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蜡蚧轮枝菌VL17菌株固体发酵培养基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蜡蚧轮枝菌产孢量作为指标,比较了6种单一固体培养基和9种正交组合培养基的发酵结果,并对影响该菌株固体发酵的温度、培养时间和光照时间进行了初步研究.筛选出大米、麸皮和小米为适合产孢的单一固体培养基,正交试验显示以3 ∶ 3 ∶ 1为大米、麸皮、小米最佳质量比,产孢量达到1.92×109个/g.产孢最适宜的培养温度为25 ℃,培养时间为14 d,产孢量最高可达到2.92×109个/g;光照处理对产孢蜡蚧轮枝菌产孢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木聚糖酶固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usamii)YW-38菌株产木聚糖酶的固态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角瓶优化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为:250mL三角瓶装8.0g基料(m(麸皮)∶m(玉米芯)=3.5∶4.5),NH4NO310g/kg,Tween-803g/kg,KH2PO43.0g/kg,CaCl21.0g/kg,MgSO4·7H2O1.0g/kg(均相对于基料),基料与自来水的质量比为1∶1.3~1∶1.4,pH自然;于29℃培养72h,期间翻曲2次,此工艺条件下最高比酶活力为8752IU/g。曲盘发酵工艺条件为:基料与自来水的质量比1∶1.8,其余成分同三角瓶优化培养基,29℃培养68h,比酶活力可达8761IU/g。  相似文献   

3.
以木聚糖酶活性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摇瓶发酵条件下培养基组成及初始pH值、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接种量等对木聚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组成为(麸皮:玉米芯=5:3)、(NH4)2SO4 1.0%、KH2 PO40.2%、CaCl2 0.1%、MgSO40.1%、聚山梨酯400.4%(均为相对于固体料的质量百分数)料水比例1 g:1.7mL;最优培养条件为三角瓶体积150 mL、接种量1.0%(孢子悬液,孢子浓度5×107个/mL)、pH值7.0、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65 h,其间翻曲2~3次,在此工艺条件下,木聚糖酶的活性达27638.71IU/g.  相似文献   

4.
绿僵菌MaZPTR-01菌株固体发酵条件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僵菌MaZPTR-01菌株为发酵菌株,进行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不同加水量及加水顺序筛选,培养基不同厚度对产孢的影响,以及测定固体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组分及配比对绿僵菌的产孢量影响均极为显著,绿僵菌MaZPTR-01菌株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比为A1B3C1D3,即V(玉米粉)∶V(麦麸)∶V(米粉)∶V(谷壳)=1∶3∶1∶3;固体培养基加水后灭菌的处理绿僵菌产孢量显著较先灭菌后加无菌水的处理要高;每500 g固体培养基加水400 m L混合后灭菌的物理状态好、产孢量最高,固体培养基厚度以5 cm培养效果最好;通过测定绿僵菌固体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与对绿僵菌生长情况的观察,发现0~24 h为生长延滞期,24~48 h为对数生长期,48~96 h为生长稳定期,之后为生长衰退期(产孢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性蛋白酶作为水产饲料用酶受到广泛的关注.为获得高产中性蛋白酶,研究了米曲霉ZW-06产中性蛋白酶的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在此研究基础上,采用Ln18(37)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米曲霉ZW-06菌株产中性蛋白酶的7 个重要因素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 ZW-06产中性蛋白酶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在麸皮∶豆粕粉为8∶2的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5Na2CO3;产酶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培养基含水率60(W/W),装量26.7 g/L,接种量20(V/W),静置培养48 h,将获得最高中性蛋白酶产量,酶活达23 738 U/g.研究结果为中性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6.
以稻草粉和麸皮为主要原料,利用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1∶ 1)混茵固态发酵产纤维素滤纸酶.以初始pH、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装样量、含水量为研究因子,通过对拟康氏木霉和黑曲霉(1∶1)混茵固态发酵产纤维素滤纸酶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固体培养基含水量为50%,初始pH 5.0,装样量15 g/500 mL,接种量为8%,30℃恒温培养5d.  相似文献   

7.
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酶菌株米曲霉3042经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确立了产酶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黑豆与麸皮比例为2∶3,培养基中加水量与固体物料比控制在1.5∶1,KH2PO40.1%、MgSO40.1%、(NH4)2SO40.5%、水杨苷0.01%。  相似文献   

8.
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酶菌株米曲霉3042经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确立了产酶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黑豆与麸皮比例为2∶3,培养基中加水量与固体物料比控制在1.5∶1, KH_2PO_40.1%、 MgSO_40.1%、(NH_4)_2SO_40.5%、水杨苷0.01%。  相似文献   

9.
康氏木霉固体发酵产孢子粉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发酵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麸皮、米糠、稻草粉、蔗渣等农副产品为固体培养基,进行了木霉固体发酵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条件组合为麸皮50 g,葡萄糖1.0%,硫酸铵0.5%,磷酸二氢钾0.05%,发酵温度28℃,初始pH值7.0,料水比1∶1.2,发酵周期7d,经80 cm×40 cm×5 cm不锈钢浅盘固体发酵扩大培养,孢子数产量可达9.6×109cfu/g,为康氏木霉菌生防制剂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纤维素的利用率,以麸皮、玉米芯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方法,分别研究碳源、氮源、表面活性剂、培养基初始pH、料水比、培养温度及时间对黑曲霉XZ-3S产纤维素酶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黑曲霉XZ-3S产纤维素酶的最优固态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麸皮与玉米芯的比例6∶2,硫酸铵浓度4.0%,吐温-40 0.4%,发酵培养基初始pH 4.0,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96h,培养基料水比1∶1.5。在该工艺条件下,CMC酶活性及FPA酶活性分别达273.56IU/g和135.61IU/g。  相似文献   

