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茶多酚茶树品种的生化成分与品质性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优选5号、优选8号、优选9号等3个杂交育成的高茶多酚茶树的生化成分与品质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3个茶树品种一芽二叶的生化成分含量丰富,芽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及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云南大叶,其中茶多酚含量比云南大叶高8.70%~10.03%,芽叶的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表现为夏茶>春茶>秋茶,儿茶素含量表现为夏茶>秋茶>春茶,咖啡碱、氨基酸含量表现为春茶>夏茶>秋茶,3个品种均适制高档红茶;此外,3个高茶多酚茶树品种的鲜叶产量特别高(比云南大叶高34%以上)、栽培适应性强(移植成活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烤烟优良株系进行联合鉴定。[方法]2016年对湖南省各育种单位选育的10个株系20207、12-13、09-18-3、H9、09-10-4、HKDN-2、SY15215、CS1542、CZ-49、C81-2-2进行小区鉴定试验。以K326为对照品种,对各株系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等进行综合鉴定比较。[结果]综合表现最好的株系是C81-2-2、SY15215,建议进入下年度省区试;CZ-49、CS1542、HKDN-2、09-10-4、09-18-3也在产量、产值方面优于对照品种,建议下年度进一步鉴定;20207、H9株系表现较差,建议淘汰。[结论]该研究为湖南省烤烟品种区试筛选出了优良株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探明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筛选优质野生茶树种质资源。【方法】以32个分布地的73个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春梢的主要生化成分及芽叶性状。【结果】在73个株系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10个贵州优质野生茶树株系,分别为Q3、Q18、Q27、Q32、Q34、Q41、Q49、Q51、Q56和Q66,10个茶树株系的春梢游离氨基酸含量和一芽1叶百芽重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对照),茶多酚含量和咖啡碱含量适中;73个野生茶树单株和扦插苗的主要生化成分表现基本一致;经进一步对10个优选株系扦插苗抗旱性(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初步评价,Q18、Q34、Q49和Q56株系的叶片栅海比和叶片CTR较高,分别在0.6和0.3以上。【结论】Q18、Q34、Q49、Q56野生茶树优势株系的春梢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一芽1叶百芽重较重,抗旱性强,可作为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出特征特性良好、丰产性状突出、适合在宁南山区干旱半干旱生态条件下生产利用的旱地冬小麦品种(系)。[方法]对宁南山区选育的14个冬小麦品种进行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鉴定。[结果]参试的14个品种产量普遍较高,平均产量为2 310.75~3 992.25 kg/hm~2,与对照品种中引6号相比,其他品种产量增幅为15.98%~72.78%,但各参试品种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F值F_(0.05))。[结论]陇育0869-2、Z0231-3、西平1号、陇育0670-2、06AWS006、98-5808-2、Z0349-4和X0309-14-3这8个品种保留旱地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5.
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苏州太湖之东西洞庭山为碧螺春原产地[1].名茶的基础是良种,因此加强原产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十分重要[2].虽然有关茶树的组织培养曾有报道[3],但碧螺春茶树的组织培养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从碧螺春原产地选出的早芽茶的腋芽为外植体,对无菌外植体的建立、试管苗的增殖和生根等各个阶段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期为碧螺春茶树优质种苗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茶树进行了不同时期深修剪试验,结果表明:与不修剪(对照)相比,春茶后深修剪茶树恢复较快,冬季抗冻性较强,翌年茶树发芽密度增0.83%,1芽2叶百芽重增11.98%,春茶鲜叶产量增产13.57%,鲜叶生化性状较优,春茶开园时间提早1d;夏茶后深修剪茶树复壮及冬季抗冻性稍弱,茶树经济性状弱于春茶后修剪但优于对照,鲜叶中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较高,春茶开园时间推迟3d;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春茶需停采留养,对于每年主抓春季名优茶生产的茶园不宜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弄清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大叶茶树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省勐海县、昌宁县和思茅区茶树品种园的20个茶树品种1芽4叶为试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结果]这些茶树品种氟含量为15.30~157.60mg/kg,3地均种植的7个茶树品种总体上均以云抗10号氟含量最低。LSD多重比较表明,地区内品种间和品种内地区间氟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7个茶树品种除思茅区外均以云抗10号氟的含量差异最不显著。[结论]云抗10号可作为云南氟富集特征研究和大叶种茶树低氟选育工作的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8.
