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旨在建立胰脂肪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纳米氧化铈对蛋鸡胰脂肪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26周龄健康商品蛋鸡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以玉米-豆粕型饲粮为基础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Ⅰ组)、30(Ⅱ组)、60(Ⅲ组)和90 mg/kg(Ⅳ组)的纳米氧化铈,试验期7周.结果表明:1)本试验建立的胰脂肪酶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线性关系好,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高等特点,可用于检测胰脂肪酶mRNA表达水平;2)Ⅲ组胰脂肪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 <0.05或P<0.01),胰脂肪酶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60 mg/kg纳米氧化铈可显著提高蛋鸡胰脂肪酶活性,上调胰脂肪酶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取体外培养单层生长良好脂肪细胞,培养介质中分别添加0、10、20、30、40、50μg/L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0、100、250、500、750、1 000 nmol/L的胰高血糖素样肽Ⅰ(GLP-Ⅰ),培养24 h后提取总蛋白,每个处理3个重复,分别采用脂肪酶测定试剂盒检测HSL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GF-Ⅰ、GLP-Ⅰ抑制脂肪细胞内HSL酶活性,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3周龄断奶仔猪胰酶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3周龄断奶仔猪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断奶对仔猪胰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表明 ,3周龄断奶可以显著降低仔猪胰脏中胰淀粉酶、胰蛋白酶、胰糜蛋白酶和胰脂肪酶的活性 ,且在断奶后 2周继续维持断奶时水平。断奶降低了小肠内容物中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活性 ,但空肠和回肠胰蛋白酶、胰糜蛋白酶的活性在断奶后并未下降。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建立胰脂肪酶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研究纳米氧化铈对蛋鸡胰脂肪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择 26周龄健康商品蛋鸡 384只,随机分为 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 12只鸡。以玉米 -豆粕型饲粮为基础饲粮,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 0(Ⅰ组)、30(Ⅱ组)、60(Ⅲ组)和 90mg/kg(Ⅳ组)的纳米氧化铈,试验期 7周。结果表明:1)本试验建立的胰脂肪酶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方法具有线性关系好,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高等特点,可用于检测胰脂肪酶 mRNA表达水平;2)Ⅲ组胰脂肪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和Ⅳ组(P<0.05或 P<0.01),胰脂肪酶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 60mg/kg纳米氧化铈可显著提高蛋鸡胰脂肪酶活性,上调胰脂肪酶 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和方法)为研究添加胰岛素对IUGR新生仔猪胰腺重量、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择初生IUGR仔猪15头,分为新生对照组(N)、牛乳组(M)和试验组即牛乳添加胰岛素(60 IU/L)组(I),人工饲喂3 d后宰杀取样。(结果)结果显示,与N组相比,饲喂3 d后,M组和I组仔猪胰腺重量、胰腺重/体重、蛋白质含量、DNA含量、RNA含量、胰淀粉酶活性、胰脂肪酶总活性、胰高血糖素总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而胰总蛋白水解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胰糜蛋白酶总活性、胰腺胰岛素总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变化较明显。与M组相比,I组胰腺蛋白质含量、蛋白质/DNA比值分别提高了61.43%、60.54%(P0.01);I组胰总蛋白水解酶活性、胰淀粉酶活性、胰脂肪酶总活性、胰腺胰岛素总含量、胰高血糖素含量分别提高了10.59%、10.40%、9.37%、14.30%、12.30%(P0.05);胰腺重、胰腺重/体重、胰腺DNA含量、RNA含量、RNA/DNA比值也不同程度提高(P0.05);而I组与M组间胰蛋白酶活性、胰糜蛋白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结论)表明IUGR仔猪生后胰腺生长发育较迅速,添加胰岛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IUGR仔猪胰腺细胞增殖和增大,能显著促进IUGR仔猪胰腺蛋白质合成和沉积,有刺激胰腺内外分泌部发育、提高胰腺酶活性提高、刺激组织激素分泌的趋势,对IUGR仔猪出生后胰腺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6.
