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本实验采用临近海区围网与普通网箱养殖的大黄鱼来研究其肌肉营养成分(包括常规营养成分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与营养评价。结果表明:围网养殖大黄鱼的粗蛋白、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网箱(P〈0.05),其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总量亦高于普通网箱;其粗脂肪含量则显著低于普通网箱(P〈0.05);而粗灰分与水分含量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围网养殖的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明显高于普通网箱,通过改变养殖模式如嗣网养殖可作为提高大黄鱼肉质的一种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中华小长臂虾在稻田、池塘、室内水泥池3种环境下进行养殖试验,分析比较不同养殖环境对中华小长臂虾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组与池塘组中华小长臂虾体长随着时间的增长由差异显著(P〈0.05)变为差异不显著(P〉0.05),稻田组和池塘组与室内组中华小长臂虾体长的差异显著(P〈0.05);稻田组的中华小长臂虾的特定增长率(SGR)、日增重(DWG)、增长率(GBL)、增重率(GBW)均高于池塘组和室内组,室内组各试验指标均最低,稻田组与池塘组以上各试验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稻田组和池塘组与室内组以上各试验指标差异显著(P〈O.05)。为进一步区分环境因素对中华小长臂虾幼虾生长过程中5个时间点体长、腹长、头胸甲长的具体影响,进行了具有一个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得知不同环境下中华小长臂虾幼虾的体长、腹长、头胸甲长的变化除7月15日无差异(P〉0.05),其余均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2001~2002年暗纹东方鲀网箱与池塘养殖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网箱与池塘的河纯增重没有明显差异(P>0.05);网箱养殖的水温、氨氮及溶氧波动幅度较池塘略小,但差异不显著(P>0.05);河纯苗在网箱养殖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池塘(P<0.05).  相似文献   

4.
野生与养殖哲罗鱼消化系统及消化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组织学方法对野生与养殖哲罗鱼(Hucho taimen Pallas)消化系统的形态及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比较了两个群体哲罗鱼3种消化酶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野生与养殖哲罗鱼的消化系统在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在组织结构上无明显差异。两个群体哲罗鱼在食道与胃酯酶相对含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在肝脏与幽门盲囊酯酶相对含量上差异显著(P〈0.05),在肠道酯酶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极为显著(P〈0.01)。两个群体哲罗鱼在食道与胃淀粉酶的相对含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在肝脏与肠道淀粉酶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显著(P〈0.05),在幽门盲囊淀粉酶的相对含量上差异极为显著(P〈0.01)。哲罗鱼的蛋白酶表达存在一定的pH依赖性,在体外酸性条件下(pH3),两个群体哲罗鱼只有食道与胃有蛋白酶表达;在体外碱性条件下(pH9),两个群体哲罗鱼只有幽门盲囊与肠道有蛋白酶表达;两种pH条件下,两个群体哲罗鱼各组织中蛋白酶的相对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个群体哲罗鱼的消化系统结构及消化酶含量所表现出的差异与其生活环境及食物有关。[中国水产科学,2008,15(2):330-336]  相似文献   

5.
利用室内试验与池塘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EM菌(有益微生物)原液对海参养殖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EM菌对水体的溶解性固体(TDS)和电导率无显著影响(P〉0.05);能显著增加水体氧化还原电位(ORP)、溶解氧(DO)、透明度(SD)(P〈0.05):其中添加EM菌原液4×10^9cfu/m^3的试验箱效果最好,ORP和DO分别平均增加3.39%和26.20%,试验池塘的ORP、DO和sD分别平均增加8.38%、18.58%和54.69%;pH在各试验箱均缓慢下降,但差别不显著(P〉0.05),试验池比对照池平均下降3.94%,均值为7.79,仍在适宜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2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肉品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别对池塘和水库养殖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0.aureus♂)的营养成分、感官评分、理化性质及游离氨基酸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池塘养殖罗非鱼的水分质量分数较低,粗蛋白质量分数较高,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而粗脂肪、粗灰分和总糖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2)水库养殖罗非鱼总体感官评分优于池塘养殖。3)两者的熟肉率、蒸煮损失及肌红蛋白差异都不显著,而pH、滴水损失、贮存损失、肌内脂肪和肌原纤维断裂指数(MFI)差异均显著。4)肌肉中检测到了18种常见氨基酸,两者间的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质量分数有显著差异,其他氨基酸无显著差异;两者的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相近,而池塘养殖的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及半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水库养殖的。从总体上来看,水库养殖罗非鱼嫩度要优于池塘养殖,而在营养成分及鲜甜味方面不及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7.
斑点叉尾鮰,原产于美洲,又称沟鲶、美洲鲶、河鲶。该鱼由于具有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斑点叉尾鮰有三大优点:肉质细嫩、味鲜美、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摄食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低(1.3-2.0),适于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无肌间刺、适于机械加工、宜作快餐原料。斑点叉尾鮰可池塘单养、混养、以及网箱等方式的养殖。  相似文献   

