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吐鲁番地区哈密瓜品种对细菌性果斑病的抗病性,为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吐鲁番地区10份哈密瓜品种为材料,采用苗期人工接种进行病情指数调查;观察不同抗性品种苗期叶面绒毛数和气孔数及测定叶片自身防御酶PPO、POD。【结果】供试10个品种中无免疫品种,西州密25号和皇妃表现为中抗,新密36号表现为高感,其余7个品种表现为中感;高感品种新密36号和中感品种9818(绿皮)叶毛数无明显差距,西州密25号的叶毛数是新密36号的叶毛数1.68倍,气孔数是中感品种9818(绿皮)的1.42倍,是新密36号1.91倍;不同抗性品种PPO酶活性呈现感病品种﹥中感品种﹥抗病品种,POD酶活性呈现感病品种﹥中感品种﹥抗病品种。【结论】供试品种对哈密瓜细菌性果斑病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西州密25号和皇妃表现为中抗,新密36号为高感品种,其余品种表现为中感;品种抗病性与下表皮叶面叶毛数量和气孔数量有关,呈正相关趋势,自身防御酶PPO酶呈下降趋势,与品种抗病性呈负相关,POD酶呈上升趋势,与品种抗病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疆哈密瓜不同年代品种萌发期对盐碱胁迫的响应,筛选耐盐碱的哈密瓜品种,为新疆哈密瓜品种布局与培育耐盐碱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5个混合盐碱溶液(Na Cl∶Na2SO4∶Na HCO3∶Na2CO3=9∶1∶1∶9,pH=10.80),浓度梯度0(CK)、25、50、75和100 mmol/L,对17个哈密瓜品种种子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度和胚根鲜重等指标,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碱性综合评价。【结果】随着盐碱胁迫浓度的增加,供试哈密瓜品种的萌发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盐碱胁迫下品种间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萌发指标差异性显著。17个供试哈密瓜品种萌发期的耐盐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新密13号新密28号红密脆新伽师2号新密7号905-1金丽2号农密9号新密43号绿皮9818伽师瓜新密杂11号新密31号西洲密25号春萧2号新密24号绿宝石。【结论】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伤害率可作为哈密瓜品种萌发期耐盐碱性鉴定的主要指标。新密13号耐盐性最强,新密28号次之,不同哈密瓜品种之间萌发期的耐盐碱性差异较大,在哈密瓜种子萌发期可对其耐盐性进行快速鉴定。新密13号、新密28号可作为适宜新疆哈密瓜盐碱区种植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3.
在稻黑孢霉菌常发病区广东阳江市白沙,对77个水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抗稻黑孢霉菌自然诱发鉴定,采用病情指数对品种抗性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的水稻品种(组合)对该病原的抗感性差异显著。高抗、抗、中抗、中感、感、高感的品种(组合)数分别为0、1、7、17、15、37个。表现为中抗以上的品种如五粤占2号、粤澳占、乡意浓1号、长优736、H两优野占、新两优117等,在田间的病情指数均在20~30;而高感品种在田间的病情指数均在50以上,如鹏稻2号、湛黄占、合莉丝苗、粤标5号、禅增占、圳优21、美优丰占、II优916等,其中鹏稻2号对稻黑孢霉菌表现高度感病,其病情指数达100,产量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4.
模拟根肿病发病条件,采用菌土接种法进行盆栽试验,对2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鉴定。根据病情指数将2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根肿病抗性分为高抗、抗病、低感、感病和高感。结果显示:华杂9号、华双3号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5.06,25.03,属高抗品种;云花油早熟1号、陕油8号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4.6,36.92,属抗病品种;中双9号、花油5号、花油8号的病情指数分别为45.8,46.89,47.33,属低感品种;玉红油2号等5个品种属感病品种;宁油16号等8个品种属高感品种。因此,华杂9号、华双3号表现为较强的抗根肿病能力,可以作为油菜抗根肿病育种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对绵阳当前主栽的28个油菜品种进行了抗根肿病鉴定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程度品种的病叶率及病情指数方差分析均呈现显著性差异,且反应型、病叶率及病情指数三者呈正相关.聚类分析将28个品种分为3类,其中,宜油24(德润油)、得油16、亚华油10号、德油杂5号、高产黄油菜为中度抗性品种;川油21、宜油16、中油杂7号、乐油6号、丰油737、德盛油15、油满缸、德优2000、南油9号、南油杂1号、种都油998为中度感病品种;常油杂61、德新油、黔油15、宁杂11号、科乐油1号、乐油858、路油杂1号、中杂油8号、德新油19、德新油、xy12(组合)、德优9号为高度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6.
