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文心兰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制片法,对染色体制片的取样时间、预处理液、固定液、解离时间、染色液及染色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心兰组织培养苗培养温度为25℃;适宜的取样时间为5~6月的上午10:00;材料放入1g·L^–1的秋水仙素+0.002mol·L^–1的8-羟基喹啉混合液中室温预处理4h的效果最好,用卡诺氏液固定12~24h,可获得较多的细胞分裂相,1mol·L^–1的盐酸60℃水浴锅中恒温解离8min的效果较好,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染色制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沙棘染色体的染色和制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沙棘的茎尖为材料,进行不同的取样时间、预处理、固定、解离时间处理后,压片观察染色体。结果表明:早上09:00~10:00取生长旺盛的茎尖组织,用8-羟基喹啉预处理材料1.5~2.5h,卡诺固定液固定2~3h置于60℃恒温水浴酸化15~20min,用改良的卡宝品红染色15min,制出的玻片染色体清楚,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3.
橡胶草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橡胶草根尖和嫩叶为材料,对其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取样时间、预处理试剂、解离方法及解离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橡胶草根尖和嫩叶取样最佳时间均为上午8:00~10:00;2 mmol/L 8-羟基喹啉溶液室温预处理4 h效果最好;根尖和嫩叶用1 mol/L盐酸于60℃下分别酸解10和12 min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1材料与方法 供试薤白取自山东省莱州市郊外。取薤白的根尖用0.002mol/L 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4h,卡诺氏液在冰箱中固定24h,以1mol/L的盐酸60℃解离6~9min,再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后制片。镜检并统计染色体数目,然后选用染色体形态好且分散的细胞,在配有Olympus DV70数码摄像头的多功能系统显微镜(Olympus BX50)下拍照分析。核型分析按照李懋学、陈瑞阳报道的标准进行,核型分类参照Stebbins GL的方法划分。  相似文献   

5.
以红泡刺藤(R.niveus)、栽秧泡(R.ellipticusvar.obcordatus)和插田泡(R.coreanus)绿枝或硬枝扦插生根的根尖为材料,通过取材时季与扦插环境气温,8-羟基喹啉、秋水仙素和对二氯苯3种药剂在不同的温度下预处理不同时间,混合酶液和盐酸在不同温度下解离,醋酸洋红、卡宝品红、席夫试剂和铁矾-苏木精各染色剂染色压片等的对比研究,并以细胞中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的数目、染色体的清晰性、分散程度和聚缩程度以及染色体的形态为衡量指标,探索出适于树莓属植物核型分析的根尖压片方法是:当根尖长至1~2 cm、扦插环境气温17~23℃时取材,卡诺氏固定液I低温固定24 h,用0.002 mol/L 8-羟基喹啉在0~4℃下预处理24 h,再用1 mol/L HCl(60±1)℃恒温解离4~7 min,最后用卡宝品红染色压片能获得效果好树莓染色体标本,该染色体标本完全适用于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和优化桉树染色体压片技术,获得收缩度好、分散充分的桉树染色体显微镜观察图,对比不同取材时间、不同预处理剂和不同解离方法处理下的染色体压片效果,得出最优的处理方法为:上午09:00进行取材,以8-羟基喹啉进行预处理4 h,用卡诺氏固定液于4℃固定24 h,酶解35 min,卡宝品红染色10 min,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得到清晰、可计数的染色体。该技术可用于桉树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倍性鉴定等细胞生物学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吊兰是一种常见的观叶植物,易于水培培养,取材方便,通过压片法观察吊兰根尖有丝分裂情况,发现早晨8:00~10:00点吊兰根尖处于旺盛的分裂期。且以0.002mol/L的8-羟基喹啉于室温预处理3.5~4h,可获得染色体形态良好的中期分裂相。使用改良石炭酸品红染色液,染色时间短,染色效果好。对吊兰根尖染色体制片研究结果,获得了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形态,并确认吊兰体细胞染色体为2n=28。  相似文献   

