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保护者受益"原则为基础,从维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角度出发,通过建立不确定状态下政府对农田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函数和农户对农田生态补偿的受偿意愿函数,得到符合帕累托改进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的取值区间;再以湖北省为例证,利用条件价值法估算农户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受偿意愿,分析了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政府制定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应不低于农户的平均受偿意愿,对应湖北省农田生态补偿标准应不低于5 541.15~6 778.20元/hm2,低于这一标准的农田生态补偿政策在推行过程中不足以对农户形成有效的补偿激励,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损失;(2)受访者家庭农业收入比重、农田生态环境改善的心理期望对于农户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受偿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受访者年龄、家庭劳动力比例和家庭承包地流转情况对农户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受偿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当前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的重要举措。为了科学合理地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论文从农户认知视角出发,结合河南滑县473份的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重点围绕实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必要性、补偿依据、补偿标准、补偿周期、补偿资金发放方式、受偿主体、支付主体、资金管理主体和监督主体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耕地保护的认知度较高;在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设计中,尽管农户对耕地保护经济补偿制度的认知程度较低,但对实行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必要性认知度较高。补偿周期应以年为单位。补偿依据应以耕地面积为准;在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方面,若考虑耕地质量差异,高、中、低等地补偿标准分别为5 446.43元·hm~(-2)·a~(-1)、4 910.71元·hm~(-2)·a~(-1)、4 481.71元·hm~(-2)·a~(-1);反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为5 209.92元·hm~(-2)·a~(-1)。受偿主体为农户,补偿资金应全部发放给农户,支付主体与管理主体均为中央政府。最后,提出应积极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相关制度和政策,提高实际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应组建实施耕地保护经济补偿的组织机构,加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资金筹集、使用及管理;加大耕地保护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户是耕地利用主体,研究其视角下的休耕意愿和不同模式的受偿标准,对政策推行有实际意义。以太行山北麓平原、黑龙港地区为例,调研走访农户分别得到81份和148份有效问卷,通过统计分析、机会成本法和受偿意愿法等,研究了农户休耕意愿和不同模式的补偿标准。结果表明:(1)超过50%受访农户休耕意愿依补偿而定,两区域调整种植结构模式的接受度均高于减少灌溉次数模式。考虑到粮食安全,黑龙港地区调整为种植春玉米,水资源补给性较好的太行山北麓平原实行减少灌溉次数方式;(2)不同模式下两区域农户受偿意愿值均高于机会成本值。建议种植春玉米时补偿标准为7 500元/hm2,减灌时太行山北麓平原、黑龙港地区补偿标准分别为灌溉1次下2 504.7元/hm2,2 126.4元/hm2,灌溉2次下1 252.35元/hm2,1 063.2元/hm2。本研究从农户视角对休耕政策进行了反馈,提出不同模式下的补偿标准,为休耕政策的具体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武汉市农田生态补偿标准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武汉市的实证调查为基础,采用意愿调查法,测算以农户最低受偿意愿为出发点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对182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表明,(1)武汉市农民普遍认识到了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74.45%的受访农户有正的受偿意愿。(2)在对农药、化肥进行不同程度限制施用下,农户的受偿率随着农药、化肥限制程度的增强而降低,受访农户的受偿率在69.66%~85.25%。农户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最低受偿意愿随着农药、化肥限制程度的增强而提高,8种不同方式下农户的受偿意愿在3 866.55~7 624.43元/hm2,并且同等限制程度下,农户对农药的受偿意愿高于对化肥的受偿意愿。(3)农户的受偿意愿的高低与其性别、年龄、从事农业年限和是否兼业相关。  相似文献   

5.
李晖        蒋忠诚    尹辉  王月    李建鸿  喻崎雯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1):267-271
借鉴条件调查法(CVM)中有关受偿意愿(WTA)和支付意愿(WTP)的基本原理及调查方法,调查了解会仙湿地周边居民的生态受偿意愿和桂林市市区居民对会仙湿地的生态支付意愿。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价格法、替代花费法、条件价值法等方法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1) 会仙岩溶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为512 484 929.2元/年,平均39 180元/(hm2·a);(2) 适宜的生态补偿值为16 144.5元/(hm2·a)。(3) 适宜的生态补偿的方式应该为现金补偿、政策补偿和智力和技术补偿。  相似文献   

6.
