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核桃品种的需冷量,为我国南方喀斯物地区发展核桃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西河池16个主栽核桃品种为试材,设低温下7个不同需冷量水平,即4℃低温处理400、500、600、700、800、900和1000 h,将包含各品种的混合芽和雄花芽插入装有清水高度约2 cm的瓶子中,放入组织培养室中培养15 d后,统计各核桃品种混合芽和雄花芽萌芽后的长势和生长量,筛选适宜喀斯特地区推广种植的核桃品种.[结果]在16个核桃品种中,张清华的需冷量最低,为600 h;云光山核桃的需冷量次之,为700 h;三台核桃、香玲、大泡、凤优一号、卢逢春、辽核4号和张明卫的需冷量居中,为800 h;娘青和晋龙薄丰的需冷量达900 h;云新、中林1号、元林、美国山核桃和日丽的需冷量均超过1000 h.同一品种核桃雄花的需冷量大于混合芽的需冷量,只有香玲和卢逢春在低温处理900 h后雄花芽的萌芽率达50.0%,其余品种在低温处理1000 h下雄花芽的萌芽率均未达50.0%.在萌芽后的芽长势方面,三台核桃、云新和云光山核桃等品种萌芽后芽的长势较好,中林1号和元林萌芽后长势较差;在芽长总量方面,三台核桃、云新、香玲、云光山核桃、卢逢春、辽核4号、张明卫和晋龙薄丰等品种在1000 h下芽长总量均达到或超过5.00 cm,除卢逢春外,其余7个品种在1000 h处理下芽长总量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中林1号和元林在1000 h下芽长总量为0.50 cm,且中林1号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引种核桃品种时,应尽量选择需冷量要求较低、萌芽后长势较好、适应性更强的品种,其中三台核桃和云光山核桃适宜在广西喀斯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薄壳山核桃‘Mahan’生物学特性及落果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薄壳山核桃生长习性及落果规律,以‘Mahan’品种为研究对象,系统观测其开花结实物候期及其落果规律。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短果枝的芽一般为混合芽,芽体饱满,鳞片紧包,近圆形,萌发后长出结果枝和复叶,基部侧芽形成雄花序,并在近顶端形成雌花序。‘Mahan’花芽于3月中下旬开始萌动,3月底顶芽和雄花芽开绽,顶芽抽生结果枝,雄花芽抽生雄花序。4月初开始展叶,20 d以后基本达到叶面积最大值。结果枝、复叶、叶长和叶宽生长过程呈"S"曲线生长,与Logistic生长模型高度拟合。通过相关性分析显示结果枝、复叶、叶长和叶宽生长与有效积温呈显著正相关。‘Mahan’第1次落果现象出现在6月中旬到6月底,落果数占总果数的16.27%;第2次落果现象是在7月初至7月中旬,落果率达到68.75%;第3次落果现象是在8月份,落果率为2.2%。  相似文献   

3.
不同早实核桃品种物候期观察与低温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0-2009年新疆阿克苏的气温资料为基础,调查2008-2009年不同早实核桃品种的物候期,分析不同早实核桃品种物候期与气温变化关系,结果表明,2006-2009年较2000-2003年年平均气温增加0.56℃,增温高于全国水平。不同早实核桃品种之间的物候期存在差异,"雌先型"品种温185较新丰的物候期早,"雄先型"品种中扎343较新早丰的物候期早。同一品种不同年份的物候期因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也存在变化。同一核桃品种的芽开裂、展叶、花期等发育期2009年较2008年有所提前,而果实成熟期发育期延长。温185和新丰的抗寒性较扎343和新早丰强;不同器官的抗寒性为一年生枝条叶芽花芽。  相似文献   

4.
1.根据外形及解剖观察,初步将核桃芽分成雌花芽、雄花芽、叶芽、中間芽及潜芽五种类型。将枝条分为发育枝及結果枝两大类,根据性质将发育枝分成徒长枝、发育枝及雄花枝。根据长度将結果枝分成长果枝、中果枝及短果枝。 2.枝条种类抽生規律与树龄、品种、母枝状况及节位有关。一般表現树龄由幼到老,到更新前发育枝逐年减少,而結果枝逐年增加。在不同母枝粗度与抽枝种类上,凡粗者抽生果枝%高,反之則低。母枝不同节位中1—2节多着生果枝,3—4节多生发育枝,不同品种表現差別很大。 3.1—5年生枝长粗度平均数值变化是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在第一次更新时又出現新的高峰,使长粗度有暫时的增加,但从总的趋势上看,仍是不能恢复年輕时的生活力。 4.雌雄芽着生比例:一般品种表現为1.3:1(最高2.2:1最低0.48:1)。但着生規律与树龄、品种、果枝种类、粗度及管理措施而有不同,但一般雌花芽集中生于頂部1—2节,雄花芽多生于2—10节。 5.核桃以頂芽生长和結果为主,这是其枝条少內膛空的原因,而潜伏芽寿命长、量大、易萌发又是其容易更新的有利条件。同一地区表現100年生以前1—5年生枝枯死多,而百年以后骨干枝开始大量死亡,但这与品种及栽培条件有关。 6.核桃一般以外围树冠着生果枝最多。在各种果枝中以中、短果枝着果为主,长果枝較少。同一母枝上以第1、2座果最多、向下則依次递减,但凡健壮果枝其座果率均高。每果枝上以着生2果者居多,1、3、4者均少。  相似文献   

