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总结心脏移植术的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管理经验.方法 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ECC下作心脏移植术,体循环预充以胶体为主,中度血液稀释,用膜式氧合器,非搏动灌注,流量2.4~2.8L/(min·m2),灌注压力维持在80~120mmHg,根据心脏病例特点及术前检验结果预充白蛋白、血定安等,采用中低温ECC技术.结果 ECC时间150~203min,主动脉搏阻断时间78~84min,热缺血时间2~3 min,冷缺血时间98~143min,3例心脏移植术顺利.2例心脏自动复跳,1例10瓦秒除颤复跳.结论 心脏移植体外循环中,增加胶体预充,低流量灌注良好的心肌保护,平稳的体外循环操作,术中监测及及时纠正代谢紊乱等综合的体外循环管理措施,有利于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2.
试验应用现代体外循环技术,实施完全心肺转流的低温体外循环,首次在我国兽医临床建立了28只犬低温体外循环实验模型。探索适用于小动物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手术操作、心脏停搏与复苏、体外循环灌注管理的技术方法。研究表明,选择右侧第4肋间进胸,从右心房施行前后腔静脉插管及升主动脉根部置供血管是简便易行的手术通路。采用部分晶体液与全血作预冲液,体外转流维持中度血液稀释(平均2368±327%),最低温度控制26℃左右(平均2614±077℃),血流复温至36℃左右(平均3597±068)开放升主动脉,转流中灌注压维持50~90mmHg(平均72±13mmHg),灌注流量80~100mL·kg-1·min范围,是低温体外循环下开展犬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的基本保障。采用冷晶与冷温血停搏液不同灌注。结果显示,冷温血停搏液联合灌注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最高,并且复跳迅速,心搏有力,正性肌力药应用剂量小,复跳后辅助循环时间明显低于冷晶停搏液灌注组(P<005)。  相似文献   

3.
在心脏空跳中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种较接近生理的心肌保护方法。我院自1996年7月~1998年12月,在心脏跳动中进行心内直视手术52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女27例,年龄5~46岁,体重8~57kg。房间陋缺损28例,室间隔缺损17例,肺动脉瓣狭窄3例,左房粘液瘤、三尖瓣下移、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各1例。1.2 体外循环的方法与实施使用Sarns8000型人工心肺机,鼓泡式氧合器,动脉微栓过滤器。转流前将预充液加温至32℃左右。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尽快调整好体内血容量平衡,维…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7年始开展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为了使该手术的体外循环灌注更合理,现对1997年9月至1998年7月进行的12例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灌注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5~12岁,体重16~31...  相似文献   

5.
犬低温体外循环综合监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借助现代医学监测设备,首次在我国兽医临床对28只低温体外循环的犬系统开展了生命体征综合监测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切观察动态心电(ECG),结合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的变化,是判断循环功能、冠状动脉灌注、心肌缺血改变、保证脑血流通畅以及辅助转流时间长短的主要参考指标。保持良好的血气监测水平,是达到满意组织灌注不可缺少的指标;进一步证实,体外循环期维持良好的血钾水平,并于主动脉开放后10min适时补钙,有利于心脏收缩与复苏,对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提示为确保每只手术犬在低温体外循环的肝素标准化以及合理使用鱼精蛋白用量,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的监测必须个体化。  相似文献   

