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确立梳式烟夹密集烘烤的最优装烟密度,为梳式烟夹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设55、65、75 kg/m33个装烟密度,以中部烟叶为试验材料,统计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测定主要化学成分并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烟叶外观质量随装烟密度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以65 kg/m3的装烟密度最好;随着装烟密度增加,烤后烟叶糖含量与总氮含量变化不大,烟碱含量逐渐增多,糖碱比值逐渐降低,并趋于协调状态;装烟密度越大,烟叶的感官质量越好。[结论]梳式烟夹密集烘烤装烟密度以65 kg/m3最好。  相似文献   

2.
张锐新  姚源  杨昌鹤  苏谦 《安徽农业科学》2023,(10):153-155+161
为探究密集烘烤在江西省抚州市烟区较为适宜的装烟密度,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的中部叶为试验材料,比较50、55、60、65 kg/m3 4种装烟密度下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常规化学成分、中性致香物质、感官质量等指标。结果表明,装烟密度对烤后烟叶品质影响较大;在60 kg/m3装烟密度下烤后烟叶的整体品质最高,化学成分最为协调;50 kg/m3装烟密度下,烤后烟叶的整体品质最差,但其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和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最高;65 kg/m3装烟密度下,烤后烟叶的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装烟密度对散叶密集烘烤烟叶品质及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索散叶堆放最佳装烟密度范围,研究了装鲜烟低(55~60kg/m2)、中(60~65kg/m2)、高(65~70 kg/m2)3种装烟密度对烟叶的品质和能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低密度散叶堆放装烟相比,中密度和高密度装烟均可提高烟叶经济性状,协调烟叶化学成分和改善烟叶品质,以中密度处理效果较为明显.增加装烟密度均可...  相似文献   

