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41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结果说明,应用治毒灵浸种,对黄瓜花叶病毒(CMV)在花生中种传有抑制作用;对由花生条纹病(PStV)引起的花生轻斑驳病防治效果达49.5%左右,NS-83、植病灵、抗蚜威、氧化乐果和甲胺磷防效较差。应用病毒A、病毒必克和植病灵Ⅱ号防治CMV引起的花生黄花叶病害效果分别为38.8%、28.7%和23.3%,经新复极差分析,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花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3年首次获得转基因花生植株以来,以病虫抗性、品质改良和疫苗生产为目标的转基因花生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抗番茄斑萎病毒、印度花生丛矮病毒、花生褐斑病和小菌核病的转基因花生品系进入了田间试验,具有牛瘟病毒疫苗效能的转基因花生品系也进入牛的临床免疫试验,但落后于大豆、玉米和油菜等主要大田作物,尚未实现产业化生产。该文综述了近年转基因花生研究进展,提出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前景。  相似文献   
3.
根据在花生上的症状,将5个PStV中国分离物划分为轻斑驳,斑块和坏死三个株系类型。在其它鉴别寄主上,5个PStV上分离物有相似所症状。轻斑驳株系对花生主茎高度影响不明显,荚果减产21.0%-35.6%,种子带毒率高。而斑块型株系分别降低花生高度和荚果产量9.2%-16.3%,和30.3%-54.4%,种子带毒率低。  相似文献   
4.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是我国特有的观赏植物,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树种。种子休眠期长达1~2年,以致影响育苗工作,因此很有必要对种子休眠原因及其解除进行研究。新鲜采收的种子处于休眠状态。果核(含3~5个  相似文献   
5.
3批92粒阳性反应种子检测说明,绝大多数种子子叶和胚带花生条纹病毒(PStV),仅有收获前摘取2粒未成熟种子种皮带毒。PStV种传率与品种、病毒侵染时期密切相关。参试17份花生品种和材料中,种传率最高为20.6%,最低1%。珍珠豆型花生品种种传率明显高于普通型和其他类型花生品种。早期感病花生PStV种传率高,花针期以后感病种传率明显下降。小粒种子PStV种传率高于大粒种子。  相似文献   
6.
许泽永  陈坤荣  晏立英 《花生学报》2003,32(Z1):263-271
花生病毒病是影响花生生产的重要病害.近10年来,花生矮化病毒(PSV)、花生条纹病毒(PStV)和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极大地丰富了对上述病毒基因组结构、遗传变异、进化的认识,以及病毒种、亚组和株系科学的划分.对PSV来说,提出了两个亚组的划分,而我国PSV株系血清学和RNA3全序列的分析,明确它们独自构成第三个新的亚组.对我国和东南亚国家PStV株系CP基因序列同源性的分析,说明在这些国家和地区PStV是单独进化的,形成不同症状类型的株系.Tospovirus属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使得该属病毒从番茄斑萎病毒(TSWV)1种增加到13种,其中侵染花生的病毒达5种,分布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7.
花生小叶外植体植株再生及农杆菌介导的基因遗传转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鄂花四号、中花四号和豫花一号萌动4d的小叶作外植体,通过器官再生在MS培养基加3mg/LBAP和1mg/LNAA上诱导芽分化,转至MS加5mg/LBAP上诱导芽伸长,再生植株。芽诱导率为86%~100%,每个外植体平均再生5个植株。在培养基中加入1mg/LAgNO3和500mg/L羧苄青霉素能有效抑制愈伤褐化和死亡,并能提高植株再生率。萌动4d的小叶与农杆菌AGL1分别共培养2d,通过在再生培养基中加卡那霉素筛选,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转基因植株生根后,移栽网室生长,并已开花结荚。外源基因的表达通过卡那霉素抗性和Gus活性组织化学检测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8.
1992—1994年对烟台地区花生病毒病进行调查。由黄瓜花叶病毒CA株系(CMV—CA)引起的花生黄花叶病毒病是当地花生上主要病害之一,花生病株比健株减产19.4%—52.4%。大田花生CMV—CA种传率一般在0.5%以下,病害前期发生轻、扩散慢,7月底至8月初为发病高峰期。病害流行程度与5月下旬至6月中旬日平均气温和总降雨量有关。对15份花生品种进行了抗病性鉴定,未发现抗病材料。采用以覆膜栽培结合苗期拔除病毒种传病苗为主的综防措施,可降低发病率80%左右,显著增加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9.
自从1973年非洲橡胶研究所杜皮(J.Tupg)首先报道微型针刺采胶的可能性以来,国内外一直重视这个发现。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国外针刺的试验规模仍然很小,每种处理只有10—30株树,主要研究针采产量,胶乳中糖的含量,针采方式和用药量等项目;然而,我国各垦区,特别是广东垦区,从1974年起针采规模相当大,针采株数以百万计;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取得了不少宝贵资料。近几年来,我们对针刺采胶也一直在试验研究,目前参试株数约有五百株左右不过,从现有国内外的资料来看,不管规模大小,针刺采胶都还处于试验阶段,其结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研究西双版纳地区的产胶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和观察,发现一些与其它垦区不同的现象,如四月份开割初期由于林间早晨八点前后温度较低,产量很高,随着温度升高,产量明显下降,八月中旬以后,温度开始下降,产量又上升,直至停割,使西双版纳地区的胶乳年产量,明显呈双峰变化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