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PuPR为含有编码人孕激素受体(hPR)激素结合区(LBD)基因(631-933氨基酸)的pUC19重建质粒,在其宿主Escherichia coli(BL21)中,经1mmol/L的IPTG诱导,该转化的细菌产生一C端为6×His结尾的蛋白质,分子量45KD。该表达产物可利用Ni-NTA HRP在ng水平用Westem印迹检测,并可通过亲和层析的方法,利用His-binding resin(Ni  相似文献   

2.
利用PCR扩增猪链球菌2型强毒株SS2-1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STP)的编码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原核表达,获得重组蛋白质rSsSTP。重组蛋白质经His蛋白质层析柱纯化后,利用pNPP分析rSsSTP的酶活性。结果显示rSsSTP为Mn2+依赖的磷酸酶,最适离子浓度为2 mmol/L,最佳反应温度为37℃,最佳pH值为8.0。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枯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Bs-916的抑菌蛋白质Bacisubin的编码基因,并初步解析Bacisubin的抑菌机理,根据该蛋白质的部分序列设计简并引物,获得了编码基因的部分序列,参考基因组数据库克隆了Bacisubin基因全序列。将Bacisubin基因克隆至PET28a(+)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表达获得His标签融合蛋白质,并利用次甲基蓝-重铬酸钾法初步检测了该融合蛋白质的酶催化活性。克隆获得Bacisubin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共1 161 bp,G+C含量为51.3%,可编码386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质与Bs-168菌株的草酸脱羧酶Yvrk蛋白质的氨基酸相似度为87%,与其他多种细菌和真菌的草酸脱羧酶的N端和C端Cupin活性中心区域和Mn2+结合区域高度保守。预测Bacisubin分子量为43 600,等电点为5.18,是较稳定的可溶性草酸脱羧酶,其催化最适pH为6.0左右,最适温度为30℃左右。说明枯草芽孢杆菌Bs-916的抑菌蛋白质Bacisubin为草酸脱羧酶,抑菌作用可能与其降解草酸的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用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从西安、上海、杭州、海拉尔和鄂温克等地采集反刍动物常用饲料样品32种,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体系(CNCPS)提出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分类方法,分别测定了饲料的粗蛋白质、非蛋白氮(NPN)、可溶性粗蛋白(SCP)、酸性洗涤剂不溶粗蛋白(ADIP)和中性洗涤剂不溶粗蛋白(NDIP)及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木质素和淀粉。并根据CNCPS提出的计算方法计算了饲料粗蛋白质中的非蛋白氮(PA)、快速降解蛋白质(PB1)、结合蛋白质(PC)、中度降解蛋白质(PB2)、慢速降解蛋白质(PB3)和碳水化合物中的不可利用纤维(CC)、可利用纤维(CB2)、淀粉、果胶(CB1)和糖类(CA)。比较了CNCPS饲料评定技术与尼龙袋技术的优缺点,建议CNCPS体系可用于反刍动物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  相似文献   

5.
枣疯病(jujube witches’-broom, JWB)俗称枣树的“癌症”,是由枣疯病植原体导致的侵染性病害,给我国的枣栽培与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对枣疯病植原体增殖基因的研究有助于枣疯病的有效防治。为获得枣疯病植原体胸苷激酶基因(tdk),利用PCR方法扩增该基因并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76 bp,编码191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分子量为21.76 ku。序列分析和预测表明,该蛋白质为植原体细胞质中性质相对稳定的亲水蛋白质。遗传距离和进化树分析显示,植原体tdk基因比其16S rDNA基因的保守程度低,tdk基因和16S rDNA基因序列的进化树高度相似,表明tdk基因适于植原体分子分类。为获得枣疯病植原体TDK蛋白,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JWB-Heze-tdk;在诱导条件为0.1 mmol·L-1 IPTG、20℃、140 r·min-1时,该原核表达载体在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菌株中可表达出大量可溶性的N端融合了6×His标签的JWB-Heze TDK蛋白;利用Ni-I...  相似文献   

6.
理想蛋白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想蛋白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尹清强所谓理想蛋白质,就是指日粮中各必需氨基酸(EAA)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吻合,此时动物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饲料蛋白质,这在蛋白质资源比较短缺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理想蛋白质体系不仅可完全反映动物整...  相似文献   

7.
小肽(SP)一般是指由2-3个氨基酸组成的寡肽(Oligopeptide),为蛋白质的主要消化产物。大量的试验表明:小肽在水产养殖中,可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和蛋白质沉积,提高水产动物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促进摄食。提高饵料效率,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提高生产性能,提高疾病防御能力和免疫力,因此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如果饲料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完全而且平衡,它转化为动物蛋白质的效率就高。近二十年来,有关蛋白质质量的研究已经从粗蛋白质和可消化蛋白质发展到理想蛋白质。可消化氨基酸是指饲料中或口粮中可被动物消化吸收的氨基酸。Aydn(1979)发现,以饲料中可消化氨基酸和猪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来配制口粮,不受口粮成分的影响,并且可以提高蛋白质饲料的利用效率。Elwell1985)报道,用可利用氨基酸配制口粮,可提高家畜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同时减少氨基酸的浪费。经过近10多年的研究与争论,在国外养猪工业界…  相似文献   

9.
探索优化并构建S100A16原核表达载体、制备S100A16蛋白多克隆抗体的条件。试验方法为,将RT-PCR扩增得到的小鼠肝脏组织的S100A16基因克隆片段连接到带有H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多克隆位点,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IPTG(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融合蛋白表达,通过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纯化的蛋白质。经免疫动物得到His-S100A16抗血清,通过免疫亲和层析获得了具有高度特异性抗体,通过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抗体的特异性和效价,结果表明,在温度25℃、IPTG浓度为0.2 mmol/L的条件下,可溶性蛋白的表达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测定玉米DDGS中蛋白质含量,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改进最小二乘回归法(MPLS),以65个不同来源的玉米DDGS为样品,建立玉米DDGS蛋白质含量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内部交叉验证标准误差(SECV)为0.095 7,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为0.988 8,外部交叉验证相对分析误差(RPDV)为3.60。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可准确预测玉米DDGS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2.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3.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17.
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讨论并证明了概率论中常用到的欧拉—普洼松积分。  相似文献   

18.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经卫星搭载、在外层空间飞行8天的棉花种子第一代和第二代植株的子叶、叶片和花药,进行了酯酶、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三种同工酶的酶谱分析,发现某些后代植株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对照相比在活性和酶带数目上都有变化,但没有观察到淀粉酶同工酶在处理和对照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鸡腿菇菌丝体的酯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案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杂交茄子新品种"呼茄5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茄5号是以9101-1-3-3为母本,8802-1-2-2为父本配制的1代杂种。该品种中熟,始花节位7节~8节。果实椭圆形,果皮黑红紫色,光泽度极强,耐老化,萼片带绿色,果肉紧密,绿白色,商品性好。平均单果重量450g左右,露地每667m2产量4 500kg左右,适宜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