6.
外源性磷酸肌酸停跳液对儿童心肌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对儿童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心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采用含磷酸肌酸(CP)的st.Thomas 号停跳液,对照组采用st.Thomas 号停跳液,分别以手术中心脏停跳液用量、心脏停搏情况、心脏复跳情况、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血中肌钙蛋白T(Tn T)评价两种诱导停跳液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果:(1)实验组停跳液能达到与对照组停跳液同样好的停跳效果;(2 )心脏自动复跳率、复跳后ST段改变、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 ;(3)实验组术中、术后6、2 4、4 8h的血Tn 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 1)。结论:磷酸肌酸停跳液较单纯晶体停跳液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脑出血的治疗体会。方法:1994~2004年,于本院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在围手术期及术后1a的时间内,有19例发生脑出血。对此19例的抢救或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手术期并发脑出血15例,其中5例死亡,术后1a内,常规服用华法令而致脑出血4例,手术清除血肿后均得以控制,仅遗留出血部位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可能出现脑出血,并且病死率较高。通过药物和手术治疗一般可以控制病情,并达到基本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MB)在CPB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的动态变化,以了解其在围术期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例患者分别在术前1d.术后1h、1d(约15~18h)、2、3、4、5、6d晨分别取静脉血,留肝素化血浆测心肌酶,并同时怍标准12导联EKG,20例患者分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先天型心脏病修复术2组。结果;2组患者术前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术后lh同时升高到术前的2~43倍,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心肌酶的释放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CHD组的5种心肌酶较CABG组的要稍微高一些,而CHD组较CABG组恢复的快一些。结论:2组术前心肌酶均在正常范围,CK—MB释放术后1h达高峰,恢复最快.CK次之,术后心肌酶释放的高峰时间和恢复次序基本一致.心脏术后心肌酶升高的倍数如大干5倍尚不能诊断PMI,CK及CK—MB对CPB心脏直视手术后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程度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不同剂量利多卡因的脑保护效应。方法:将择期心脏直视手术患者42例随机双盲分为3组,低剂量利多卡因组(A组)(lm g/kg),高剂量利多卡因组(B组)(2m g/kg)及对照组(C组),于转流前(Ⅰ)期、鼻咽温(NPT)降温稳定(Ⅱ)期、NPT复至36℃(Ⅲ)期及手术后24h(Ⅳ)期,同步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检测脑氧合,脑代谢情况及肌酸激酶BB(CKBB)含量。结果:各组Ⅱ期的脑动静脉氧含量差(Ca-vO2)及脑氧摄取率(CO2ER)均比转流前(Ⅰ期)降低(P<0.05);与Ⅰ期比较,各组的血乳酸含量在Ⅱ、Ⅲ期呈进行性升高(P<0.05或<0.01),术后24h则恢复转流前水平;于Ⅱ期,B组的脑乳酸氧指数(LO I)明显低于A、C组,于Ⅲ期,A、B组的LO I均明显低于C组(P<0.05或<0.01);各组的CKBB在Ⅱ,Ⅲ,Ⅳ期均比转流前明显增高(P<0.01),其中B组增加幅度最低(P<0.05)。结论:高剂量利多卡因(2 m g/kg)用于浅低体温体外循环期间可以改善脑氧合,降低LO I,具有一定的脑保护效能。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时巡回护士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的进程。为了总结经验,现将我院1991年1月至1998年2月所施行的450例体外循环手术巡回护士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450例,其中男243例、女207例,年龄2.5~57岁。450...  相似文献   

11.
28只低温体外循环犬,按停搏液灌注方式随机分为4组:A组为冷晶组(N=7),B组为冷血组(N=7),C组为温血组(N=7),D组为冷温血组(N=7)。借助现代医学监测设备XJ-2型心电监护除颤仪,首次在我国兽医临床系统开展了动态电主(ECG)监测研究。通过心脏复跳后心电图的心律变化是ST的高低分析。结果表明:冷温血停搏液联合应用对改善心脏功能机械活动具的良好的作用。研究提示:密切观察心律的变化。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T)伴不孕的疗效。方法:对98例EMT伴不孕患者行电视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盆腔内膜异位结节电灼、粘连分离、输卵管整形及通液等手术。结果:手术时间30~160min.失血量≤80mL.术后住院5~6d,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88例,随访时间12~48个月.53/88例妊娠,妊娠率为60.2%;术后6个月内妊娠31例占58.5%,7~12个月内妊娠12例占22.6%,12个月以上妊娠10例占18.9%。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EMT伴不孕具有损伤小、疗效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自体输血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同种异体输血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 ,在术中输自体血 ,在临床的运用逐渐受到重视。我院在 1997年 5月~ 1998年12月 ,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开展自体输血技术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及分组选择围手术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病人 6 2例 ,其中男39例 ,女 2 3例 ,年龄 6~ 45岁 ,体重 2 0~ 6 5 kg,平均 31.3kg,均于体外循环前放血。其中用自血组 5 2例 (占 83.8% ) ,用库血组 10例 (占 16 .2 % ) ,其病种包括房间隔缺损 14例、室间隔缺损 2 5例、风心瓣膜病 12例、法乐氏四联症 5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15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对15例2~12月龄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手术治疗,其中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一期矫治13例,常温下行动脉导管结扎及肺动脉环缩术各1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1例(6.7%),1例严重肺部感染治愈。本组术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30.9±33.3)h,术后住1CU时间为(49.2±40.3)h,住院时间为(49.2±8.6)d。14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36个月,无并发症出现。功能单心室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为75%-85%,心功能Ⅱ级。结论对有症状且有手术指征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儿行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效果,精细的手术操作及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国产吻合器在治疗低位直肠癌中的作用。方法;低位直肠癌97例,分为两组:吻合器组67例,采用GF—I管消化型吻合;手缝组30例采用人工手法缝合。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吻合器组均一次吻合成功,无吻合口瘘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200min。手法缝合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发生率为6.7%,吻合口狭窄1例,发生率为3.3%,平均手术时间为245min。吻合器组局部复发7例,占10.4%;手法缝合组5例,占16.7%。吻合器组中50例随访5a,生存30例,死亡20例,5a生存率为60.0%,与同期手缝组切除5a生存率60.9%相似。结论: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运用吻合器作低位直肠癌切除术,能使更多的患者得以保肛,吻合成功率高,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缩短,能保证切除足够的原发灶及可能侵犯区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股骨干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昏迷治疗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昏迷的治疗时机。方法:对75例重症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不同时机手术治疗股骨干骨折进行分析。结果:急诊手术组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占90.9%,伤后10d内手术组肢体恢复正常占87.2%,伤后14—45d内手术组肢体恢复正常占62.0%。结论:股骨干骨折合并颅脑外伤昏迷患者手术治疗骨折的时机宜根据创伤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在生命体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尽早手术治疗骨干骨折。  相似文献   