以33份烟草品种(系)为试材,烟叶苗期进行人工诱导接种TMV试验。以病情指数(D)和抗性指数(RI)为基础采用聚类法划分不同烟草品种的抗性分类,并对其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33份烟草品种(系)共可分为免疫和非免疫两大类群;病情指数和抗性指数在两大类群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非免疫类群的3个亚类群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免疫类群包括延晒九号、延晒六号、延晒十号和SZ12-04等15份烟草品种(系),占参试材料总数的45.45%。非免疫类群包含中抗、中感和感病3个亚类群,占参试材料总数的54.55%。其中,中抗亚类群包含延晒三号、延晒七号和SZ12-07等9份材料(占27.28%);中感亚类群包含延晒一号、延晒二号和NC89等8份材料(占24.24%);感病亚类群仅包含1个品种G140(占3.03%)。基于病情指数(D)和抗性指数(RI)数据,采用欧氏距离-Ward's聚类分析法划分的类群及亚类群中所包含的品种(系)及其数量都相同,抗病性分类结果也一致。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然病圃法和伤根灌注法对29份芝麻种质资源进行了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株系)间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在自然病圃鉴定中,中抗品种4份,中感品种(株系)7份,感病品种(株系)13份,高感品种(株系)5份。在灌根接种鉴定中,中抗品种4份,中感品种(株系)6份,感病品种(株系)12份,高感品种(株系)7份。在两种鉴定中,金黄麻、鄱阳黑芝麻、赣芝5号、豫芝11均表现为中抗。对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病情指数)进行聚类分析,29份材料均可聚为5个组。  相似文献   

8.
芝麻种质资源抗青枯病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自然病圃法和伤根灌注法对29份芝麻种质资源进行了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株系)间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在自然病圃鉴定中,中抗品种4份,中感品种(株系)7份,感病品种(株系)13份,高感品种(株系)5份。在灌根接种鉴定中,中抗品种4份,中感品种(株系)6份,感病品种(株系)12份,高感品种(株系)7份。在两种鉴定中,金黄麻、鄱阳黑芝麻、赣芝5号、豫芝11均表现为中抗。对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病情指数)进行聚类分析,29份材料均可聚为5个组。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抗马铃薯Y病毒(PVY)的优良种质,以41份烟草品种(系)为试材,在烟叶的苗期进行了人工诱发抗性鉴定和分类。结果表明:不同烟草品种(系)对PVY的抗性差异很大,其病情指数(D)和抗性指数(RI)范围分别为(10.32±0.40)~(66.33±2.31)和(-2.64±0.09)~(-0.13±0.06)。通过聚类分析法,将其划分为抗病、感病2大类群和高抗、中抗、中感、感病4个亚类群,2大类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4个亚类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抗病类群包括高抗和中抗2个亚类群,共占参试材料的46.34%;其中,高抗亚类群包括SY04-3、SY04-6、SZ08-04等5个品种(占12.20%),中抗亚类群包括8107、SY04-5、SZ08-1等14个品种(占34.14%)。感病类群包括中感和感病2个亚类群,共占参试材料的53.66%;其中,中感亚类群包括延晒三号、SZ08-2、SZ12-01等19份品种(占46.34%),感病亚类群仅包括NC95、NC89、K326等3个品种(占7.32%)。基于病情指数(D)和抗性指数(RI)并通过欧氏距离-Ward’s聚类分析法划分的类群及亚类群中所包含的品种(系)及其数量都相同,抗病性分类结果也一致。  相似文献   

10.