传统地区稻田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以云南哈尼梯田为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基于农户的受偿意愿以及政府对补偿资金的投入产出分析构建了稻田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框架。其次,以云南哈尼梯田稻鱼共作的稻田系统为例,计算了哈尼梯田地区农户放弃一定程度化肥、农药施用的受偿意愿,并评估了不同化肥、农药限制施用条件下稻田所能供给的生态系统价值,最后基于政策有效性目标构建了哈尼梯田地区稻田生态补偿的动态标准。结果表明:在化肥、农药施用的不同限制条件下,农户的受偿意愿与限制标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接受政府直接补贴形式的补偿意愿为每年3 727~8 732元.hm 2,接受市场调控下稻米价格上涨的幅度为1.25~2.45元.kg 1。因此,以稻田养鱼减半化肥用量并不施用农药为例,初始时稻米价格未能提高,政府需要补偿农户7 462元.hm 2,但生态环境收益仅为7 447元.hm 2;当稻米价格提高1元.kg 1时,政府只需要补偿农户7 112元.hm 2,此时政府的投入盈余335元.hm 2。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甘肃省永登县农户对农业生态补偿的意愿及支付水平,为政府未来进行相关农业生态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永登县的农业生态补偿农户意愿和支付水平进行分析。[结果](1)永登县农户生态认知和补偿意愿较好。(2)农户愿意进行补偿的人数达到调查总人数的87.76%,农业生态补偿支付水平均值达到人均52.11元/a。(3)影响农户进行农业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重要性程度依次为:受教育程度人均年纯收入生态环境的重要程度对自己的影响程度外出打工天数环境关注度是否治理年龄地理区位。[结论]永登县农户的农业生态补偿意愿强烈,支付水平符合实际情况,受个人认知和人均收入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8.
尹珂  肖轶 《水土保持通报》2017,37(2):239-246,252
[目的]对三峡库区消落带耕地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为生态休耕经济补偿标准的厘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双边界二分式CVM法开展评估和分析。[结果](1)受访者基本可以构建起CVM假想市场,问卷理解度调查显示受访者的理解度达84.73%,调查可信度较高。(2)受访者支付意愿存在较大差异,农户愿意支付率达到75.65%,城镇居民愿意支付率仅占到64.80%。(3)Probit回归模型与Logit回归模型分析表明,收入状况是影响受访者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结论]以受访者单位耕地支付意愿1 516.76元/(hm~2·a)作为该区的生态休耕经济补偿标准,则所涉及的三峡库区9区县消落带耕地的非市场价值约为30.15亿元。  相似文献   

9.
以福州茉莉花农作为问卷调查的受访对象,运用条件价值法(CVM)和统计学的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计量2013年福州茉莉花农平均生态补偿意愿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3年福州茉莉花农平均生态补偿意愿值的下限值和上限值分别为23 868.84与30 723.60元/(hm2·a),平均生态补偿意愿值为27 296.22元/(hm2·a).茉莉花农有无非农收入对茉莉花种植生态补偿意愿值的影响最为显著,花农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茉莉花农认为种植有机茉莉将造成的减产程度均对其存在显著影响,而其他变量影响不显著.为维护茉莉花种植的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议以政府为主导,加大福州茉莉花生态补偿力度并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关于福州茉莉花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生态经济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设计和制定针对农田面源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有效促进农田环境治理与保护。但补偿政策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农户对政策的接受程度、响应情况和实施力度。为研究不同的生态补偿标准对优化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本文以中国云南省哈尼稻作梯田为例,将农户分为高、低海拔两个小组,建立农户多目标生产决策模型,通过设定不同补偿标准,对农户生产行为进行预测,分析了不同补偿标准对农户种植决策和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补偿激发了农户的农业生产热情,农户倾向选择更为复杂但收益更高的种植结构。随着生态补偿标准的提高,农户的种植决策对标准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同时高海拔组对标准的敏感性高于低海拔组,其种植结构变化的幅度也明显高于低海拔组,其化肥农药投入强度的削减幅度大于低海拔组。当生态补偿标准达到3 000元·hm~(–2)时,水稻、玉米、套种大豆、套种玉米的面积比分别为60%、4%、18%、18%,化肥农药分别减少37%、49%、37%、44%。生态补偿标准通过改变农户的种植决策和化学品投入,最终对农户的收入产生影响:高海拔组,随补偿标准的提高,农户总收益先降后升,当补偿标准为1650元·hm~(–2)时,收益到达拐点;当生态补偿标准超过1 650元·hm~(–2)时,不仅能达到农户减施化肥农药的效果,也能保障农户的收益。但低海拔组,随补偿标准的提高,水稻、单作玉米、玉米套种大豆的总收益持续下降,农药化肥减施对总收益的影响较大,农户对生态补偿的响应也较低。总之,生态补偿对农户生产行为有明显影响,且此影响与生产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11.
