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胚胎工程技术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胚胎工程技术研究的目的,是对哺乳动物的胚胎在体外进行人为控制操作,让其继续发育,进而获得优良或珍稀动物个体,并应用这类技术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性研究。文章主要叙述了胚胎移植、胚胎冷冻保存、胚胎分割、体外受精、性别鉴定及控制、转基因动物、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和胚胎嵌合等胚胎工程技术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供体牛在人工授精、胚胎采集及受体牛黄体检查和胚胎输入过程中的操作细节。  相似文献   

3.
杨升  高艳  李平  张建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863-13864
[目的]研究猪胚胎迁移时间及改变胚胎数量对猪胚胎迁移和分布率的影响。[方法]观察分别切除一侧输卵管和切除一侧卵巢的母猪胚胎在子宫内的迁移时间及分布情况,在母猪妊娠的第67,,8,9,101,11,2,13和15天检查子宫。[结果]胚胎可从一侧输卵管进入另一侧子宫角,在妊娠第89、天出现胚胎首次从一侧子宫角移动到另一角的现象,胚胎在第15天占据整个子宫,胚胎的移动速度和胚胎分布不受胚胎数量、黄体或子宫长度的影响,子宫长度在第6天和第15天没有差别。[结论]猪体内发育的胚胎在子宫内的第8~15天发生迁移;切除一侧输卵管或卵巢对胚胎生长和迁移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家畜胚胎体外生产技术是胚胎工程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家畜胚胎体外生产的相关主要技术环节,包括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技术、体外受精技术及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技术等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干细胞及其在人类医学上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是指从胚胎、胎儿或成年个体各种组织中分离出来的多能性细胞 ,具有体外保持未分化状态的无限增殖能力 ,在不同条件下可诱导分化为不同的细胞类型、组织甚至器官。胚胎癌细胞、胚胎干细胞、胚胎生殖细胞和成年组织干细胞是目前研究的几类主要干细胞 ,它们除作为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细胞模型外 ,在人类医学领域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胚胎干细胞与胚胎生殖细胞同属于胚胎源的多潜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从附置前胚胎内细胞团分离而来的,而胚胎生殖细胞来自胎儿原始生殖细胞。二者在现代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胚胎生殖细胞的特性,胚胎干细胞与胚胎生殖细胞的异同以及二者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采用其它家畜上的程序来进行水牛体外胚胎生产(invitroproduction,IVP)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水牛胚胎体外生产已获得了较高的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和卵裂率,但囊胚发育率和体外胚的移植成功率仍较低,水牛IVP胚胎体外生产效率比黄牛低得多。在IVP技术应用于水牛生产育种之前,还有一些问题必须解决。笔者对水牛胚胎体外生产的不同技术,包括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成熟和受精以及胚胎体外培养卵裂发育至囊胚等进行综述。还讨论了胚胎体外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家畜胚胎冷冻保存的研究对于优良品种胚胎库的建立及品种推广有重要意义,同时冷冻胚胎便于在生产中应用。哺乳动物胚胎冷冻保存始于实验动物。50年代Ferdow等初次成功地使冷冻家兔受精卵发育成胎儿。Whittingham(1972)冷冻移植小鼠胚胎成功。同一时期Wilmut也成功地进行了小鼠胚胎冷冻试验,1973年又成功地进行了牛冷冻胚胎的移植。此后在绵羊(Willasen et al.1974)、山羊(Bilioan et al.1976) 和马(Ra ma moto,1982)等动物的胚胎冷冻移植相继成功。英、美和西德等国已建立奶牛胚胎移植公司,向国外输送冷冻胚胎。目前国内在奶牛、兔和绵羊方面均有成功的报道,但在奶山羊还未见报道。本试验旨在解决奶山羊胚胎冷冻和解冻的方法问题,为建立我国优良奶山羊品种西农萨能奶山羊胚胎库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使用人类胚胎皮肤成纤维细胞(hESF)作饲养层,以血清替代物及一些细胞因子作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人类胚胎生殖(hEG)细胞。结果显示,在该培养体系下,人类胚胎生殖细胞能够存活、增殖,并表现出干细胞特有的形态学特征,具有很高的碱性磷酸酶(AP)活性,在体外能够保持未分化状态50 d左右。接种hEG细胞后,该体系能够比以前的人类胚胎生殖细胞培养体系形成更多的集落,并且这些集落AP活性维持更久。结果为人类胚胎生殖细胞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0.
哺乳动物胚胎着床时,母体和胚胎之间进行精密的分子对话和信号交换,以使两者达到协调。母体和胚胎来源的类固醇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整合素等在胚胎着床及母体妊娠识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母体-胎儿间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对话体系。综述了胚胎着床过程中母-胎对话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对35只安哥拉山羊超排处理,配种后第3天放置阴道海绵栓,第6日由子宫手术回收胚胎。31只发情配种的供体,共回收胚胎204枚,平均每只供体获可用胚4.3±3.96枚。其中卵巢有功能黄体无大卵泡的6只供体,回收胚胎51枚,回收率为87.15%±15.98%,平均每只获可用胚8.1±2.96枚。卵巢上有大卵泡、或子宫及输卵管有病变者可使回收率和可用胚胎数严重降低。由于配种后放置了阴道栓,8只有黄体退化倾向的供体,平均每只仍获得可用胚4.6枚。移植桑椹胚和囊胚的51只受体,36只妊娠,妊娠率为70.6%.移植4~16细胞胚胎的对照组,妊娠率为51.6%.本研究还证明,移植单胚较移植双胚的胚胎成羔率提高28%以上  相似文献   

