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转基因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CR技术为基础,建立了从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中检测转基因成分的方法。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采用改良的CTAB法进行DNA提取纯化,大豆色拉油DNA则用试剂盒方法进行了提取纯化。对提取的DNA用PCR方法对大豆特异性内源基因lectin进行扩增,设计CaMV35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特异性引物对其是否含有转基因成份进行初步的定性PCR筛选,并用抗除草剂基因CP4EPSPS对阳性结果进行确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对大豆深加工产品的DNA有很好的提取效果,而试剂盒方法对色拉油的DNA有良好的提取效果;PCR检测转基因的方法快速高效,检测结果与标准相符。  相似文献   

2.
棉花中转基因成分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棉花内源基因sad1、报告基因GUS、外源抗虫基因Cry1 Ab/Ac、筛选基因NPTⅡ、NOS终止子和CaMV35 S启动子为检测对象,设计的6对引物能扩增长度合适的基因片段且避免了引物二聚体。通过优化PCR扩增体系中不同引物终浓度的配比以及退火温度对多重PCR检测的影响,建立了棉花转基因成分6重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棉籽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该6重PCR检测体系能够有效地从少至1颗棉籽的少量样品里检测出棉花中的转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一种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PCR检测引物筛选方法。以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为材料,设计了5对引物,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扩增产物的Ct值、引物与模板的结合效率、PCR产物的溶解曲线方面进行分析,证明RRS2引物对是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最佳品系特异性检测引物。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场大豆酱油rDNA成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利用深加工产品DNA抽提试剂盒和PCR定性检测方法,对成都市场上的大豆酱油进行了外源基因片段检测。结果表明:在成都市场上随机抽样的7种大豆酱油样品未检出EPSPS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针对已商品化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水稻的主要外源基因Cry1A(B)基因、BAR基因、CP4-EPSPS基因和PAT基因及共有的内标准基因RBCL基因设计了10对引物,对从超市购买的进口大豆、玉米和水稻的11种深加工制品(未标注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进行了五重巢式PCR定性检测。第1轮普通五重PCR检测,11个待测样品均未出现任何转基因成分,其灵敏度为0.5%;第2轮将普通五重PCR扩增产物进行五重巢式PCR检测,结果在卵磷脂、大豆蛋白质粉、巧克力饮品和婴儿米粉中扩增出RBCL基因,玉米淀粉和玉米泥中扩增出RBCL基因、Cry1A(B)基因和PAT基因;玉米蛋白粉扩增出RBCL基因、Cry1A(B)基因和BAR基因,营养麦片扩增出内参RBCL基因和Cry1A(B)基因,在大豆精炼油、色拉油和玉米油中未检测出上述2种基因和另外3种外源基因CP4-EPSPS、BAR和PAT,其检测灵敏度为0.005%。结果提示,五重巢式PCR检测方法适用于转基因大豆、玉米和水稻深加工产品的定性检测。  相似文献   

6.
加工食品中通常含有多种作物成分,且其DNA遭到严重破坏,因而给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PCR检测带来困难。采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多拷贝叶绿体trn基因作为植物内源参照基因,用于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仅通过1次PCR反应即可确定加工食品中不同植物来源成分的种类,根据扩增片段及其大小,可区分水稻、玉米、油菜、大豆、棉花等不同作物成分。利用植物叶绿体DNA通用引物对植物来源DNA的检测灵敏度达0.01%,比用植物种间特异性单拷贝或低拷贝基因组DNA作为内源参照基因的检测灵敏度提高约10倍。  相似文献   

7.
PCR检测转基因大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定性检测转基因大豆。[方法]以非转基因大豆和CP4-EPSPS转基因大豆为材料,以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和外源基因5-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CP4-EPSPS)为检测的目的片段,建立PCR反应体系。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大豆基因组DNA,并对所提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确定转基因大豆的PCR检测限。[结果]改进CTAB法提取的大豆基因组DNA电泳条带清晰完整,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基因组DNA均可扩增出约409 bp的条带即Lectin基因,而只在转基因大豆中检测出CP4-EPSPS特异性片段;当转基因大豆的含量为100%~0.2%时,均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结论]该研究建立了转基因大豆的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立Taq Man实时荧光PCR反应检测转基因抗虫大豆MON87701品系的鉴定方法,为转基因大豆MON87701提供科学的检测依据。根据转基因抗虫大豆MON87701品系特异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很好的品系鉴定特异性,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01%(m/m),检测重复性好。因此,建立的转基因大豆MON87701品系特异Taq Man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可快速、准确地鉴定转基因抗虫大豆MON87701品系,可在日常检验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复合PCR结合DNA芯片的方法进行快速转基因事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6种转基因玉米为材料,根据其外源基因、载体构建及插入位点,应用6对特异性引物及35S、NOS引物,设计并优化了复合PCR反应体系,对其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同时尝试利用复合PCR与DNA芯片相结合,对不同转基因玉米混合样品进行检测,探索建立转基因事件快速检测和确认方法.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及产品中外源成分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从DNA和蛋白质2个水平上对转基因耐除草剂大豆及其产品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合成引物检测大豆内参照基因Lectin(大豆凝集素)及转基因抗除草剂Roundup Ready大豆外源基因,包括来自土壤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株系CP4的5-烯醇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合酶(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EPSPS)基因、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lower mosaicvirus,CaMV)35S启动子、胭脂碱合酶3’端的转录终止子(nopaline synthase,NOS).应用优化的常规PCR方法,对大豆及其加工产品进行了检测,检测灵敏度可达0.1%.通过PCR方法从转基因大豆中扩增出CP4-EPSP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利用表达的外源蛋白质作为抗原免疫家免,得到该蛋白质的多克隆抗体,并建立了一套基于蛋白质印迹杂交(western hybridization)的检测转基因大豆及其粗加工品的方法,其检测极限达到1%以下.此两方法互相配合,互相印证,有助于规范化转基因检测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11.
A PCR-ELISA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glyphosate resistant transgenic soybean was established and optim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key parameters of PCR-ELISA were as follows: the concentration of digoxin tag probe was 0.5 μmol · L-1, the time of hybridization reaction was 15 min and the chromogenic reaction should last for 30 min. The sensitivity and the repeatability of our PCR-ELISA method were evaluat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could be detect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DNA template from transgenic soybean samples was 0.01% or higher, an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this method was less than 5% in our research condi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CR-ELISA method establishment in this study had good repeatability and high precision for detecting the transgenic soybean samples.  相似文献   