5.
“奥林”核桃经济性状稳定,核仁品质优良,适合在我国北方夏季高温多湿地区栽培.该品种于2013年10月通过了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科技成果鉴定. “奥林”树姿直立或半开张,生长势强,树冠自然半圆形.新梢绿褐色,多年生枝灰白色.混合芽呈圆形,侧生混合芽率30%左右.复叶长44.6厘米,宽32.3厘米;小叶长卵圆形,5~11片,长17.8厘米,宽9.8厘米.雄花序长15.0~20.0厘米,柱头黄绿色.母株分枝力中等,母枝分生结果枝数中等,单枝以结单、双果为主;坐果率25%~50%.结果母枝连续结果能力较强,至少可连续5年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枝条和叶片表型性状的梨种质资源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梨种质资源叶片和枝条表型多样性和变异特点的研究,为梨种质资源描述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梨资源的保存及核心种质的构建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促进梨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方法】采用"梨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中提供的方法对"国家果树种质兴城梨、苹果圃"内保存的梨13个种548份资源的叶片和枝条23个表型性状进行数据采集及整理。使用SPSS19.0软件分析梨叶片和枝条表型性状的分布频率、变异系数、Simpson指数、Shannon-weaver指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比较梨种群内和种群间多样性;采用Origin 8.0软件绘制梨各数值型性状分布直方图,进行分级评价并选取参照品种;采用MEGA 5.0软件对脆肉梨和软肉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字符型的15个性状分析表明,梨叶片以卵圆形、叶基宽楔形、叶尖急尖、锐锯齿带刺芒、叶片伸展状态抱合、叶姿斜向下和绿微显红色幼叶等类型居多,分别占相对应描述符分布频率的90.51%、58.03%、66.97%、81.93%、87.23%、59.27%、86.68%和35.04%;枝条以黄褐色一年生枝、皮孔数量多、叶芽姿态斜生、顶端钝、芽托中和花芽无茸毛等类型居多,分别占相对应描述符分布频率的87.23%、78.28%、87.96%、83.76%、73.91%和99.27%;其中幼叶颜色和叶基形状的Shannon-weaver指数较高,分别为2.197和1.597。数值型的8个性状分析表明,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一年生枝长度、一年生枝粗度、节间长度、花芽长度和花芽粗度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7.25%、19.04%、20.06%、23.70%、15.08%、19.33%、20.62%和16.66%;根据分布统计分析,对每个性状分别提出了5级数值分级指标与参照品种;综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8个数值型性状可简化为一年生枝长度、花芽长度、叶片宽度和叶柄长度4个主要性状;梨叶片和枝条8个数值型性状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群内和种群间表型分化系数VST分别为41.10%和58.90%。聚类分析233个脆肉梨地方品种可划分为12类,87个软肉型秋子梨可划分为6类,西南地区的梨资源在多个类群中均有分布。【结论】梨种质资源叶片和枝条表型性状多样性丰富,字符型性状中幼叶颜色和叶基形状的多样性指数较高,数值型性状中一年生枝长度和花芽长度的变异系数较高,更能体现梨品种间的差异。梨叶片和枝条种群间变异高于种群内变异,种群间的变异是其主要变异来源。筛选出5个数值型性状可作为梨枝条和叶片的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新疆若干杏品种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对8个新疆杏品种的开花物候期和不完全花的调查发现,杏树开花相对集中在3月底4月初,持续5~6 d,花期基本相遇,只是由于局部小气候和天气状况使其略有差异;对于结果枝,所有品种开花先后顺序是花束状果枝、短果枝、中果枝开花,最后是长果枝开花,而其花期持续时间长短和开花先后顺序相反;通过花器官特征调查,各品种不完全花比率在22;~66;,最高的是大果胡安娜为66;,最低的是阿克西米西为22;,败育花率较高,品种间差异较大.所有品种不同类型果枝的不完全花率是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花束状果枝,然而其自然座果率则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8.
以引进的美国核桃品种‘维纳’、‘艾米格’和新疆本地品种‘温185’和‘新新2号’为试材,研究分析不同品种的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花芽分化过程以及相关成花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4个品种在树体生长、枝芽发育特性、物侯期以及成花率和坐果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在结果枝同一坐果部位形成双果、三果或以上的能力‘新新2号’明显强于‘维纳’,但‘新新2号’的果实大小和单果重都低于‘维纳’,而‘维纳’平均结果母枝上形成侧花芽的数量和坐果率高于‘新新2号’。从萌芽到开花结束直至当年侧芽发育过程中‘维纳’混合芽中的JrFT和JrLFY基因表达也高于‘新新2号’,而同时期的JrFLC基因表达则相对较低,说明‘维纳’在花芽分化和花器官形成过程中通过高表达JrFT和JrLFY基因,低表达JrFLC基因促进结果母枝上形成大量侧花芽,并利用大量侧花芽抽生结果枝坐果,形成较大的果实,使得最终产量并不低于同一个坐果部位大量着生2个或多个果实的‘新新2号’品种。  相似文献   