4.
为确立笼式烟夹密集烘烤最佳装烟密度,开展了中部烟叶烘烤试验。结果表明:烟叶外观质量以59.52 kg/m2装烟密度(烤房装烟量4 000 kg)最好,66.96 kg/m2(4 500 kg)较好,74.40 kg/m2(5 000 kg)较差;随着装烟密度增大,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趋增,糖含量变化幅度较小,糖碱比值下降并趋于协调,中性香味物质含量呈减少趋势,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装烟密度愈大,烟叶感官质量愈好;当装烟密度增至66.96 kg/m2(烤房装烟量4 500kg)时,烟叶感官质量明显更好,清香风格明显突出。因此,笼式烟夹密集烘烤装烟密度以66.96 kg/m2(烤房装烟量4 500 kg)左右为佳。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田试验,在宣威市植烟区设置4个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处理和常规施肥对照,研究其对烤后烟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生物炭可不同程度提高烟叶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其中,T2(施用量为900 kg/hm~2)对物理特性、外观质量改善效果较好,分别较CK(常规施肥)提高4.64%、2.59%,T3(施用量为1 350 kg/hm~2)对化学成分协调性、感官评吸质量改善最好,分别提高20.19%、5.26%,且综合品质最高,较CK提升7.62%。经济效益也以T3表现最好,平均公顷产值达62 881.67元,等级结构最优。综上所述,宣威烟叶产区最佳生物炭施用量为1 350 kg/hm~2时,烟叶综合品质最佳,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6.
装烟密度对密集烘烤中上部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中部叶和上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密集烤房3种装烟密度(42.09 kg/m3、56.12 kg/m3和70.15 kg/m3)对烤后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集烤房适当增加装烟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美拉德反应产物、新植二烯及其香气物质总量,但苯丙氨酸类有所减少;中部烟叶以装烟密度56.12 kg/m3时烤后烟叶新植二烯和香气物质总量最高,其余香气物质含量略低于70.15 kg/m3;上部烟叶随着装烟密度的增加,香气物质总量有升高的趋势,以装烟密度70.15 kg/m3时香气质量改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确立笼式烟夹密集烘烤最佳装烟密度,开展了中部烟叶烘烤试验。结果表明:烟叶外观质量以59.52 kg/m2装烟密度(烤房装烟量4000 kg)最好,66.96 kg/m2(4500 kg)较好,74.40 kg/m2(5000 kg)较差;随着装烟密度增大,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趋增,糖含量变化幅度较小,糖碱比值下降并趋于协调,中性香味物质含量呈减少趋势,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装烟密度愈大,烟叶感官质量愈好;当装烟密度增至66.96 kg/m2(烤房装烟量4500 kg)时,烟叶感官质量明显更好,清香风格明显突出。因此,笼式烟夹密集烘烤装烟密度以66.96 kg/m2(烤房装烟量4500 kg)左右为佳。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朝阳地区密集烘烤最适宜的装烟密度,研究了不同装烟密度对烟叶的品质、经济性状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部叶装烟420竿、上部叶装烟460竿较为适宜,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好,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高,感官评吸质量好,能耗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研究密集烤房不同装烟密度对江西下、中、上部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经济性状及烘烤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控制装烟密度能够提高烟叶烤后质量,节省烘烤成本,装烟过多或过少对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和评吸质量均不利。在江西省生态条件下,密集烤房下部烟叶装烟密度为288竿/烤,中、上部叶装烟密度为384竿/烤时提质节能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中烟100为对照,研究4种不同密集烘烤工艺对豫烟7、9、10号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间烤后烟叶外观、内在质量差异明显。与中烟100相比,豫烟7号表现为不易烘烤且处理间差异较大,淀粉含量适宜(平均降低1.21个百分点,平均为5.79%),K_2O含量提高(平均为1.71%),总体以工艺2处理表现最好,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较好,外观质量总体评价较高,淀粉含量适宜(5.93%),总糖、还原糖含量较高,K_2O含量最高(1.96%),钾氯比高(2.33),化学成分协调性相对较佳,感官质量综合得分最高,尤其是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浓香型特征明显;豫烟9号表现为较易烘烤,整体烘烤质量明显好于中烟100,均价提高2.27元/kg,淀粉含量平均降低1.46个百分点,感官评吸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无明显缺点,工业评价较好,具有浓香型特征,总体以工艺1处理表现最好,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最好,均价达到19.92元/kg,总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适宜(5.83%)、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香气质较好、刺激性较小、余味舒适,感官质量综合评价较高;豫烟10号表现为较易烘烤,整体烘烤质量均好于中烟100,稍差于豫烟9号,总体以工艺1处理表现最佳,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最高,均价达到19.50元/kg,外观质量评价最高,总糖含量较高、化学成分协调,香气质较好、杂气少、刺激性小,感官质量综合评价较高。综合分析,豫烟7、9、10号配合适宜烘烤工艺均可烤出浓香型特征突出的烟叶,符合特色烟发展需求,值得在浓香型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豫中烟叶烘烤质量,以中烟100为材料在豫中4个产区进行烘烤交叉试验,研究烘烤工艺对不同产地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不同产区烘烤工艺在变黄中后期和定色期存在明显差异。从产地因素来看,宝丰产烟叶烤后外观油分较多、色度浓,钾含量及钾氯比最高,感官评吸香气质、香气量两指标表现最好,整体表现最优。从工艺因素来看,中温中湿变黄、中湿定色工艺处理烤后烟叶外观油分多、色度浓,两糖含量较高,感官评吸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整体表现最佳。综合来看,不同产地烟叶由于鲜烟素质不同致使烤后烟叶质量存在明显差异,针对不同产区鲜烟素质配套合理的烘烤工艺,是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彰显浓香型质量风格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试验设置4种肥水耦合处理,研究了肥水耦合对一次性采收的上部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水耦合,对一次性采烤上部6片烟叶各个处理产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外观质量指标和感官评吸指标有显著差异,且上等烟和中上等烟比例有显著差异,导致产值之间有显著差异.90%的常规施肥量+灌溉水量1 800 m3/hm2的处理烟叶糖分含量高,感官评吸质量最好,产值也最高,产量达2 673.5 kg/hm2,产值达45 829.0元/hm2.  相似文献   

