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绞股蓝含片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绞股蓝和糖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一定比例的柠檬酸、麦芽糊精、薄荷、淀粉、木糖醇等辅料,经浸提、混合、造粒、干燥和压片等工艺,制成新型的保健产品———绞股蓝含片。  相似文献   

2.
新型葛根桑葚复合解酒饮料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开发一种新型复合解酒保健饮品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葛根、桑葚和蜂蜜为主要原料,利用正交试验确定葛根的超声提取条件和桑葚汁的酶法制备工艺参数,并从复合解酒饮料的风味、色泽、滋味和沉淀4个方面来构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获取复合解酒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葛根汁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70%乙醇,提取温度50℃和超声时间20 min;桑葚汁最佳制取条件为果胶酶用量0.035%,p H 3.5,酶解温度50℃,超声时间20 min;葛根桑葚复合解酒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复合原汁浓度35%(葛根∶桑葚∶蜂蜜为2∶2∶3)、白砂糖浓度10%、柠檬酸0.35%,按此比例调配所得的饮料酸甜可口,入口清爽,风味纯正,颜色红褐,香气浓郁,其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食用饮料的标准。[结论]研究可为生产开发解酒保健饮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胡晖  冷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1033-11035
[目的]研究车前草(Plantago asiaticaL.)保健含片的制备工艺。[方法]以车前草浓缩汁、麦芽糊精、甘露醇、阿斯巴甜和山梨糖醇为主要原料,经混合、造粒、干燥和压片等工序开发研制车前草含片。[结果]车前草浸提液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85%乙醇为浸提液,以料液比为1∶6和1∶4,在65℃条件下分别超声提取30、20min。车前草浸膏添加0.2%β-环糊精有助于改善产品口感。车前草含片的配方为:50%左右车前草浸膏50ml,填充剂70g,清凉剂为5%薄荷脑-乙醇液3ml,润湿剂为10%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醇溶液35ml。[结论]制得的车前草含片爽口、细腻、入口柔顺、有清凉感、甜味适中、醇厚、表面光滑、有光泽,且低糖、低热量、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4.
无糖型灵芝颗粒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冬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47-6448
[目的]研究无糖型灵芝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运用煎煮法提取灵芝多糖,加入澄清剂进行精制,浓缩和干燥,得浸膏粉;以浸膏粉与糊精按1∶1、1∶1.5、1∶2(w/w)3种不同的比例及浓度0.33%阿斯巴甜制备颗粒,以颗粒休止角和吸湿性为指标,选择最佳辅料配比;并对颗粒的外观性状、粒度、水分、溶化性进行检测。[结果]当浸膏粉与糊精的比例为1∶2(w/w)时,颗粒的休止角和吸湿量都最小,分别为36.9°和17.8%;颗粒呈棕褐色,水分为1.0%,其外观、粒度、水分和溶化性都符合药典规定。[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合理,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营养美味兼具健康的纳豆压片糖果.[方法]以纳豆冻干粉为原料,添加异麦芽酮糖醇、甘露糖醇、苹果酸、麦芽糊精等辅料,采用湿法压片工艺研制纳豆压片糖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配方组成得到最佳配比.[结果]试验得出纳豆压片糖果的最佳配比为:纳豆冻干粉32%,异麦芽酮糖醇14%,苹果酸0.30%,甘露糖醇9%,此配方组成条件下制得的压片糖果表面光滑美观、酸甜爽口、硬度和咀嚼性适当,是一款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结论]试验研制的纳豆压片糖果保持了纳豆的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又具有良好的口感风味,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以黑木耳为主料,复配燕麦、薏苡仁、麦芽糊精、木糖醇、黄原胶制备黑木耳降脂粉。探讨黑木耳煮制时间、烘干温度、粉碎粒度对降血脂功效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粉工艺及黑木耳、燕麦、薏苡仁最佳配比。结合分散指数、沉淀率、分散时间、感官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麦芽糊精、木糖醇、黄原胶添加量,获得黑木耳降脂粉最佳制备工艺及产品配方。结果表明,黑木耳粉最佳制备条件为黑木耳煮制20 min、80℃干燥、粉碎80目。最佳配方为黑木耳47.6%、燕麦17.3%、薏苡仁21.6%、麦芽糊精7.4%、木糖醇5.6%、黄原胶0.5%,制得冲调性优、感官评价好、营养价值高的复合黑木耳粉,其体外结合胆酸盐能力为1.18μmol·100 mg~(-1),胆固醇吸附量23.2 mg·g~(-1),具有良好降血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葛根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句容葛根作为原料,通过采用超声-微波辅助技术进行提取,以异黄酮得率为指标,考察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超声-微波辅助技术提取葛根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1.2 min,料液比1∶30 g/ml,微波功率98 W,超声功率50 W,在此条件下,葛根异黄酮得率为8.92%。[结论]超声-微波提取法不仅缩短了提取时间,而且提高了葛根异黄酮的得率,是一种适合葛根异黄酮的高效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荔枝全果制得的原浆为原料,研究荔枝原浆喷雾加工果粉的助干剂配比并分析加工制得的荔枝果粉各项性能。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助干剂(麦芽糊精、β-环状糊精、阿拉伯胶)在进风温度220℃,出风温度90℃、进料转速10 r/min 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并以得率、色泽、多酚含量、含水率作为考察指标,优选助干剂配比。结果表明,25%麦芽糊精、13:1 β-环状糊精(麦芽糊精:β-环状糊精)、0.5%阿拉伯胶与73.03%荔枝原浆混合经喷雾干燥制得的果粉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配比。  相似文献   

