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豹皮樟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毛豹皮樟鲜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多酚氧化酶同工酶进行分离测定,二者均分离出3 条酶带,并明确其谱型特征,为毛豹皮樟品种鉴定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毛豹皮樟叶片为材料,对其DNA提取方法和RAPD引物的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良SDS法从毛豹皮樟的老、幼叶片中都能提取到高质量的DNA,可以用于RAPD分析;从4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16个显示毛豹皮樟遗传差异的多态性引物.  相似文献   

3.
毛豹皮樟感染白粉病菌后生理生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毛豹皮樟(老鹰茶)不同品种受白粉病菌侵染后在各感病时期多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毛豹皮樟受白粉病菌侵染后,植株体内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比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白粉病抗性呈正相关;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则与抗病性呈负相关;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感病期间病叶均低于健康叶,而且均在感病末期时降幅达最大,但各品种间变化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毛豹皮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毛豹皮樟的饮用价值、保健功能、经济效益、观赏价值、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概述,同时对该植物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毛豹皮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干旱胁迫对毛豹皮樟扦插苗光合作用与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方法】以3年生毛豹皮樟扦插苗为试材,设置4种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处理:CK(土壤体积持水量为39.6%)、轻度(土壤体积持水量为29.2%)、中度(土壤体积持水量为19.5%)、重度(土壤体积持水量为9.7%),分析毛豹皮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气体交换参数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及叶片横切组织结构,研究干旱胁迫对其光合作用与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重度干旱下,毛豹皮樟扦插苗“光合午睡”明显,超过2 h,光合日变化平均净光合速率为1.9712μmol/m2·s,光合能力较低,叶表相对湿度与净光合速率相关系数为-0.462,所以维持叶片正常光合生理需增加空气水分、降低温度;中度干旱下,毛豹皮樟扦插苗叶片叶绿素总量较高、为1.25 mg/L,从而对干旱胁迫作出响应;伴随干旱程度递增,叶片气孔导度降低,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的叶片气孔导度在0.03mol/m2·s左右,严重影响其水分利用和气体交换,毛豹皮樟扦插苗叶片组织结构也发生变化,上表皮厚度变薄,栅栏组织变厚,海绵组织变薄。【结论】干旱胁迫能降低毛豹皮樟扦插苗的光合作用,同时也改变叶片组织结构,干旱胁迫下的光合作用能力与叶片组织结构变化规律的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3年生豹皮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处理:完全营养液、缺N、缺P、缺K、缺Ca、缺Mg、缺Fe、CK,通过测定豹皮樟扦插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气体交换参数、横切组织结构等指标来探究营养胁迫对豹皮樟扦插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豹皮樟扦插苗缺氮处理的叶片气孔导度、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较高;缺磷处理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较高;缺钾处理的叶面积、叶片上表皮厚度下降,制约叶片的生长发育,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下降,抗逆性减弱;缺钙处理的叶片栅栏组织的厚度、蒸腾速率增加,促进光合生理代谢和适应环境改变;缺镁处理影响叶绿素合成及磷酸转移,从而会影响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缺铁处理影响细胞相关色素合成,但是与光合作用无关。营养胁迫对豹皮樟扦插苗的光合日变化、气体交换参数、叶面积、叶绿素、叶片组织结构及抗逆性酶类都有影响,但各不相同,从而改变豹皮樟扦插苗的光合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7.
以3年生豹皮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处理:完全营养液、缺N、缺P、缺K、缺Ca、缺Mg、缺Fe、CK,通过测定豹皮樟扦插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气体交换参数、横切组织结构等指标来探究营养胁迫对豹皮樟扦插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豹皮樟扦插苗缺氮处理的叶片气孔导度、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较高;缺磷处理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较高;缺钾处理的叶面积、叶片上表皮厚度下降,制约叶片的生长发育,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活性下降,抗逆性减弱;缺钙处理的叶片栅栏组织的厚度、蒸腾速率增加,促进光合生理代谢和适应环境改变;缺镁处理影响叶绿素合成及磷酸转移,从而会影响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缺铁处理影响细胞相关色素合成,但是与光合作用无关.营养胁迫对豹皮樟扦插苗的光合日变化、气体交换参数、叶面积、叶绿素、叶片组织结构及抗逆性酶类都有影响,但各不相同,从而改变豹皮樟扦插苗的光合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人为水涝胁迫以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式研究了毛豹皮樟4个品种幼苗的生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品种对于SOD活性及其MDA含量有显著性影响,对于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无显著性影响;水涝胁迫对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性影响,但对其他几个指标则无显著性影响;水涝胁迫过程中MDA呈上升趋势, Chl.(a+b)呈"升-降"趋势,SOD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基本上无明显变化,可溶性蛋白总体呈下降趋势;这5个指标中只有SOD是品种和水涝胁迫均对其有显著性影响的指标,因此它是毛豹皮樟耐涝性测定的最好指标.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判得出,4个品种耐涝性强弱为8号>6号>12号>38号;SOD与毛豹皮樟抗涝性有极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贵州老鹰茶原料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贵州老鹰茶原料植物生产和利用现状,通过走访调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息烽、湄潭、绥阳、赤水4县市老鹰茶原料植物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贵州老鹰茶原料植物主要是樟科植物的豹皮樟,其次是红果黄肉楠;民间饮用的老鹰茶主要以豹皮樟嫩叶制作而成.老鹰茶原料植物豹皮樟由于过度采摘,基本丧失种子更新能力,种群数量濒于灭绝.  相似文献   

