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离体和活体方法,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菌株K12发酵液对核盘菌(JY20)的抑菌活性。K12发酵原液对JY20的离体测定活性以36 h发酵液最强,抑菌圈直径达21 mm;而发酵代谢物活性以72 h的代谢产物最强,抑菌圈直径达11 mm。用油菜叶片活体测定结果表明,其发酵液和代谢物对核盘菌的侵染有显著防效,与对照相比,原液最大抑菌率达63.8%,过滤液最大抑菌率达53.6%。发酵液过滤液在不同温度处理后抑菌活性有差异,但高温高压处理后仍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综上表明,K12的生防作用为菌体本身对营养和生境的竞争与次级代谢产物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巨大芽孢杆菌B196菌株发酵滤液的抑菌谱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巨大芽孢杆菌B196菌株发酵滤液对18种植物病原真菌和7种细菌的抑制作用,发现该滤液抑菌谱较广,对供试的所有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其中8种真菌的抑菌率在80%以上;对6种供试细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达到27.67mm.以水稻纹枯病菌为指示菌,测定了B196菌株发酵滤液的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蛋白酶稳定性及紫外线稳定性.结果表明,发酵滤液在pH 2 ~8条件下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经121℃处理20 min,抑菌活性为原有活性78.43%;对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均稳定,但对木瓜蛋白酶敏感;对紫外线稳定,在处理4h后,抑菌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3.
大豆菌核病致病菌为核盘菌属,核盘菌菌株间存在致病力差异,探索核盘菌菌株致病力与菌株过氧化物酶(POD,Peroxidas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关系,为明确核盘菌致病机制提供新思路,为病害防治提供基础研究.分离得到黑龙江省大豆菌核病致病菌10株,离体叶片接种法检测菌株...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天然果蔬防腐剂,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培养板连续稀释法研究了鹿蹄草素对几种果蔬采后病原真菌的抑制效应,并对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进行了初步确定。结果表明:鹿蹄草素的浓度越高,抑菌率越高,在2.5 mg/mL及以上浓度时对供试病原真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根据EC50值所得到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piricola),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根霉菌(Rhizopus stolonifer),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其中链核盘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156,1.25 mg/mL;苹果轮纹病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078,0.156 mg/mL;链格孢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313,0.625 mg/mL;灰葡萄孢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156,0.313 mg/mL。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B03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离体测定和温室植株测定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03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菌株B03对供试的15种真菌病害的病原菌均具较强的抑菌活性,其发酵滤液对甘蓝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都有抑制作用,抑制强度与发酵滤液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发酵液的施用时期不同对甘蓝枯萎病的温室防效影响显著,以发酵液灌根后3 d再接种病原菌的效果最好,可明显降低植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防治效果高达96.25%。  相似文献   

6.
从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3菌株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G4菌株中分别提取脂肽类化合物,配制成脂肽类生物农药乳油.平板拮抗活性检测试验表明,脂肽类生物农药乳油B3和G4能显著抑制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生长.油菜离体叶片接种试验中,脂肽类生物农药乳油B3和G4能显著抑制核盘菌在油菜叶片上的侵染和扩展.田间试验表明,脂肽类生物农药乳油B3和G4对油菜菌核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最高防效分别达55.8%和46.3%,并能够促进油菜生长  相似文献   

7.
从小蓟(Cirsium segetum)的根、茎中分离到一株细菌(XJb06.1)和两株真菌(XJf06.1,XJf06.2),经鉴定依次为球菌(Coccus)、毛霉科毛霉属(Mucoraceae Actinomucor)、丛梗孢科曲霉属(Monitiaceae Aspergil-lus).同时对所得3株菌抑菌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XJb06.1对供试细菌和真菌均有抑菌活性,对供试细菌的活性物质主要在其代谢物中;XJf06.1和XJf06.2的发酵液提取物和菌丝体提取物对3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抑菌活性,且总体上都是菌丝体提取物对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发酵液,其中)XJf06.1对苹果腐烂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率达到了86.1%.  相似文献   

8.
咪鲜胺锰盐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潜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比较核盘菌对咪鲜胺锰盐和其余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探讨咪鲜胺锰盐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潜力,筛选菌核病防治新药剂。【方法】实验室测定不同杀菌剂对核盘菌菌丝生长和菌核萌发的抑制作用及其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田间评价其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潜力。【结果】核盘菌对杀菌剂咪鲜胺锰盐高度敏感,而对多菌灵、多·酮和菌核·锰锌敏感性稍差。咪鲜胺锰盐抑制核盘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0.02mg·L-1。浓度为20mg·L-1的咪鲜胺锰盐可以延缓核盘菌菌核萌发出菌丝。浓度为0.5g·L-1咪鲜胺锰盐对菌核萌发成子囊盘百分率的抑制率达82.9%。咪鲜胺锰盐对油菜菌核病兼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可以抑制核盘菌的侵染以及侵染后病斑的扩展。咪鲜胺锰盐在田间条件下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达88.1%。【结论】咪鲜胺锰盐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9.