12.
平邑甜茶的无融合生殖及单性胚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邑甜茶的胚囊是由胚囊母细胞直接有丝分裂产生,而胚囊内无助细胞,因此为6核5细胞。胚由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因此在无融合生殖中届孤雌生殖。单性胚具有苹果属合子胚相同的发育途径,可分为8个时期:1.球胚前原胚期;2.小球胚期;3.球胚期;4.大球胚期;5.心形胚期;6.鱼雷胚期;7.幼胚期;8.成熟胚。原胚的发育属茄型。胚乳的发育属核型,当胚乳发育处于大球胚形成前,胚乳为游离核,当幼胚形成时,胚乳已形成细胞。当幼胚体积膨大为成熟胚时,则胚乳已解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挖掘小麦胚大小性状相关的数量性状位点,解析胚大小与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为胚相关性状QTL的精细定位及育种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四倍体小麦矮兰麦(Ailanmai)和野生二粒小麦(LM001)构建的121份F8代重组自交系群体(AM群体)作为研究材料,将其分别种植于成都市崇州试验基地(2018、2019和2020年)、成都市温江区试验基地(2020年)和雅安市试验基地(2020年),调查5个环境下的胚长、胚宽、胚长/胚宽、胚长/粒长、胚宽/粒宽以及胚面积6个性状,结合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上述6个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胚大小性状呈近似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QTL定位共检测到27个胚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其中,7个分别控制胚长和胚宽的QTL可解释7.75%—21.74%和7.67%—33.29%的表型变异,共检测到5个在多环境稳定表达的主效QTL:QEL.sicau-AM-3B、QEW.sicau-AM-2B、QEW/KW.sicau-AM-2B、QEL/EW.sicau-AM-2B-1和QEA.sicau-AM-2B,其贡献率...  相似文献   

14.
玉米幼胚和成熟胚愈伤组织分化反应性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鲜食玉米为主的13种基因型的成熟胚和幼胚为材料,对它们的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和分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成熟胚和幼胚愈伤诱导率相关,但两种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明显不同.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普遍比成熟胚的好;两种胚的愈伤分化率差异明显,成熟胚愈伤组织最高分化率为2.5%,幼胚愈伤组织最高分化率可达83.3%。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生物工程小鼠品系,促使胚胎冷冻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胚胎冷冻技术不仅为转基因动物提供可用胚胎,还使胚胎移植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简化引种过程,防止疾病传播,为建立优良动物的胚胎库提供了条件。综述了几种常用的胚胎冷冻方法及其在转基因小鼠中的应用研究,指出了胚胎冷冻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柑桔合子胚早期离体培养获得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柑桔胚胎发育观察表明,授粉后50天左右,胚囊内仅有一个合子胚,未见珠心胚侵入胚囊,为单独分离合子胚培养的最好时期。取这一发育期的幼果,分离合子胚(或将胚囊预培养后分离合子胚),接种于 White 基本培养基附加腺嘌呤(Ad)20毫克/升、水解乳蛋白(LH)400毫克/升、椰乳(CM)10%和蔗糖10%,在光照条件下发育成双子叶胚。转入 MT 基本培养基附加玉米素(Ze)0.25毫克/升、赤霉素(GA_3)5~10毫克/升,蔗糖浓度降至2%,便发育成苗。  相似文献   