黄淮地区主推小麦品种对根腐病抗性的初步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根腐病的防治和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以小麦根腐病病原菌麦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LK030093分离物为接种菌株,对黄淮麦区主推的89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室内盆栽苗期抗性和田间病圃成株期抗性鉴定,并采用病情指数法进行了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中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在室内盆栽接种鉴定中,仅郑麦9962表现为抗病,平安8号和周麦24表现为中抗,淮川916、西农919等33个品种表现感病,平安3号、济麦23等53个品种表现高感,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1.12%、2.25%、37.08%和59.55%;在田间病圃成株期鉴定中,洛麦22、泛麦5号表现为抗病,郑麦9962、阜麦936等19个品种表现为中抗,周麦27、济麦20等35个品种表现为感病,兰考906、石麦12等33个品种表现为高感,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2.25%、21.35%、39.33%和37.08%。可见,黄淮麦区主推品种对小麦根腐病的整体抗性较差,需要尽快加强抗病资源筛选和抗病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筛选出高抗细菌性果斑病的甜瓜资源,为选育抗病品种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室内苗期人工喷雾法接种,采用2种抗性分级方法,以感病品种炮台红为对照,对17份甜瓜资源进行抗性鉴定。【结果】 17份供试甜瓜材料中,没有对细菌性果斑病菌免疫的材料,JM17-14的抗性最强,相对抗病指数为0.85,属高抗水平;采用两种抗性分级标准,供试甜瓜材料的抗性强弱顺序基本一致,但抗性水平有差异;17份供试材料中杂交F1代的抗性多介于其双亲之间,但也有超亲优势存在。【结论】 17份供试甜瓜材料中,JM17-14的抗性最强,为高抗细菌性果斑病资源,可用于抗性基因定位及抗病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蔓枯病是危害甜瓜的一种重要病害,鉴定抗病种质资源并选育抗病品种,为防治蔓枯病提供有效措施。【方法】利用苗期人工接种方法,对140份新疆甜瓜地方品种资源进行蔓枯病抗病性筛选鉴定。【结果】第一次调查病害时,黄旦子等53个地方品种在叶部症状表现抗病,除红肉阿克拉瓦提外所有地方品种在茎部症状表现高抗;第二次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地方品种在叶部症状表现感病,但秋黄皮白肉可口奇等5个地方品种在叶部症状较轻,秋黄皮白肉可口奇等6个地方品种在茎部症状表现抗病;蔓枯病在甜瓜植株的叶部症状和茎部症状呈正相关,发病后期相关指数达0.88。【结论】甜瓜蔓枯病在叶部的症状出现较早,病害程度较严重,但叶部和茎部症状相关性显著。地方品种秋黄皮白肉可口奇高抗蔓枯病,卡拉克赛、炮台红、哈密加格达、塔城冬甜瓜和白兰瓜5个地方品种对蔓枯病具有一定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出适宜在海南推广种植的设施哈密瓜新品种.[方法]以选育的25个甜瓜新品系和对照金凤凰为材料,进行果实综合性状和田间抗病性比较试验.[结果]1-1、1-6、1-18和黄皮9818的果实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而1-1、1-6、1-8、1-11、1-12和黄皮9818在田间对细菌性、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抗病性也强于对照.[结论]通过综合比较,1-1、1-6和黄皮9818三个新品系的果实成熟期合适、重量适中、含糖量较高、品质优良而且田间抗病性较强,适合于在海南设施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14.
利用抗病的哈密瓜类型材料与网纹类型材料杂交 ,结合田间自然发病和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 ,通过连续自交分离选择 ,获得 3个稳定的抗白粉病的网纹类型品系材料。经果实性状调查和杂交组合配制 ,3个品系均表现出网纹形成良好、果肉厚 ,折光糖含量高等特点 ,为网纹甜瓜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长距离运输过程中不同等级道路的振动对哈密瓜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模拟半挂车在三级公路、二级公路、一级公路以及高速公路的运输振动环境,比较经不同道路振动处理与未经振动处理哈密瓜在23 ℃(室温)贮藏期间(28 d),硬度、水溶性果胶、共价型果胶、离子结合型果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贮藏28 d时,不同等级道路振动后的哈密瓜的硬度、共价型果胶以及离子结合型果胶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水溶性果胶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三级公路及二级公路较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对哈密瓜细胞壁影响更为显著,说明振动会加快哈密瓜贮藏期间果胶的降解,加速哈密瓜的生理软化。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温度下,抗冷性不同的水稻品种苗期叶片离子渗漏量有显著差别。抗冷性强的品种含自由氨基基团的类脂比不抗冷品种少,而磷脂、中性脂和糖脂则较多,其脂肪酸不饱和指数提高。线粒体膜结合ATP酶活性的Arrhenius图表明,抗冷性强的秋光,在5~25℃呈线性关系,在25~30℃处有一温度折点;抗冷性弱的品种红410温度折点落在10℃;抗冷性居间的早籼78130,密阳23温度折点落在15℃。这种酶活性变化与这4个品种苗期田间生长的抗冷性和耐热性的表现完全吻合,同时也反映根系活力与秧苗抗冷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以1.5%羧甲基壳聚糖和1.5%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备2种复合涂膜保鲜剂,对哈密瓜进行涂膜贮藏试验,通过测定哈密瓜的硬度、电导率、丙二醛(MDA)、果胶酶(PG)、纤维素酶以及脂氧合酶(LOX)等指标,分析2种复合涂膜保鲜剂对延缓哈密瓜软化的效果。结果表明:贮藏35 d时海藻酸钠组和羧甲基壳聚糖组的的硬度分别为0.80和0.71 kg/cm~2,MDA含量为别为1.82和4.80 U/mg,PG活性分别为2.61和3.44U/mg,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3.92和3.83 U/mg,LOX酶含量分别为5.13和5.74 U/mg。2种复合涂膜都能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降低哈密瓜的电导率,维持较低的PG酶和纤维素酶活性,降低LOX酶活性,抑制哈密瓜果实软化。  相似文献   

18.