12.
大豆不同组织材料的DNA提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大豆叶片、愈伤组织和干种子为材料进行大豆基因组DNA提取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以上3种组织材料中均能提取到较高质量的DNA,利用愈伤组织为材料提取的DNA质量比叶片和种子略好,从愈伤组织中可以提取到质量较高的模板DNA.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油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转基因大豆油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相对密度,绝对黏度,折光率,脂肪酸和甾醇含量等)进行分析,并与非转基因大豆油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油与非转基因大豆油在理化性质上区别不大。相对密度:转基因大豆油为0.9197,非转基因大豆油为0.9572;绝对黏度:转基因大豆油为59.8 MPa.s-1,非转基因大豆油为60.3 MPa.s-1;折光率:转基因大豆油为1.4683,非转基因大豆油为1.4690;脂肪酸组成:转基因大豆油和非转基因大豆油主要脂肪酸都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只是在含量上有所差别。两种油样中甾醇总含量都在300 mg.100 g-1以上,且含量种类上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4.
豆粕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核酸和蛋白质两个角度对转基因豆粕及大豆原料进行了检测方法上的研究。设计并合成引物对转基因豆粕的内源基因lectin、CaMV35S启动子基因、NOS终止子和Cp4-epsps基因进行检测。应用ELISA的方法对不同含量的转基因蛋白及转基因豆粕进行检测,其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0.25%,但ELISA不适用于加工产品转基因成分的检测。Western杂交检测转基因豆粕及大豆,其检测极限达到0.5%。对于豆粕这样的加工产品,检测蛋白质及核酸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适宜生豆浆的DNA提取方法。[方法]以市售豆浆为材料,分别采用热解法、异丙醇沉淀法、CTAB法、SDS法、高盐低pH和异硫氰酸胍法以及它们的改良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并比较了以上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除异丙醇沉淀法外,其他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均可满足PCR检测要求。同时,综合考虑基因组DNA的纯度和浓度,生豆浆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优劣依次为:改进高盐低pH法、高盐低pH法、改进CTAB法、改进异丙醇沉淀法、异硫氰酸胍法和改进热解法。[结论]这几种豆粉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均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利于快速检测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利用MPCR技术快速检测进口大豆转基因背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改良的CATB方法提取大豆(Glycine max)种子基因组DNA。以大豆内源ScII基因做对照,采用MPCR(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技术从进口大豆中检测出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EPSPS耐除草剂基因3种转基因成分。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2000~2006年高油大豆品种与推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了黑龙江省2000~2006年高油大豆育种的重大进展,育成了49个高油(脂肪含量>21%)大豆品种,油份含量较1991~1999年育成品种平均提高了1.75个百分点,商品高油大豆已达到了国外进口大豆品质水平,高油大豆品种已成为生产主栽品种,有力地推动了黑龙江省大豆的快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大豆(Glycine max L.)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油脂,因而成为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探究不同大豆品种的腐竹加工产量及不同大豆品种生产的腐竹在蛋白质、油分、可溶性糖、异黄酮之间的相关性,为制作生产高异黄酮腐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来自黑龙江和广东大豆产区的品种24份,用同一工艺制作腐竹,然后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大豆和腐竹中蛋白质,用索氏抽提法测定油分,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豆和腐竹中的异黄酮含量。【结果】不同品种在腐竹产量和品质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大豆品种华夏8号制得腐竹产率最高,达到60.50%;其次为品种华春2号,为52.44%,这两个品种是制作腐竹的理想品种;此外,绥农37、华春6号和黑河43的腐竹生产率分别达到了48.59%、48.37%和47.91%,也是产率比较高的品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腐竹产量与大豆中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598**),与大豆中的可溶性糖呈负相关(r=-0.423*)。腐竹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及异黄酮含量3个性状都分别与大豆种子对应的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00**、0.537**和0.879**);腐竹可溶性糖含量与大豆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41*)。腐竹中的蛋白质含量与大豆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19**)。腐竹中的油分含量与大豆中蛋白质呈极显著负相关(r=-0.889**),与大豆中可溶性糖和异黄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14**和0.574**);腐竹中异黄酮含量与大豆中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89**),与大豆中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68**)。【结论】大豆品种的腐竹产率和主要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华夏8号、华春2号是制作腐竹的高产品种,大豆品种的品质特性决定了腐竹的品质特性,其主要由大豆品种的遗传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突出特色 发展黑龙江大豆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龙江省经常出现农民卖豆难和加工企业停工停产现象,在分析我国商品大豆市场供需平衡和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主要应走发展食用大豆和靠国家扶持生产油用大豆的道路这一观点。指出了大豆生产发展需要争取国家支持和重视宣传转基因危害,并解决大豆长期连作和加快区域产业化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