11.
拮抗链霉菌No.24菌株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1株拮抗链霉菌No.24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单因素发酵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以30g/L葡萄糖和30g/L小米最佳,有机氮源以10g/L黄豆饼粉最好,无机氮源以2g/L(NH4)2SO4最好,最适发酵时间为96h,最适发酵培养温度为32℃,最适初始pH值为7.2~7.4,最佳振荡频率为210r/min,装液量为40mL/250mL。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通过固态发酵鸡粪生产再生饲料的工艺及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基为:鸡粪700kg,麸皮300kg,尿素10 kg;接种量为10%(米曲霉2%,白地霉8%);发酵温度前期为32℃,后期为28℃;培养时间为96h;pH值6.0~70.鸡粪经发酵处理后,真蛋白占粗蛋白的百分比由57.0%提高到95.2%,其差异显著(P<0.1).单位加工成本低,仅为1.022元/kg.  相似文献   

13.
凝结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对凝结芽孢杆菌的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培养基为:葡萄糖15 g/L,酵母浸出物+胰蛋白胨+氯化铵的复合氮源(2∶2∶1)5 g/L,氯化钙5 g/L;并通过单因素试验法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温度40℃,初始pH值6.0,接种量3,装液量20 mL/250 mL,发酵时间14 h.  相似文献   

14.
黑曲霉产木聚糖酶的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对黑曲霉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影响。[方法]以木聚糖酶酶活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摇瓶发酵条件下培养基组成、pH值、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和接种量对黑曲霉产生木聚糖酶的影响。[结果]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麸皮与玉米芯质量比5∶3,(NH4)2SO4、KH2PO4、CaCl2和MgSO4相对于固体料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1.0%、0.2%、0.1%和0.1%),料液比1∶1.7;最优培养条件为:pH值7.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60h,其间翻曲2~3次;在此工艺条件下,木聚糖酶的活力可达14698.21IU/g。[结论]该优化条件为木聚糖酶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菌量为指标,以麸皮、豆粕为基本发酵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嗜热脂肪土芽孢杆菌CHBl同体发酵培养基与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CHB1最佳同体发酵工艺为:250mL三角瓶中装麸皮11.3 g,豆粕3.7 g,pH8.0磷酸缓冲液润湿混匀,含水量50%,接种量15%(V/m),55℃,培养24 h,菌量达8.12×108CFU·g-1,比优化前提高8倍以上.通过对CHB1固体发酵工艺的优化.可实现CHB1高密度培养,降低CHB1生产成本,提高其在堆肥化中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初筛获得脂肪酶活性较高的一株芽孢杆菌,利用摇瓶发酵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株产酶的最适条件为:在37℃条件下,接种量为1 mL,250 mL摇瓶的装液量为30 mL,培养时间48 h,转速175 r·min-1.发酵培养基添加的最佳碳源是1.5%麸皮,最佳氮源是2.5%的酪素.对酶特性做了初步分析,酶作用的最佳pH值7.5,最佳温度42℃.  相似文献   

17.
灰绿青霉固态发酵秸秆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麦秆和麸皮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灰绿青霉固态发酵秸秆产纤维素酶的最适培养基配方和最佳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比较了发酵前后小麦秸秆的纤维素含量.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氮源为(NH4)3PO4,pH4.5,含水量为200%,麦秆∶麸皮为3∶2;最佳产酶条件:培养时间为72 h、温度为40℃、初始pH5.0、含氮量为0.6%、接种量为20%、半密闭培养.经最佳条件发酵处理,发酵前后小麦秸秆的纤维素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NDF、ADF、纤维素含量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下降4.29%3、.89%4、.66%和5.82%,木质素含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康氏木霉产纤维素酶固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稻草和麸皮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康氏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对氮源、接种量、麸皮含量、含水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培养基氮源为(NH<,4>)<,2>SO<,4>、麸皮添加量为40%、含水量为200%;接种量为7%;初始pH值为5.0;发酵时间为96 h;发酵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高产蛋白酶棒曲霉Asp-195v的发酵条件。[方法]利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培养基成分配比、含水量、初始pH值、培养时间、接种量和培养温度等发酵条件对棒曲霉Asp-195v产蛋白酶的影响。[结果]影响该菌株产酶的最主要因素是培养时间,其次是温度,其他4个因素对该菌株产酶影响较小。该菌株最适产酶条件为:培养基成分中麸皮和豆粕比例为7∶3(总量为10g),含水量为90ml(250ml三角瓶),pH值为7,培养时间为72h,接种量为1.5ml,培养温度为24℃,摇床转数为120r/min。棒曲霉Asp-195v对盐有一定耐受力,其中24%NaCl中的蛋白酶与空白样品相比仍有47.6%的活性。[结论]该菌株在豆酱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宜降解联苯菊酯降解菌,采用正交试验对克雷伯氏菌LB-1固体发酵基质进行筛选,在筛选结果的基础上,对LB-1固体发酵条件、储藏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菌剂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最佳载体配比为豆饼粉∶凹凸棒(90∶10)+10%麦麸+7%玉米粉+3%茶渣;菌剂LB-1制备的最佳接种量为15%,最适发酵温度为30℃,最适发酵时间为30 h,最适烘干时间为36 h,此时菌剂的有效活菌数和降解率均最高。同时菌剂在避光、温度不高于25℃条件下90 d内可以保持较高降解活性。联苯菊酯微生物菌剂LB-1在优化后固体发酵培养基培养后降解性和稳定性高,可为今后产品的商品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