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恩施玉露是我国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唯一蒸汽杀青针形绿茶。为解决目前市场上恩施玉露茶加工所用品种较为单一的问题,选用12个茶树品种采摘的鲜叶制成恩施玉露,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并测定生化品质成分,研究了不同茶树品种的恩施玉露茶适制性,筛选出鄂茶14号、鄂茶1号、鄂茶10号较为适制恩施玉露茶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恩施玉露"创制于清朝康熙年间约1680年,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蒸青绿茶,当时称为"玉绿",1938年改名为"玉露"。196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是恩施州茶叶产业重点打造的一张"名片"。恩施玉露被评为湖北十大名茶,品牌价值被权威机构评定为4.06亿元,在市场上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但由于缺乏专用品种的支持,产品质量一直不稳定。本课题通过收集、挖掘传统的恩施玉露本地群体种资源,选育出早生、优质、高产、适制恩施玉露茶的专用茶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适定性参数评价甘薯新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采用适定性参数法对1998-1999年度北方甘薯区域试验产量结构进行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鲜薯产量:宁R97-5、徐54-1丰产性、稳定性较好,适应性广;烟93-251虽然产量高,但稳定性差,对环境反应敏感;其余品种丰产性较差,薯干产量:宁R97-5、徐54-1丰产性、稳定性好,适应性广;济89121、豫薯12号虽然产量高,但稳定性差;其余品种丰产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鄂茶9号”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特产技术推广中心(原宜昌县茶叶研究所)从宜昌大叶茶中经系统育种而选育出的抗寒性优异的茶树新品种,并经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良种。品比试验表明,“鄂茶9号”茶树品种春季营养芽萌发期早,育芽能力强,芽叶肥壮;产量高;红绿茶兼制;抗病虫性较强,抗寒性优异,特别适宜在宜昌三峡茶区海拔1000m左右的山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茶树杂交种茗科4号参加2003~2009在贵州湄潭点的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茗科4号适制绿茶;种植成活率高,株成活率达98.96%;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早芽种;发芽密度大;树高与树幅超过对照种,成园快;产量高,比福鼎大白茶平均增产35.0%;感官品质水平与福鼎大白茶相当。适宜在贵州绿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武平绿茶是福建省的绿茶类精品,主要分为梁野翠芽(扁形)、梁野炒绿(条形)、梁野雪螺(螺形)三大炒青绿茶系列。主栽品种长期以福云6号、福云7号为主,福云6号所制武平绿茶香清味淡不耐泡;福云7号所制干茶、汤色及叶底偏黄,花色品种有限,市场竞争力不强。为提高武平绿茶的名优茶比例和市场竞争力,2008年以来,相继引种了“茗科1号”、“丹桂”、“龙井43”、“乌牛早”、“黄观音”、“福鼎大毫”、“梅占”、“春兰”等茶树名优品种,分别种植在武东乡东兴村仙岩茶业公司茶场、桃溪镇新礤村义亨茶园、象洞乡京晨茶业公司茶场等地进行种性观察,翌年开始武平绿茶适制性加工试验,目前已获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茗6号、中茗192、中茗7号、望海茶1号和龙井43等5个茶树品种(系),通过2年减半施肥与常规施肥的田间对比试验,研究减半施肥对茶树物候期、茶叶产量、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常规施肥,减半施肥对5个茶树品种(系)物候期影响较小;减半施肥下茶叶产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氨酸含量降低,而茶多酚、酯型儿茶素、非...  相似文献   

8.
经引种及加工试验示范表明:梅占、茗科1号、福鼎大毫、乌牛早是适制武平绿茶优良品种,可作为今后武平绿茶的主推品种,以提高武平绿茶的品质与效益。  相似文献   

9.
天府28号新品种是从四川群体种自然变异个体中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经品种比较、性状鉴定、生化分析、茶叶适制性和抗性研究,表明天府28号具有发芽较早、芽叶茸毛多、持嫩性好、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应性强、品质优等特点,是早生、优质、高抗和适制名优绿茶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不同季节福云6号工夫红茶加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红茶市场的兴起,福云6号鲜叶原料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加工生产工夫红茶。福云6号品种为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特早生种。具有发芽早、芽叶翠绿、白毫显露、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好、适制性广等优点。适制绿茶和红茶,春季适制高档绿茶(扁茶、毛尖茶等)。制出的毛尖茶翠绿、条索紧细、白毫显露、香气清高、汤色翠绿明亮、滋味醇和爽口。福云6号生产的红茶,外形乌黑油润、金芽显露;茶汤红艳、明亮、清澈;香气甜香清爽;滋味醇厚。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6个省区12个参试抗旱品种(系)2年新植丰产性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桂糖89/5的出苗率高,有效茎多,蔗产量和含糖量高且稳定性好,1/15hm^2蔗产量和含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川蔗17号高1.383和0.134t,分别增加24%和15%;川糖89/103和川糖91/91两品种(系)的蔗产量和含糖量表现突出,1/15hm^2蔗产量分别为7.919和6.960t,分别比川蔗17号高37%和20%,含糖量分别比川蔗17号高21%和27%。这3个品种(系)可作为四川盆地丘陵旱坡地地区只种新植蔗不种宿根蔗农户的重要选择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东茗1号发现于新昌县东茗乡东茗村,后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采用单株选拔-无性繁殖法育成茶树新品种,为灌木型、直立、早生种,生长势弱于对照福鼎大白茶,但春茶产量较福鼎大白茶高7.4%,春茶经济效益好。春茶一芽二叶茶样平均约含氨基酸4.8%、茶多酚19.4%、咖啡碱3.1%,水浸出物49.1%,适制烘青和扁形名优绿茶,所制干茶外形优,烘青绿茶品质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扁形茶品质达到龙井43水平。根据田间调查结果,东茗1号表现为抗茶小绿叶蝉,高抗茶炭疽病,且较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和龙井43具有更强抗性,适宜在浙江杭州、浙东茶区及相似生态条件和生产茶类的地区种植。东茗1号目前正在申报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中。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茶区主栽品种鄂茶1号为对照,研究引种的茶树品种黄金茶1号鲜叶以及春梢所制绿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变化,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黄金茶1号春梢鲜叶氨基酸、咖啡碱显著高于对照,而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酚氨比低于对照;夏、秋梢鲜叶内含物质丰富,各生化成分含量相对高于春梢.春梢所制绿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酚氨比低于对照,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以及氨基酸总量高于对照;共检测出香气成分37种,各香气类别、组分所占比例均与鄂茶1号有明显差异;感官审评表明,黄金茶1号所制绿茶苦涩味低、嫩香浓郁、滋味鲜醇淡爽,品质优于鄂茶1号.  相似文献   

