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茶汤中锌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茶叶与人体健康、茶叶生化等研究进展迅速,锌、硒等微量元素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陈宗懋(1990)的综述谈到锌具有抑制脂肪过氧化和稳定细胞膜等作用;韩驰等(1989)的茶叶抗癌研究认为茶浸出物阻断N-亚硝胺的合成可能与锌、硒有关;杜琪珍等(1991)在茶树积累硒的动态分布探讨中认为茶叶的硒为蛋白硒和非蛋白硒(无机硒)两种形态。锌是茶叶中的一种矿质元素,笔者(1991)分析了乌龙茶中几  相似文献   

2.
茶叶中硒蛋白提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其珍  沈星荣 《中国茶叶》1991,(2):21-21,20
在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硒的抗癌功效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的动物肿瘤模型及模拟人类饮食条件的实验都表明硒有防癌效果。一些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茶树有较强的富集硒的能力,并发现富硒茶中硒浓度与抑制肿癌的作用呈显著的正相关。近年来,富硒茶产品的开发已经兴起,已有富硒茶汽水、富硒茶酒等进入市场,但这些富硒茶产品仅利用了富硒茶叶中水溶性或醇溶性的一部分(该部分仅占茶叶中全硒的10%~20%)。研究业已表明,茶叶中的硒主要是硒蛋白质硒,且绝大部分(80%以上)硒蛋白是不溶于水和乙醇的。为了达到进一步开发富硒茶资源的目的,笔者对茶叶中硒蛋白的提取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硒的测定方法已有不少报道,其中,以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最为常见,较多应用于食品中硒的测定。迄今,茶叶中硒的荧光法测定报道不多。本文采用混合酸消化样品、2,3-二氨基萘(DAN)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痕量硒。同时,用此方法测定了浙江省的34只出口茶叶样品。在此基础上还做了茶叶中硒的冲泡率试验。从测定结果看,茶叶中硒含量与茶叶级别无显著正相关。由于植物中硒的生物有效性优于动物中的硒,因此,饮茶对补充人体所需的硒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4.
程良斌 《茶叶》1996,22(2):51-52
紫阳富硒茶是我国首次通过审定的富硒茶。研究证实,紫阳富硒茶自然品质好,无污染,富含硒元素,且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效果,应作为特种茶加以开发。本文重点介绍了紫阳富硒茶对不同化学致癌物作用的影响,进一步证实紫阳富硒茶的抗癌效果,提出了开发名优茶,开发茶叶食品,提介吃茶,开发现成茶饮料和茶叶保健医用药品四条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5.
硒对茶树生长及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硒是动物及人体的必需元素,我国有许多地方缺硒,缺硒与人畜禽40余种疾病有关。在缺硒地区,通过喷硒的方法可获得含硒量较高的硒粮,硒粮对克山病、大骨节病等与缺硒有关的疾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陕西、湖北富硒地区曾有过有关土壤及茶叶含硒量的报道,本文作者也曾报道过我国茶叶含硒的状况。本文就硒对茶树的必需性,硒对茶树生理活动、物质代谢的影响以及茶硒的形态进行研究,以为今后开拓富硒茶的应用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沈生茶  沈林生 《福建茶叶》1990,(1):38-41,37
茶叶的保健功能是近年来研究十分活跃的领域,其中尤以茶叶中自由基清除剂的研究令人关注。膜脂类的过氧化是机体衰老的关键因素,而引起膜脂类过氧化的物质基础是自由基,茶叶之所以有抗衰老的功能,主要原因是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自由基清除剂即抗氧化剂。本文从膜脂类的过氧化,讨论了茶叶中维生素E、抗坏血酸、茶多酚及元素硒清除自由基的机理,为揭示茶叶抗衰老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硒是人体和动物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茶叶作为一种优质的硒来源,对人体硒的摄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硒的重要性,土壤中硒的含量、形态和分布,茶叶中硒的含量以及影响茶叶硒积累的因素等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此外还对富硒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发富硒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报刊杂志、电视台等媒体不断地介绍人体所需铁、钙、锌、硒等微量元素,其中对硒的宣传还是近一段时间才开始的。 硒是什么?硒(Se)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上排列为34位。硒是发现较晚的一个元素。1817年瑞典化学家Berzelius发现了“硒”。1957年以前,人们对硒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1957年以后,科学家发现硒对动物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还发现硒对动物有提高  相似文献   