10.
用小鼠最大耐受量法、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等方法,究紫斑谷螟豹皮樟虫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作用。结果显示,紫斑谷螟豹皮樟虫茶的小鼠急性经口LD5030 g/kg·bw,小鼠骨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结果表明,紫斑谷螟豹皮樟虫茶属无毒物,对小鼠体细胞无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黄花菜品种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湖南邵东8个黄花菜品种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和淀粉同工酶进行了酶谱测定,并对其同工酶谱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供试8个品种均有一条共同持征谱带,同时又蕴含着丰富多态性,因而根据谱带表型可以有效地鉴定黄花菜品种。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表明,超氧物歧化酶(SOD)普遍存在于葡萄中.供试材料的SOD同工酶酶谱类型基本相同。在田间栽培条件下,7月中旬气温最高时,供试材料SOD同工酶谱带最少,各个种、品种间SOD同工酶谱带数差异甚微.随着日照对数缩短,气温降低,葡萄进入越冬前准备时期,供试材料的SOD同工酶谱带数均明显增加。抗寒力强的种和品种,SOD同工酶谱带数增加的多,SOD同工酶活性也强.嫁接苗SOD同工酶谱带数变化符合上述趋势,而且嫁接苗SOD同工酶谱带数增加情况与砧木自根苗相同,而与嫁穗自根苗不同。砧木自根苗抗寒力比接穗自根苗抗寒力强,砧木对嫁接苗抗寒力的影响也表现在SOD同工酶上.上述结果表明,SOD与葡萄抗寒力有密切关系,入冬前SOD同工酶谱带数增加和酶活性增强是对逐渐降低的温度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对三大类型油菜及种间杂交后代的同工酶分析表明:它们在酸性磷酸脂酶(APS)同工酶的表现上具有稳定的遗传基础。在白菜型油菜中,B.campestris和B. chinensis属同一物种。在甘蓝型油菜中,随品种来源不同,酶谱有差异。APS在油菜中的表现具有二聚体酶的特性。在油菜远缘杂交中,APS可作为杂种后代鉴定的基因标志。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内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中国菊花20个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依据品种的酶带数,及酶活性强弱的标准差分析进行分类,探讨此种分类法与自然分类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菊花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类与自然分类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聚内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中国菊花20个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依据品种的酶带数,及酶活性强弱的标准差分析进行分类,探讨此种分类法与自然分类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野生马铃薯的耐冻性机理,对野生马铃薯幼苗的耐冻性和冷驯化能力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耐冻性越强的品系,POD酶带颜色越深、酶带宽度越宽;冷驯化能力越强的材料在冷驯化后酶带颜色越深,没有冷驯化能力的材料冷驯化后POD酶带颜色深浅不变。认为:S.acaule无性系材料的耐冻性和冷驯化能力与POD同工酶酶带的颜色的深浅、酶带的宽度有密切关系;冷驯化能力的高低主要与冷驯化后酶带颜色深浅有关。  相似文献   

17.
银杏雌雄株间多种同工酶和磷酸腺苷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杏优良品种"佛手"为材料,研究了银杏雌雄株间同工酶和腺苷酸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银杏雄株中ATP、ADP含量高于雌株,AMP含量则低于雌株;SOD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在雌雄株间不存在差异,POD同工酶谱带有明显而稳定的差异,雌株有5条谱带,雄株有3条谱带,可作为银杏性别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外源基因导入对棉花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源基因蛋白酶抑制剂CPTI、Bt导入棉株后 ,这些转基因抗虫棉材料的过氧化物同工酶 (POD)酶带一致 ,酶谱差异不明显 ,有的只是酶谱色的深浅不同。酯酶同工酶 (EST)的酶谱随棉花种植的世代数 ,与亲本的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19.
锰胁迫对大豆幼苗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不同品种大豆在锰毒害下的一些遗传特性和基因差异的本质原因。研究不同锰浓度(0~120mg/L)对大豆幼苗水栽培,苗龄10d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随锰浓度的提高,大豆幼苗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器官POD同工酶酶谱对锰胁迫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根系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变化较大,茎部与叶片的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较稳定。[结论]大豆幼苗不同器官的同工酶酶谱的变化与其对锰胁迫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甜菜杂交组合的核糖核酸酶(RNase)同工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表明,一对真叶期和六叶期RNase同工酶的酶蛋白含量,在其组合内均以杂种1代为最低,呈负优势,与块根含糟率达极显著负相关,是选育丰产高糖型优势杂种的重要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