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滕井通  薛涛  薛建平  张爱民  盛玮 《安徽农业科学》2013,(7):2912-2912,2928
[目的]测定怀山药及零余子中尿囊素成分的含量。[方法]以尿囊素为标准对照品,采用HPLC法在波长224 nm处对怀山药及零余子的尿囊素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35%,RSD为1.29%;怀山药中尿囊素含量为0.533%,怀山药零余子中尿囊素含量为0.848%;零余子中尿囊素含量略高于怀山药。[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用于怀山药零余子中尿囊素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浙江紫山药营养成分及薯蓣皂苷元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影  史姗姗  汪财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63-4564,4567
[目的]测定浙江紫山药(Purple Dioscorea batatas Decne.)的营养成分及薯蓣皂苷元含量。[方法]通过常规营养成分测定方法,分析评价浙江江山峡口镇、台州椒江的紫山药粗蛋白、粗脂肪、淀粉、微量元素、氨基酸等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并以硫酸显色法检测紫山药药理活性成分薯蓣皂苷元含量。[结果]浙江江山峡口镇、台州椒江的紫山药粗蛋白平均含量为13.82%,粗脂肪平均含量为1.00%,粗纤维平均含量为25.13%,淀粉平均含量为15.93%,且含有丰富的K、Fe、Zn、Mg、Mn、Ca等微量元素;江山峡口镇、台州椒江的紫山药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且氨基酸组成全面,其中,主要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含量最高,为12.3、10.2mg/g干基,其次是天门冬氨酸,含量为10.9、9.8mg/g干基;药理活性成分薯蓣皂苷元含量平均达2.14%。[结论]浙江紫山药为高蛋白、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绿色食品,并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HPLC测定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烨  赵倩  高科江  邬思文  马云霞  赵杰  吕霜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80-3281,3285
[目的]探讨滇重楼(RHIZOMA POLYGONATI)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与生长年限的关系,为确定其最佳采收年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mm×150.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5℃。[结果]不同生长年限的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明显不同。其中,3、4年生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较低;5、6年生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明显升高,但6年生的含量略低于5年生;7年生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骤升,且升幅最大。[结论]不同生长年限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不同,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不同需要适时采收。  相似文献   

4.
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酸水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39-16340,16358
[目的]优化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的酸水解工艺。[方法]以干燥盾叶薯蓣根为原料,利用已优化的皂苷提取工艺制备足量水解用皂苷。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3个工艺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薯蓣皂苷水解的影响,以薯蓣皂苷元的含量为指标,筛选酸水解工艺条件。[结果]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最佳酸水解工艺条件为水解时间4 h,水解温度85℃,酸浓度4mol/L。该条件下,皂苷的平均得率为3.51%,同时可分离得到淀粉。[结论]该研究得到薯蓣皂苷的酸水解工艺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并可大幅度减少废水的生成,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等级零余子对怀山药植株生长和成分含量的影响,为山药种苗标准化提供依据。将零余子按鲜重分为6个等级,对不同等级零余子培养的山药植株形态指标、根茎生物量和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零余子鲜重越高,零余子的芽眼数、含水率、发芽势和出苗率越高,其培养的山药单株叶面积越大,山药根茎鲜重、干重、薯蓣皂苷和尿囊素含量越高。其中,零余子鲜重大于1.0 g时,其含水率、发芽势、出苗率和山药单株叶面积均显著增大,且发芽势与出苗率分别高达73%、86%以上;零余子鲜重大于1.5 g时,培养的山药根茎鲜重、干重、薯蓣皂苷和尿囊素含量均显著升高,且山药根茎的干重达101.00 g,薯蓣皂苷和尿囊素含量分别达0.193、23.340 mg·g-1。鲜重高的零余子适宜培养健壮的山药植株进而生产高品质的药材,鲜重大于1.5 g的零余子适宜作为山药的繁殖材料。  相似文献   

6.
李彰鑫  黄文  薛安  李怡  舒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807-13809
[目的]制备薯蓣皂苷元微胶囊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探讨微胶囊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制备薯蓣皂苷元微胶囊,采用MTT法对它们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结果]以明胶为壁材制备了薯蓣皂苷元微胶囊,并对微胶囊的粒径分布、超微结构和包封率进行了表征。以明胶薯蓣皂苷元配比为5:1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为78%~94%,平均粒径约13μm。细胞试验表明,当药物浓度为40mg/L时,生物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细胞(C26)有72%被抑制,具有良好的抑癌效果。薯蓣皂苷元微胶囊对C26细胞体外抗增值活性与薯蓣皂苷元相比有了明显提高。[结论]薯蓣皂苷元微胶囊的抗肿瘤活性较薯蓣皂苷元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薯蓣皂苷元提取率,选取粉碎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固液比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盾叶薯蓣中皂苷元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发现石油醚作提取溶剂、粉碎粒度为60目、固液比为1∶20(g/ml)、提取时间为10 min、提取温度为100℃,盾叶薯蓣中皂苷元的提取率最高。正交试验表明,微波萃取法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的最佳条件为:粉碎粒度60目,提取时间10 min。[结论]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微波提取盾叶薯蓣皂苷元,提取率达1.837%。  相似文献   