8.
木薯染色体数目的鉴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的根尖、茎尖为材料,对木薯的染色体的镜检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8-羟基喹啉预处理根尖2 h、盐酸溶液解离15 min、改良苯酚品红染色10~15 min,效果理想;染色体缩短变直,分散均匀,并均匀地染上了蓝紫色,较易进行染色体的观察和计数.  相似文献   

9.
适于荧光原位杂交的大薯叶片染色体制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克服利用根尖制备染色体标本的局限性,拟通过优化酶解去壁低渗法中的材料幼嫩程度、预处理方法以及酶解时间,建立大薯嫩叶染色体制备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取刚展开的大薯嫩叶,用0.002 mol·L?1 8?羟基喹啉于4 ℃下预处理2 h,用3.5%纤维素酶和1.75%的果胶酶混合溶液于37 ℃下解离1 h,能获得较好的大薯染色体制片。最后,以大薯45S rDNA 序列为探针,对有丝分裂间期和中期细胞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杂交信号清晰稳定。本研究建立的适于荧光原位杂交的大薯嫩叶染色体制备技术可为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一种简便实用的细胞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莆田地区马蓝分生组织为材料,采用压片技术,探讨马蓝不同取材部位、不同取材时间、不同预处理试剂处理、不同解离时间等对马蓝染色体制片的影响,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以根尖分生组织为材料,在上午8:00、8:30取材,用0.1%秋水仙素溶液室温预处理0.5h,用卡诺液固定4h,然后用1mol·L-1盐酸在60℃水浴8min,卡宝品红染色8min,可获得分散良好,形态清晰的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马蓝染色体为32条,马蓝的核型公式是2x=2n=32=4sm+28m,核型类型为1B,不对称系数为59.54%。说明莆田地区马蓝在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中进化速度缓慢。  相似文献   

11.
大麻染色体制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大麻染色体的制片技术。[方法]对大麻染色体制片技术的预处理液、解离时间、染色时间等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结果]研究表明:用大麻根尖在常温下用0.003%的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2 h或用饱和对二氯苯处理1.5 h,经卡诺固定液固定30 min后,在1∶1的1 mol/L HCl和45%醋酸60℃下恒温水浴中解离30 s,地衣红染液染色8 h压片镜检,能取得良好的制片效果。大麻染色体数目观察表明,大麻染色体数目2n=2x=20。[结论]该研究为大麻细胞学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12.
以切花菊‘优香’(Chrysanthemum×morifolium‘Youxiang’)为试材,以蔗糖、柠檬酸、水杨酸、Ca Cl2和8-羟基喹啉的不同组合液为预处理液,测定5种不同组合的预处理液以及不同预处理时间(2、4 h)对‘优香’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不同组合的预处理液在增大‘优香’花径、维持切花水分平衡、延长瓶插寿命、增加清除自由基能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蒸馏水);预处理4 h的保鲜效果优于预处理2 h;预处理B(100 mg·L-18-HQ+50 mg·L-1CIT+75 mg·L-1SA+2 g·L-1Ca Cl2+4%蔗糖)和E(100 mg·L-18-HQ+75 mg·L-1SA+2 g·L-1Ca Cl2+4%蔗糖)的保鲜效果最好。预处理的方法有利于提高‘优香’的观赏品质;使用预处理液B和E处理4 h后,‘优香’的瓶插期分别可达30、29 d。  相似文献   

13.
以切花月季‘卡罗拉’ Rosa hybrida ‘Corolla’为材料,通过在瓶插液中添加褪黑素(melatonin,N-乙酰-5-甲氧基色胺),研究了外源褪黑素对切花月季‘卡罗拉’保鲜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瓶插液(蒸馏水)相比,20 μmol·L-1褪黑素+基础瓶插液(30 g·kg-1蔗糖+250 mg·L-1 8-羟基喹啉+200 mg·L-1柠檬酸)复合瓶插液显著提高切花月季‘卡罗拉’花径张开度和切花水分平衡值(P < 0.05),减缓切花鲜质量变化率下降速度,且抑制了瓶插液中细菌的增长,对切花月季‘卡罗拉’保鲜效应最佳,其次是20 μmol·L-1的褪黑素瓶插液和基础瓶插液。  相似文献   