核盘菌引起的菌核病是油菜重要病害。为建立快速有效的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在油菜花期采用4种人工接种方法测定了5种油菜资源对菌核病的抗病性,并分析采用不用接种方法测定的病斑大小之间的相关性。这4种方法分别为:离体叶片接种、离体茎段接种(牙签法)、活体茎秆接种(牙签法)、活体叶柄接种(吸头法)。这4种接种方法中,离体叶片接种法与其余3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均没有显著相关性;采用叶柄接种法,接种后11 d和19 d的病斑长度与离体茎段接种3 d和7 d的病斑长度之间的相关性显著(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66和0.821,与活体茎秆接种7 d和15 d的病斑长度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52和0.987。结果表明移液管介导的叶柄接种是一种便捷、可靠的油菜菌核病抗性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选取14种园林植物的叶片和花瓣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离体方法对大肠杆菌、伤寒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挥发性成分抑制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物种之间的抑菌效果差异显著.碧桃叶片、花瓣对4种供试菌的抑制率几乎均达到了100%,樱花、紫玉兰、金钟、紫丁香和贴梗海棠对4种供试菌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草本植物叶片、花瓣对4种供试菌的抑制效果明显低于木本植物,长寿花、菊花叶片、花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抑制作用,凤仙花叶片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率最高为75.6%.此外,供试植物叶片的抑菌率普遍高于其花瓣,其中西府海棠叶片对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率是其花瓣的65倍,而草本植物叶片与花瓣抑菌率的差异没有木本植物明显,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如长寿花、菊花叶片与花瓣对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率相差10.8倍.对抑菌率达100%的木本植物进行最大抑菌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紫玉兰叶片的抑菌强度最高,达到7.156×106 CFU/(mL·cm2).研究结果为优选园林植物美化和净化室内外环境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探讨园林植物抗菌活性成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任璐  刘慧平  韩巨才  邢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94-3295
测定了植物内生细菌yc8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yc8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有强烈的溶菌作用,EC50为10.14%.光学显微镜观察证实,yc8发酵液处理后可造成病原菌细胞畸形、胞内物质外泄和细胞壁崩溃.植物离体组织抑菌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先喷发酵液后接菌比先接菌后喷发酵液防治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前期研究筛选的、能在各向日葵主产区应用的1株生防菌株枯草芽孢杆菌S-16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检测了其在土壤中及植物体内与繁殖能力,并测定了菌株S-16的5种菌液处理液对向日葵菌核病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接菌7 d后土壤中和植物体内的菌量均达到103cfu/g以上,并且在接菌28 d内稳定定殖并大量繁殖;5种菌液处理中代谢液处理的综合防效最高,防效达73.33%。菌株S-16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人参须超微粉水提液体内外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媛  吴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45-5646,5688
[目的]观察人参须超微粉水提液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及其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用MTT法观察人参须超微粉水提液对CNE-2Z瘤株的体外抗肿瘤作用;以荷瘤小鼠瘤重、抑瘤率为考察指标,检测人参须超微粉水提液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的抑制作用;以胸腺重量、肝脏重量、脾脏重量、白细胞数等为考察指标,观察人参须超微粉水提液对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人参须超微粉水提液对CNE-2Z瘤株有显著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对荷瘤小鼠S180在体内也有抗肿瘤活性。[结论]人参须超微粉水提液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没有发现对免疫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拮抗细菌W-7的鉴定及其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分离纯化自马铃薯晚疫病病叶上的一株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细菌W-7的分类地位、抑菌作用及其防病潜力,采用传统方法和16S rDNA序列分析相结合对该菌株进行鉴定,以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分别测定细菌活体、菌液和无菌体发酵液以及不同浓度菌液的抑菌作用,显微镜观察该菌株对病菌菌体形态的影响,并采用块茎切片法评价菌液的离体防病效果。结果表明,综合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初步确定W-7菌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该菌株菌液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94.44%,菌液能使致病疫霉菌丝变形;将菌液稀释至原液浓度的25%后,抑菌率仍能达到87.65%,其在马铃薯块茎切片上对晚疫病的预防效果为73.40%。拮抗细菌W-7在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15.
