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屠宰环节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立过程中,关于屠宰环节的数据采集和信息系统建立的解决方案,包括采集数据项目的设计,胴体的标识和识读技术,标识和质量安全数据的现场采集,数据通过官方兽医的提交,最终服务于猪肉生产全过程的溯源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建立基于PDA的屠宰检疫系统,对实现屠宰检疫的信息化、完善猪肉食品安全的可溯源管理、保障猪肉食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系统采用C#面向对象编程技术、SQL SERVER CE数据库技术、动物射频编码技术和有源RFID标识技术进行设计开发,采用PDA作为屠宰检疫系统终端能较好地适应屠宰检疫过程多、岗位分散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产业链为基础,记录生猪在养殖、屠宰、加工、包装、检验、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运用RFID和二维码技术,搭建自下而上的猪肉制品生产活动数据库,以实现猪肉制品的全链条溯源。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全球重大动物疫情频发,面对各种畜类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前,我国首个"散养模式下猪只个体标识及溯源体系"已建立,该研究集成了现代信息采集技术与通讯技术,提出了我国猪肉质量  相似文献   

5.
周铝  王全春  曹志勇  陶琳丽  张曦  杨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11-13112,13157
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建立基于PDA的生猪溯源管理系统,提供猪肉食品安全的可溯源管理。该系统集猪只养殖信息管理和猪只检疫2种功能为一体,实现对猪只基本信息、饲料使用、兽药使用和检疫情况等的真实记录与追踪溯源。笔者主要对该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功能结构设计以及系统实现等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建立肉牛及其加工分割产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是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与政府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考虑到我国肉牛的饲养模式以散养为主,对责任主体的溯源尤为突出。因此,提出的肉牛个体的15位编码中纳入了养殖场或养殖户的编码,该编码既考虑了与农业部67号令的兼容性,又对后8位的编码赋予了新的定义。此外,采用电子标识的、先赋码的方法,利用数据库记录电子标识码与佩带牛只的关联关系,针对大规模的饲养场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编码及标识方法。对牛肉分割产品的标识,既可以采用符合欧洲物流编码规则的EAN·UCC 32位条形码,满足肉牛产品进入国际物流市场的技术需求,也可用自行定义的22位终端分割码即产品溯源码,将产品溯源码通过计算机系统与屠宰的牛只个体或者小群体建立关联,基本能实现对牛肉终端产品向屠宰环节及养殖环节的反向溯源。  相似文献   

7.
王烁  刘世洪  郑火国  胡海燕  马涛  陈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856-10859,10861
针对新疆高档牛肉从养殖到流通全过程的质量安全可追溯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以RFID与条形码技术结合标识进行牛肉全过程质量安全溯源的方案.根据养殖场、屠宰厂、流通阶段信息采集和编码的不同分为3个业务层.消费者以所购牛肉的溯源号可追溯到养殖信息及饲料兽药信息、屠宰批次号及屠宰信息以及流通和销售信息.一次扫码查询可完成全过程的溯源,涉及到养殖、饲料、屠宰、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信息.该系统已经在新疆多家牛肉养殖生产相关企业应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应用物联网和射频识别技术,构建土鸡全产业链监管体系,从而实现山林土鸡的生态养殖管理,架设农户与消费者的互信桥梁。【方法/过程】搭建智能鸡舍、生产智能化管理系统、生产可视化监控系统、智能立体栖架观测与评价系统、安全生产监管与溯源系统以及互联网定制认养系统,构建土鸡全产业链监管体系。通过在智能鸡舍内布署物联传感设备及以射频识别技术读写鸡脚环信息,实现对生产过程数据、农产品信息、农产品溯源信息的采集和监测,养殖基地可视化360°高清24h展示,农产品网络平台认养与订购等功能。【结果/结论】构建土鸡全产业链监管体系,识别鸡只个体状态及活动行为,形成可追溯、可验证、透明化的全产业链过程信息的传输与展示,可实现高效、稳定的溯源,保障农产品优质生产和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科技文摘     
20050026工厂化猪肉安全生产溯源数字系统的设计/陆昌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14),王立方,谢菊芳…//江苏农业学报.-2004,20(4).-259~263安全猪肉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饲养场、生猪屠宰加工和猪肉食品的安全监控等诸多环节,只有按照国家法规、政策及进口国家(地区)的要求,制定与执行高标准的技术管理措施,才能确保猪肉的安全卫生。为此,通过剖析典型养猪场、屠宰加工和畜产品销售点的生产流通全程,应用信息网络、构件化软件设计和动物标识等技术,构思猪肉工厂化生产可追溯系统及药物残留、违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生猪产业链各环节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其原因,在溯源追责的大框架下,基于产业链视角,借鉴社会共治理念,利用对北京市生猪养殖与流通、生猪屠宰加工、猪肉销售等环节利益主体的系统调研,全面深入地分析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现状、问题产生的逻辑机理与治理路径。研究发现:北京市猪肉质量安全状况整体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隐患,生猪养殖环节存在养猪场户将病死猪扔掉、使用禁用药、未严格执行休药期、增加兽药使用剂量以及生猪购销商对生猪注水的情况;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检测还有隐患,无害化处理方式也存在能否可持续的压力;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都存在注水肉销售、不新鲜猪肉销售等问题;根据猪肉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源头控制和法律宣传、加大检测力度和惩治力度、建立生猪购销商登记备案制度和信用评价体系、完善定点屠宰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建立完善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和加强溯源追责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工厂化猪肉安全生产溯源数字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安全猪肉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饲养场、生猪屠宰加工和猪肉食品的安全监控等诸多环节 ,只有按照国家法规、政策及进口国家 (地区 )的要求 ,制定与执行高标准的技术管理措施 ,才能确保猪肉的安全卫生。为此 ,通过剖析典型养猪场、屠宰加工和畜产品销售点的生产流通全程 ,应用信息网络、构件化软件设计和动物标识等技术 ,构思猪肉工厂化生产可追溯系统及药物残留、违禁添加剂和重金属数字化预警系统。