9.
北方寒旱区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与抗旱性评价及其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冬油菜的抗寒性和抗旱性,探讨抗寒与抗旱之间的关系,为中国北方白菜型冬油菜的改良及抗寒性和抗旱性的综合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通过自然降温处理(15℃--5℃)和人工控制水分的方法(干旱胁迫4、7和10 d)分别对6份不同抗寒等级冬油菜摸拟低温和干旱胁迫,分析其形态、生理生化和生长指标的变化,采用隶属函数法、相关性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的抗寒性和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份冬油菜品种越冬率相差很大(20.1%-94.7%)。抗寒性强的品种植物学形态特征表现为幼苗匍匐贴地生长、生长点洼陷低于地表、叶色深绿色、真叶刺毛多。且低温胁迫之后抗寒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明显,相对电导率和MDA(丙二醛)含量增加,且抗寒性强的品种增加幅度小;SOD、POD、CAT酶活性升高,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等调节性物质含量明显增加,且抗寒性强的品种变化明显,差异显著。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膜结构首先遭到破坏,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升高,细胞失水,叶片相对含水量、束缚水/自由水、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降低),幼苗苗长、叶片和根鲜干重降低,直到幼苗萎蔫,且抗旱性强的品种变化幅度小,同时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保水能力强、土壤耗水少、萎蔫系数小。通过主成分分析,6份冬油菜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陇油7号>陇油6号>陇油9号>延油2号>天油2号>Vision,而抗旱性强弱依次为陇油6号>陇油7号>陇油9号>延油2号>Vision>天油2号。【结论】中国北方寒旱区低温、干旱并存,不同冬油菜品种间抗寒性和抗旱性差异较大,由于产生了交叉适应性,在抵御低温冻害的同时提高了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因此,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强的品种一般抗旱性也比较强。  相似文献   

10.
拉枝对不同品种幼龄梨树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幼龄梨树拉枝,可使幼树树冠扩大,叶幕建成加速,长枝增多,长度缩短,果树比例增大。拉枝后总叶面积增大,树冠内膛光照减少,单位叶面积光合速率下降。拉枝处理增加各品种花序和座果量。品种间对拉枝反应有显著差异。花序量的增加以花芽易形成的黄花品种最为明显,树势强、枝条直立的4号效果较差;座果量的增加以花芽较难形成、生长势一般的7号和17号最为显著,花芽易形成的黄花则不明显。拉枝促花的效应,多数品种表现在拉  相似文献   

11.
张媛  邵建柱  李晓刚  陈波  陈海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777-7778,7786
[目的]探究延后栽培中控温方式对果树开花坐果的影响。[方法]以冷藏盆栽桃为试材,研究不同出库时期对冷藏盆栽桃开花坐果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出库时期延后,冷藏盆栽桃开花物候期加快,花期缩短,花朵直径、花柱长度变短小,僵芽率上升,花粉量、花粉生活力、坐果率下降。花芽萌动至花期的持续高温是造成坐果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结论]该研究为丰富果树休眠理论及盆栽果树、设施果树的延后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叶面施硼矫正杨梅缺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Myrica rubra是对硼最敏感的果树之一。叶面施硼是矫正果树缺硼最有效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杨梅叶面施硼不但可以促进杨梅春夏梢的发生,而且还能显著增加果实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叶面施硼的最佳时间在花前或盛花期。不同施硼方法对当年杨梅的枝梢生长、坐果率及产量的影响,以土施加叶面喷施最好,叶面喷施其次,土施最差。与单喷施硼砂溶液相比,在硼砂溶液中加入尿素或尿素和磷酸二氢钾,不但可以增加杨梅对硼的吸收,而且增强硼肥的增产效应。表5参18  相似文献   