8.
以新疆伊犁河生态渔业中心漠斑牙鲆循环水养殖系统为实验平台,在生产规模上研究了闭合循环淡水养殖条件下养殖密度和个体大小对漠斑牙鲆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漠斑牙鲆池底覆盖率低于34%时,养殖密度对漠斑牙鲆生长的影响不显著(P〉0.05);养殖密度对个体大小的分化具有显著影响(P〈0.05),加强养殖管理可以降低该影响;漠斑牙鲆全长120mm时,性别分化基本完成,雄鱼规格和生长速度明显低于雌鱼。  相似文献   

9.
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斑点叉尾鲴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发酵豆粕替代基础日粮中25%、50%、75%和100%的鱼粉,饲养平均体重为1.1g的斑点叉尾鲴42d后,研究了发酵豆粕对斑点叉尾鲴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豆粕替代25%、50%、75%鱼粉组斑点叉尾鲴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比对照组稍高(P〉0.05),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替代100%的鱼粉时,这些指标与对照组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斑点叉尾鲴胃蛋白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胰脏和肠道的蛋白酶活性随着替代比例的提高而呈不明显的上升趋势(P〉0.05);各试验组鱼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替代50%鱼粉组最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九孔鲍选择群体F1的选择反应与现实遗传力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九孔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aquatili)养殖群体与日本野生群体杂交子二代为选育基础群体,采用群体选育方法进行九孔鲍的选择育种研究,以估计该养殖群体的选择反应与现实遗传力。截断选择壳长最大的10%个体作为选择组亲本(SS),从基础群体中随机抽取相同数量的个体作为对照组亲本(sc),选择强度为1.755,结果表明,选择组与对照组在卵径、受精率方面无显著的差别(P〉0.05),但选择组在幼体附着率、幼体变态率、幼体成活率及稚贝早期生长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生长优势(P〈0.05),选择组50日龄的稚鲍成活率达到35.07%,显著大于对照组23.62%(P〈0.05),40—270日龄的选择组壳长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变化范围分别为13.64%~81.88%和0.21~0.53,平均为31.63%和0.36,选择组平均壳长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研究初步显示,养殖群体的选择反应极显著,群体选育是养殖九孔鲍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豆粕替代鱼粉对鲤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碧桂 《内陆水产》2008,33(4):38-41
以鱼粉和豆粕作为蛋白源。以植物蛋白分别替代0.14%,28%,42%,56%,71%,86%和100%的动物蛋白设计出等蛋白(30%左右)等能(15.77kJ/g左右)的8种不同动植物蛋白比饲料。通过65d的养殖,结果表明:鲤鱼的特定生长率在豆粕替代鱼粉比例71%时为0.82%/d,除与豆粕替代比例为0时的试验组无显著差异外(P〉0.05),显著大于其余各试验组(P〈0.05);蛋白效率在豆粕替代鱼粉比例86%时最大,分别为1.29%,除与豆粕替代比例71%时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余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饵料系数在豆粕替代鱼粉比例86%时最小为2.42,与豆粕替代比例71%时差异不显著外(P〉0.05),但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则本试验中动植物蛋白比为0.37:1-0.18:1时,鲤鱼的生长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复合物对草鱼种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均重132g草鱼种540尾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分别饲喂含壳聚糖复合物(以壳聚糖为主要活性成分)0、300g/T、500g/T的三种饲料,进行70天网箱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草鱼鱼种饲料中添加壳聚糖复合物500g/T后,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对肥满度和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草鱼过氧化氢酶和谷草转氨酶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300g/T壳聚糖复合物添加后,丙二醛的量显著提高,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但500g/T添加组丙二醛的量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建议壳聚糖复合物在草鱼中的适宜添加量为500g/T。  相似文献   