8种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防治油菜菌核病菌的有效药剂,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并比较了8种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咯菌腈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活性最好,其它依次为己唑醇、啶菌噁唑、多菌灵、多氧霉素、嘧霉胺和噁霉灵,嘧菌酯的抑菌活性最差。试验结果可以为油菜菌核病的田间防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解淀粉芽孢杆菌HAB-7 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B-7是一株分离自豇豆根际土壤、 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研究HAB-7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及其发酵液粗提蛋白对植物病原的抑制作用,并测定其对番茄种子的促生作用.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其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以橡胶树炭疽菌为指示菌,对其发酵上清液经60%、80%硫酸铵盐析获得的抗菌粗蛋白进行测试﹔ 并将HAB-7菌液稀释成6个浓度梯度,分别用来对番茄种子进行促生测试.结果显示﹕HAB-7对18株植物病原真菌的平均抑菌率为61.03%﹔ 其发酵上清液对橡胶树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56.80%,80%硫酸铵粗提蛋白对橡胶树炭疽病菌的抑制率为38.88%﹔10-4 CFU/mL的HAB-7菌液浓度促进了番茄种子胚根的伸长,长度比CK提高67.76%.HAB-7菌株对植物病原菌有较广谱的抑菌活性,其分泌的活性物质除了活性蛋白外,可能还有其他的活性物质,低浓度的HAB-7菌液能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其致病机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蒜废弃物对农作物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大蒜废弃物资源丰富,为引导其合理化、资源化利用,测定了大蒜提取物对大豆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tracheiphilum)、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 eBary)、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Pseudomonas.s yringae pv.glycinea)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Ishiyama〕Dye,Xoo)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并通过大蒜提取物、大蒜渣、大蒜肥对土壤中大豆尖孢镰刀菌的抑制试验,测定了其在土壤中对土传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大蒜提取物对这4种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抑菌效果也更为明显。质量浓度为500mg.mL-1时对大豆尖孢镰刀菌、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培养基中提取物浓度达100mg.mL-1时对两种真菌的抑制达100%。同时,含大蒜提取物0.05mL.g-1、大蒜渣5%或大蒜肥25%的土壤能抑制土传病原菌大豆尖孢镰刀菌在土壤中的定殖。  相似文献   

18.
实验从山西太谷、运城采集的油菜中分离得到40株植物内生细菌,经过初步筛选得到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yc8,该菌株发酵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对其发酵产物的特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yc8在发酵培养20 h时,菌液的吸光值达最大值1.68,其蛋白质浓度也达到最大值0.478 mg/mL;在发酵培养48 h时,其发酵滤液对向日葵菌核病菌的抑菌率达到最大值,为83.0%。发酵液对热和紫外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在pH6~9的溶液里抑菌活性较稳定;在极酸极碱条件下抑菌活性丧失;对氯仿的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为控制猕猴桃真菌病害,本研究使用平板对峙法,从34株青蒿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对5种常见猕猴桃病原真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Collectotrichum sp.、Monilinia laxa、phoma sp.、Alternaria alternata)具有广谱高效拮抗作用的菌株,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拮抗菌株发酵液及其发酵液粗提物对猕猴桃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平板对峙试验中,21号青蒿内生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抑制率高达81.16%,对其他几种猕猴桃病原真菌的抑制率也均在50%以上;21号菌株发酵液在浓度为20%时,对Botryoshaeria dothidea,Collectotrichum sp.,Alternaria alternate三种病害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80.26%、79.12%、45.84%;在1 mg/mL浓度下,21号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对Monilinia laxa、phoma sp.的抑菌活性分别达到了100%、60.45%。研究表明21号菌株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能有效抑制猕猴桃病害菌株,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菌株gfj-4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对菌株gfj-4进行鉴定,以玉米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为指示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稀释倍数发酵上清液、不同培养时间、接种量和pH值对抑菌活性的影响,以及从发酵上清液中提取的脂肽类物质的抑菌活性;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脂肽类物质对其他1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初步鉴定菌株gfj-4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gfj-4的发酵上清液对玉米纹枯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稀释倍数从8倍增大到25倍时,其对病菌的抑制率为31.1%~92.4%,发酵上清液对玉米纹枯病菌的EC50为53.1 μL·mL-1;培养时间96 h,发酵上清液12倍稀释液对玉米纹枯病菌的抑制率最高,为82.0%;接种量为0.5%(V/V)时,对病菌的抑制率最高,为83.2%;pH为7时抑菌率达最高(82.6%)。脂肽类物质稀释60~180倍,对玉米纹枯病菌的抑制率为43.8%~92.0%,脂肽类物质对玉米纹枯病菌的EC50为5.90 μL·mL-1;与对照相比较,经脂肽类物质处理的玉米纹枯病菌菌丝生长量减少,生长稀疏,而且气生菌丝也受到明显抑制。脂肽类物质对其他16种植物病原菌也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抑菌带宽为16.7~31.0 mm,对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的抑制效应最强,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抑制活性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