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明确生菜科学施肥技术,实现生菜高产优质生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炭基肥与化肥配施对生菜植株养分吸收、土壤养分、SPAD值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常规施肥水平下,高量炭基肥与化肥配施能显著提高生菜产量、SPAD值、植株全钾含量、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在中量炭基肥水平下,常规化肥减施显著降低了生菜叶片SPAD值、生菜植株全磷、全钾含量;化肥减施与炭基肥配施处理间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炭基肥可以部分替代化肥,化肥配施高量炭基肥可促进生菜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利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玉溪市玉米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单施化肥、化肥+生物炭、单施沼肥、沼肥+生物炭、单施有机肥和有机肥+生物炭对玉米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施化肥、沼肥和有机肥中,以施用沼肥的玉米产量最高,为1 427.48kg/667m~2,施用沼肥较化肥和有机肥分别提高14.18%和15.77%,化肥+生物炭较单施化肥提高10.31%,沼肥+生物炭较单施沼肥玉米产量无明显变化;化肥与生物炭配施可降低玉米中锌、铜、镉、铅、砷、汞、铬和钾等重金属含量,玉米的品质提高;沼肥与生物炭配施可明显降低玉米中锌、铜、镉和铅等重金属的含量,但生物炭对砷、汞、铬和钾等重金属的吸附效果不明显;有机肥与生物炭配施可明显降低玉米中铜、砷、汞、铬、铅和钾等重金属的含量,但生物炭对锌和镉含量的吸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生物炭替代草炭用于生菜无土栽培的可行性,以草炭、珍珠岩和蛭石栽培基质为对照(CK),用体积分数5%(BS5)、10%(BS10)、15%(BS15)、20%(BS20)的生物炭替代草炭栽培生菜,分析生菜生长和营养品质指标的变化及其与基质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5%~20%生物炭替代草炭后,各处理基质的容重和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速效磷、速效钾、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显著升高。生物炭替代草炭后,生菜的生长状况均优于对照,地上部和根系干质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9.31%~67.24%和50.00%~158.33%;同时,各处理生菜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RDA分析结果显示,基质的容重、通气孔隙度、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是影响生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主要理化性质因子,而微生物生物量碳、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氮是影响生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主要微生物学性质因子。研究表明,生菜栽培基质中5%~20%的草炭由生物炭替代是可行的;生物炭主要通过改善基质的孔隙状况、提高养分循环酶活性和有效养分含量来促进生菜的生长和营养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不同沼液用量对萝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肥(包括沼液、沼渣)是一种优质有机肥,含腐殖酸11%左右,氮、磷、钾速效养分含量也较高(速效氮为0.03%~0.08%,速效磷0.02%~0.07%,速效钾0.05%~1.40%),其肥效优于堆沤的有机肥,是重要的优质有机肥资源,对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改良土壤理化性状都有积极作用.试验根据沼液养分速效且含量丰富的植物营养特征,结合萝卜的需肥特性,在施用基肥的条件下,追施沼液,探讨不同沼液追施量对萝卜生育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探索沼肥在农业生产上的合理利用及生产高品质的无公害蔬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规模养猪场沼液替代化肥施用对土壤养分和盐分含量的影响,以安康市某农业园区设施菜田为研究对象,以当地常规施用化肥量为对照处理,在常规化肥量减半的条件下,设计3个不同沼液用量处理,在大棚菜田中连续进行3 a定点田间试验,在大棚蔬菜收获后以20 cm为采样单位,分层采集各处理土壤剖面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铜、全锌含量及电导率。结果表明,随着沼液施用年限的增加,土壤剖面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全铜、全锌含量和电导率均相应增加,且氮、磷、钾及盐分随着沼液用量的增加向深层土壤迁移量相应增加的趋势,当沼液年用量为1 600 m~3/hm~2时,养分和盐分累积与迁移量明显超过常规化肥处理,说明大量施用沼肥在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的同时,土壤养分和盐分的累积及向土壤深层迁移会给土壤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风险。建议在当地土壤条件下,在严格化肥用量的前提下,设施农业年沼肥施用量不超过800 m~3/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取适用于生菜(Lactucas sativa L. var. ramosa Hort.)生产的优质有机钾肥,设计了盆栽试验来研究施用不同种类的有机钾肥对生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明显提高生菜的产量和品质,且明显改善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养分状况。在等施钾量情况下,化肥钾和沼液钾1∶1(T_4)配施可以明显提高生菜的产量,比其他施钾处理增产6.34%~30.53%;化肥钾和生物菌肥钾1∶1处理的生菜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T_4次之。化肥钾和玉米钾或水稻秸秆钾1∶1配施可以显著改良土壤状况,其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状况均明显优于其他处理,化肥钾和沼液配施次之。