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从长期施用多菌灵农药的土壤中,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富集筛选,获得1株耐冷多菌灵高效降解菌株.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 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应用高效波相色谱法对纯培养条件下菌株的降解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所获得的菌株与Enterobacter菌属的亲缘关系最近,将其命名为Enterobacter sp.D5;该菌株能在以100 mg·L-1多菌灵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15℃、pH值7.0、200 r·min-1的最适生长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12d,多菌灵的降解率达到100%;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外加氮源可以提高多菌灵的降解率,外加碳源抑制了多菌灵的降解.  相似文献   

2.
为降解土壤中农药残留,解决农副产品农药超标问题,采用富集培养法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多菌灵的菌株P-2,研究初始pH、培养温度、接种量、外加碳源、氮源对其生长量和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能以多菌灵为碳源生长,在基础培养基中培养5d时对100mg.L-1的多菌灵降解率达60.6%,而另外加入氮源蛋白胨,可提高降解率达91%。降解多菌灵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5~40℃、pH 5.1~8.1,且降解率与菌体生长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田连生  陈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474-13476,13491
[目的]分离筛选出能够降解土壤中多菌灵的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作初步研究。[方法]从长期被多菌灵污染的土壤中,利用富集培养法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多菌灵的菌株YB-6,并研究了初始pH、培养温度、接种量、外加碳源、氮源对其生长量和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菌株YB-6能够以多菌灵为唯一碳源生长,在基础培养基中,5 d内对100 mg/L的多菌灵降解率为61%,而加入0.5%蛋白胨后5,d内对多菌灵的降解率可达90%;菌株BY-6对多菌灵具有良好降解性能,最合适降解温度为30℃、pH为7.0,降解率与接种量呈正相关,外加氮、碳源能促进其降解效果。[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菌株YB-6降解多菌灵机理,并将其大规模运用到土壤修复技术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增殖培养法,从长期受多菌灵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多菌灵的菌株BP-8,研究了pH、培养温度、接种量、外加碳源、氮源对其生长量和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以多菌灵为唯一碳源生长;在无机盐培养基中,5 d内对100 mg/L的多菌灵降解率为60.8%;加入0.5%的酵母粉后,对多菌灵的降解率可提高到93.2%;降解多菌灵最佳条件为30℃、pH 6.0,接种量5%,且降解率与接种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多菌灵降解菌T8-2的分离及其降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期受多菌灵污染的土壤中,利用富集培养法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多菌灵的木霉菌株T8-2.研究了该菌株在不同pH值、温度、接种量和外加氮源等条件下对多菌灵降解率的影响,以及该菌株对速克灵、扑海因、甲基托布津和三唑酮等常用化学农药的降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T8-2菌株能够以多菌灵为唯一碳源,在无机盐培养基中对100 mg/L多菌灵降解率为61.4%;而在最佳降解条件:25 ℃、pH值6.0、5%接种量和加入0.5%酵母粉情况下,对多菌灵的降解率达到91%,同时对速克灵、扑海因、甲基托布津和三唑酮的降解率也分别达到65.1%、45.3%、40.1%和57.5%.这表明T8-2菌株对多种化学农药有广泛的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6.
高玉爽  田连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82-10584
[目的]研究菌株降解多菌灵的条件。[方法]用富集培养法,分离出1株降解多菌灵的细菌,对其降解效能及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5 d内对100 mg/L多菌灵的降解率为61%,能够以多菌灵为碳源进行生长。25~35℃内菌株对多菌灵的降解较好。菌株对多菌灵的降解在pH值5.0~8.0内相差不大。随着接种量的增大降解率增加,接种量为10%时最大。随着碳源、氮源的加入降解率增加,碳源加葡萄糖降解率最大为86%,氮源加0.5%蛋白胨降解率最大,5 d后对多菌灵的降解率达90%。多菌灵浓度较低时,菌体的生长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多菌灵浓度较高时,菌体的生长表现出先缓慢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结论]pH值7.0、培养温度30℃、接种量10%、0.5%蛋白胨碳源为该菌株降解多菌灵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多菌灵降解菌XJ-D,并对其特性进行研究,以期用于多菌灵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从长期施用多菌灵农药的葡萄园中分离筛选1株多菌灵降解菌XJ-D,经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和16SrDNA聚类分析等对其进行鉴定。[结果]鉴定菌株XJ-D为红串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其可利用多菌灵为唯一碳源、氮源进行生长,将其接种在600mg/L多菌灵的无机盐培养基中,11天时多菌灵的降解率达99.0%,平均降解能力为52.87mg/(L·d)。[结论]该菌株在干旱区土壤农药污染修复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从施用由猪粪堆肥制成的有机肥的土壤中筛选、驯化出一株能以氯霉素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经形态学特征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命名为CAP_CXMF.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探讨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以及不同外加碳氮源对降解菌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霉素初始浓度为300 mg/L、接种量10%、温度20℃、转速160 r/min、pH为7时,该菌株对氯霉素的降解率达72.55%,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膏和葡萄糖后的降解率分别为73.15%和72.80%.该菌株对氯霉素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可以用于治理环境中的氯霉素污染问题,并为生物降解抗生素提供一种新的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具有降解多菌灵功能的菌系和菌株,了解菌系构成和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确定实验室条件下菌系和菌株对土壤中多菌灵的降解效果。【方法】采用无机盐培养基富集、筛选降解多菌灵菌系及菌株,比色法测定菌系及菌株降解多菌灵能力,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结合切胶回收测序分析菌系构成,16S rDNA序列分析结合细菌常规鉴定方法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筛选到9个菌系,纯培养条件下10 d对初始浓度600 mg•L-1多菌灵降解率23.14%-70.64%;从5个降解菌系中筛选到5株降解菌,编号为111-3、161-4、165-2、166-2、167-4,纯培养条件下15 d对初始浓度600 mg•L-1多菌灵降解率33.90%-72.66%;菌株111-3、165-2、166-2、167-4初步鉴定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菌株161-4初步鉴定为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 sp.);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接种筛选到的9个菌系和5株降解菌处理污染土壤,72 h 对初始浓度5 mg•kg-1多菌灵的降解率均达到90%以上;每个降解菌系大约由6-10株优势细菌组成,筛选到的降解菌株占菌系构成约1/10,推测菌系中其它菌株可能与多菌灵降解中间产物的进一步分解有关。【结论】筛选到9个多菌灵降解菌系和5株降解菌,72 h对污染土壤中5 mg•kg-1多菌灵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红球菌属是目前已知的环境中降解多菌灵的优势种群;筛选到的降解菌只是菌系构成的小部分,菌系对于残留农药降解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0.