茶树新品种漕溪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卫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1977-1979
[目的]从黄山群体种大叶型茶树中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无性系茶树良种。[方法]2000年开始采用系统选择、无性繁殖的方法进行选育,以福鼎大白茶(标准种)为对照,对漕溪1号品质、性状、产量等进行研究。[结果]漕溪1号经2006~2011年品比试验和区域试验,其产量、品质、抗性优于福鼎大白茶。栽培资料表明,该品种具有高氨基酸、低茶多酚,发芽早,优质,抗寒,抗晚霜等优良特性,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较高的繁殖推广价值。[结论]漕溪1号适制名优绿茶(特别适制黄山毛峰茶),推广应用经济效益较高,前景较广,尤其适合安徽省黄山茶区及我国江南、江北茶区栽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推广通过鉴定的优质甘薯新品种,筛选出适宜开化县种植的甘薯品种及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方法]选取8个甘薯新品种,与对照品种浙薯13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优质、高产的甘薯新品种。[结果]8个甘薯新品种有3个品种比对照浙薯13增产,即浙薯70、浙薯132和浙薯75,分别比对照增产42.3%、14.4%和3.7%。[结论]浙薯70、浙薯132、浙薯75这3个品种产量水平高,适应性较好,具有推广价值;浙薯13作为淀粉型品种,产量水平稳定,适应性好,值得在生产薯粉皮、粉条的地区推广;浙紫薯1号、心香等作为特色甘薯在小范围内或订单种植经济效益很好;浙菜薯726作为特色叶菜,在城乡结合地区种植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高产、早熟、抗性强的绿豆品种,并为其今后更好地应用于蔗田间套种提供参考。[方法]对从河南引进的几个绿豆品种的生长生育特性、农艺性状、抗逆性和产量性状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郑绿8号、郑绿9号、郑绿10号均为早熟、高产的绿豆品种,绿豆产量分别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41.4%、48.1%、21.9%;3个品种综合性状最好的是郑绿9号,抗逆性好,绿豆产量和生物产量都比较高,且果粒外观好。[结论]筛选出了最适合在广西种植的河南绿豆品种郑绿9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牡丹特征特性,为白化茶新品种(系)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白牡丹和白叶1号进行大田对比试验,调查其移栽成活率、新梢生育期、芽叶性状、茶叶生化成分、耐旱性和抗性。[结果]白牡丹移栽成活率较高,丛成活率达74.8%,株成活率为67.7%;1芽1叶期百芽重较对照高3.1%;茶叶游离氨基酸含量达7.7%;耐干旱、抗假眼小绿叶蝉能力较强。[结论]白牡丹是一个具有较好适应性、病虫抗性和较好品质的白化茶新品系,适宜在绍兴茶区栽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获得高抗水平的转拟南芥NPR1恢复系水稻253株系,比较转基因水稻与其非转基因野生型抗病性和农艺性状的差异,以期为转基因抗病育种提供材料。【方法】以通过连续自交获得的转AtNPR1基因253 T3代纯合株系和非转基因253为材料,于分蘖期采用剪叶法接种白叶枯病菌菌株13751于水稻叶片,14 d 后,对稻株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收获期考查6个转基因株系的农艺性状。【结果】6个转基因T3代株系植株的抗病性可稳定表达,其病斑长度均显著短于非转基因野生型253;253-3的抗病能力比野生型253增强50%以上,其他 5个株系253-4、253-7、165、166、167对水稻白叶枯病表现出高抗水平,抗病能力增强90%以上。与野生型253相比,转基因株系植株生长正常,不同株系间部分农艺性状无明显变化规律,而部分农艺性状显著升高或降低;株系166的株高、穗长、有效穗数、一次枝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单株产量等显著优于非转基因恢复系253。【结论】拟南芥NPR1基因可作为培育广谱抗病作物的热门候选基因,株系166可作为水稻抗病育种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烤烟优良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K326为对照,对烤烟新品种(系)毕纳1号、安烟1号、6517、YN110、YN116、YN117和YK1005共8个品种(系)进行小区比较试验,分析比较各品种(系)生育期、田间发病率、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结果]各品种(系)综合发病率较低,YN117、毕纳1号和YN116的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毕纳1号产量最高,YN117均价、产值、上等烟率最高。[结论]从各品种(系)的协调性来看,品种YN117表现最好,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苹果-茶间作对茶树新梢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苹果-茶间作对茶树新梢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方法]将苹果-茶间作园中的茶树和邻近未间作茶树叶片为研究对象,观测了其在年生长周期中茶树生长状况及茶鲜叶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季节,间作及对照茶树新梢生长差异较大。春、夏、秋季,间作茶树的冠面温度较对照茶树低,冠面湿度则较对照茶树高,而在冬季,间作茶树的冠面温、湿度均与对照茶树差异不显著;间作茶树的呼吸强度极显著低于对照茶树,净光和强度极显著高于对照茶树,而光和强度的变化无明显规律;间作对茶树新梢发芽密度虽无显著影响,但因其促进茶芽提早萌发、增加了芽叶重量,进而提高了茶鲜叶产量。[结论]为复合生态茶园间作的合理配置和无公害茶叶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高产是玉米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开展品种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天津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方法]通过对15个鲜食糯玉米新组合的田间农艺性状、抗性进行调查,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以及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各组合之间的产量,从而选出产量较高、综合农艺性状好的组合。