因此,生菜种植中可以选择沼液或秸秆作为有机钾肥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施用沼肥对枣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沼肥施用方式不同条件下分析枣园土壤有机质、全量及速效N、P、K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试验前相比,无论施化肥还是沼肥都可以增强土壤养分容量及其供应强度,施肥处理的土壤氮、磷维持平衡或大幅度积累,但钾出现不同程度的亏缺;与施用化肥的对照相比,施用沼肥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全钾以及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效果以沼液根施最佳。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生物炭在花生种植中对产量、品质及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生物炭作为肥料缓释载体实现花生减肥增效的栽培潜力,选用常见生物质花生壳、稻壳、山核桃壳和竹粉为原料制备生物炭,并与化肥进行总养分一致配比组合,施入山花15花生栽培土壤中,通过凯氏定氮法、钒钼黄比色法、火焰光度计法分别测定花生各器官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和气相色谱法测定花生脂肪酸成分确定不同来源生物炭对花生产量、农艺性状及花生籽粒品质的影响;通过碱解扩散法、碳酸氢铵比色法、乙酸铵-火焰光度计法测定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16S高通量测序定量土壤细菌相对丰度,确定不同来源生物炭对花生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常规施肥对照,施用4种生物炭减肥组合均可以显著提高花生的养分吸收能力和产量。其中花生壳生物炭组合效果最佳,其荚果产量与地上部生物量较对照分别提高33.8%、46.9%。施用山核桃壳生物炭可以明显提升花生籽粒中油酸的相对含量(相比对照提升29.9%)。此外,山核桃壳生物炭、稻壳生物炭和花生壳生物炭组合可以明显提升土壤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具备一定的土壤改良潜力。综上,添加生物炭作为减肥增效栽培的重要手段,尤其是...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细菌与不同钝化剂联合阻控生菜吸收重金属、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作用。[方法]采集南京市某矿区镉污染土壤为盆栽试验土壤,选用生物炭(B)和钾长石(K)作为钝化剂与镉抗性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 G20菌株联合,探究不同处理对生菜(Lactuca sativa L. var.ramosa Hort.)地上部干质量、Cd含量、营养品质和根际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Cd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菌株G20、生物炭、钾长石及其固体菌剂均能增加生菜地上部干质量,降低生菜Cd含量。其中,菌株G20与生物炭制备的固体菌剂(G20L+B)使生菜地上部Cd含量显著降低53.1%,降至0.15 mg·kg~(-1),低于国家食品安全生产限量标准。该固体菌剂处理还能显著提高生菜根际土壤细菌数量(16.5%)、pH值(0.3)和有机质含量(44.6%),降低根际土壤有效态Cd含量(45.4%),显著增加生菜中维生素C含量(32.9%),降低亚硝酸盐含量(38.8%),减轻Cd对生菜的毒害,提高生菜品质。[结论]B.halotolerans G20与生物炭制备的固体菌剂具有修复中度Cd污染土壤,保障蔬菜安全生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炭基肥与化肥配施对生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生菜科学施肥技术、实现生菜高产优质生产,以常规施肥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量炭基肥与化肥配施对生菜产量、生理特性、硝酸还原酶(NR)、维生素C(Vc)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化肥与高量炭基肥配施生菜产量最高,达到305.74 g/盆,较对照显著提高了24.42%;生菜SPAD、净光合速率(Pn)、NR较对照分别提高8.48%、64.53%、29.59%;生菜Vc为132.00 mg/kg,较对照提高15.79%;生菜硝酸盐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10.88%。化肥减施生菜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15.38%~22.38%,化肥减施与炭基肥配施能显著降低生菜叶片硝酸盐含量。化肥与高量炭基肥配施对生菜具有显著增产、促进光合能力、改善品质的效果,炭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够改善品质、保证产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沼液用量(0、75、150、225、300 m3/hm2)和化肥(常规、减半)配施对水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用量150 m3/hm2+化肥减半处理的水稻产量最高,第1年和第2年水稻产量较常规纯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3%和5.79%。沼液用量150 m3/hm2+常规化肥处理水稻茎叶生物量最高,沼液用量超过225 m3/hm2时,水稻产量、株高、茎叶生物量降低。沼液施用提高了土壤的养分含量,且随着沼液用量的增加而提高,相同化肥施用量时,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8.93%~30.04%,碱解氮含量提高4.36%~39.90%,有效磷含量提高14.86%~39.89%,速效钾含量提高9.17%~41.25%。沼液施用对土壤p H没有显著影响,提高了土壤EC值,但相同处理的第2年土壤EC值没有累积提高。综上,在本试验中沼液用量150 m3/hm2<...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沼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对苹果品质的影响,以18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了沼肥与化肥配施对苹果果实中还原糖、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影响,并据此筛选出了沼肥配施化肥的最佳配方和施用剂量。结果表明:沼肥配施化肥可显著提高果实中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其中还原糖含量分别比单施化肥(CK)、单施沼肥(C)处理提高35.505%~41.477%、19.540%~24.808%,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21.336%~38.195%、11.310%~26.776%;而且,沼肥与化肥配施还可显著改善固酸比和糖酸比。每株基肥:0.30kg尿素+0.20kg过磷酸钙+20.00kg沼液+30.00kg沼渣;追肥:0.30kg尿素+0.20kg硫酸钾+35.00kg沼液的效果最好,有利于苹果果实品质的提高,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红  王桂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01-16603,16723
