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明北疆地区不同抗旱性滴灌春小麦品种根系形态及内源激素在开花期干旱后复水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生物量的关系,以春小麦耐旱性强品种新春6号和耐旱性弱品种新春22号为材料,在土柱栽培下设置常规灌溉(CK)、开花期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3种水分条件,分析了干旱胁迫后复水条件下不同耐旱性小麦品种根系形态特征、渗透调节物质及内源激素和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根长密度(RLD)、根体积密度(RVD)、根表面积密度(RSAD)、可溶性糖(SS)含量、脯氨酸(Pro)含量、生长素(IAA)含量、赤霉素(GA3)含量、玉米素(ZT)含量、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SDM)以及产量均在干旱复水后随时间呈先增后降趋势,以轻度干旱后复水条件下表现最佳。两个品种比较,在轻度干旱后复水条件下新春6号的RLD、RVD、RSAD、SS含量、Pro含量、IAA含量、GA3含量、ZT含量、ABA含量、SDM及产量较新春22号平均高出3.38%、4.30%、4.29%、21.84%、10.81%、5.99%、10.02%、16.05%、3.13%、6.86%和3.47%。经相关分析,两个品种于各处理下的RLD、RVD、RSAD、SS含量、Pro含量与IAA含量、GA3含量和ZT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与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较优的根系生长及生理代谢是春小麦具有较高抗旱性的原因;轻度干旱后复水可调节滴灌春小麦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和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进而优化根系形态,促进干物质向穗部转运及产量形成,可作为新疆滴灌春小麦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2.
不同玉米自交系耐深播能力鉴定及对深播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12个玉米自交系深播后出苗能力的鉴定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3681-4具有较强的耐深播能力。进一步相关分析表明,玉米耐深播的主要原因是其中胚轴显著伸长。不同温度对所有的玉米中胚轴的伸长均有影响,且低温抑制中胚轴的伸长。激素测定结果表明,深播处理后,中胚轴部位GA3和IAA含量均得到显著提高,分别增加了19.0%和50.9%。GA3和IAA处理后,中胚轴部位GA3和IAA的含量分别提高了25.1%和14.7%。深播、GA3、IAA处理后,中胚轴细胞均显著伸长,细胞长度分别增加26.2%、83.4%、51.2%,但处理后细胞数目变化均不大。  相似文献   

3.
 大田试验条件下,系统测定了外源赤霉素(GA3)对棉铃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ZR+iPA)、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及棉铃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幼铃提高了棉铃发育过程中iPA的积累,显著增加了棉铃发育中期IAA含量,提高棉铃发育后期铃壳中ABA含量。同时,GA3处理后铃壳和子棉的鲜重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3种无核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3个无核荔枝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等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通过与有核荔枝对比分析,阐明无核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荔枝无核但能发育成大果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核荔枝和无核荔枝果实中GA3和ABA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IAA和ZT表现差异较大,初步认为无核荔枝和有核荔枝果实发育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激素调控模式,或者果实发育与GA3和ABA关系更为密切;无核荔枝果实中高含量的IAA和低含量的ZT可能是其产生无核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剑麻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水平的关系.在对剑麻H.11648花芽分化进程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花芽分化期剑麻花芽中的脱落酸(ABA)、生长素(IAA)、玉米素(ZT)和赤霉素(GA3)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剑麻H.11648茎尖ABA、ZT的含量均在花芽分化初期达到高峰,而GA3的含量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时达到高峰,IAA含量在花芽分化中期处于低谷,且内源激素出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与其花芽分化完成时间一致,表明测试激素均与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高水平的ABA、ZT、ABA/GA3、ABA/IAA、ZT/GA3和ZT/IAA及较低水平的GA3、IAA有利于剑麻的成花.  相似文献   

6.
玉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与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Handy PEA植物效率仪测定叶绿素a荧光参数,研究玉米自交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与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叶片WUE与叶绿素a荧光参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Fo与高水分利用效率(HWUE)玉米自交系WUE的相关系数大于低水分利用效率(LWUE)玉米自交系WUE的相关系数;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与水分利用效率不同的玉米自交系叶片WUE的相关系数恰好相反,这是造成不同玉米自交系WUE存在差异的生理原因之一,同时也说明叶绿素a荧光参数可以作为选育HWUE玉米自交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及恢复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玉米自交系掖478、合344、吉853为材料,在不同低温胁迫及恢复正常温度情况下比较幼苗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下降和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3个玉米自交系幼苗叶片初始荧光Fo呈上升趋势,Fv/FoFv/Fm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叶绿素荧光参数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强变化较大,且相同温度下的变化幅度掖478<合344<吉853。3个玉米自交系在各温度胁迫后恢复到常温时的叶片初始荧光Fo下降,Fv/FmFv/Fo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掖478恢复常温1~2 d后恢复到正常水平,抗冷性最强;吉853的PSⅡ系统受损较重,恢复常温3 d未达正常水平,抗冷性较弱。  相似文献   