17.
以雪柑×福桔、雪柑×芦柑、雪柑×(福桔+芦柑)、雪柑×枳壳、芦柑×柚、柚×枳壳等6个组合为实验材料进行胚胎发育的研究.结果表明,授粉后30d.合子处于单细胞状态;授粉后40d,合子开始分裂;授粉后50d,合子形成球形胚,珠心胚尚未侵入胚囊;授粉后55d,合子胚为球形胚或早心形胚,开始有少数珠心胚侵入胚囊;授粉后60d,合子胚为心形胚,珠心胚已大量侵入胚囊;授粉后80d,合子胚为珠心胚所包围,分不清合子胚与珠心胚.不同授粉组合对合子胚、胚珠及果实发育均有一定影响,主要取决于杂交亲本.与种间杂交相比,属间杂交其合子分裂较迟,合子胚发育较慢,珠心胚侵入时期也较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广西3个木薯品种(系)果实、种子和胚的发育情况,进行幼胚离体培养,为广西木薯杂交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开花期采用开放式自然杂交进行授粉,11月采集3个木薯品种(系)果实约200粒,对果实、种子和胚等相关性状进行分类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对幼胚进行胚成熟培养、成苗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获得幼胚再生植株,计算胚成熟率、成苗率及移栽存活率.[结果]在木薯果实趋于成熟时采收获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类型中,根据发育阶段可将种皮颜色分为黑色(A)、棕色(B)、棕黄两色(C)、黄色顶端带黑点(D)、黄色(E)和白色(F)6种;各发育阶段单果平均种子数均小于3粒.当3个木薯品种(系)种皮颜色为A、B、C型时,果实较重、直径较长,胚发育较好,平均胚长分别为6.53~8.40、7.31~8.28、4.50~7.10 mm.除NZ199的A、B型外,3个品种(系)胚长均随种皮颜色加深而变长,表现为:A>B>C>D>E>F,胚长变化范围为0~10.66mm.可见胚率总体表现为:NZ199>SC5>J393;SC5和NZ199种皮为棕黄色时可见胚率最高,分别为66.7%和94.2%;至棕色时可见胚率分别降低至61.9%和80.6%;至黑色时SC5可见胚率降低至59.9%,NZ199则升高至85.2%;J393在种皮为黄色顶端带黑点时可见胚率为50.1%,至棕黄色、棕色时可见胚率分别降至48.8%和41.0%,以黑色种皮的可见胚率最高,为68.2%.3个木薯品种(系)果实重量与果实直径、可见胚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胚长与果实重量、果实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幼胚离体培养胚成熟率为89.3%,成苗率为62.7%,移栽存活率为71.9%.[结论]3个木薯品种(系)同一果实内或相同发育阶段的不同种子内胚发育不一致;通过木薯果实的重量和直径可初步判断胚的大小;宜选择种皮颜色为棕黄色或黄色顶端带黑点的种子进行幼胚离体培养.  相似文献   

19.
甜玉米成熟胚和幼胚再生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1种不同基因型的甜玉米,以成熟胚和幼胚两种不同外植体,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培养和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成熟胚和幼胚与愈伤组织诱导率相关,但两种外植体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明显不同,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普遍比成熟胚的好.对愈伤组织状态进行了分类,研究了出愈率、克隆力、芽点数与植株再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出愈率、克隆力与再生能力有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