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荔枝果实采后病害和防腐保鲜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荔枝采后病害及防腐保鲜技术的研究,详细叙述了引起荔枝果实采后生理病害的机理和侵染性病害的病原及其症状,介绍了荔枝果实采后的防腐保鲜技术,如采收操作、化学防腐、物理方法、生物防治等,说明了低温、气调、速冻3种贮藏方法.  相似文献   

2.
草莓果实采后病害及保鲜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描述了国内外草莓果实采用主要侵染性病害的症状及病原菌特征,综述了果实采后保鲜的各种处理方法及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3.
酵母菌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柑橘果品安全(无毒)防腐保鲜是国内外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及果品贸易、柑橘产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阐述了国内外利用微生物拮抗菌对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的研究成果,分析了酵母菌在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蓝莓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蓝莓采后病害和致病病原菌及有关蓝莓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如低温贮藏、气调贮藏、高压静电场保鲜、辐照保鲜、壳聚糖保鲜技术、化学保鲜技术、包装方式、生物保鲜剂保鲜、植物提取液保鲜,以及其他保鲜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蓝莓贮藏保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50%特克多悬浮剂防治香蕉采后主要病害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蕉采后病害是蕉果贮运和销售的主要制约环节,其有效防治方法是果实采收后进行采后处理。50%特克多悬浮剂是一种低毒、安全的水果防腐保鲜剂,2001~2002年进行50%特克多悬浮剂防治香蕉贮运期镰刀菌冠腐病和炭疽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冬季贮藏48天时,50%特克多悬浮剂667倍处理对蕉果两种病害的防效分别达到90.03%和85.31%,明显降低了贮运过程中的蕉果轴腐率和烂果率,经处理的蕉果外观、风味正常,推荐该药剂在香蕉等果蔬贮运保鲜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草莓采后真菌病害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采后极易受病原真菌的侵染,使果实腐烂变质、品质下降,给生产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草莓种植面积的扩大,草莓采后的防腐保鲜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物理途径、化学途径、生物途径等方面对草莓采后真菌病害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有效控制草莓采后真菌病害和延长货架期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沙糖桔果实皮薄、含水含糖量高,易遭受病原菌侵染而导致腐烂,自然采后寿命仅1~2周,是最难贮运保鲜的柑桔类果实之一。介绍了沙糖桔的贮运特性和贮运病害,同时阐述了其在采收、选果分级、防腐保鲜、包装、预冷、装车运输以及冷库贮藏等环节中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采后苹果果实轮纹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莲  檀根甲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6):1227-1230,1266
果蔬采后腐烂是个全球性问题 ,苹果轮纹病是苹果贮藏期重要病害。笔者对其病害症状、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特性、侵染循环、发病因素和寄主—病原菌互作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为苹果采后病害的综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番石榴果实采后病害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番石榴果实的5种采后病害的症状、病原及发病条件,介绍了有关番石榴果实采后保鲜的处理方法及其贮藏技术。  相似文献   

10.
童志丹  易有金  柏连阳  胡瞬  王秀  温尤  纪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242-10243
几丁质酶作为一种用于生物防治的天然溶菌酶类,具有抑真菌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对几丁质酶概况、防治果蔬采后病害效果、作用机理及应用途径进行综述,分析讨论了目前几丁质酶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11.
果蔬采后病害的发生与活性氧和膜脂代谢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活性氧代谢和膜脂代谢在果蔬采后病害发生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为控制果蔬病害发生及提高果蔬品质、延长保鲜期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综述了果蔬采后病害发生与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活性氧清除系统、膜脂降解相关酶、膜磷脂组分和膜脂脂肪酸组分等的关系。[结论]维持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有助于提高果蔬的抗病能力和耐贮性。  相似文献   

12.
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防菌进行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过去20年内,国内外研究者在生防菌的筛选、作用机制、提高生防效果的途径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而且目前国际市场上已有几种商业化生防产品。尽管如此,未来仍需要筛选效力高的生防菌,深入研究其生防机制以及生防菌、病原菌、寄主之间的互作模式,使生物防治成为能真正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未来提高生防效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果品蔬菜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品蔬菜采后生理衰老是制约果蔬贮藏保鲜的重要因素,探明果蔬采后生理变化规律对于开发果蔬贮藏保鲜新技术、延长贮藏保鲜期尤为重要。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果蔬采后呼吸生理、乙烯生理以及活性氧代谢等相关研究现状,展望了果蔬采后生理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4.
对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利用拮抗有益微生物、诱导寄主抗病和植物天然产物等生物防治方法进行果蔬保鲜的可能性,以及当前利用拮抗微生物的种类、特征、作用机理和果蔬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辣椒潜伏侵染菌与采后病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辣椒果实潜伏侵染菌的分离结果与采后病害病原菌的分离结果表明 :交链孢菌Alternariaalter nata、盘长孢状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gloeosprioides、辣椒软腐病菌Erwiniacarotovorasubsp carotovora具有潜伏侵染性 ;用这 3种菌对辣椒果实接种 ,接种果实表现与原分离病果相同的症状 ,并再分离得到了接种病原菌。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 :A alternata、C gloeosporioides、E c subsp carotovora属于辣椒采后病害的采前侵染病原菌  相似文献   

16.
鲜枣采后生理、贮期病害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枣采后生理、贮期病害及保鲜技术方面研究对延长鲜枣贮藏保鲜期至关重要。该文从呼吸类型与呼吸强度、采后酶活性、鲜枣Vc、糖、酸含量以及导电率、丙二醛(MDA)含量等方面阐述采后生理变化。概述了鲜枣贮间主要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介绍了包括物理保鲜方法、化学保鲜方法、生物保鲜方法在内的鲜枣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为鲜枣保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伽师瓜采后生理、贮期病害及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伽师瓜采后生理和贮期病害,探讨贮藏保鲜技术。【方法】以新疆伽师瓜为试材,研究采后呼吸类型和贮期主要病害,探讨贮藏温度、pH、噻苯咪唑(TBZ)熏蒸、壳聚糖涂膜对伽师瓜贮期品质和主要病害黑斑病的影响,测定TBZ和壳聚糖处理后伽师瓜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果胶酶(PE)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结果】伽师瓜为呼吸跃变型果实,贮期病害黑斑病病原菌为丛梗孢科(Moniliaceae)青霉属(Penicillium LK,ex Fries)鲜绿青霉(P.viridicatum Westling),TBZ熏蒸和壳聚糖涂膜对PPO、POD、PE酶活性和病原菌抑制作用显著。伽师瓜采后先用TBZ熏蒸,再用pH5.0、浓度为5mg·mL-1的壳聚糖溶液涂膜,在0.5-1.5℃的温度下贮藏105d,腐烂指数0.15,商品果率95%。【结论】TBZ和壳聚糖是伽师瓜良好的保鲜剂,结合适宜的pH和贮藏温度保鲜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8.
橄榄果实采后病害及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国内外橄榄采后主要侵染性病害的症状及其病原特征,综述了橄榄果实贮藏保鲜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今后橄榄贮藏有保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浙中地区葡萄采后病害防腐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292-293
受多雨、高热等气候因素影响,浙中地区葡萄采后储存难度大。在分析了引起葡萄采后腐烂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主要的防腐保鲜技术及应用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冬枣果实以其独特的口味,极佳的品质及较高的效益而深受人们喜爱。但冬枣果实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生物学和生理学特征,采后易凹陷腐烂、酒化变软、失水皱缩,而不耐贮藏。文章对冬枣果实采后病害及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