8.
在长有不同生长年限穿龙薯蓣的样地中,采取整个生长季每月取样的方法,测定薯蓣皂苷元含量,研究了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4年生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含量较高,一年中5月份含量高,穿龙薯蓣科学采收年份为3年,最佳采收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上旬或10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9.
王颖  富瑶瑶  刘廷强  鱼红闪  金凤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616-1617,1645
[目的]研究黄姜中自身转化薯蓣皂苷元的提取方法。[方法]基于黄姜中自身酶的作用,将黄姜在室温条件下分别保存15和30d,使带有3个糖基的薯蓣皂苷在其自身酶作用下部分转化生成无糖基薯蓣皂苷元,并对黄姜自身转化薯蓣皂苷元进行提取、分离、检测,比较不同保存时间的提取效果。[结果]500g黄姜在室温下保存15和30d,经70%乙醇浸提分别得薯蓣总皂苷30.8和24.7g,总皂苷得率分别为6.16%和4.94%,用大孔吸附树脂AB-8分离提纯后分别得薯蓣皂苷元6.3和11.7g,苷元得率分别为1.26%和2.34%,继后利用D-280大孔吸附树脂脱色最终得薯蓣皂苷元分别为4.97和10.2g,得率分别为0.99%和2.04%。[结论]保存30d的黄姜,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后,其薯蓣皂苷元是保存15d黄姜的2倍,经HPLC检测,其纯度为91%,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地穿山龙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RP—HPLC测定穿山龙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对不同产地的穿山龙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穿山龙薯蓣皂苷元含量差异很大,以黑龙江、内蒙、辽宁所产含量较高,其中黑龙江最高,为1.49%。  相似文献   

11.
不同淮山药品种资源营养品质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淮山药品种(资源)的营养品质。[方法]以9个淮山药品种:桂淮2号、桂淮5号、桂淮6号、GY2、GY23、GY47、GY62、GY69和双胞山药为材料,测定他们的水分、粗蛋白、脂肪、氨基酸总量、氨基酸组分及矿物质含量。[结果]在供试品种中,GY2的营养品质较优,除其蛋白质含量排第2外,其总氨基酸、可溶性糖、脂肪、皂甙及各种矿物质含量均居首位;桂淮5号为高蛋白、高锌品种,其蛋白质和锌含量分别为3.03%和4.65 mg/kg;GY23、GY62和GY69为高淀粉品种,其鲜薯淀粉含量分别为22.0%、27.9%和23.4%。[结论]供试淮山药品种的品种特色比较明显,GY2的营养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2.
郭永兵  申沛  张君芝  张友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77-11878,11880
[目的]明确钙对盾叶薯蓣产量和皂素含量的影响。[方法]用0、20、40、80、120mg/kg钙分别处理盾叶薯蓣的实生苗,测定盾叶薯蓣产量、皂素含量、叶片叶绿体Ca2+-ATPase的活性和土壤中有效钙含量。[结果]随钙肥用量的升高,盾叶薯蓣产量、皂素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钙肥用量为80mg/kg时,单株平均产量最高,为38.967g/株;有效钙含量最低(10.721mg/100g);叶绿体Ca2+-ATPase活性最高[26.740μmol/(mg.h)]。钙肥用量为40mg/kg时,皂素含量最高,为2.56%。[结论]在一定的范围内,钙肥可明显提高盾叶薯蓣产量和皂素产量。Ca2+通过影响叶绿体Ca2+-ATPase的活性而影响Ca2+吸收,进而影响盾叶薯蓣产量,但是Ca2+-ATPase的活性变化与皂素含量未显示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铁棍山药水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凤  程道梅  金虹  舒晓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56-4557
[目的]研究铁棍山药水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经正交试验优化了山药水溶性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了初步纯化。[结果]最适工艺条件为12∶0的料水比、100℃提取3 h,在浓度90%乙醇体系中沉淀;该条件下的总糖含量达到了1.40%。[结论]该研究可为铁棍山药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山药总多酚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经正交试验对山药总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山药中总多酚提取的最佳试验条件:提取溶剂为50%丙酮水溶液,料液比为1∶15(W/V),提取时间为80 min,提取温度为55℃,提取次数为2次。[结论]该研究可为山药多酚的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我国南方淮山炭疽病病原菌种类及其致病力分化状况,为淮山炭疽病的综合防治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rDNA-ITS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对从我国南方6省(区)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福建和海南淮山种植区典型炭疽病病叶分离获得的45株炭疽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并通过接种在4种不同淮山种质(Do6-3、Do6、Do108和Do21)叶片上进行致病力检测,分析不同来源菌株的致病力差异.[结果]45株炭疽菌均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45株炭疽菌对4种淮山种质材料均能致病,根据综合致病力可将45株炭疽菌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类型.其中,6株强致病性菌株均来自广西,7株弱致病性菌株主要来自云南,32株中等致病力菌株主要来自贵州、福建和海南.[结论]来源于我国南方6省(区)的45株淮山炭疽病病原菌均为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其致病力分化明显,且与地理来源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