14.
丽水主栽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茶园生态环境、栽培管理与福建省红茶产区具有相似之处。至2012年底,全市拥有茶园面积3.21万hm2,主栽品种有:龙井43、迎霜、永嘉1号、茗科1号、白叶1号等,以加工绿茶为主。近年随着国内红茶市场逐渐兴起,红茶生产销售量呈现增长趋势。本文通过研究丽水市现有主栽品种的红茶适制性,对巩固丽水市绿茶主导下的多茶类发展和提高茶园综合效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茶树杂交种金观音、黄观音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配铁观音(♀)与黄金桂(♂)杂交,从F1中分离单株,经20多年的观察筛选、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育成综合性状优异的杂交种金观音(又名茗科1号)、黄观音.两个杂交种适制鸟龙茶与绿茶.黄观音亦适制红茶、白茶,适制性广.保持铁观音或融有双亲的优异品质性状.花香高,品质优异,超过黄金桂.香气与制优率均比铁观音高.金观音、黄观音超亲优势强,产量高,比双亲平均增产20%至60%以上,扦插繁殖力、抗性与适应性强,明显超过双亲.开采期与黄金桂同期,分别比铁观音提早13d与10d左右,早生种.全国区试平均品质得分比福建水仙(89.8分)分别高5.1分与3.9分.平均产量比福鼎大白茶分别增47.1%与35.8%.抗性分别评5分与4~5分.性状优良且稳定,适宜在江南、华南及福鼎大白茶适栽的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以优质绿茶适制品种福鼎大白茶的天然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了早生优质高产绿茶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经多年品种比较、多点试种和生产示范的结果表明:“湘波绿2号”为早芽种,春季萌发期与福鼎大白茶(对照)相当;产量高,经方差分析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内含物丰富,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适制绿茶,香气高长、滋味醇厚鲜爽;抗寒性、抗旱性较强,均超过对照.“湘波绿2号”于201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桂茗67号等3个新品系的品质特性,通过以亲本福鼎大白茶、国家级良种黔湄809为对照种对新品系连续3年开展绿、红茶适制性试验对比及生化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桂茗67号、154号适制名优红、绿茶,桂茗108号适制高档名优绿茶,3个新品系香型各异,综合品质优,符合优质选种的目的,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新品系。  相似文献   

18.
王云  罗凡  李春华 《作物研究》2007,21(3):407-409
天府28号新品系是从四川群体茶园自然变异个体中单株选择、无性繁殖培育而成,经品种比较、性状鉴定,生化分析、茶叶适制性和抗性研究,表明具有发芽较早、芽叶茸毛多、持嫩性好、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应性强、品质优等特点,是我省新育成的早生、优质、高抗和适制名优绿茶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9.
同一地域种植不同发芽期、适制多茶类的茶树品种,通过不同品种的不同采摘期相互衔接,不仅能为创制名优茶提供高档原料,保证多茶类生产所需要的各种原料,而且能调节采茶劳力,均衡安排生产,提高制茶机械设备的利用率,节省工本,提高茶鲜叶经济效益:如:(1)优质高效的适制红、绿茶的良种:早春毫、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福鼎大白荼、元宵茶、九龙大白茶、春波绿等;(2)高香优质的绿乌兼制的良种:丹桂、黄观音、台茶、茗科1号、九龙袍、金牡丹等进行多茶类生产,早期生产高档名特优绿茶,夏秋茶作为高香优质乌龙茶新产品的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鲜叶的收入。  相似文献   

20.
台茶12号、台茶13号在闽东生态环境下.试验表明:该两个品种幼龄期表现生长能力强,定植成活率高,树高、树幅发展快,易形成宽阔的采摘面;小区产量不同程度超过对照品种铁观音、肉桂,稍低于对照品种毛蟹;抗逆性强,属中芽种,适制乌龙茶,制荼品质稳定,制优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