗。另外,动物肌肉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肌纤维组成类型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它们会随着骨骼肌对代谢与功能需求的改变而发生转变。骨骼肌的生长发育,以及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受到许多信号通路与因子的调控。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先进技术相继被应用于生物学现象的研究中,利用这些分子生物学技术很好的阐明了许多复杂生物学现象形成的分子机制。目前,骨骼肌生长发育的分子遗传调控机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许多与骨骼肌形成发育相关的关键因子已被鉴定出来。然而,在早期研究中,人们对于骨骼肌肌纤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类型的鉴定,以及不同肌纤维类型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对于骨骼肌肌纤维形成的具体分子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骨骼肌肌纤维形成的分子遗传调控机制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的特性,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形成的分子机制,以及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品质的关系进行全面的综述。本文首先对肌纤维的类型、特性进行了综述;进一步分别对慢型肌纤维与快型肌纤维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最后对肌纤维类型与肉品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总之,本综述的撰写将有助于对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形成的遗传机制的进一步了解,为将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肌纤维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同时也将有助于揭示肌肉品质形成的分子遗传调控机制,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培育高品质新品种或新品系产肉动物提供分子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