8.
低钾胁迫下玉米逆境反应机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低钾和正常供钾的液培方式,研究耐低钾玉米自交系Y8对低钾胁迫的适应性生理生化反应机制。结果表明:与不耐低钾玉米自交系J13相比,低钾胁迫下耐低钾玉米自交系Y8的SOD活性降低,CAT活性增加,Pro含量增加,MDA含量明显减少,POD活性和AsA含量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9.
玉米低磷耐性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玉米缺磷症状叶为指标,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1个耐低磷玉米自交系T和2个低磷敏感玉米自交系S1、S2及其组配的杂交、回交群体的6个世代材料进行遗传分析,研究玉米耐低磷性状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玉米低磷耐性遗传在2个组合中都是由1对加性+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F2)平均为60.85%和60.29%,多基因遗传率(F2)平均为22.02%和23.47%;T×S1组合的遗传变异占表型变异值为83.79%,T×S2 组合的遗传变异占表型变异值为82.34%,表明耐低磷性状以主基因遗传为主。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茶树春梢萌动前后五个阶段4种内源植物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酸(GA3),脱落酸(ABA),玉米素(ZT)的含量并分析了它们的变化规律。GA3和ABA在越冬期含量最高,随春梢萌发生而下降;IAA和ZT则在越冬期含量最低,春梢萌发初期含量迅速上升,此后上升缓慢或略有下降。与茶树生长状况关系更为密切的是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两两比值。研究表明:GA3/ABA,IAA/ABA在越冬期最低,随春梢萌动生长而上升。在茶树根系活动微弱时,ZT/IAA值高,随根系活动旺盛该比值逐渐下降。同时研究也表明:ZT/IAA与茶树春梢萌展也有一定关系,即在越冬期比值大,春梢生育期锐降。  相似文献   

11.
玉米光温敏无雄穗系植株多种植物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玉米光温敏无雄穗系I17及其正常系N17植株为试验材料,在春季和秋季种植条件下分别测定叶片与雄穗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ZT)的含量,研究植物激素对玉米光温敏无雄穗系植株雄穗发生及其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种植的无雄穗系I17与正常系N17的叶片和雄穗中IAA、GA3、ZT和ABA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秋季种植的无雄穗系I17叶片中IAA、GA3和ZT含量在苗期、抽雄期及花粒期均显著低于正常系N17,ABA含量显著高于N17。在植物激素平衡方面,秋季种植的无雄穗系I17叶片中IAA/ABA、GA3/ABA及ZT/ABA的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系N17的相应值。IAA、GA3和ZT的严重亏损与ABA的过量积累是引起玉米无雄穗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内源激素方法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植株为材料,对提取、纯化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玉米植株中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和玉米素(ZT)的含量的方法进行改进。针对玉米植株的糖分、叶绿素含量高等特点,对以往的HPLC分析植物内源激素的植物材料前处理方法进行改进。试材用液氮研磨以80%预冷的甲醇浸提,浸提液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石油醚去除色素、乙酸乙酯提取激素、PVP 去除酚类杂质,最后用0.45 um微孔滤膜抽滤,紫外检测器在254 nm波长下检测吸收波长,以甲醇和水位流动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内源激素含量,回收率分别为IAA 93.79%±7.43%,ABA 95.79%±6.14%,GA388.63%±6.31%,ZT 89.69%±7.34%。  相似文献   

