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菇菌丝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2.
以苹果试管苗叶片为原生质体分离材料,对影响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叶片酶解的酶液组成是Cellulase-Onzuka R-10 0.8%+Pectinase 0.5%+PVP 1%+甘露醇0.65 mol/L+MES0.1%;以改良MT+BA 1.0 mg/L+2,4-D 0.2 mg/L+甘露醇0.65 mol/L+Vc 5.0 mg/L+Glu 500 mg/L+CH 100 mg/L+ME 500 mg/L+Arg 50 mg/L为培养基对原生质体进行培养,固液双层培养效果较好,最适培养密度为1×105个/ml,培养1~2天原生质体变形,3~4天第一次分裂,2周分裂3~5次.平邑甜茶原生质体一个月后形成微细胞团,两个半月形成肉眼可见的微愈伤组织.鲁加5号和M7均只形成7~10个细胞的细胞团,嘎拉未见细胞分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秦巴蛹虫草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最适条件,建立高效制备和再生原生质体的方法。【方法】以秦巴蛹虫草无性型菌株CM-16为材料,研究细胞壁裂解酶种类、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丝体菌龄及稳渗剂种类对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1)以0.6mol/L NaCl为稳渗剂,用混合酶(质量分数1%纤维素酶和质量分数0.5%蜗牛酶按1∶1体积比混合)在(26±1)℃对菌龄6d的菌丝酶解3h,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2)以0.6mol/L甘露醇为稳渗剂,用混合酶(质量分数1%纤维素酶和质量分数0.5%蜗牛酶按1∶1体积比混合)在(26±1)℃对菌龄5d的菌丝酶解2h,原生质体的再生率最高;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再生率平均为25.7%,此时原生质体平均产量为83.42×105 mL-1。【结论】对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菌丝体菌龄、稳渗剂及酶系种类等条件的优化,可提高秦巴蛹虫草原生质体的产量及再生率。  相似文献   

4.
2株黑曲霉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过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相差显微镜下详细观察了2株黑曲霉在最适条件下形成原生质体及其再生的过程。结果表明,黑曲霉的原生质体均能从菌丝体的顶端及其它部位释放出来。释放的原生质体呈球形,大小不一。在多数原生质体现人均能地看见含有1个巨大的液泡。原生质体再生同时存在2个形式;一是先从原生质原生1个突出物,随后逐渐增大并延伸成1条旋绕的无隔菌丝,继续发展成为有隔的下沉菌丝;第二谋划 由酵母状细胞生效边发育成正常菌丝。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用浓度为0.6mol·L-1的MgSO4·7H2O渗透压稳定剂配制浓度为1.5%的溶壁酶,在pH6.0,30℃条件下酶解3h,黑木耳原生质体产量达到最高值为9.2×106个·mL-1。最适合原生质体再生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葡萄糖2%,MgSO4·7H2O0.15%,蛋白胨0.1%,KH2PO40.1%,琼脂2%,甘露醇0.6mol·L-1,在此培养基中的再生率为33.09%。  相似文献   

6.
枣树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枣树原生质体分离研究是其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外源遗传物质转化等研究的基础工作。用胚性悬浮培养细胞、细粒状胚性愈伤组织、未细切愈伤组织和已细切愈伤组织等4种材料进行原生质体分离。结果表明,枣树胚性悬浮培养细胞是最佳起邕材料,用浓度为10g/L纤维素酶+1g/L离析酶+CPW盐(1320mg/L CaCl2·2H2O和100mg/L KH2PO4·H2O组成的混合液)+0.7mol/L甘露醇组成的混合  相似文献   

7.
山桃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愈伤组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山桃县浮培养物为分离材料,在CPW+1.0%ELLULASoNZUKAr-10+0.5%MacerozymeR-10+0.7mol/L甘露醇+1%PVP的酶解液中酶解12h生质体产量和活力分别达到3.5*10^7个/g.FW和96%。  相似文献   

8.
平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平菇菌丝原生质体的释放以菌龄4~6d的幼嫩菌丝,用2%Lywalzyme采用0.6MKCl为渗稳剂在pH值为5.5、温度为35℃、酶解2~2.5h生长较好,可达107个/mL,孢子释放原生质体在1.5%溶壁酶和1.5%纤维素酶混合作用,同样外界条件下原生质体转化率可达100%。原生质体再生以2号培养基在0.6M甘露醇的作用下,用载片悬浮滴式再生法,再生率可达12.3%。  相似文献   