13.
常龙波  于立芝 《农学学报》2023,13(10):23-30
为优化黄瓜DUS测试中符合系数、变异系数、F检验和相关性分析方法的应用,明确试验黄瓜品种的特异性和稳定性,观察测量3个黄瓜品种植株、叶片和果实性状,对黄瓜群体目测性状和个体测量性状表达差异性进行分析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测试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1个群体目测性状中有14个性状的符合系数为1,生长势、果实棱、刺毛密度和瘤数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雌花节率、果实瓜把长度的变异系数幅度分别为0.18~0.27、0.12~0.19,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F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得出,第一雌花节位、雌花节率、主蔓节间长度、果实纵径、果实纵径/横径、果实棱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利用F检验得出品种间的产量呈现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可以判定,品种1(新改良烟台地黄瓜)和品种2(中农烟地1号)具有特异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不同花穗处理对妃子笑荔枝开花坐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方式对妃子笑荔枝花穗进行处理,比较不同处理对妃子笑荔枝开花量、开花动态、坐果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疏花+药物疏蕾能显著减少花量,延缓雌花开放速度,减少翻花,提高雌花开放比例及增加坐果量;人工疏花可有效减少总花量,但翻花严重,坐果率较低;药物疏花受药剂浓度、施用时间及天气影响较大,效果不稳定,坐果率低.  相似文献   

15.
 全面系统地了解贵州麻疯树Jatropha curcas开花生物学习性,以期为进一步的调控麻疯树雌雄花比例,提高麻疯树产量提供依据。对罗甸县麻疯树开花习性及花分布情况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麻疯树花芽为多次分化型,1 a中多次抽枝,枝顶多次分化出花芽。麻疯树在罗甸一般从5月初开始出现花序,到9月,陆续有植株开花,1 a中一般出现2次开花高峰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呈现交替生长动态;麻疯树新梢萌动是进入花芽生理分化期的重要标志;二歧聚伞花序生于当年生新枝枝顶,花序数量、花下叶片数量、每个花序上小花数量以及每花序上雌花数量在树体的东西南北4个方位及上中下位置的分布均没有显著差异;花序从露出到花序上小花全部开放约需40 ~ 50 d。单花花期一般为2 ~ 5 d。每个花序上平均有小花134个,雌花平均4个,雌雄比平均1 ∶ 33;雌花在花序上的分布与花序分枝的位置极显著相关,69%的雌花分布于花序各级分枝的第1次二歧分叉处及顶花位置,其中花序第1分枝的第1次二歧分叉处(1-1)和顶花位置(D)占48%。在花序不同位置,随着雌花数量的增加,坐果数随之增加,而坐果率降低。图3表3参15  相似文献   

16.
以15年生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着生位置的花芽、花朵、树形、授粉树和喷施PBO对库尔勒香梨突顶果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其品质提供技术方法。结果表明:同一着生位置的花芽对突顶果率影响不大,顶花芽的突顶果率高于腋花芽,腋花芽果形指数、含糖量优于顶花芽。花序中先开的花突顶果率最高,随序位依次降低分别为72.6%、19.6%、9.1%和6.4%。留第2、3号花朵可以降低突顶果,既能保证果个大小和产量。配置不同授粉树不能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开心形树形可以提高果实综合品质。盛花末期,喷施300倍PBO溶液可明显减少突顶果的座果率,改善果形,提高含糖量,明显提高了库尔勒香梨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7.
调查观察表明,橄榄根深且广。成年树年抽梢2次。春梢多成为结果枝,除顶芽外,叶腋间多能抽生小花序。顶芽萌发成秋梢(少量成夏梢),为翌年结果母枝。因此,加强管理,橄榄是可获得连续高产稳产的。橄榄花芽分化期从3月下旬开始,到5月下旬基本完成,花芽分化是连续进行的。其花序为聚伞式圆锥花序(或圆锥花序),花有雌花、雄花及两性花3种类型,其比例因品种而异。生理落果主要在花谢后两周内。果实初期迅速膨大,至7月中下旬,纵横径几乎停止生长,但内质仍继续变化。  相似文献   

18.
苹果霉心病菌(Alternaria SPP)越冬和侵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病菌Alternaria spp.是四川省优质苹果产区中引起苹果霉心病的主要病原菌。这些菌能以菌丝在苹果芽鳞、果台、枝梢、病痕、落叶等树体组织内和以分生孢子形式在苹果树体组织表面及苹果芽内鳞片上进行越冬。越冬病菌在开春后可成为苹果霉心病的初侵染来源。病菌侵染时期长,从苹果暴芽至果实萼筒封闭前的整个时期病菌均可侵染苹果花器组织,但以苹果暴芽、现蕾、初花、盛花等时期为主要侵入时期,最早是在暴芽期。病菌是通过芽鳞片、雌蕊、雄蕊及萼口等花器组织进入果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