9.
茶叶中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成茶中硒的浓度在0.08~0.12ppm,比红薯干、玉米、大麦、小麦、大米、黄豆、油菜籽的含硒量都高,因此称茶叶是人类食物链中植物环节及补硒途径的高硒资源”’。近几年来,我国茶叶学者对茶叶中的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一、我国茶叶的含硒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方兴汉”‘等对我国各地区各茶类茶叶的含硒量的研究表明,我国大宗绿茶的平均含硒量(0.137lpg/g)及最高含硒量(s.s&vug/g)都位居各条类之首,其次是边销紧压茶,平均为0.1265ug/g,其它茶类平均含硒量均在0.卫"g/g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富硒茶研究中硒在茶树体内的分布规律。茶叶中硒含量及硒的形态,硒对茶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生化的影响,硒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以及决定富硒茶的主要因子和茶叶富硒的不同途径的研究成果,为更合理、更科学地开发富硒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富硒区茶树鲜叶中硒累积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富硒植物,饮用富硒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补硒途径之一。茶叶的硒含量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但有关富硒茶区茶树硒积累特性及主要影响因子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以高硒茶区湖北恩施、陕西安康不同地点生产茶园成龄茶树和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土壤及植物样品全硒含量等多种指标,明确了根际土壤硒含量对茶树硒分布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富硒区土壤pH、硒含量等9个重要土壤特性相关因子的数值分布规律。通过对186组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和附生茶树新梢组织检测数据进行分组和整体相关性分析,证实了富硒区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硒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59,P<0.01),揭示了茶叶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水解性氮、锌含量以及茶叶中硫、锌含量的显著相关,同时对安康和恩施地区的土壤和茶叶硒含量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茶叶硒含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硫含量、硒含量和锌含量的数学模型,模型拟合优度为0.512 6,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2.
喷施叶面硒肥对绍兴茶叶含硒量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喷施不同种类的叶面硒肥对同一品种茶树茶叶含硒量的影响;研究了喷施同一种叶面硒肥对不同品种茶树茶叶含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茶树新梢迅速生长时期,叶面喷施硒肥对茶叶新梢的含硒量有显著影响;叶片含硒量与喷施硒肥的浓度成正相关,并且硒肥喷施浓度不宜随意提高。同一种硒肥对不同茶树品种的肥效有明显不同,实验表明,福鼎大白茶、鸠二0和中茶108对绿力硒之源的施用反应最好。  相似文献   

13.
茶叶中的硒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硒75示踪研究了茶叶中的硒成分。结果表明,茶叶中的硒约80%属于硒蛋白质,其中除少量与色素、多酚、核酸和果胶呈结合状态外,其余绝大部分的硒蛋白均呈游离状态。硒蛋白中占硒总量21.91%的硒为硒代甲硫氨酸硒,无机硒仅占硒总量的8%左右。  相似文献   

14.
富硒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硒的保健功能、茶叶中的硒含量、硒的存在形态、茶树耐硒机理、影响茶叶硒含量的因素、富硒茶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中国富硒茶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富硒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茶叶中无机元素的总量与分量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用等离子光谱法测定了江西不同茶类和不同等级珍眉以及湖北恩施硒茶(炒青绿茶)的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茶叶中的无机元素总量波动在3.11%─4.13%之间,如果加上未能测出的元素含量,则其波动范围约为3.31%─4.33%。与茶叶的灰分含量规律相反,江西珍眉的无机元素总量与其品质等级呈明显负相关。此外,还求出并讨论了茶叶中无机元素分量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富硒茶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翁蔚  白堃元 《茶叶》2005,31(1):24-27
从茶叶中硒的含量、硒的成分和赋存形态、茶树累积硒的动态分布、硒对茶树生长及物质代谢的影响、茶叶中硒含量与土壤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富硒茶的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富硒茶标准及富硒茶的开发利用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硒提高茶叶品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在低硒土壤的茶园施用无机硒肥 ,研制富硒茶叶。研究硒对茶叶保鲜品质和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富硒茶茶汤放置 12小时过程中 ,556nm吸光度比低硒茶叶稳定 ,表明富硒茶叶中的硒可有效地阻止茶汤氧化褐变 ,有利于保持绿茶品质。在室温条件下贮藏 90天 ,低硒绿茶维生素C的保存率为 4 8 2 1% ,而富硒茶维生素C保存率为 78 54% ,表明富硒茶中的硒能有效抑制茶叶在贮藏期间维生素C的减少。与低硒茶叶相比 ,富硒茶蛋白质的氨基酸总量增加 8 3%~ 14 8% ,必需氨基酸总量增加 8 8%~ 14 8% ,甲硫氨酸增加 6 0 %~ 8 7% ,胱氨酸增加 38 7%~ 95 6 %。  相似文献   

18.
该文系统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茶叶含硒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品种是影响茶叶含硒量的首要因素,不同茶树品种的茶叶含硒量差异很大,且大多数品种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差异。采摘季节对同一品种的茶树鲜叶含硒量基本上为春茶>秋茶>暑茶>夏茶,各季节含硒量之间差异显著(P<0.01)。同一无性系茶树品种种植在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和不同土壤条件下,其茶叶含硒量(相同采季按同一标准采摘)差异很大。这种差异与土壤有效硒含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而制茶工艺对商品茶叶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该文作者认为通过品种选育、采摘季节的调节、提…  相似文献   

19.
茶树鲜叶含硒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福建三茶区茶树鲜叶含硒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有效态硒含量是影响茶叶含硒量的主要因素,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同一品种在不同土壤上种植,由于土壤中的有效态硒含量不同,茶树鲜叶含硒量竟相差11倍(黄品种)和18倍(水仙品种);其次是茶树品种间的差异,在同一立地条件下,不同茶树品种的鲜叶含硒量高低相差近4倍;第三是季节间的差异,茶树鲜叶含硒量表现为头、四茶显著高于二、三茶,高低相差为2倍左右。茶叶加工过程对茶叶含硒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喷施亚硒酸钠对茶叶含硒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对低硒茶园茶叶含硒量、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茶树新梢生长过程中,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可以显著提高茶叶的含硒量,其提高幅度与亚硒酸钠的喷施浓度成线性正相关。喷后第6天新梢含硒量达到最大值,以后以8%─10%的日速率递减;至第10天,新梢中的有机硒含量达到85%,即从喷后第10天─第18天内可采摘富硒茶。每公顷喷施亚硒酸钠0.10kg─0.40kg时,对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