梯田超垄覆膜微集流形式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水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雨水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1998年在王家沟流域梯田地进行了起垄宽、窄膜覆盖微集流单、双行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种植密度4.2万株/hm^2的情况下,起垄宽膜覆盖优于起垄窄膜覆盖,单行种植优于双行种植,起垄宽膜单行栽培较平铺膜产量提高34.5%,纯收入提高65.2%;较无膜对照产量提高58. 1%,纯收入提高71.1%。  相似文献   

12.
不同升温方式对烘干枣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在红枣烘干工艺中,采用三种不同升温方式烘干的红枣,经95%乙醇浸提得膏后,以乙醚萃取,蒸发部分乙醚定容后,用GC-16APTF气相色谱仪以内加法测定糠醛和5-羟甲基呋喃甲醛的含量,水分、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用前两种方法烘干的枣的品质比用第3种方法好。还讨论了红枣中糠醛和5-羟甲基呋喃甲醛的形成、测定及其对干枣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0.2%的硫酸锌喷洒桑叶用来饲蚕,可以提高蚕体血液中氨基酸总量,增加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提高成虫的授精率及产卵量。统计分析结果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信息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信息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代图书馆所应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图书馆的实际工作提出了一些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可行性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结合塔里木河流域近50多年来的水文、气象及遥感等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塔里木河径流量变化对下游地区沙漠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塔里木河不同河段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使塔里木河下游的径流量在不断的减少,导致下游河段断流,湖泊干涸,并对下游地区的地下水位、植被、沙尘暴及大风天气、沙漠化程度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而且河流径流量、地下水位、植被、沙漠化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干旱、半干旱区。因此,在对水、土等资源的利用过程中,要注重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7.
紫色土土层浅薄,土壤坚硬,透水性和持水性差,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影响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为了更好地治理紫色土水土流失,本文以宁化县的紫色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圆法、干湿筛法、容重法等方法,研究在紫色土上种植金银花的效益。结果表明:在紫色土上种植金银花能够促进周围植被的生长、改善土壤条件、减少水土流失等;在紫色土上种植金银花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新模式,可以为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埂黄花菜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梯田地埂栽植黄花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十分显著,地埂栽植黄花菜后,在50cm范围以内,对梯田作物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其减产值与黄花收入相比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9.
硫对大豆生长发育及生理效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硫素对大豆营养生长、营养元素吸收、氮硫比值和光合作用强度及酶活性等生理效应影响。结果显示,正常供硫能保证大豆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反应;不同生长关键时期低硫处理对大豆营养生长和生理效应均有一定不利影响。特别是苗期缺硫明显降低大豆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的吸收,叶面积生长量不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硝态氮含量增加,氮代谢受阻,氮硫比值提高,严重影响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随着三峡工程的全面竣工,三峡库区已进入正常蓄水运行阶段,三峡工程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了近20年来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分析了目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献的主要分布特征,得出库区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研究领域及主要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效应具体研究内容及进展进行详细阐述。首先,文章对三峡工程蓄水前后产生的最直接的生态环境变化,即库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接下来,对库区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包括气候、土壤、水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因子的研究进展展开评述;然后对上述生态环境因子变化最终所带来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当前库区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同时给出相关方面的研究展望: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效应的动态研究,建立长期观测数据库,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综合评价库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