[目的]探讨沼液和化肥配施改良土壤的机制。[方法]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比较了沼液和氮肥以及沼液和氮肥配施处理对菜地土壤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化肥、沼液、沼液和化肥配施可明显提高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同时,这3种施肥方式也增加了微生物量C和N,并显著降低了微生物C/N。化肥增加了土壤多酚氧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但对纤维素酶活性无显著影响。沼液、沼液和化肥配施明显增加了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尤其以沼液和化肥配施效果最明显。[结论]沼液和化肥配施为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碳氮源,不仅改善了养分状况,而且促进了微生物活性,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秸秆生物炭配施沼液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增加沼液中养分在土壤中的滞留量,提高沼液利用效率,本文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生物炭混掺量(CK、0.5%、1.0%、2.0%)、生物炭混掺厚度(0、5、10、15、20 cm)和土壤容重(1.30、1.35 g·m^-3)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容重相同时,土柱入渗液渗出速率随生物炭混掺量和混掺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容重不同时,1.35 g·cm^-3土壤土柱入渗液渗出速率小于1.30 g·cm^-3土壤,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呈1.30 g·cm^-3土壤容重小于1.35 g·cm^-3土壤容重;土柱内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生物炭混掺量增大而逐渐增加,生物炭混掺量为2.0%时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影响最大;土柱内有机质含量随生物炭混掺厚度增大而逐渐增加,生物炭混掺厚度为20 cm时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最大,而全氮含量在土壤容重为1.30 g·cm^-3、混掺厚度10 cm时影响最显著,土壤容重为1.35 g·cm^-3、混掺厚度15 cm时效果较为显著。研究表明生物炭配施沼液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受生物炭混掺厚度、混掺量和土壤容重综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施用沼肥对温室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施用沼肥对土壤养分和土壤环境的影响,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施用沼液、化肥对温室黄瓜不同生育期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以及重金属镉、铅、汞、铬、镍、砷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不同的生长时期,沼液的施用可以提高土壤中氮、磷、钾及有机质的含量,沼液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的效果优于施用化肥。在黄瓜采收期,施用化肥和施用沼液均使土壤中的砷的含量有所下降,而土壤镉、铅、汞的含量呈现出随沼液的施入量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变化不明显,对铬、镍含量影响不大,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没有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限定值,不会对植物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酒糟沼液与化肥配施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T1(CK,不施氮肥)、T2(化肥全量)、T3(沼液+化肥全量)、T4(沼液+减氮20%)、T5(沼液+减氮40%)、T6(沼液+减氮60%)6种处理,化肥全量为N 225 kg/hm~2+P_2O_5 135 kg/hm~2+K_2O 120 kg/hm~2,沼液用量为800 L/hm~2,探讨酒糟沼液与化肥配施(T2—T6)对白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处理(T1)相比,施用氮肥和沼液能够促进白菜生长,显著增加白菜产量58.6%~177.1%;改善白菜品质包括维生素C、氨基酸和硝酸盐含量。与化肥全量处理(T2)相比,沼液+化肥全量处理(T3)白菜产量显著增加26.6%,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7.57%、6.35%,还原糖、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36.45%、17.39%,白菜单株氮、钾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20.31%和32.89%,增加氮肥利用效率,说明酒糟沼液对白菜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均有较大影响。与化肥全量处理(T2)相比,增施沼液并分别减氮20%、40%处理(T4、T5)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且氮肥利用效率较优;T6处理产量显著下降。因此,为防止过量施氮导致环境污染风险提高的情况发生,在白菜生产中增施酒糟沼液可减施氮肥20%~40%。  相似文献   

17.