13.
以云烟87中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密集烤房装烟密度和变黄期风机转速对烟叶淀粉降解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装烟密度55~65 kg/m3配合变黄期风机转速960 r/min有利于淀粉的降解和烤后烟叶质量的形成。淀粉含量随着烘烤过程的进行逐渐降低,还原糖含量随着烘烤过程的进行逐渐升高。互作效应对烟叶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在42℃末、47℃末、54℃末及烤后达到极显著水平。装烟密度和变黄期风机转速对烟叶总氮和烟碱含量的影响分别达到极显著水平。装烟密度55~65 kg/m3配合变黄期风机转速960 r/min烤后烟叶均价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装烟方式烤后烟感官评价与电子鼻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系统评价密集烤房烤后烟叶的香气质量,建立一种感官评吸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烟竿、烟夹、烟筐、大箱4种装烟方式的烤后烟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电子鼻无损检测和感官评吸。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判别分析法能无损检测并显著区分不同装烟方式烤后烟叶的香气成分,烟夹烘烤与大箱烘烤差异最为显著。感官评吸也显示4种装烟方式以烟夹烘烤的烤后烟叶质量档次最佳,挂竿、烟筐次之,大箱烘烤最差,电子鼻分析结果与感官评吸结果相符合,利用电子鼻与感官评吸综合分析可更科学评价密集烤房不同装烟方式烤后烟香气质量。  相似文献   

15.
重庆烟区海拔高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重庆植烟区海拔高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分析了重庆不同海拔烟区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并对其进行了感官评吸。结果表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以海拔800~1 300m的最高,而烟碱、总氮含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关系,钾含量则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关系;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趋势;感官评吸结果显示,海拔800~1 300m的烟叶评吸质量最高。因此,重庆烟区的烟叶品质以海拔800~1 300m最优。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云南省宣威市高海拔烟区优质烤烟品种的适宜施氮量,于2020年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3个烤烟品种在高海拔烟区不同施氮量的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云烟105施氮量为97.5 kg/hm2时,经济效益最好,施氮量为112.5 kg/hm2时,烤烟综合品质最好;云烟301施氮量为97.5 kg/hm2时,有助于提高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感官评吸质量及外观质量,且综合品质较好,施氮量为112.5 kg/hm2时,经济效益最好;中川208施氮量为97.5、112.5 kg/hm2时经济效益和综合品质均有较好的表现,施氮水平较低时,有利于提高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并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施氮水平较高时,有助于提高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和外观质量的形成,经济效益较好。综合来看,在宣威市高海拔烟区,云烟105、云烟301和中川208的适宜施氮量为97.5~112.5 kg/hm2。  相似文献   

17.
不同散叶烘烤工艺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完善散叶烘烤的工艺条件,对不同温湿度组合对烤烟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经济性状和评吸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中温中湿条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最好,叶片厚度和叶质重最大,挂灰烟比例、杂色烟比例最低,上中等烟比例、均价最高,感官评吸总分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烤烟新品种NC102与NC297的田间最佳采烤时期,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叶龄采收对烤烟外观特征、等级结构、内在化学成分及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C102品种的最佳采烤叶龄为下部烟叶57 d、中部烟叶71 d、上部烟叶92 d;NC297品种的最佳采烤叶龄为下部烟叶60 d、中部烟叶74 d、上部烟叶95 d。按上述叶龄采烤,这2个品种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较优,等级质量较高,杂色烟比例较少,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不同成熟度对烤后烟主要质量性状的影响,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对相同生产条件下不同成熟度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内在质量以及感官质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熟采摘烤后的烟叶外观质量明显好于非适熟采烤烟叶,经济产量也达到最大值,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较接近优质烤烟化学品质指标,感官评吸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20.
对福建三明烤烟翠碧一号上部烟叶不同成熟程度采收烟叶烤后综合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提前采收、叶绿素SPAD值在30~35时,烟叶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最高,整体感官评吸质量中等;正常采收、叶绿素SPAD值在25~30时,整体感官评吸质量最好,清香型风格突出,但烟叶外观质量及经济性状较差;推迟采收、叶绿素SPAD值在20~25时,烟叶外观质量评分最高,经济性状居中,但感官评吸质量下降且清香型风格弱化.因此,针对三明烟区特色品种翠碧一号上部叶采收成熟度,应掌握适熟早采,有利于提高上部叶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