14.
生长素对铝胁迫下不同耐铝性小麦根苹果酸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Indole-3-acetic acid(IAA)对铝胁迫下小麦根苹果酸分泌的影响,探讨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间苹果酸分泌差异机理。【方法】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以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为材料(ET8,耐铝型和ES8,铝敏感型),研究IAA、N-1-napthyl-phtalamic acid(NPA)、2,3,5-triiodobenzoic(TIBA)、Anthracene-9-carboxylic acid(A9C)及Niflumic acid(NIF)对ET8和ES8苹果酸分泌的影响。【结果】ET8和ES8经不同浓度IAA(0、25、50和100μmol·L-1)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均无显著差异;而当ET8和ES8经50μmol·L-1Al处理3h后,无铝条件下,再经不同浓度IAA处理,ET8苹果酸分泌速率随IAA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升高,ES8苹果酸分泌速率却无显著变化;与Al(50μmol·L-1)处理相比,ET8经IAA(50、100μmol·L-1)和50μmol·L-1Al共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显著升高,但ES8经IAA(25、50μmol·L-1)和50μmol·L-1Al共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均无显著变化;与Al(50μmol·L-1)处理相比,ET8和ES8经IAA转运抑制剂NPA(TIBA)和Al(50μmol·L-1)共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表明,IAA参与调节铝胁迫下苹果酸分泌。与Al(50μmol·L-1)处理相比,ET8和ES8经5μmol·L-1A9C(NIF)和Al(50μmol·L-1)共处理,苹果酸分泌显著降低;与5μmol·L-1A9C(NIF)和Al(50μmol·L-1)共处理相比,ET8和ES8经不同浓度IAA、5μmol·L-1A9C(NIF)和Al(50μmol·L-1)共处理,苹果酸分泌速率随IAA浓度升高而显著升高,表明IAA可能通过调节阴离子通道参与铝胁迫下小麦根苹果酸分泌。【结论】只有在Al激活苹果酸分泌后,IAA才能增加耐铝型小麦品种分泌苹果酸,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苹果酸分泌的显著差异与IAA对不同耐铝性小麦品种苹果酸分泌调节作用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中华蚊母树光合作用日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CB-1102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中华蚊母树的光合作用日进程主要指标.结果表明:在夏季晴天,中华蚊母树光合日动态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6:00,在14:00左右表现出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光合速率最大值出现在12:00,为9.37μmoL/m^2·s;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到12:00达到1天最大值,约为4.34μmoL/m^2·s;蒸腾速率、大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及胞间CO2浓度等生理生态因子对光合速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百合根尖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立苹  雷家军  王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06-2006,2009
以卷丹百合根尖为试材,对其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取样时间、预处理液、解离时间、染色剂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3个居群的卷丹百合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根尖取样时间以上午8:30~9:30为佳,用0.1%秋水仙碱溶液4℃下预处理24小时,经卡诺固定液固定6h后,在1mol/L盐酸60℃下恒温水浴中解离8 min,改良卡宝品红溶液染色压片镜检,能取得良好的制片效果。卷丹染色体数目观察表明,3个卷丹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3x=36。  相似文献   

17.
周玮  刘明骞  陈晓阳  丁美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575-10576,10589
[目的]对剑豆光合生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以春季种植的剑豆(Canavalia ensiformis)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光合特性.借助光合助手软件,对剑豆的实测光响应数据进行拟合.[结果]剑豆的光补偿点为106.40 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976.80 μmol/(m2·s).剑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第1个峰出现在10:00,为25.48 μmol/(m2·s),l3:00出现波谷,即“光合午休”现象,14:00出现当日第2个峰值(15.57 μmol/(m2·s)).剑豆净光合速率的大小与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胞外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温度、蒸腾速率和空气湿度均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光合有效辐射对剑豆净光合速率日变的直接效应最大.气孔导度、气温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的直接效应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