生物炭配施化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以果园废弃枝条生物炭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用量生物炭与化肥配施(生物炭用量设4个水平(B0. 0 g/kg、B1. 1.25 g/kg、B2. 5 g/kg、B3. 20 g/kg),化肥用量设2个水平(F0. 0 g/kg、F1.当地推荐施肥0.27 g/kg,共组合为8个处理))对玉米田土壤肥力、玉米干物质量及养分含量、玉米根系形态性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含量,但对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和p H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生物炭配施化肥促进了玉米对氮素、磷素的吸收,对钾素及玉米生物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生物炭配施化肥增加了玉米总根长和根表面积,但对根直径及根体积影响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炭在农业生产中的大规模应用及玉米高效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生物炭对宁夏扬黄灌区春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生物炭对宁夏扬黄灌区春小麦的增产作用,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生物炭施用量(0 kg/hm2、6 000kg/hm2、12 000 kg/hm2、18 000 kg/hm2)对春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与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生物炭相比,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春小麦产量,在2013—2016年间施用生物炭18 000 kg/hm2处理下春小麦籽粒产量可达到6 907.4~7 518.9kg/hm2,增产5.6%~20.9%。在2013—2016年间施用生物炭18 000 kg/hm2处理下籽粒钾含量较不施生物炭增加了17.6%~29.4%,氮磷含量变化不显著;但植株氮、磷、钾素吸收量分别增加了10.7%~24.1%、3.1%~20.2%、16.3%~44.7%。这归因于施用生物炭尤其是施用量达18 000 kg/hm2时提高了春小麦养分吸收效率。综上所述,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宁夏扬黄灌区春小麦的产量、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沼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单施化肥及沼肥配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品质性状、稻田主要病虫害、植株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供应的效应。结果表明:在等氮、磷、钾大田施肥条件下,与单施化肥相比,沼肥配施化肥能优化水稻主要性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稻米的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施用沼肥可以减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施用沼肥促进了稻谷对氮、磷养分的吸收,提高了氮素和磷素的利用率;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有所累积。综合考虑,施用沼肥有利于节省水稻生产成本,减轻环境污染,生态、社会效益好。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品种登海605为试材,研究沼液与化肥配施对耕层土壤化学性状及玉米产量、品质的影响。基于等氮原则,共设6个处理,即处理1:CK(空白);处理2:CF(常规施肥,基肥为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追肥为化肥);处理3:40%ZF+60%HF(40%沼液+60%化肥);处理4:60%ZF+40%HF(60%沼液+40%化肥);处理5:80%ZF+20%HF(80%沼液+20%化肥);处理6:100%ZF(全沼液)。结果表明,施用沼液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且提高幅度与沼液用量呈正相关关系。苗期CF处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明显高于沼液处理,但至成熟期60%ZF+40%HF处理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最高。与CF相比,施用沼液提高土壤盐分含量和p H值,玉米成熟期40%ZF+60%HF、60%ZF+40%HF、80%ZF+20%HF、100%ZF处理的土壤盐分含量和p H值分别增加22. 48%、47. 50%、59. 78%、71. 25%和1. 19%、2. 25%、3. 00%、3. 84%。成熟期玉米秸秆养分含量、籽粒产量与品质均以60%ZF+40%HF处理最高,方差分析表明,该处理与80%ZF+20%HF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60%沼液与40%化肥配施适合玉米生长对养分的需求,产量最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