胰酶是指从猪、牛、羊等动物胰脏提取到的一种混合物,主要含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酶、淀粉酶、脂肪酶和RNA酶。而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直接影响着人体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状态,因此,临床上广泛用于胰腺分泌障碍、消化不良等症。外国药典(BP,USP,JP等)对胰酶制剂大都规定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三酶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胞外产物在细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索胞外产物在铜绿假单胞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从铜绿假单胞菌培养液提取其出其胞外产物,利用小鼠模型分析其致病性,并通过细胞证实了该产物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测定其胞外产物的酶活性并利用LC-MSMS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胞外产物蛋白成分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胞外产物对小鼠有致病性,能够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吞噬细菌活性,其具有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卵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LC-MSMS分析鉴定所提纯的胞外产物中有153种蛋白成分,涉及多种酶类、细胞结构蛋白和功能性蛋白。用低剂量胞外产物免疫动物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具有较明显的保护率,可达90%。本试验为揭示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机理,研制新型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动物体内存在着多种脂肪酶.它们参与了脂肪消化、吸收、利用的全过程。由于食物中的酯类(以甘油三酯为例)必须先被脂肪酶水解为甘油二酯、甘油一酯和脂肪酸才能被机体吸收,如何提高食物中酯类的消化吸收率成为现在营养学中的新热点.脂肪酶是其中的研究重点.本文综述了动物消化道十二指肠前脂肪酶(舌部脂肪酶、胃脂肪酶)和胰脂肪酶的特点、特性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抗大、9906、辽蚕582和辽蚕988柞蚕品种5龄幼虫不同生长期体内主要营养成分及相关酶活性变化,测定并比较了4个柞蚕品种5龄幼虫生长第2天、第7天、第14天和营茧第3天体内总蛋白、糖原、海藻糖及溶菌酶、脂肪酶、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含量及活性。结果表明,柞蚕5龄幼虫体内均含有总蛋白、糖原、海藻糖及溶菌酶、脂肪酶、抗氧化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同一品种各生长期体内总蛋白、糖原、海藻糖及溶菌酶、脂肪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差异显著,并且4个柞蚕品种5龄幼虫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水平较高。研究结果为柞蚕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研究家蚕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基因SCI-SB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利用RT-PCR技术,从家蚕总RNA中扩增到家蚕SCI-SB基因片段,构建了含有GST标签的融合表达质粒pGEX4T-1-SCI-SB。采用pGEX融合蛋白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BL21中得到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重组GST融合蛋白质,表达量可占菌体蛋白的15%。将包涵体变性、复性处理以后,进一步利用GSTTrapFF亲合层析一步获得了重组蛋白。将该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纯种大白兔,获得效价高的多克隆抗体。胰凝乳蛋白酶活性抑制实验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一定的酶活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美人鱼发光杆菌胞外产物对大菱鲆的致病作用以及美人鱼发光杆菌的致病机理,本试验以大菱鲆源美人鱼发光杆菌为研究对象,提取其胞外产物,采用打孔法测定其胞外产物的酶活性,并对溶血活性进行溶血谱分析,同时分析其致病性。应用LC-MSMS方法对其胞外产物蛋白成分进行鉴定,利用Gene Ontology(GO)对已鉴定蛋白进行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的分类分析。结果表明:美人鱼发光杆菌胞外产物具有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卵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不具有明胶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其可溶解多种动物红细胞,尤以对鱼类红细胞溶血性更强,但对鸡、鸭红细胞无溶血活性。通过对菌株胞外产物蛋白成分分析显示,有45种蛋白共参与34种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运输等;共有41种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脱氢酶、磷酸酶、氧化还原酶和金属离子结合等;包括15种细胞组分,主要有细胞质和细胞外膜等。  相似文献   

12.