9.
AD钙奶宝是以鲜牛奶、鸡蛋、白砂糖、麦芽糊精为原料,经干燥而制成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休闲小食品,它结合了鲜牛奶与鸡蛋的双重营养,用于满足婴幼儿对多重营养和风味的需求.本实验主要从研究制作AD钙奶宝的最优生产工艺入手,分别从蛋清与鲜牛奶的配比、鲜牛奶与麦芽糊精的配比、不同干燥温度对产品的组织状态和口感风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蛋清与鲜牛奶的最佳配比为5∶1,鲜牛奶与麦芽糊精的最佳配比为4∶1,最佳干燥温度为95℃.  相似文献   

10.
李年龙  刘洁珠  陈锦峰  董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17-17018,17021
[目的]探索从豆粕中提取大豆异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豆粕中异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豆粕异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水溶液,以20∶1(V/W,ml∶g)的液料比提取2 h,提取温度为75℃。[结论]优化的豆粕异黄酮提取工艺简便、合理,为异黄酮的分离纯化及生理活性的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唐迪  张敏  赵婷  仰榴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654-2655,2658
[目的]研究葛根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浸提温度、液料比、浸提时间和浸提次数对葛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90℃、液料比(V/W)15∶1、浸提3 h、浸提2次;在最佳条件下,葛根多糖得率为13.95%。[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葛根多糖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庄晓梅  韩淑琴  李志锐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156-12157
[目的]测定葛根总黄酮提取物有效成分葛根素、大豆苷含量。[方法]HPLC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V/V);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4μl。[结果]在测定范围内,葛根素、大豆苷对照品线性关系良好;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平均含量分别为5.41、7.50μg/ml。[结论]该研究为更好的利用葛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志锐  韩淑琴  庄晓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849-12850,12862
[目的]探究利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工艺,以期为葛根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葛根素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微波功率、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及浸泡时间对葛根素提取的影响。[结果]在超声微波协同作用下,葛根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为250W,提取时间为25s,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20,浸泡时间为30min。在此条件下,葛根素得率为0.6376%。[结论]超声微波协同萃取葛根素具有萃取效率高、节省时间、节省溶剂、节能、污染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粉葛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欣  胡久梅  刘蓁  袁鹏  江南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22-8323
[目的]测定粉葛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7种粉葛中Mg、Fe、Mn和Zn 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粉葛样品富含Mg、Fe、Mn和Zn元素;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粉葛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明显,即使同一产地不同品种粉葛的微量元素含量也有差异。[结论]该研究可为粉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芪多糖单糖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丹  王宏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128-5129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的单糖组成。[方法]以2 mol/L硫酸水解黄芪多糖,然后采用吡啶溶解干燥的水解产物,结合三甲基硅烷进行衍生,最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黄芪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鉴定出黄芪多糖中含有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并测定计算出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甘露糖的摩尔构成比例为1∶10.309∶24.667∶0.462;另外还鉴定出了3种未知物,他们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10.627、14.783和18.249 min。[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可以用于黄芪多糖中单糖的组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丹参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和总酚酸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丹参的超临界萃取及醇提工艺条件。[结果]丹参的最佳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 h,料液比为10∶3(g/ml);在此条件下,丹参酮ⅡA的转移率为69.03%。丹参的最佳醇提条件为:料液比1∶11(g/ml),乙醇浓度30%,回流3次,每次0.5h。[结论]优化后的工艺合理、稳定、可行,适于丹参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李达  何先元  冯婧  马发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14-18515
[目的]筛选党参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优选出川党参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党参多糖水提法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75℃,提取3次,提取时间2 h。多糖得率可达21.73%。[结论]该方法合理稳定可行,可以作为党参多糖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8.
赖红芳  吴志鸿  邓晰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51-15253
[目的]研究半仿生法提取了哥王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提取温度(A)、提取时间(B)、料液比(C)、乙醇体积分数(D)4个因素对提取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半仿生法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是浓度70%乙醇、料液比1∶14(g∶ml)、回流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70∶35∶35(min)提取3次。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4.73%。[结论]半仿生提取法适合提取了哥王中的总黄酮。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辅助提取千斤拔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琳  王慧竹  陈帅  张福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98-20399,20401
[目的]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千斤拔中多糖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千斤拔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千斤拔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超声时间30 min,料液比1∶40,提取时间2 h。[结论]在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下千斤拔多糖提取率为0.372%。  相似文献   

20.
均匀设计法优选大黄酸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杰  李勇  蒋斌  魏群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15-13416
[目的]探讨提取相关因素与提取物中大黄酸含量的关系,研究大黄中大黄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探讨以乙醇水为溶剂时,使用TS-NS系列小试型提取浓缩装置以粉碎度、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时间为探讨因素,以大黄酸含量作为考察指标,来筛选大黄酸的最佳工艺研究。[结果]大黄酸优选工艺为8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大黄颗粒过18目筛,固液比为1∶10,提取时间为0.5 h。[结论]该工艺科学、合理,可为以乙醇水为溶剂提取大黄中大黄酸的工艺优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