17.
华毅 《长江大学学报》2006,3(1):217-218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改善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37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Ⅲ~Ⅳ级)患者分别于入院d2和心功能改善至Ⅰ~Ⅱ级后抽取血清作cTnI、CRP测定。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cTnI阳性率54.1%,CRP超正常范围占78.4%。经治疗心功能改善后患者血清cTnI阳性率21.6%(P〈0.01),CRP超正常范围占35.1%(P〈0.01)。结论:部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时存在心肌损伤或坏死.此过程随心功能改善而改变.部分可能与其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时心肌是否损伤及抽搐持续时间和心肌损伤关系。方法:设热性惊厥组(原发病为呼吸道感染)39例和呼吸道感染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磷酸肌酸激酶(CPK)和心脏型肌酸激同工酶(CK—MB)并作对比分析;将热性惊厥组中抽搐持续时间1—15min(20例)为A组与16—30min(19例)另为B组,所测血清中LDH、α-HBDH、CPK和CK—MB作对比分析。结果:热性惊厥组与对照组的LDH、α—HBDH、CPK和CK-MB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热性惊厥组中抽搐时问1—15min组与16—30min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热性惊厥可伴有心肌损伤并且抽搐时间越长,心肌损伤越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眼压状态下的小粱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及可拆武缝线是否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丝裂霉素-C联合可拆武缝线小粱切除术治疗26例(28眼)高眼压状态下的青光眼,术后随访6~24个月,检查记录术眼前房深度、眼压、滤过泡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早期全部形成前房,眼压控制在4~14mmHg,滤过泡扁平或良好,随访期保持功能性滤过泡21眼。全部术眼均无伤口满和滤过泡满,手术成功率达92.8%。结论:丝裂霉素-C可提高高眼压状态下术后眼压控制率,而联合可拆武缝线,可有效控制术后滤过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胡沛  李欣  谢进 《长江大学学报》2006,3(3):227-228
1病例 例1:男,60岁,活动后气急2月,无胸闷、胸痛、心慌等症状。体检:BP130/75mmHg,神清。双肺(--),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搏动位于左侧锁骨中线外第6肋间隙3cm处。HR70次/min,节律齐,心尖部可闻及I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部及神经科体征(一),行心脏彩超示左室壁中下段见多个条索状肌小梁及深陷其间的隐窝形成网状结构,射血分数(EF)32%。诊断为: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功能Ⅲ级。给予:地高辛0.25mg、速尿20mg、贝那普利片5mg,Q.D,巴米尔(阿斯匹林泡腾片)0.25g,Q.N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