以迟缓爱德华菌(E.tarda)胞外产物(ECP)为研究对象,通过饱和硫酸铵法从E.tarda培养上清中纯化得到其ECP,利用动物模型分析其致病性,并通过细胞试验证实了该产物对巨噬细胞功能影响,进一步测定其ECP的酶活性,并利用LC-MSMS方法分析E.tarda ECP蛋白成分。结果表明:迟E.tarda ECP对斑马鱼具有致病性,其具有淀粉酶、脂肪酶、卵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除此之外,E.tarda ECP还能够显著增强巨噬细胞吞噬细菌活性的能力。LC-MSMS分析鉴定所提纯的ECP含有110种蛋白成分,涉及多种酶类、细胞结构蛋白和功能性蛋白。本研究为揭示E.tarda致病机理,研制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山楂、党参对鸭胰腺外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北京鸭为试验动物,以手术的方法做胰-肠瘘管接取胰液。在生理条件下,分别测定北京鸭胰液总量、pH值、HCO-3、蛋白含量、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等指标的昼夜变化规律。并观测了中药山楂(FructusCrataegi)、党参(RadixCodonopsispicosulae)在生理和阿托品阻断M受体的条件下对鸭胰液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生理条件下,胰液7个指标的昼夜分泌规律各异。(2)在生理条件下,山楂可显著增加胰液分泌总量(P<0.05),并极显著地提高淀粉酶活性(P<0.01)。党参极显著地升高胰液的蛋白含量(P<0.01),显著地提高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P<0.05)。提示山楂、党参的健脾消食作用是通过促进胰液外分泌来实现的。(3)用阿托品阻断M受体后,再用山楂,可显著增加胰液总量、蛋白含量、淀粉酶活性(P<0.05);用党参可显著升高胰液蛋白含量、淀粉酶活性,抑制脂肪酶、蛋白酶活性(P<0.05)。说明山楂、党参均可拮抗阿托品对胰液分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饲料工业》2017,(15):44-47
试验旨在研究在纤维素酶活性范围内,使用纤维素酶提取黄粱木叶片叶蛋白的最适工艺。试验选用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黄粱木新鲜叶片,在不同温度、pH值、纤维素酶浓度处理下,提取叶片中叶蛋白并测定其蛋白含量,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纤维素酶提取黄粱木叶蛋白工艺。结果表明,温度、纤维素酶浓度对叶蛋白提取率无显著影响(P0.05),pH值对叶蛋白提取率影响显著(P0.05),最优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浓度为11.93 U/g,温度为50℃,pH值为4,提取率达29.88%。在保证纤维素酶活性的条件下,可通过该工艺最大程度提取黄粱木叶片中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研究利用胰酶粉提取胰激肽释放酶的静态提取工艺.分别考察了浸提pH值、平衡液pH值、吸附过程中的NaCl添加量、洗脱过程中pH值、NaCl添加量以及醋酸钠正交试验对利用胰酶粉静态提取胰激肽释放酶的影响.利用胰酶粉静态提取胰激肽释放酶的最佳条件为:浸提pH值为6.0,平衡液pH值为6.5,吸附过程中添加0.02mol/L NaCl,洗脱优化条件控制在pH值为6.5,NaCl0.35 mol/L以及不添加醋酸钠,提取率达到76%以上,该静态条件的考察为胰激肽释放酶的进一步分离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在青虾感染中的致病作用以及维氏气单胞菌的致病机理,本试验以青虾源维氏气单胞菌QXF0711B为研究对象,提取其胞外产物,采用打孔法测定其胞外产物的酶活性,并对溶血活性进行溶血谱分析,同时分析其致病性。应用液相质谱与串联质谱相结合方法(LC-MSMS)对其胞外产物蛋白成分进行鉴定,利用Gene Ontology(GO)对已鉴定蛋白进行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的分类分析。结果表明:QXF0711B菌株胞外产物具有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不具有明胶酶活性;其可溶解多种动物红细胞,尤以对鱼类红细胞溶血性更强,但对鸡、鸭红细胞无溶血活性。通过对菌株胞外产物蛋白成分分析显示有90种蛋白:共参与45种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运输等;共有46种分子功能,主要涉及DNA结合、ATP结合、金属离子结合等;为12种细胞组分,主要包括膜的有机组成、细胞质、细胞外膜等。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在乌鳢感染中的致病作用以及维氏气单胞菌的致病机理,以乌鳢源维氏气单胞菌WL161为研究对象,提取其胞外产物,采用打孔法测定其胞外产物的酶活性,并对与毒力密切相关的溶血活性进行进一步的溶血谱研究,同时分析其致病性。应用LCMSMS方法对其胞外产物蛋白成分进行鉴定,利用Gene Ontology(GO)对已鉴定蛋白进行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的分类分析。结果表明,WL161菌株具有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不具有明胶酶活性;ECP对其他多种动物红细胞均有溶血活性,对鱼类红细胞溶血性较强,但对鸡红细胞无溶血活性。其胞外产物共检测出118种蛋白,共参与40种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几丁质分解代谢过程、DNA结合等;69种分子功能主要涉及ATP结合、金属离子结合、碳水化合物结合等;19种细胞组分主要包括胞外区、细胞质、细胞外膜等。  相似文献   

18.
胆汁酸——脂肪消化促进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汉博 《饲料广角》2008,(11):49-50
本文通过对胰脂肪酶、胆汁酸在脂肪消化吸收过程中的作用、胆汁酸对胰脂肪酶功能的影响以及饲料中外源添加胆汁酸盐必要性的论述,得出如下结论:胆汁酸是天然的脂肪消化促进剂,作为一种新型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东北林蛙胃肠道消化酶活性,试验分别采用福林-酚试剂法、聚乙烯醇橄榄油乳化液水解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对东北林蛙的胃和肠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 H值和温度与三种消化酶的关系曲线均呈单峰型;胃蛋白酶活性高于肠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肠蛋白酶的最适p H值分别为1.5,7.2,最适温度均为55℃;胃脂肪酶活性高于肠脂肪酶,胃脂肪酶和肠脂肪酶的最适p H值分别为2.2,5.2,最适温度分别为50℃、55℃;肠淀粉酶活性高于胃淀粉酶,胃淀粉酶和肠淀粉酶的最适p H值均为7.2,最适温度分别为40℃、35℃。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北京鸭的胰腺外分泌的昼夜变化规律,通过肠-胰(第一胰管)瘘管,全天分8个时间段收集胰液,分别测定胰液的分泌量、胰液pH值、总蛋白含量、HCO3-浓度、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活性。结果显示北京鸭的胰液是一种具有较大缓冲容量的缓冲溶液,为各种消化酶提供了适合的酸碱环境。胰液中的各种消化酶的变化规律各异,和饲喂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