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拈抗链霉菌(Steptomyces spp.)R15菌株是从大白菜植株根际土壤分离得到的,其代谢产生的抗菌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采用ABP选择性培养基诱导培养法,获得4株(R8,R15,R31和AS)产β-1,3-葡聚糖酶菌株。其中链霉菌R15菌株在ABP平板上培养7d后,透明圈最大(〉12mm),澄清度最高。从R15菌株提取酶液,经10%~75%的硫酸铵沉淀盐析、羟基磷灰石柱层析及DEAE-52柱层析得到纯化,纯化倍数为13.98,回收率达4.031%。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41.3kDa。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5.0,低于55℃、pH7.5以下酶较稳定。Fe^3+、K^+、Cu^2+、Hg^2+对酶有抑制作用,而Ca^2+、Fe^2+、Ba^2+、Mn^2+、Al^3+及Zn^2+对酶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培养、测定方法,对嗜热子囊菌光孢变种Thermoascus aurantiaeus var.1ez,lecisporus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粗酶液经硫酸铵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层析、Phenyl-Sephamse疏水层析等步骤获得了凝胶电泳均一的β-葡萄糖苷酶。结果表明,经12%SDS-PAGE测得酶的单亚基分子量约为118kDa,凝胶过滤层析测得酶的分子量约为350kDa。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分别为80℃和4.5~5.0,在pH5.0条件下.该酶在70℃条件下基本稳定,80℃保温30min,剩余酶活为15%。金属离子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较大.其中Ca^2+、Ba^2+对酶有激活作用;Ag^+、Fe^3+、Cu^2+对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酶对水杨苷具有很强的底物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嗜碱菌AL-103果胶酶酶学性质。经硫酸铵盐析和缓冲液透析,获得粗酶,该酶最适反应温度60℃,最适作用pH6,40℃保温10min酶活基本不损失,在pH7.0~10.5范围内酶蛋白稳定:Li^+、Ca^2+和Mg^2+对酶有激活作用,AL^3+有抑制作用,Co^2+、Pb^2+、Fe^3+、Mn^2+和Hg^2+有强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孢原毛平革菌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木质素降解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中纯化出两种木质素降解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经测定LiP和MnP的分子量分别为37kD和40kD,最适作用温度均是37屯;保温2h,LiP的半失活温度为40℃,MnP为45℃;LiP最适作用pH2.8,稳定pH2.2—5.2;MnP最适作用pH4.6,稳定pH4.0—7.0。Fe^2+LiP和MnP均表现出促进作用,Na^+、K^+、Ca^2+、Mg^2+、Zn^2+、Fe^3+、Ag^+、CO^2+、NH4^+对LiP有促进作用,对MnP则表现出抑制作用。与此相反,Mn^2+对MnP酶活的高效促进作用,对LiP表现出了轻度的抑制作用,这也体现出了MnP对Mn^2+的依赖性。Cu^2+对LiP活性无影响,而对MnP有强烈的抑制作用。Fe^3+两者活性的抑制都达到了90%。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哈茨木霉UN-2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培养基组分及发酵参数,提高其产酶能力,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田间防效,阐明哈茨木霉菌株UN-2在水稻纹枯病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对哈茨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木霉菌株产β-葡聚糖酶的最适温度、pH、接种量、瓶装量、摇床转速和发酵时间,优化哈茨木霉菌株UN-2产β-葡聚糖酶诱导发酵条件;通过体外拮抗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研究β-葡聚糖酶粗酶液对水稻纹枯病的抑菌防病作用。【结果】哈茨木霉菌株UN-2发酵产β-葡聚糖酶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麦麸和硫酸铵,金属离子Ca2+和Mg2+对木霉产β-葡聚糖酶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哈茨木霉UN-2菌株以10.0 g/L麦麸、0.5 g/L β-葡聚糖、4.0 g/L硫酸铵、1.5 mmol/L Ca2+、0.5 mmol/L Mg2+为培养基,在温度32℃、起始pH 6.5、接种量8 mL(106   相似文献   

6.
β葡聚糖酶高产菌Bacillus subtilis 9126—6的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β-葡聚糖酶(EC3.2,1.73)高产菌B.subtilis 9126-6发酵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比是:大麦粉7%,玉米粉3%,豆饼粉5%。在1L发酵罐中保持温度35-37℃、pH7.0-7.2。搅拌通风培养3d,发酵液的酶活力高达154U/ml.作者还对大麦β-葡聚糖对9126-6β-葡聚糖酶产生的诱导性机制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烟草碱性β-1,3-葡聚糖酶具有较强的抗真菌病害等作用。本研究根据烟草Samsun与抗真菌作用有关的碱性8—1,3-葡聚糖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品种Xanthi NN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后将扩增产物与pUC57-T载体重组,再以该重组体转化大肠杆菌DHSα,在对阳性克隆进行鉴定后测序,并对其编码酶蛋白进行了一级、二级、三级结构及蛋白质同源性比较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868bp,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除终止密码子外,共编码359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EU867448)。该酶分子量为28.4kDa,pI为9.72,是一个碱性蛋白;具有多个螺旋、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卷曲等二级结构,其中α-螺旋占35.65%,β-转角占5.57%,延伸链占19.22%,无规卷曲占39.55%;三级结构同源建模预测显示,它与香蕉(Musa supientum)β-1,3-葡聚糖酶(PDB number 2cygA)具有60%的一致性;推测该酶蛋白与颠茄(Atropa belladonna)、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等茄科植物的β-1,3-葡聚糖酶编码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89%和81%。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烟草抗真菌的β—1,3-葡聚糖酶的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源β-葡聚糖酶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β-葡聚糖酶制剂的稳定性,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物质对β-葡聚糖酶热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复合保护剂,并对含有保护剂的酶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蛋白、明胶和CaCl2·H2O都能明显提高β-葡聚糖酶的稳定性,且保护剂混合使用具有增效作用;复合保护剂含有0.8%(W/V)白蛋白,2%(W/V)明胶,1 mmol·L-1 CaCl2·H2O;含有保护剂的β-葡聚糖酶的t1/2值比不含保护剂的酶的t1/2值高出4℃;36.2℃下加保护剂和未加保护剂酶的热降解速度分别为-0.0398和-0.084.这些结果说明复合保护剂对酶的热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木质层孔菌不同发酵条件对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性能的影响,并对其酶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质层孔菌产木聚糖酶最适碳源为麸皮,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发酵温度为25℃;而产β-葡聚糖酶最适碳源为木糖,氮源为酵母膏,最适发酵温度为28℃。就产酶时间而言,在发酵前60 h菌株均不产生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在72 h才有微量的酶产生,到192~240 h两种酶均达到产酶高峰,并以216h产酶最高;两种酶的最佳缓冲液均为柠檬酸缓冲液,木聚糖酶的最适作用pH值5.0,最适反应温度为50℃,而β-葡聚糖酶最适作用pH值4.6,最适反应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连续三年种在七个地区的10个二棱和六棱西班牙大麦品种的酸性提液粘度和β葡聚糖含量,大麦粘度值变化在2.4~24.8cst间,平均值为6.4cst。经高效液相层析(HPLC)测定。大麦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3.5%,变幅为1.9~5.5%,不同品种,地区和年份之间大麦β-葡聚糖含量和酸性提取液粘度都有极显著的差异,冬大麦的β-葡聚糖和粘度值均高于春大麦,品种Beka是粘度值和β-葡聚糖含量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