选用15个抗、感白粉病的甜瓜品种,在苗期测定叶片蜡质、类黄酮、总酚含量和POD活性,分析抗病相关指标与品种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甜瓜品种叶片中蜡质、类黄酮、总酚含量和POD活性有较大的差异.蜡质含量和POD活性高的品种总体抗性较强,但有例外;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在抗病和感病品种间很难找出规律性;单项指标的高低与抗病性的相关性不强,而多项指标的高低可能与品种的抗性有关.就单一成分来看,多数抗病品种,如‘Seminol’、‘Edisto47’、‘PI414732’、‘PMR-45’等蜡质含量较高,而野生甜瓜‘PI124112’抗性很强,但蜡质含量很低;感病品种的蜡质含量不一定低,如‘皇后’蜡质含量很低,而‘黄河蜜3号’蜡质含量却较高;抗病品种‘WMR-29’的POD活性极高,‘Seminol’和‘PI414732’的POD活性也相对较高,而抗病品种‘Edisto47’POD活性较低,感病品种‘皇后’的POD活性较高;亲缘关系相近的品种之间抗性指标的比较可能规律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方法测定了10个不同品种类型的甜瓜芳香物质,结果表明薄皮甜瓜芳香物质的种类比厚皮甜瓜多,在薄皮甜瓜中分离出的芳香物质以乙酸乙酯、乙酸-2-甲基丙酯和乙酸正己酯等乙酸酯类为主;在厚皮甜瓜中,哈密瓜的芳香物质主要以正辛醇、2-辛醇和辛醛等醇醛类物质为主;网纹甜瓜和薄皮型厚皮甜瓜中甜1号以(Z,Z)-3,6-壬二烯醛、(Z)-6-壬烯醛和正壬醇等饱和与不饱和的九碳脂肪醛和脂肪醇为主;光皮型厚皮甜瓜中,白兰瓜和伊丽莎白甜瓜主要以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乙酸-2-甲基丙基酯等低分子的酯类物质为主,这与薄皮甜瓜的芳香物质相似,但在白兰瓜和伊丽莎白中没有分离出醛类物质,光皮型厚皮甜瓜心里美2号、元首和天蜜以(Z,Z)-3,6-壬二烯醛、壬醛和正壬醇等饱和与不饱和的九碳脂肪醛和脂肪醇为主.对十个品种的营养品质分析表明,薄皮甜瓜之间的营养品质含量都有显著性差异;在厚皮甜瓜中,光皮型厚皮的营养品质优于其它厚皮甜瓜;薄皮甜瓜的糖酸比显著低于厚皮甜瓜.  相似文献   

20.
根结线虫病是我国瓜类蔬菜的主要病害,选育抗病品种是有效防控该病的主要措施。结合田间调查与室内检测重复验证,采用病情指数、繁殖系数等多种抗根结线虫评价方法对丝瓜抗性进行分析,以便为瓜类蔬菜根结线虫多指标抗性评价提供科学参考和借鉴,为丝瓜与其他瓜类蔬菜抗根结线虫的材料创新与新品种(含砧木)培育奠定基础。综合评价供试丝瓜品种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水平,经形态学特征鉴定,重庆地区丝瓜的病原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6个丝瓜品种1、2、5、6、32、33号的田间病情指数分别为65.3、12.5、55.3、18.9、32.0、34.3,根际线虫繁殖系数分别为1.28、0.46、1.12、0.57、0.73、0.78,每5 mm根段组织线虫数量分别为34、4、18、7、9、10 条,每100 mm幼嫩根段上早期平均检出根结数分别为12.2、2.1、14.8、0、0、0。2020年田间和温室试验结果与2019年抗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以上4项指标相互印证,趋于一致,能够作为抗南方根结线虫的评价指标;4项指标数据综合评价,判定2号、6号材料为高抗(HR),32号、33号材料为抗性(R),1号、5号材料为感病(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