从长期受多菌灵污染的土壤中,利用富集培养法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降解多菌灵的木霉菌株T21-2,并研究了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不同外加氮源对其多菌灵降解效果的影响.将该菌株在多菌灵浓度为100 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中,于25℃、200 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2d后取样,用HPLC-MS法检测代谢产物,主要为2-氨基苯并咪唑、苯并咪唑、2-氨基苯腈;处理5d的培养液经检测未发现多菌灵及其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1.
郑恩泽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7):1348-1351
从长期施用多菌灵的葡萄园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能够降解多菌灵的木霉(Trichoderma sp.)菌株Tr1.在以多菌灵为惟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14 d后,该菌株对多菌灵的降解率为45.74%.在无机盐培养基中添加少量氨源,可以提高木霉Tr1对多菌灵的降解率,尤其是添加0.1%酵母粉,降解率达到了66.57%.木霉Tr1在含氮的无机盐培养基上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初始pH为6.5.木霉Tr1还对所测定的6种植物病原真菌(Rhizoctonia solani,Phytophthora capsici,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Phoma uvicola Berk,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hoemaker,Fusarium moniliforrne Sheld)都具有抑菌活性.该项研究为木霉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及多菌灵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1株能高效降解几种有机磷农药的菌株S3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3可以甲胺磷和乐果作为唯一碳氮源生长,对甲胺磷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为52.1%。在添加其他碳氮源的3种有机磷农药的培养液中,对3种农药都有明显降解作用,其中对敌敌畏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为70.3%。  相似文献   

13.
联苯菊酯降解菌筛选及其反应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对联苯菊酯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TS 1,并研究了初始pH、培养温度、联苯菊酯初始质量浓度、摇床转速、接种量、外加碳源质量分数对该菌株联苯菊酯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TS 1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能以联苯菊酯为唯一碳源生长,其降解联苯菊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pH 70,培养温度30℃,联苯菊酯初浓度200 mg·L-1,摇床转速150 r·min-1,接种量10%,外加碳源葡萄糖为100 mg·L-1。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离能够降解高氯·马拉硫磷的菌株,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探寻高氯·马拉硫磷无公害降解方法。【方法】利用富集及驯化培养方法,从长期施用并受高氯·马拉硫磷严重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能够高效降解高氯·马拉硫磷的菌株;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的基础上,对其16S rDNA 序列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其对高氯·马拉硫磷的降解特性和最佳摇床培养条件。【结果】获得了1株能以高氯·马拉硫磷作为惟一碳源和氮源生长的菌株,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DNA 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系统发育树显示,该菌株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的相似性最高,为99.79%,因此确定其为荧光假单胞菌。该菌株最佳摇床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8.0,摇床转速180 r/min,培养时间24 h,培养温度30 ℃。在此培养条件下,培养2 d 的菌株对500 mg/L高氯·马拉硫磷的降解率达到67%。【结论】分离菌株对高氯·马拉硫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可试用于高氯·马拉硫磷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能降解灭线磷的微生物,解决土壤环境中存在的灭线磷残留问题。【方法】从长期施用灭线磷的土壤中采集土样,通过富集培养方法分离能降解灭线磷的微生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灭线磷的含量。【结果】获得一株能以灭线磷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DS-1,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相似性分析将其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生长特性和灭线磷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灭线磷浓度为10mg·L-1时降解率最高为77.1%,50mg·L-1的相对降解量最高为26.8mg·L-1;DS-1在温度为30℃时对灭线磷的降解率为51.6%,显著高于4℃、25℃以及40℃的降解率。【结论】DS-1降解灭线磷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蔗糖和硫酸铵,最佳碳氮摩尔比为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