系统的设计 ,为实现猪肉生产的全程信息跟踪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安吉白茶产业逐年扩大,但在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的管理欠缺智能化的监管与调控。建立安吉白茶全产业链绿色生产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安吉白茶的质量安全管理,保障茶叶的全过程管理,完善安吉白茶的全产业链智能化。【方法】 服务平台基于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基于Web GIS的全产业链信息服务平台,平台综合时空可视化表达、相关数据分析、地图定位导航、文件传输、权限管理等技术方法,划分出绿色种植服务、绿色生产服务和绿色监管服务3个应用模块。【结果】 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物联网、遥感影像和人工输入等多源信息采集技术,完成对关键生产要素的实时监控。集成白茶种植专家系统,为农户提供农事提醒、施肥建议、病害咨询等建议,保障绿色种植。对白茶进入生产企业后的生产加工、加工包装、储运交易等环节全程数字化管控,实现白茶产品全流程溯源,助力绿色生产。对监管单位以图表形式展示多源数据,包括种植现状分布、产量汇总与预测、灾害分布预测预警等,协助政府与公众监督整个产业链完整、健康发展。【结论】 该系统实现从生产到销售全程溯源管理,保障白茶产品的绿色品质,为构建具有县域特征的绿色发展支撑体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时光  刘丹  李晟阳 《新农业》2011,(5):37-43
“瘦肉精”事件以来,畜产品食品安全成为焦点。生猪养殖以散养或小规模饲养为主,导致监管难,是引发畜产品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性原因。近些年,国家也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生猪生产方式,从根本上提高猪肉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传统生产模式为什么会被“淘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我国免疫标识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可追溯制度、畜禽标识与养殖档案管理制度等法规制度的发展状况和标识编码、标识技术、数据库、网络建设等技术发展状况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法规制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指出了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社会认知水平较低、行业协会作用不够、企业缺乏高效的生产管理、供应链各环节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大宣传力度,规范猪肉行业协会组织建设、鼓励规模化和标准化养殖、完善管理制度等完善我国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在非洲猪疫的影响下大陆生猪产业链曾出现供应严重不足导致猪肉价格暴涨的现象,而台湾地区在面临猪疫和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岛内猪肉产品自给率和平稳的市场价格,借鉴台湾生猪产业发展经验有助于推进大陆生猪全产业链的安全发展。【方法/过程】采取文献研究法,回顾台湾地区良好的生猪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台湾地区生猪产业发展的政策演变,总结并归纳其可供借鉴的经验。【结果/结论】围绕生猪全产业链安全发展的选种繁殖、养殖、屠宰加工、病死猪处理、销售流通消费等5个环节提出可供大陆可借鉴的台湾生猪产业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商务部、公安部、农业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9月5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为期4个月的全国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决定建立从养殖、屠宰、加工、猪肉流通和消费环节全过程监管链条,完善猪肉安全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全面提升猪肉质量安全水平,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养殖、屠宰、销售等环节的生产加工流程进行分析,为新疆牛肉可溯源系统的开发应用提供结构化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基于RFID和二维码技术的生猪溯源体系设计与实现。体系由1个生猪溯源公共平台和5个与平台数据对接的溯源信息管理客户端构成,整合从养殖到监管五个环节的信息,实现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大数据的进口农产品溯源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随着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越发重要。传统的农产品溯源查询系统在多源数据采集、数据共享、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溯源查询需求。文章将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引入进口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为进口农产品溯源管理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方法】该文利用WebGIS、Node.js、数据库开发等技术,介绍了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进口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包括溯源信息查询、防伪验证查询和投诉举报3个功能模块。【结果】实现了对进口农产品溯源数据的分布式动态采集,并以跨平台、多终端的方式为监管部门提供舆情监控、举报频次热度追踪等服务,为企业提供进口农产品追踪与管理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包括产品、企业、追溯信息、检疫检测等信息的进口农产品溯源信息查询服务。【结论】对进口农产品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追查、及时控制,能减少进口农产品质量问题,保障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权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猪肉可追溯体系对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作用,构建政府契约激励模型和市场声誉机制模型进行理论探讨,利用北京市实地调查的2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的典型案例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猪肉可追溯体系通过质量安全监控力度的增强和声誉机制起到规范屠宰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作用;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带来的政府监管力度和监管效率的提高有助于遏制屠宰企业的道德风险活动和机会主义行为;声誉机制在解决猪肉质量安全问题上可以和显性激励机制一样起到激励约束屠宰企业质量安全行为的作用,但声誉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猪肉溯源水平的影响。政府应适时对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进行绩效评估,在深化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猪肉质量安全违规行为的监控和惩治力度,并充分调动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