13.
在水温18.0~21.0℃、盐度21.0~25.8下,给平均体质量为280.0 g/尾的大黄鱼投喂软颗粒饲料(试验组)和鲜杂鱼糜(对照组),评价两种饲料对环境影响,其中试验组、对照组各设3个平行,空白组(不放鱼也不投料,仅有砂滤海水)不设平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养殖水中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含量均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最高,空白组最低;试验组与对照组水中总磷差异不显著(P>0.05),而总氮和化学需氧量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水中沉积物总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水中沉积物中总氮、总磷总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软颗粒饲料对养殖环境的影响显著小于鲜杂鱼糜,可在海水鱼类网箱养殖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将体重为(65.26±4.37)g的刺参分成3组(A组为室内低温养殖,B组为夏眠30d后室内低温养殖,C组为夏眠60d后室内低温养殖),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养殖120d,期间多次取样分析和比较刺参生长状况和体壁成分的变化。刺参夏眠期体质量显著下降,夏眠后体重增加明显。A、B、c三组刺参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03%、0.27%、0.32%/d,存活率分别为91.67%、71.43%、53.57%,说明低温度夏虽然不能促进生长,但成活率高。刺参体壁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水分、粗蛋白、灰分、总糖和粗脂肪。养殖30d后,夏眠组与室内低温组相比,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增加,水分、灰分和总糖含量减少。实验结束时,A、C两组刺参体壁各营养成分与实验开始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除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实验开始时(P〈0.05)外,其他体壁营养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O.05)。研究表明,高温季节低温饲育并不能解除所有刺参夏眠;刺参经历夏眠蛰伏后有一个体重快速增长期;刺参在体重快速增长的同时,体壁营养成分含量无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应用多重种类特异性PCR方法对福建沿海养殖牡蛎的6个自然苗群体(福鼎FD、连江LJZ、福清FQ、莆田门、石狮SSZ、厦门XM)和4个人工苗群体(宁德ND、连江LJR、石狮SSR、诏安ZA)进行种类鉴定,并应用方差分析和Tukey多重比较对10个养殖群体的4个壳形态参数进行比较分析。每个群体随机选取30个个体,共分析10个养殖群体300个个体。多重种类特异性PCR分析结果显示,自然苗群体中共发现熊本牡蛎17个,其余为葡萄牙牡蛎;人工苗群体均为葡萄牙牡蛎。福建沿海养殖牡蛎种类为葡萄牙牡蛎和熊本牡蛎,其中葡萄牙牡蛎为优势种类。应用方差分析和Tukey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牙牡蛎的壳形态参数明显大于熊本牡蛎;FD和SSZ群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SSR和xM群体间差异不显著(P〉0.05);FD与FQ、ND和LJR群体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钱华  干波 《水产养殖》2000,(4):19-20
1999年我市在宁界乡的48亩养鱼池塘、河沟中搞了70个网箱养殖黄鳝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条件与方法1.1池塘河沟情况试验在48亩的养鱼池塘河沟中,其中池塘30亩(2公顷),河沟18亩(1.2公顷),在养殖季节,平均水深在1.8m以上,池塘、河沟按原有的情况正常放养鱼种。塘沟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水的透明度在35cm左右,河沟水的透明度在50cm左右,pH值在6.8左右,溶氧较丰富。1.2网箱规格网箱采用统一规格,长8m,宽3m,高1m,水上、水下部分各0.5m。采用网质好、网眼密、网条紧的聚乙烯网。网目…  相似文献   

17.
笔者结合本县的实践,谈谈网箱养殖黄鳝应该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1选池黄鳝生性喜温、避风、避光、怕惊,放网箱养殖黄鳝应选择向阳、避风、水源方便、外界干扰少的池塘。面积1-2亩,水深1.5米左右,水位相对稳定。喀种放养前池塘需用石灰100~150公斤作一次彻底清塘消毒。2网箱插放网箱面积20-30平方米,网箱用聚乙烯网布制作,长方形六面箱体,箱高!.2米,长。宽视池塘而定。网箱设置在池塘中央,四角用竹子固定,四边用毛竹扎架,毛竹与四角竹子给活络节,做到水涨网箱能升,水降能下。网箱沉水深度0.8米,网箱上边缘离水面O.4米…  相似文献   

18.
尖吻鲈在水体中含氧量约3.0mg/L状态下(实验组)养殖3天,其吞噬百分率(PA)和吞噬指数(PI)与对照组(含氧量约6.0mg/L)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在第6天和第9天,实验组的PA和PI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在第12天,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PA和PI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实验的前6天,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动物头肾NBT阳性巨噬细胞数目基本相等;而在第9天后,实验组动物的头肾NBT阳性巨噬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5)。  相似文献   

19.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王保正等,在哺乳仔猪教槽料中提前添加酪酸菌,仔猪断奶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头均增重无明显差异(P〉0.05),料重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育成率试验组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断奶后至转群时试验组的头均日增重和头均增重明显(P〈0.05)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料重比又明显(P〈0.05)低于对照组;达90kg的出栏日龄试验组比对照组提前8.1d,  相似文献   

20.
深水网箱和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深水网箱和池塘养殖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网箱养殖对虾肌肉粗蛋白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而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2)肌肉中检测到18种常见氨基酸,网箱养殖对虾肌肉氨基酸总量(TAA)、天门冬氨酸(Asp)、异亮氨酸(Ile)、精氨酸(Arg)和脯氨酸(Pro)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池塘养殖(P0.05),而必需氨基酸(EAA)、半必需氨基酸(HEAA)、鲜味氨基酸(DAA)和虾味氨基酸(PFAA)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3)肌肉中检测到30种常见脂肪酸,两者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0.05),以网箱养殖对虾较高;两者的棕榈酸(C16∶0)质量分数最高,且网箱养殖对虾EPA+DHA质量分数是池塘养殖的1.90倍。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对虾营养成分要优于池塘养殖,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