13.
杨欢  沈鑫  丁梦秋  陆大雷  陆卫平 《玉米科学》2017,25(2):55-60,67
利用人工智能温室研究结实期高温胁迫(35℃)对糯玉米子粒发育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实期高温胁迫降低子粒鲜重和干重,高温胁迫下较低的含水率表明子粒灌浆进程加快。高温胁迫加快果皮中淀粉体的降解速度,胚乳细胞中淀粉体充实提前,淀粉积累加速,但持续积累时间缩短,成熟期淀粉含量低于常温处理。与常温相比,高温胁迫增加子粒中ABA和GA_3含量,IAA、CTK和Z含量前期增加,后期降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可部分解释高温胁迫下淀粉积累提前但持续时间缩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以14月龄的无刺卡因品种为试材,研究乙烯利诱导菠萝花芽分化过程中茎尖及D叶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促进了菠萝植株内源C2H4和ABA的生成,同时降低了GA3、IAA及ZT水平,促成了菠萝花芽分化,但是乙烯利处理并不影响进入小花分化期后C2H4的释放;花芽开始分化后,C2H4和ABA水平下降,GA3、IAA、ZT水平升高,说明高水平的C2H4和ABA及较低水平的GA3、IAA、ZT有利于菠萝的成花,而较高的GA3、IAA、ZT及低水平的C2H4、ABA有利于菠萝小花的分化和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低温对小麦根系的伤害机理,在分蘖期和拔节期模拟低温,研究低温胁迫对稻茬不同小麦品种(烟农19,抗寒性较强;郑麦9023,抗寒性较差)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小麦根系中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2个小麦品种受到低温胁迫后,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增强,丙二醛含量(MDA)显著下降,且拔节期低温处理小麦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幅度更大,MDA含量下降幅度更小。抗寒性较强的小麦品种(烟农19)根系中脱落酸(ABA)、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含量在低温胁迫后均表现为上升趋势。抗寒性较差的品种(郑麦9023)根系中GA3含量在低温胁迫后增加;ABA含量在低温胁迫后下降;IAA含量在分蘖期低温胁迫后表现为增加,拔节期表现为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分蘖期和拔节期遭受低温后,不同品种稻茬小麦根系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激素含量受影响的程度不同,抗寒性差的品种根系受低温影响较大,且以拔节期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干旱胁迫下小麦颖果内源激素与胚乳发育的关系,以小麦品种扬麦16为材料,在幼苗返青至颖果成熟阶段进行干旱处理,采用树脂切片及显微摄影等技术观察小麦颖果和胚乳细胞发育的形态结构特征,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颖果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GA_4)、玉米素核苷(ZR)、二氢玉米素核苷(DHZR)的含量。结果显示,干旱胁迫缩短了小麦颖果发育进程,促进颖果早衰,导致颖果发育不良;显著降低了籽粒千粒重、可溶性糖含量和总淀粉含量,提高了蛋白质含量;促进颖果发育早期胚乳细胞分裂和淀粉积累,抑制了发育后期胚乳细胞的分裂、体积扩大和淀粉体充实,并提高了颖果整个发育过程中胚乳蛋白体的积累;提高了颖果发育前期IAA、GA_3、GA_4、ZR和DHZR的含量,ABA含量在整个发育时期均较高。说明干旱胁迫能通过影响颖果内源激素的积累来调控胚乳发育。  相似文献   

17.
依托滴灌下不同施磷量的第5年和第6年定位试验(P0:不施磷;P1:60 kg/hm2;P2:120 kg/hm2;P3:180 kg/hm2)对夏玉米形态、生理指标及子粒灌浆参数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不同施磷处理下株高、单株干物重、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持续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POD)活性均无显...  相似文献   

18.
玉米丝黑穗病菌对植株体内内源激素水平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玉米苗期接种丝黑穗病菌后植株体内生长素(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从寄主与病菌互作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研究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玉米植株后,植株体内单一激素ABA含量提高;IAA、GA和ZR的含量降低;IAA/ABA、ZR/ABA、GA/ABA及(IAA+GA+ZR)/ABA的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激素间的比值变化较单一激素的含量变化更加显著,相对单一激素的调控作用,激素间相互作用对调节植株生长发育更为重要。玉米丝黑穗病菌侵染玉米的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一系列变化可能是引起植株出现畸形症状(如节间缩短、植株矮化和丛生等)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郑单958为材料,采用子粒离体培养方法,研究灌浆期低温对玉米强、弱势粒灌浆特性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研究表明,灌浆期低温分别减缓强、弱势粒平均灌浆速率15%、23%,延长灌浆时间约8 d,最终粒重分别降低3%、9%。低温处理下,GA_3、IAA、ZR含量与灌浆速率显著相关;受低温影响,强、弱势粒的激素含量变化趋势相近,与常温相比,子粒GA_3含量先增加后减少,IAA、ZR含量低于对照,且对弱势粒的影响大于强势粒。低温对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是导致灌浆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