[结果]糯15病害严重,应该被淘汰;糯3和糯11的产量不稳定,不建议进行下一步的区试试验;糯7的产量稳定,且抗性好,是优良的组合,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区试试验。[结论]保持优良抗倒伏性的情况下,选育果穗长、行数多的组合有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糯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为提高糯玉米育种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个糯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5个糯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组配50个杂交组合,对其品质、南方锈病发病等级及产量相关性状(鲜穗重、每穗粒重、播种至散粉天数、播种至吐丝天数、株高、穗位高和穗位系数)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遗传参数.[结果]10个被测系的9个性状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以T2的鲜穗重、每穗粒重、播种至散粉天数、播种至吐丝天数、南方锈病病情等级、穗位系数、株高、穗位高和品质GCA效应最优,其在春播中分别为7.93、10.55、10.56、11.82、-33.37、-13.51、24.45、4.82和2.92,在秋播中分别为21.75、24.21、10.56、11.82、-23.36、-9.39、14.19、3.23和2.17,各性状在春播和秋播中均表现相对稳定,利用该自交系配制优质、高产组合的可能性较大,其他自交系不同性状GCA效应表现各异;杂交组合W150×T2的每穗粒重、南方锈病病情等级和品质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在春播中分别排名第1、2和4位,在秋播中分别排名第1、7和1位,杂交组合BN2RH×T2春播分别排第6、3和1位,秋播时分别排名第4、1和4位.[结论]被测系T2在品质、南方锈病病情等级及产量相关性状均表现较优,具有较高的育种潜力,其他被测系需根据本地的生态特性和育种目标进行遗传改良;W150×T2和BN2RH×T2为苗头组合,表现出高产、优质和抗南方锈病的特点,可进一步参加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7.
樊秉芸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219-11220,11286
[目的]比较海北地区青稞(Hordeum vulgare var.nudum)新品种(系)的产量性状、主要经济性状、生育期和抗逆性,筛选优良品种(系)。[方法]采用田间记载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参试的11个品种(系)分别为33-2、95H1-29-9-1-6、95H1-49-7-6-3、03予115、95H1-49-7-8-7、2000-11-2、2000-23-21、2000-3、2000-24-42、2000-24-37、95H1-49-7-8-2,以北青六号(CK1)为主对照,北青四号(CK2)为辅对照,以上品种(系)均由海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结果]参试品种(系)中2000-24-37、2000-11-2在海北地区的适应性好,平均产量达到5 893和5 520 kg/hm2。尤其是品系2000-24-37株高最高,达到121 cm,而且抗倒伏性最强,符合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所提出的粮草双高的育种目标。[结论]青稞新品系2000-24-37、2000-11-2综合表现较好,可以参加青海省青稞区域适应性试验,这为优良青稞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态区多环境下优良玉米自交系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不同生态区的多种气候和土壤环境以及自然病害压力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玉米自交系,为选育广适型优良自交系探明一种可行的方法。【方法】以黄改群和改良Reid群的50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进行不同生态区多环境的种植鉴定,以开花期、株型、抗病和产量性状分析为基础,筛选优良自交系。【结果】结果表明,同一个自交系在不同生态区多环境下开花期、株型、抗病及产量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是筛选综合性状优良自交系的基础。通过开花期、株型、抗病及产量性状的综合分析,筛选出综合表现突出的自交系京457和京917;自交系京931株型、抗病、产量及其稳定性表现突出;自交系京332和京337开花期、株型和抗病性表现突出。【结论】不同生态区多环境下鉴定是筛选优良玉米自交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8个高世代新品系进行筛选试验研究,筛选综合表现较好的烤烟新品系。[方法]在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以K326为对照进行小区比较试验,对参试烤烟新品系的农艺性状、经济学性状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4个高世代新品系(141、144、146和147)综合性状略优于对照K326。[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推荐新品系参加省区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铁观音4个乌龙茶品种在漳州茶区的适应性,为其在漳州茶区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黄金桂为对照品种,2011 ~2013年对4个乌龙茶品种连续3年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3个乌龙茶品种在物候期、发芽密度、产量、抗性、制茶品质等方面均超过或与对照品种黄金桂相当,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适宜在漳州茶区种植推广.[结论]该研究可为丰富漳州乌龙茶品种和乌龙茶产品花色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