9.
花椒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椒试管苗叶片、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酶液浓度、渗透压调节剂浓度对花椒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并以花椒试管苗叶片分离出的原生质体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种类、培养密度、不同激素配比对花椒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液浓度、渗透压调节剂浓度对花椒原生质体分离有显著影响。在适宜条件下,用甘露醇作花椒原生质体分离的渗透压调节剂,浓度在0.6~0.7 mol·L-1时分离效果最佳。以花椒叶片为原生质体分离材料的最佳酶液组成为CPW-0.7 mol·L-1甘露醇+1.0%(w/v)纤维素酶R-10+1.5%(w/v)果胶酶,酶解时间为10 h,纯化后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分别可达82.36×105 个·g-1和72.74%。以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为分离材料的最佳酶液组成均为CPW-0.6 mol·L-1甘露醇+2.0%(w/v)纤维素酶R-10+0.5%(w/v)果胶酶,酶解12~14 h,纯化后的原生质体产量及活力分别为31.26×105 个·g-1、59.15%和53.87×105 个·g-1、63.92%。以花椒试管苗叶片为原生质体分离材料,分离纯化后的花椒原生质体在无激素的WPM培养基中,培养密度为1×105个·mL-1,培养第3天原生质体第1次分裂,2周分裂3~5次,原生质体28 d后形成微细胞团,培养60 d后可形成2 mm左右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0.
禾谷镰孢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报道了制备禾谷镰孢原生质体的方法琢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条件。PDS培养液中菌丝和5%绿豆汁中产生的分生孢子,在28℃下通过蜗牛酶(3%),蜗牛酶+纤维素酶+溶菌酶(1.5%+1.5%+1.5%)酶解,2h开始有原生质体释放,5h左右达释放高峰后趋于稳定,而以纤维素酶(3%)、溶菌酶3%)、蜗牛酶+纤维素酶(1.5%+1.5%)、蜗牛酶+溶菌酶(1.5%+1.5%)、蜗牛酶+溶菌酶1.5%+1.5  相似文献   

11.
一种更适合培养的番茄叶肉原生质体杨华杰吴定华(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广州,510642)AKINDOFMORESUITABLEMESOPHYLLPROTOPLASTFORCULTURINGOFTOMATOSPECIESYangHuajieWuDingh...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因素、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选择性遗传标记方法以及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且展望了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其在微生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微生物遗传育种上一项重要技术,它具有遗传信息传递量大,不受亲缘关系的影响,可有目的地选择亲株以选育理想的融合株,便于操作等优点,在遗传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其影响因子、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筛选以及融合技术在微生物菌种选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拟建立高粱红曲菌M-3的菌丝高效制备和再生原生质体的优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以1.0mol·L~(-1)山梨醇(pH8.0)为高渗透稳定液,以纤维素酶(0.3%)和蜗牛酶(0.3%)为裂解酶的条件下,考查不同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酶解pH等单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确定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2h、pH值为6.0、温度32℃,在此工艺条件下,原生质体形成数为3.000×10~6个·mL~(-1),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再生率为19.33%(再生菌落数为5.80×10~5个·mL~(-1))。  相似文献   

15.
甘蓝原生质体培养和融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6.
油菜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了70年代以来油菜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技术的研究概况,并对该技术在油菜育种生产实践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龟裂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最佳条件和该原生质体对抗生素的抗性结果。在S生长培养其中加入φ=1%甘氨酸进行菌丝体培养24h,原生质体制制备最佳条件为:溶菌酶浓度φ=3%、  相似文献   

18.
研究报道了制备禾谷镰孢(FusariumgraminearumSchw.)原生质体的方法及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条件。PDS培养液中培养的菌丝和5%绿豆汁中产生的分生孢子,在28℃下通过蜗牛酶(3%)、蜗牛酶+纤维素酶+溶菌酶(1.5%+1.5%+1.5%)酶解,2h开始有原生质体释放,5h左右达释放高峰,后趋于稳定。而以纤维素酶(3%)、溶菌酶(3%)、蜗牛酶+纤维素酶(1.5%+1.5%)、蜗牛酶+溶菌酶(1.5%+1.5%)、纤维素酶+溶菌酶(1.5%+1.5%)处理,原生质体形成效果较差。原生质体在PDAS高渗培养基上再生频率较高(20%~30%),在MMS上再生频率较低,而在NMS上原生质体则不能再生。在PDAS中加入KClO3和MNNG对原生质体再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果树原生质体培养及细胞融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世界各国果树原生质体培养和细胞融合的研究进展。指出以叶片、愈伤组织、悬浮细胞作为分离原生质体的材料较适宜。列举了分离原生质体的条件和已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若干树种的培养步骤和条件,概述了原生质体的培养方法及关系到培养能否成功的一些因素。最后,介绍了引人注目的柑桔体细胞杂交和细胞质杂种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0.
詹萍  苏龙  周乃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54-1155,1172
[目的]初步探讨红酵母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方法]以红酵母为试材,研究渗透压稳定剂pH值、酶浓度、酶解时间、预处理时间4个因素对红酵母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的影响。[结果]pH值在6.5~7.0,原生质体的制备率和再生率随着渗透压稳定剂pH值的升高而上升。当酶浓度从0.2%上升到1.0%时,原生质体制备率上升较快,而原生质体再生率下降较慢。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原生质体的制备率逐渐增加,而原生质体的再生率逐渐下降。在5~15 min,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均随着预处理的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当渗透压稳定剂pH值为7.0,蜗牛酶酶浓度为1.0%,酶解时间为60 min,预处理时间为5 min时,原生质体的制备率和再生率能分别达到较高的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